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格罗宁根大学初体验

puppy

这篇初体验就来跟你好好聊聊我刚踏上这片土地,从飞机落地到真正安顿下来的那些真实又有点小迷糊的日常。你会看到我怎么搞定住宿,第一次走进超市的迷茫,还有格罗宁根这座城市给我的第一印象——它既有古老的韵味,又充满了年轻的活力,当然,还有那无处不在的自行车! 更重要的是,我还会分享第一次走进格大校园、上课的感受,比如课堂氛围怎么样,教授们友不友好,以及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们给我带来的惊喜。是不是很想知道下课后大家都去哪儿玩?有没有遇到什么意想不到的文化冲击?这篇文里不光有干货,还有我最真实的心情写照,保证让你看完会心一笑,说不定还能找到一些共鸣呢。如果你也正计划来格罗宁根,或者对这里的生活充满好奇,那可千万别错过,跟我一起提前感受下格罗宁根大学的魅力吧!

格罗宁根大学初体验小贴士
住宿:早就是王道!建议至少提前3-6个月开始找房,SSH XL、Kamernet和Facebook群组都是热门渠道。格罗宁根住宿真的很紧俏,别等到最后一刻才慌。
交通:自行车就是你的腿!落地安顿好,赶紧买辆二手车或者租个Swapfiets,比公共交通方便实惠多了。记得装前后灯和买把好锁!
超市:Albert Heijn虽然方便,但想省钱可以多去Jumbo、Lidl或Aldi。办张AH Bonuskaart,能省不少呢。
社交:别宅着!积极参加迎新活动、社团组织(比如ESN Groningen),这是认识新朋友、融入当地生活的最佳途径。
学习:课堂活跃,教授友好。遇到不懂的,尽管提问。别忘了利用学校的各种学习资源和图书馆,它们真的很有用。
心态:刚开始迷茫、不适应很正常。保持开放的心态,勇于尝试,你会发现格罗宁根的魅力超乎想象!

你有没有过那种感觉?就是当你一个人提着两个巨大无比的行李箱,站在一个完全陌生机场的大厅里,耳边是听不懂的语言,眼前是陌生的面孔,那一刻,心脏简直要跳出嗓子眼,激动、兴奋,但更多的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有点忐忑的小迷糊。我刚来格罗宁根的时候,就是这种状态。

还记得那是几个月前,当我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Schiphol Airport)落地,手机上显示出“欢迎来到荷兰”的字样时,我感觉自己像是一个被扔进游戏世界的新手玩家,一切都是未知,但又充满了探索的渴望。那一刻,你可能觉得只是我一个人的小情绪,但相信我,所有独自踏上异国求学之路的留学生,多多少少都经历过这种五味杂陈的心情。那种感觉,简直比高考出分还刺激,因为你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但你知道,这将是你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史基浦机场到格罗宁根,火车大概要两个小时。这趟车程对我来说,简直就是一场沉浸式的“荷兰风光纪录片”。窗外掠过的是一望无际的田野,整齐的农舍,还有那些看起来像是油画里走出来的奶牛。时不时还能看到风车,真的不是只有旅游宣传片里才有!那时候我就想,这就是我要开始新生活的地方吗?它看起来和我从小到大生活的城市完全不一样。火车开到格罗宁根中央车站,一下车,我被一股强劲的北风吹得一个趔趄,嗯,格罗宁根,你很直接,我喜欢!

格罗宁根,我的第一眼:古老与活力的交织

走出车站,格罗宁根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自行车之城”这个称号,绝非浪得虚名。马路上、人行道旁,甚至连建筑物的墙边,密密麻麻停满了自行车。那些自行车造型各异,有通勤用的普通车,有带着前后车筐的买菜车,还有那种载着孩子的小拖车。行人们骑着车呼啸而过,那种速度,那种灵动,让我这个习惯了走路和地铁的人,瞬间感觉自己像个“局外人”,仿佛不骑自行车,就无法真正融入这座城市。后来我才知道,格罗宁根的学生人口比例非常高,这座城市有大约23万居民,其中超过5万是学生,所以自行车的普及程度高到惊人,甚至有人开玩笑说,格罗宁根的自行车比人还多,这个数据一点不夸张,因为一个家庭有好几辆自行车是常态。

