韩国留学:我的钱包瘦身记!

puppy

是不是一提到韩国留学,脑海里就自带滤镜,全是欧巴、爱豆、买不完的化妆品和时髦衣服?我跟你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嘛,我的钱包就是最好的见证——它真的‘瘦’了好几圈!从落地那一刻起,才发现原来不止房租和学费,连每天的咖啡、便利店小零食,甚至随便一顿饭都能让你的预算蹭蹭往上涨。这篇文章就是我的真实血泪史,记录了我是怎么从一个‘月光族’小白,一步步进化成精打细算、能把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韩国留学‘省钱达人’的。如果你也正在为留学预算发愁,或者想知道如何在韩国既能享受生活,又不会让钱包空空如也,那可千万别错过!里面有超多我亲测有效的省钱小妙招,从怎么挑性价比高的住宿、哪里能吃到便宜又好吃的,到怎么找兼职补贴家用,甚至如何抵抗购物欲,我把能想到的坑和能帮到你的招都掏心掏肺地分享出来了。赶紧点进来,看看我是怎么让钱包‘瘦身’成功,还能在韩国活得有滋有味的吧!

韩国留学:我的钱包瘦身记!

我至今还记得,刚下飞机的那一刻,首尔的夜景真是美得像电影画面。当时心里全是憧憬,感觉自己就是韩剧女主角,随时都能遇到欧巴,过上那种每天咖啡续命、逛街血拼的时尚生活。结果呢?才短短一个月,我的钱包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瘦”了好几圈,薄得跟纸片儿似的,连风都能吹跑。第一次在便利店随便买了点吃的,结账时看着那个数字,心里咯噔一下,这哪是便利店,简直是“便利抢钱店”啊!我当时就想,这跟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难道我的韩国留学生活,就只能是天天吃泡面了吗?那时候的我,真是个一分钱恨不得花两分的月光小白,觉得什么都贵,什么都想买,完全没概念。

刚到韩国,头等大事就是找个安稳的窝。学校宿舍虽然方便,但那竞争激烈程度,简直不亚于抢爱豆演唱会门票,我这种手速慢的,根本没戏。于是,我只能在校外寻觅。起初,我瞄准了弘大附近那种看着特时尚的单间公寓,带独立卫浴厨房,想想就觉得美滋滋。结果中介一报价,保证金少则五百万韩元(折合人民币约2.7万元),月租还得五六十万韩元起步,我差点没背过气去。我赶紧上网找攻略,才发现很多留学生都选择一种叫“考试院”的住宿,虽然房间小点,但胜在便宜,而且不用交高额保证金。据多方住宿平台数据显示,首尔地区的考试院平均月租大概在30万到50万韩元之间,如果能接受共用卫浴的,价格还能更低。我后来在学校附近找了个35万韩元的考试院,房间小到转身都得小心翼翼,但好歹有个睡觉的地方,能省下巨额保证金,这笔钱直接让我从“负债累累”的状态,勉强回到了“贫困线以上”。

解决了住的问题,吃又成了新的挑战。刚开始,我特别喜欢去SNS上那些网红店打卡,每次都拍得美美的,心里还挺得意。可没过多久,银行卡的余额就给我泼了一盆冷水。一顿饭随便就一万多韩元(约人民币50多元),一个月下来,光吃饭就能把我生活费的很大一部分给吞掉。后来,我发现学校食堂简直是“天堂”!我所在的首尔某大学食堂,一份正餐通常在4000到6000韩元左右,而且菜式丰富,营养均衡,比外面便宜了一半还多。据我观察,学校食堂的用餐高峰期,国际学生和本地学生的比例几乎是一比一,大家都为了省钱拼了。我开始每天中午都去学校食堂报到,晚上就自己动手做点简单的。去附近的超市,比如Homeplus或Emart,周末经常有“1+1”或者半价的促销活动,我就会趁机囤点鸡蛋、蔬菜、肉类,自己煮个面条或者炒个饭,既健康又省钱。这些大型超市的官方APP上也会提前公布每周的打折商品清单,我学会了提前看好,然后按需采购,绝不多买一丁点。

除了吃喝,出行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在韩国,地铁和公交车都是非常便利的交通工具,但每次刷卡,看着T-money卡里的钱一点点减少,心里还是有点肉疼。首尔地铁的起步价目前是1250韩元,每增加几站路程就会加价,公交车的费用也差不多。我发现,如果不是赶时间,或者目的地就在一两站路,我都会选择步行。尤其是我家到学校只有一站地铁的距离,每天早上我宁愿提前20分钟出门,沿着街边的林荫道散步去学校,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省下往返的2500韩元。积少成多,一个月下来,这笔钱都能让我多吃几顿炸鸡了。有时候跟朋友出去玩,我们也会提前规划好路线,尽量选择步行或者换乘次数最少的公共交通,避免不必要的打车费用。我甚至专门研究了首尔的夜间公交线路,这样晚上即使玩到很晚,也能搭乘便宜的公交车回家,不用担心打车费贵得离谱。

