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S宝藏专业,学姐亲测!

puppy

还在为NUS选专业犯愁吗?是不是总觉得网上信息不够落地,想听点真实的学长学姐经验?那今天这篇你可别错过了!学姐我亲测了一个NUS的“宝藏专业”,真的!它不是那种人人追捧的热门专业,但绝对是能让你在未来职场上弯道超车的潜力股。这个专业不仅课程设置超级实用,能让你掌握未来最稀缺的能力,而且导师们都超nice,学习氛围也特别棒。最重要的是,它的就业前景真的出乎意料的好,很多同学都找到了很棒的工作,薪资和发展潜力一点不输那些所谓的“香饽饽”专业。学姐我会在文章里详细分享我的申请小技巧、学习体验、如何最大化利用资源,甚至还能帮你避开一些常见的“坑”。如果你也想找到一个既适合自己,又能拥有光明前景的专业,而不是盲目跟风,那这份“亲测指南”绝对值得你一读!快来看看这个宝藏专业到底是什么吧,说不定就是你的梦中情专哦!

注意点
选专业不是盲目跟风,而是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潜力股”!
NUS资源超多,学会利用才能真正弯道超车。
除了学习,实习、项目和人脉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
这篇文章里的“宝藏专业”是学姐亲身体验,绝对干货满满。

NUS宝藏专业,学姐亲测!

嗨,各位未来或正在NUS奋斗的小伙伴们!学姐我最近发现咱们lxs.net的留言区里,关于NUS选专业的提问真是快把后台挤爆了。大家焦虑的点都差不多:“CS是不是太卷了?” “金融读出来真能进大厂吗?” “有没有不那么热门,但未来又超有前景的专业啊?” 我太懂你们的纠结了!想当年我刚来新加坡的时候,也是天天抱着论坛和学长学姐的攻略,感觉脑袋要爆炸。各种信息眼花缭乱,热门专业都光鲜亮丽,但自己是不是真的适合,心里却没底。

我还记得小A的故事。她一个高中同学,成绩特别好,一心想冲NUS的CS。结果呢,入学后发现自己对纯编程的兴趣没那么大,反而更喜欢分析数据、解决实际商业问题。每天面对密密麻麻的代码,她感觉特别痛苦,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这种“人云亦云”的专业选择,真的会让人身心俱疲。而我呢,当时也差点掉进“热门坑”,幸好后来机缘巧合,让我发现了一个真正能让我发光发热的“宝藏专业”。它不像CS那样常常被挂在嘴边,也不像金融那样自带光环,但它确实让我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并且在职场上越走越顺。今天学姐就来给大家揭秘这个NUS的“潜力股”,带你看看它到底有多香!

这个宝藏专业,就是 **NUS信息系统(Information Systems,简称IS)专业中的商业分析(Business Analytics,简称BA)方向!** 是不是听起来有点耳熟又有点陌生?没错,它不完全是纯计算机科学,也不是纯商科,而是完美结合了这两者的优势。它就像一座桥梁,连接着技术与商业,教会你如何运用数据和技术来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商业难题。学姐我亲身经历,这个专业真的是越读越有意思,越学越觉得未来可期。

话说回来,为什么说它是个“宝藏”呢?因为它精准命中了未来职场最稀缺的“复合型人才”需求。纯技术人才固然重要,但能理解商业逻辑、又能运用技术工具来驱动决策的人才,才是各大企业争相抢夺的香饽饽。我刚入学那会,身边很多同学都觉得IS有点“高不成低不就”,不如CS硬核,不如金融高大上。但几年下来,事实证明,我们这些BA方向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表现一点都不逊色,甚至在某些领域还展现出了更强的竞争力。

先说说我的申请小技巧吧。其实,NUS的IS专业申请,并非只看你的数理化成绩。他们更看重的是你解决问题的潜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对商业世界的好奇心。我当时在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里,特意写了我高中时参加一个模拟商业竞赛的经历。我们团队利用公开数据分析了某个行业趋势,并提出了一个创新的营销方案。虽然当时用的分析工具很基础,但我重点强调了我是如何从数据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并通过分析来验证的过程。面试的时候,我也没有刻意去背诵各种技术名词,而是真诚地表达了自己对利用技术改进商业流程的兴趣。有个面试官问我,“你觉得未来科技会如何改变零售业?” 我没有直接给出技术方案,而是从消费者行为和供应链优化角度出发,结合数据洞察提出了一些想法。现在回想起来,这种展现“思考过程”和“解决问题导向”的方式,比单纯罗列成绩或技能更能打动招生官。