刚到格罗宁根的时候,我其实还带着点时差,整个人晕乎乎的。但一走出车站,看到远处那个高耸入云的建筑——马提尼塔(Martinitoren),瞬间被它的气势吸引住了。这座建于13世纪的古老教堂塔楼,是格罗宁根的标志性建筑,无论你在城市的哪个角落,似乎都能看到它。它像一个安静的守护者,默默地注视着这座城市几百年的变迁。而围绕着马提尼塔的市中心,是历史悠久的石板路、古老的砖瓦建筑,还有各种充满设计感的现代商店,新与旧在这里完美融合,一点都不违和。

格罗宁根这座城市,是真的充满年轻活力。我很快就发现,街上到处都是年轻人,他们穿着时尚,自信而张扬。咖啡馆里坐满了学生,图书馆里灯火通明。夜晚的市中心,酒吧街(比如“De Drie Gezusters”所在的Grote Markt广场周边)更是人声鼎沸,笑语喧哗。这里真的不是那种暮气沉沉的古城,它有历史的厚重感,但更多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命力,这让当时有点紧张的我,也渐渐放松下来。

我的“安居”之旅:格罗宁根的住宿挑战与惊喜

在来格罗宁根之前,我听说过格罗宁根的住宿非常紧张,简直是“一房难求”。事实证明,这真不是危言耸听。我当时为了找房子,提前了差不多半年就开始在网上各种论坛、Facebook群组里看。那段时间,我每天刷手机的频率,比刷朋友圈还高。最热门的网站就是SSH XL,它是专门为国际学生提供住宿的机构,但房源也是秒空。我还有很多同学,是在Facebook的“Accommodation in Groningen”之类的群组里,蹲守了好久才找到的房间。有些房东会要求面试,甚至会看你的社交媒体主页,简直比找工作还难!

我最后是在一个朋友的推荐下,通过Kamernet找到了一个合租公寓的一个房间。那真是一场“抢房大战”!发出去几十封邮件,无数次被拒,最终才被一个房东选中。还记得收到确认邮件的那一刻,我激动得差点跳起来,那种“尘埃落定”的感觉,比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还踏实。我的房间在一个叫做“Korrewegwijk”的区域,离市中心不远,骑自行车大概10分钟就能到。房间不大,但很温馨,有一个小窗户,能看到外面安静的街道。

刚搬进去的时候,最让我感到新鲜的,是和来自不同国家的室友一起生活。我的室友有来自德国的交换生,还有一位来自意大利的博士生。我们每天晚上会一起在厨房做饭,分享各自国家的菜肴,聊聊一天的见闻。第一次吃到德国的香肠和意大利的意面,那感觉真是棒极了。虽然文化背景不同,生活习惯也有差异,但大家都很尊重彼此,遇到问题也会坦诚沟通。这种多元文化的碰撞,是你在国内很难体验到的,它让我对世界有了更具体的认知。我才来几天,就已经感受到了格罗宁根大学作为一所拥有超过3.6万名学生、其中25%是国际学生的学府,所带来的独特魅力。这种国际化的氛围,真的从你踏入这片土地的第一刻,就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

第一次的超市探险:迷茫与收获

安顿下来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填饱肚子。第一次去荷兰超市,我完全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选择了离家最近的Albert Heijn(简称AH),这是荷兰最大的连锁超市。一进去,五颜六色的商品摆满了货架,但包装上全是荷兰语,瞬间让我觉得有点“方”。我拿着手机,开着翻译软件,一个词一个词地翻译。光是找牛奶,我就在奶制品区转了好几圈,因为包装上的“Melk”对我来说,完全是新词汇。