话说回来,光省钱还不够,还得想办法开源。我来韩国留学是想体验生活,不是来当苦行僧的。于是,我开始琢磨找兼职。根据韩国法务部官网的规定,持有D-2留学签证的本科生,在入学六个月后,每周可以合法打工20小时;硕士生可以打工30小时;如果语言达到TOPIK 4级以上,每周打工时间还能延长。我语言能力还行,很快就通过学校的兼职信息板找到了一份在咖啡店的工作。韩国2024年的最低时薪是9860韩元,我这份工作给的正好是最低时薪。虽然听起来不算多,但每个月多出十几万甚至几十万韩元的收入,对于我的生活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这份工作不仅让我赚到了生活费,还让我能更好地融入韩国社会,练习韩语,结识当地朋友,真是一举多得。我还听说有同学通过学校的国际交流中心,找到了一些中文家教或者翻译的兼职,时薪会更高一些,但我当时韩语还没自信到能教别人中文的程度,就没敢尝试。

除了实体兼职,我还发现了一些可以利用碎片时间赚点小钱的途径。比如,韩国有很多市场调研公司会招募留学生做问卷调查,每次报酬从几千到几万韩元不等,虽然不稳定,但有时候积少成多,也是一笔意外之财。有些APP还会提供一些简单的任务,比如拍照上传商品信息,或者体验新产品写反馈,这些都可以赚取积分或者现金。我甚至还尝试过在二手交易平台“当근마켓”(Karrot Market)上卖掉一些自己不用的闲置物品,比如带来的旧衣服、用完的教材,甚至是毕业学长学姐留下的电器。这个平台在韩国非常流行,用户非常多,据统计,2023年该平台月活跃用户数已经超过千万,交易非常活跃。我把一些用不上的东西挂上去,不仅能回血,还能让它们找到新的主人,减少浪费。

当然,提到韩国,怎么能绕开购物这个大坑呢?各种新款服饰、美妆产品,简直让人眼花缭乱,钱包分分钟失守。我刚开始也是这样,一到周末就往弘大、明洞跑,看到喜欢的就想买。后来痛定思痛,我给自己定了个规矩:买之前先等一周。很多时候,一周后那股冲动劲儿就过去了,我也就不买了。如果真的特别喜欢,我就会货比三家。美妆产品的话,Olive Young、Lalavla、Chicor这些药妆店经常会有“1+1”或者限时折扣活动,我会在它们的官网或者APP上关注,等到打折力度最大的时候再出手。服饰方面,我很少买那种大牌,反而更喜欢逛一些二手店或者Vintage店,有时候能淘到款式独特、质量又好的衣服,价格只有原价的零头。偶尔我也会去东大门批发市场逛逛,那里很多店也可以零售,价格比商场便宜不少,但需要有一定的砍价能力。

韩国的咖啡文化也是出了名的,街头巷尾都是咖啡店,种类繁多。刚来的时候,我每天都要来一杯美式咖啡续命,一杯大概四五千韩元,一个月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后来我发现,便利店的冰美式只要一两千韩元,虽然味道差了点,但胜在便宜。再后来,我直接学会了自己在家用速溶咖啡冲泡,或者买一包咖啡豆自己磨。要知道,一杯星巴克美式的价格,足够我在超市买一包不错的咖啡豆了,可以喝好久。据调查显示,韩国上班族平均每天都要喝超过两杯咖啡,这说明咖啡消费在韩国确实是很大一部分开支,如果能在这上面省钱,那绝对能看到效果。我还在网上看到有那种专门提供免费咖啡试饮的活动,或者下载一些咖啡店的会员APP,会有买一送一或者积分抵扣的福利。这些小细节,积攒起来,就能让我的咖啡预算大大“瘦身”。

通讯费也是留学生的一项固定支出。刚到韩国,我办的是三大运营商(SKT, KT, LG U+)的普通套餐,流量少还贵。后来才知道,很多留学生都会选择“알뜰폰”(Alteul-phone),也就是韩国的虚拟运营商,他们租赁三大运营商的网络,但套餐价格要便宜得多。我咨询了一个韩国朋友,他给我推荐了一家虚拟运营商,我办了一个每月2GB流量加无限通话短信的套餐,才一万多韩元。我查了下,跟三大运营商同等流量的套餐相比,这个价格简直是白菜价。据数据显示,选择알뜰폰的用户,平均每月能节省30%以上的通讯费用。这笔钱虽然不多,但每个月都能省下,就像是我的钱包多了一笔小小的“被动收入”。我还会尽量利用学校和咖啡店的免费Wi-Fi,减少手机流量的使用,这样即使套餐流量不多,也完全够用。

其实,省钱并不是让我们变得吝啬,而是学会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财务,让有限的钱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当我开始精打细算后,我发现自己反而更能享受在韩国的生活了。不再是盲目地消费,而是更懂得如何发掘本地的便宜美食、如何利用公共设施、如何参与免费的文化活动。我甚至加入了学校的语言交换项目,认识了很多韩国朋友,他们会带我去吃一些只有本地人才知道的便宜又好吃的餐馆,或者一起去免费的公园、博物馆,这比每次都花大价钱去网红店打卡要有意义得多。省钱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了解韩国、融入韩国社会的过程。它让我学会了独立,学会了规划,更学会了如何在异国他乡,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所以,如果你也跟我一样,刚来韩国感觉钱包在“减肥”,别急,赶紧把你的消费账单拿出来,一项一项地看看,哪些是刚需,哪些是冲动消费。然后,从住宿、吃饭、交通这几大块开始,研究下怎么省钱。比如,每天多走几步路,学会自己做饭,或者多去学校食堂吃饭,每个月都能省下不少。再就是,别怕麻烦,多去了解一些打工政策和二手市场,说不定就能发现新的“财路”。别老想着一下子就能省下多少,重点是养成习惯,把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钱省下来,长时间坚持下去,你就会发现,你的钱包会慢慢“胖”起来,你也能在韩国活得更滋润!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