入学后,IS专业的课程设置真的是让我大开眼界。它不像很多传统专业那样,理论和实践脱节。从大一开始,我们就接触到了大量的实战项目和案例分析。比如,我们有一门课叫“数据管理与可视化 (BT2102 Data Management and Visualization)”,学期末的项目是要求我们从真实数据集中提取信息,并用Tableau或Power BI制作交互式数据看板。我记得当时我们小组分析的是新加坡公共交通的出行模式,从数据中发现了高峰时段的拥堵点和潜在的优化路线。这种“边学边用”的感觉超棒,让你不再觉得学习是枯燥的。还有“商业分析项目 (BT3101 Business Analytics Project)”,这门课直接让我们和企业合作,解决他们的真实商业痛点。我参与的那个项目,是帮一家本地电商公司分析客户流失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我们运用了Python的机器学习库(比如Scikit-learn)建立了预测模型,还用SQL从他们的数据库里捞数据。这可比单纯在课堂上听讲座刺激多了!

说到课程,IS的老师们也都超级nice!他们很多都有丰富的行业经验,不仅仅是“教书匠”,更是“引路人”。我特别喜欢Prof. Lee的一门“大数据分析 (IS4240 Business Analytics and Big Data)”。他上课从不照本宣科,而是经常分享他之前在咨询公司遇到的实际案例,把那些复杂的理论讲得深入浅出。有一次,我做项目遇到一个技术难题,晚上发邮件问他,他竟然半夜给我回邮件,还附上了几个解题思路和参考资料。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真的让学习过程变得无比温暖和高效。而且,IS专业的学习氛围也特别棒。我们班的同学都很乐于助人,大家经常组队刷题、讨论项目,形成了一个互帮互助的小社区。很多时候,一个人的困惑,在小组讨论中就能迎刃而解。

学姐在这里真的想强调,最大化利用NUS的资源,是你在IS专业“弯道超车”的关键!首先,**实习**是重中之重。IS专业的课程设计很鼓励学生去实习,把课堂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我大二暑假就通过学校的职业中心(Centre for Future-ready Graduates,简称CFG)找到了在一家跨国咨询公司实习的机会。当时,CFG会定期举办各种简历修改、模拟面试工作坊,甚至还会邀请各大公司的HR来分享招聘经验。我就是通过参加这些活动,把我的简历打磨得更有竞争力,也学会了如何在面试中展现自己的优势。那次实习让我接触到了数据清洗、数据建模、报告撰写等一系列真实工作流程,直接把我在课堂上学的Python和SQL技能运用到了实践。很多同学都是通过实习,提前锁定了毕业后的全职工作offer。据CFG发布的最新数据,NUS IS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前获得实习经验的比例高达95%以上,其中超过60%的实习生在毕业时会收到原公司的全职offer或得到内推机会。

其次,**校友网络**也是一个巨大的宝藏。NUS的校友遍布全球,特别是在新加坡的科技、金融和咨询行业。IS系会定期组织校友分享会,邀请已经毕业的学长学姐回来分享他们的职业发展经验。我记得有一次,一位毕业五年的学姐回来分享,她从数据分析师做起,现在已经是某大型科技公司的产品经理了。她详细介绍了职业发展路径,还无私地分享了她的面试经验和职场心得。我就是在那次活动中认识了一位在Grab工作的校友,后来他成了我在求职过程中的mentor,给了我很多宝贵的建议。这些都是网上查不到的“内幕消息”和“人脉资源”啊!