最搞笑的是,我在买鸡蛋的时候,发现荷兰的鸡蛋都是白色的,而且通常是常温保存,这跟我在国内见到的红色鸡蛋和冷藏习惯完全不同。当时我心里嘀咕,这鸡蛋不会坏了吧?后来才知道,这是因为荷兰的鸡蛋经过特殊处理,可以在常温下保存。还有自助结账区,看着一排排机器,完全不知道怎么操作。好在旁边有工作人员,耐心地教我扫描商品、刷银行卡。第一次成功结账,那一刻感觉自己像个学会了新技能的孩子,特别有成就感。

渐渐地,我摸清了超市的“门道”。AH虽然商品种类齐全,但价格相对较高。如果想省钱,Jumbo、Lidl和Aldi是不错的选择,尤其是Lidl和Aldi,它们以物美价廉著称。我还办了一张AH的Bonuskaart,每次购物都能享受会员折扣,积少成多,也能省下不少钱。在超市里,我不仅学会了识别各种食材,还观察到荷兰人的购物习惯:他们通常会买一周的食材,周末再去一次大型超市囤货。这种独立生活的细节,让我对“大人”这个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我的“格村”出行攻略:与自行车共舞

在格罗宁根,如果你没有一辆自行车,那你的生活就少了灵魂。我刚到的时候,步行加偶尔公交,很快就发现效率太低了。这座城市真的太适合骑自行车了,平坦的道路,完善的自行车道系统,让你几乎可以骑车去任何地方。据统计,格罗宁根的居民平均每人拥有1.3辆自行车,而且每天都会使用,通勤、上学、购物、社交,几乎一切活动都离不开自行车。

我决定入手一辆二手自行车。在Facebook Marketplace上逛了很久,最后花了一百多欧元买了一辆看起来还不错的二手车。我朋友买的是Swapfiets,那种蓝色轮胎的租赁自行车,月租费十几欧,优点是如果车子坏了,他们会免费上门维修或者更换,省心很多。刚开始骑车的时候,我小心翼翼,生怕撞到别人。荷兰的交通规则和国内有些不同,自行车在很多地方拥有优先权,但也要注意避让行人。尤其是遇到回旋路口,得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骑着自行车穿梭在格罗宁根的大街小巷,我才真正感受到这座城市的脉搏。清晨,骑车去上学,路上能看到很多同样骑车赶路的同学和上班族。傍晚,骑车去超市买菜,路过Noorderplantsoen公园,还能看到人们在草坪上野餐、遛狗。虽然格罗宁根的天气多变,经常下雨刮风,有时候骑着车迎着风雨,感觉自己像个“风中战士”,但那种自由、便捷的感觉,真的会上瘾。渐渐地,自行车不再只是一个交通工具,它成了我融入这座城市,体验当地生活的一部分。

格罗宁根大学初体验:学术氛围与国际友谊

终于,到了我第一次走进格罗宁根大学校园的时刻。我所在的学院主要在Zernike Campus,这是一个现代化的高科技园区,各种教学楼、实验室都非常新。但格罗宁根大学的魅力,也体现在它的主校区和一些历史悠久的建筑上,比如市中心的学院大楼(Academy Building),那是一座宏伟的新文艺复兴风格建筑,它的礼堂是学校举行毕业典礼和重要学术活动的地方。那种古老与现代的结合,让我对这所创办于1614年的古老学府,肃然起敬。

我上的第一堂课是“国际商务导论”。走进教室,我发现课堂氛围非常活跃。教授不像国内很多大学的老师那样,只是照本宣科,他们更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课堂上,经常会有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同学们会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即便是和教授观点不一致,教授也会非常耐心地倾听和引导,这种开放的学术环境让我印象深刻。教授们普遍都很友好,下课后,他们会主动留下来解答学生的问题,甚至鼓励大家在课后通过邮件或者Office Hour进行交流。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让我对学习充满了热情。

