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留学:我眼中的真实

puppy

嗨,如果你也和我一样,曾经被新西兰的碧海蓝天、雪山冰川迷得七荤八素,甚至在考虑去那里留学,那这篇文章你可千万别错过。网上那些美轮美奂的宣传片,是不是让你觉得新西兰就是天堂?但我想跟你聊聊,在那些“滤镜”背后,我眼中的真实留学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儿的。 我在这里摸爬滚打的这些日子,不光有课本上的知识,更有柴米油盐的日常、文化冲击的小插曲,还有那些让你哭笑不得、甚至怀疑人生的瞬间。从一个人适应全新的教学模式,到努力融入本地圈子,再到学会独立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我真的感受到了从迷茫到坚定的每一步。这不止是一段旅程,更是一场关于成长的冒险。如果你想听听一个过来人的掏心窝子话,看看一个没加滤镜、有血有肉的新西兰留学故事,那就接着往下读吧,说不定能给你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启发和共鸣哦!

还记得刚下飞机,惠灵顿机场那股带着海味的、略带凉意的风吹过来,我兴奋得只想跳起来。手机里存着无数张皇后镇的雪山照片,心里描绘着自己和kiwi朋友在海边BBQ的画面,甚至已经想象到毕业后能在新西兰找到一份高薪工作,然后带着爸妈过来养老的场景。那个时候,我觉得自己的人生已经提前进入了“开挂”模式,所有的一切都像网上宣传片里一样,美好得不真实。

可是啊,现实这东西,它总是那么猝不及防地给你泼盆冷水。刚开始适应新西兰的教学模式,我就尝到了苦头。这里的课堂远不是你想象中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的模式,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批判性思维训练才是家常便饭。据奥克兰大学商学院课程大纲显示,许多本科课程的小组作业和展示环节,常常占据总成绩的30%甚至更高,这对我这个习惯了应试教育的学生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我第一次参加小组讨论,面对同学们滔滔不绝的英文,我甚至插不上一句话,那种被“晾”在一边的感觉,真的挺打击人的。

生活上的柴米油盐也迅速让我清醒过来。找房子成了我在新西兰遇到的第一个大挑战。当你打开当地的租房网站,比如Trade Me Rentals,你会发现奥克兰市中心一居室公寓的平均周租金已经轻松超过550纽币,这几乎是我每周打工收入的一大半了。我为了省钱,不得不和三个陌生人合租一间两室一厅的房子,每天下课回家,最怕的就是厨房被堆满,或者卫生间排队,那种曾经幻想的独立舒适生活,瞬间变成了集体宿舍的升级版。

吃饭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你是不是也以为新西兰的物价会像风景一样“宜人”?那你就太天真了。据数据显示,新西兰一份普通的外卖午餐,比如一个汉堡套餐或者一份中式快餐,通常价格在15到25纽币之间,如果天天在外面吃,钱包真的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瘦”下去。我刚来的时候,基本只会煮泡面,后来为了省钱,逼着自己开始学做饭,从一开始的黑暗料理,到后来能做出几个家常菜,我的厨艺完全是在新西兰的“高物价”下被硬生生逼出来的,这可比任何烹饪课都来得实在。

交通问题也曾让我头疼不已。虽然奥克兰、惠灵顿这样的大城市有公共交通系统,但与国内的便利程度相比,差距还是挺大的。据AT(Auckland Transport)官网信息,奥克兰部分郊区在晚间或周末的巴士班次间隔可能长达一小时甚至更久,要是错过了末班车,打车回家的费用能让你心疼好几天。我记得有一次,因为小组作业拖到很晚,错过了最后一班公交车,在冬天的雨夜里,我硬是靠着手机导航,走了将近一个小时才回到家,那一刻,真的觉得自己特别渺小又无助。

文化冲击和融入本地圈子,这简直就是一场持久战。新西兰人普遍友好,但他们的社交圈子往往比较固定,想要真正打入他们的生活,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据新西兰统计局2023年数据,新西兰亚裔人口已占总人口的16%以上,但许多留学生依然会感到与本地社区存在一定的“文化壁垒”。我参加过好几次本地学生举办的聚会,大家热情地和我打招呼,但当他们开始聊一些我完全不了解的橄榄球赛或本地综艺节目时,我只能尴尬地笑笑,努力寻找一个插话的机会,那种游离在群体之外的感觉,真的挺不好受的。

打工的经历也让我对“天堂”滤镜有了更深的理解。留学生每周合法工作时间是20小时,虽然2024年4月1日起,新西兰最低时薪调整为23.15纽币,听起来不错,但想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竞争可不小。很多时候,你面对的都是在咖啡馆洗碗、在餐厅做服务员、在超市搬货这样的体力活,每天下课后还要赶去打工,回到家累得倒头就睡,根本没有精力去享受什么碧海蓝天。我记得有一次在一家华人餐馆打工,忙到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看着窗外悠闲散步的人们,心里忍不住想,我的留学生活怎么和他们完全不一样呢?

孤独感和心理压力也是很多留学生会面临的真实问题。当新鲜感褪去,学业压力、经济压力、文化差异、思乡情切一股脑儿涌上来的时候,很容易让人感到迷茫甚至焦虑。据梅西大学学生服务中心介绍,他们提供免费的心理咨询服务,每周有超过200名学生预约,这足以说明心理健康问题在留学生群体中是多么普遍。我也有过无数个独自哭泣的夜晚,怀疑自己当初来新西兰的决定是不是错了,甚至一度想过放弃。那段时间,是跑步和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才让我慢慢走出了低谷,重新找回了方向。

学术上的挑战也远比我想象的要大得多。英语写作能力的提升,是每个留学生都必须跨越的一道坎。新西兰大学对论文的原创性和批判性思维要求非常高,不像我们国内,可能背背知识点就能拿到高分。据维多利亚大学惠灵顿分校官网显示,国际学生在入学后常常需要参加额外的学术英语写作课程,或者寻求学校写作中心的帮助,来达到学业要求。我为了写好一篇论文,曾经连续几个通宵熬夜,查阅海量资料,请教了好几位助教,才最终拿到了一个勉强及格的成绩,那真的是用时间和汗水一点点磨出来的。

当然,我并不是想把新西兰说得一无是处,更不是劝你不要来。恰恰相反,在这些摸爬滚打的日子里,我真的完成了从一个生活小白到能够独当一面的蜕变。我学会了自己修坏掉的淋浴喷头,换了家里的灯泡,甚至能自己看懂车的保养手册。从一开始的迷茫无助,到后来的逐渐坚定,这种把问题一个一个解决掉的成就感,是任何高分都无法比拟的。新西兰的留学生活,教会了我如何面对真实世界,如何在没有家人庇护下独立思考、独立生活,这种成长,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如果你真的决定来新西兰,听我一句掏心窝子的话,别光顾着看那些美到犯规的风景照了。多花点时间去研究一下你想读的学校的课程设置和评估方式,看看有没有专门针对国际学生的辅导。提前在Trade Me上多看看租房信息,对当地的租金有个大概的了解,最好还能和几个靠谱的室友提前联系好。学几道拿手菜,这对你的钱包和胃绝对有好处。学车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新西兰很多地方真的非常需要一辆车。最重要的,就是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多和不同背景的人交流,别把自己困在华人圈子里,遇到困难了别憋着,大胆寻求帮助,这里的大学有很多资源可以利用,去尝试和拥抱所有可能,你会发现一个更强大、更真实的自己。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