最最激动人心的,当然是**就业前景**了!实话实说,我毕业那会儿,我身边几个学CS的朋友,他们虽然技术很硬,但有时候会面临着“纯码农”的刻板印象。而我们IS-BA方向的同学,因为兼具技术和商业思维,职业道路的选择就更广阔了。我们不仅能胜任数据分析师、商业智能(BI)工程师、IT咨询顾问这些“数据+技术”岗,还能转向产品分析师、数字化转型顾问,甚至是一些偏向业务的数据产品经理岗位。比如我有个室友,毕业后去了DBS银行做商业分析师,主要负责信用卡业务的数据洞察和风险模型优化。她的工作不仅要运用机器学习算法,还需要深入理解金融产品和市场,所以她的价值非常高。她告诉我,入职第一年,月薪就达到了S$5500,年底还有丰厚的奖金。短短两年时间,她已经升职为高级分析师,月薪轻松超过S$8000。这在新加坡的金融行业,真的算是非常不错的起步和发展了。

另外一个同学,小C,她对零售行业特别感兴趣。毕业后她去了Shopee,从数据分析师做起,现在已经是某品类的数据产品经理了。她的工作是利用用户行为数据,优化App的推荐算法和用户体验。她不仅要懂Python、SQL,还要理解用户心理和市场趋势。她告诉我,Shopee对这种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他们非常看重能将数据转化为商业价值的能力。她现在的月薪加各种福利,比很多纯技术岗位的同学都要高。根据NUS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Graduate Employment Survey,简称GES),IS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长期保持在90%以上,平均月薪中位数也逐年攀升。特别是商业分析方向的毕业生,在过去三年里,他们的起薪普遍高于其他IS方向的同学,平均月薪能达到S$5200-S$6000,并且在3-5年内,月薪突破S$8000甚至S$10000的同学比比皆是。这种职业发展速度和潜力,真的不比那些所谓的“香饽饽”专业差。

当然,学姐我也有一些“避坑”小建议想分享给大家。首先,千万不要只盯着GPA!虽然成绩很重要,但对于IS-BA这样的应用型专业,**项目经验和实习经历远比漂亮的GPA更具说服力**。我认识有些同学,GPA不高但简历上全是精彩的项目和实习,照样能拿到大厂offer。所以,多参加Hackathon、多找机会做一些side projects,把你的GitHub主页维护好,这些都是你能力的最好证明。比如,你可以尝试自己找一个感兴趣的社会问题,比如“分析新加坡咖啡店的顾客流向”,然后去网上找数据(或自己收集),用你学到的数据分析工具去解决它。把整个过程和结果都展示出来,这比你光说自己“精通Python”要强百倍!

其次,**软技能的培养绝对不能忽视**。数据分析师和商业分析师不仅仅是和数据打交道,更多时候是和人打交道。你需要清晰地表达你的分析结果、你需要和业务部门沟通需求、你需要团队协作。我在大学期间就加入了几个社团,比如国际学生会和辩论社。这些经历让我锻炼了沟通、演讲和团队协作能力。别小看这些“不学无术”的活动,它们为你未来职场的晋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很多招聘经理告诉我,技术能力可以培养,但一个人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态度,才是他们最看重的。

最后,**不要害怕探索和试错**。大学四年是一个让你充分挖掘自己兴趣和潜力的黄金时期。如果你发现某个选修课特别有意思,或者某个领域让你充满好奇,那就大胆去尝试!NUS的IS专业有很多有趣的选修课,比如“金融科技 (FinTech)”、“人工智能伦理 (AI Ethics)”等。这些都能帮你拓展视野,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细分方向。学姐我当年就选修了一门“设计思维 (Design Thinking)”的课,虽然和数据分析关系不大,但它让我学会了如何从用户角度出发解决问题,这对我后来做产品分析师的工作帮助非常大。所以,不要给自己设限,勇敢地去尝试不同的可能性。

好啦,学姐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希望这篇“亲测指南”能给你一些启发。选专业真的不是在“选热门”,而是在“选未来”,选一个能让你感到兴奋、有挑战、并且能持续成长的方向。NUS的IS商业分析方向,对我来说就是这样一个宝藏。它教会我不仅仅是工具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一种用数据驱动决策、解决复杂问题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无论你将来身处哪个行业,都是你最宝贵的财富。所以,如果你也还在迷茫,不妨深入了解一下这个专业,说不定,它就是你的梦中情专呢!加油,未来的NUSers!学姐等你来新加坡,一起喝Kopi聊人生!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450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