格罗宁根大学的国际化程度真的很高。我的班级里,有来自德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印度、中国等十几个国家的同学。每次小组讨论,就像是一个小型联合国会议,大家带着各自国家的视角和文化背景,碰撞出很多新鲜的火花。我记得有一次,我们讨论一个跨国公司的市场策略,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对消费习惯、文化禁忌的理解完全不同,这种多元的视角,让整个讨论变得非常有趣和富有启发性。通过和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交流,我不仅锻炼了英语口语,更拓宽了国际视野,对不同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尊重。格罗宁根大学拥有超过3.6万名学生,其中约25%是国际学生,他们来自全球120多个国家,这个数据真的让人感受到这里强大的国际磁场。

下课后的生活:探索与文化冲击

下了课,格罗宁根的生活依然丰富多彩。很多同学会去学校的食堂或者附近的咖啡馆小聚,聊聊课程内容,或者分享一些有趣的事情。我还加入了学校的ESN Groningen(Erasmus Student Network)组织,他们会定期举办各种活动,比如国际美食之夜、城市探索游戏、主题派对等等。通过这些活动,我认识了很多来自其他国家的朋友,也更好地融入了当地的生活。

当然,文化冲击是难免的。最开始让我有点不适应的是荷兰人的“直接”。他们说话非常直白,有什么说什么,有时候会让我觉得有点“不客气”。比如,如果你迟到了,他们会直接告诉你“你迟到了”,而不是像一些亚洲文化那样,会比较委婉。但后来我发现,这其实是他们真诚和高效的表现,没有拐弯抹角,反而省去了很多猜测和误解。还有一点就是荷兰人的生活节奏,他们很注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周末商店会关门比较早,很多家庭都会选择外出郊游或者在家休息,这让习惯了国内“996”的我,也开始重新思考生活的意义。

在课余时间,我也会和朋友们一起探索格罗宁根这座城市。我们爬过马提尼塔,俯瞰整个城市的美景;去过格罗宁根博物馆(Groninger Museum),欣赏那些奇特而现代的艺术品;在Noorderplantsoen公园里野餐,感受荷兰人慢节奏的生活。我还喜欢去逛格罗宁根的跳蚤市场,淘一些有趣的二手宝贝。这些经历,不仅仅是参观景点,更是深入体验当地文化,感受这座城市独特魅力的过程。

从迷茫到自在:我的格罗宁根成长之旅

回顾我刚踏上格罗宁根这片土地,从飞机落地的那一刻起,到慢慢适应这里的生活,经历的真的是一场从迷茫到自在的蜕变。一开始的焦虑、面对陌生环境的不知所措,到现在可以轻松骑车穿梭于大街小巷,用不太流利的荷兰语和店员交流,甚至开始享受下雨天骑车的“浪漫”,我感觉自己像经历了一场人生的“升级”。

格罗宁根大学的生活,不仅给我带来了知识上的飞跃,更重要的是,它让我学会了独立,学会了解决问题,学会了如何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处。每一次在超市里成功找到心仪的商品,每一次和室友用“Chinglish”和“Dunglish”混搭着交流,每一次在课堂上鼓起勇气提出问题,这些都是我成长路上的里程碑。这座城市,以它独特的古老韵味和年轻活力,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塑造着我。

所以,如果你也正计划来格罗宁根,或者对这里的生活充满好奇,我想告诉你,别害怕那些未知的挑战。它们是必经之路,也是让你变得更强大的催化剂。格罗宁根,这座自行车之城,这座充满学生气息的活力之都,它会张开双臂欢迎你,给你带来无数惊喜和难忘的回忆。你会在这里找到你的朋友,你的兴趣,甚至是你未来人生的方向。

我的格罗宁根初体验,是一场充满挑战但也满载收获的旅程。希望我的这些真实分享,能让你对这里的生活有个初步的了解。不管你现在是在紧张地准备申请,还是已经拿到了offer激动不已,我想说的是:大胆去尝试,保持好奇心,勇敢地拥抱新生活。别怕犯错,犯错是学习最好的方式。也别忘了,多和人交流,不管是教授、同学,还是超市的收银员,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最后,给自己留点时间,去感受这座城市独特的气息,去发掘那些藏在街角巷尾的小确幸。相信我,格罗宁根绝对值得你用青春去探索,去体验!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12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