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欧洲小国,凭什么成科技巨头新宠

puppy

毕业后想留在欧洲,除了伦敦、柏林,还有更好的选择吗?你可能想不到,有个欧洲“小透明”国家,现在成了谷歌、亚马逊这些大厂眼里的香饽饽。这里不仅有诱人的政策和低税收,对咱们留学生更重要的是,有非常友好的工签机会和让人羡慕的work-life balance。告别内卷,在阳光沙滩边敲代码不再是梦!想知道这个宝藏地方是哪儿,以及我们普通人怎么抓住这波机会吗?文章里给你答案,没准你的下一站就在这里!

小编悄悄话:阅读前必看
这篇文章有点长,但全是干货。如果你正为毕业后的去向发愁,厌倦了无休止的“内卷”,梦想着工作和生活能真正分开,那请一定耐心看完。我们不画大饼,只提供一种真实的可能性。或许,你的职业生涯转折点,就从了解这个国家开始。准备好了吗?咱们出发!

这个欧洲小国,凭什么成科技巨头新宠

“Leo,又在刷招聘网站?”室友探过头来,看着我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的职位列表,叹了口气。

我叫 Leo,在伦敦读完硕士,正经历着每个留学生最头疼的阶段——找工作。说实话,挺挫败的。投了上百份简历,收到的面试寥寥无几。伦敦的科技岗位的确多,但竞争也大到让人窒息。本地毕业生、欧洲精英,还有像我一样拿着毕业签证、时间紧迫的国际学生,全都挤在这条赛道上。每天都在焦虑中度过:签证还剩几个月?存款还能撑多久?是不是该打包回国了?

就在我心灰意冷,开始看回国机票的时候,手机“叮”地响了一声。是大学同学 Anna 发来的,她毕业后去了柏林。我以为她要跟我吐槽德国的冬天有多漫长,没想到她发来一张照片:湛蓝的天空下,金色的阳光洒在沙滩上,远处是翻滚着白色浪花的大西洋。她配文:“下班冲个浪,爽!”

我愣住了,回她:“你跳槽去加州了?”

她回了个笑哭的表情:“想什么呢,我在里斯本!公司在这边开了新办公室,我申请调过来了。这边简直是天堂,不卷,生活成本低,而且……科技行业的机会多到你不敢信!”

里斯本?葡萄牙?我脑海里只有蛋挞、足球和古老的电车。一个经济似乎不太景气的南欧国家,怎么会和“科技”、“机会多”这些词挂上钩?

Anna 仿佛看穿了我的疑惑,甩来一个链接:“看看这个,谷歌、亚马逊、微软都在这里疯狂招人。别只盯着伦敦柏林了,世界大着呢。”

点开链接的那一刻,我感觉一扇新的大门被推开了。原来,在我们为了一个伦敦的初级岗位挤破头时,欧洲西南角这个“小透明”,已经悄悄崛起,成为了科技巨头们眼中的新大陆。它,就是葡萄牙。

科技巨头为何“移情别恋”?

你可能会和我一样好奇,葡萄牙到底有什么魔力,能让那些挑剔的硅谷巨头们心甘情愿地在这里“安营扎寨”?难道只是因为阳光和沙滩吗?当然没那么简单。

我们先来看一组事实。过去几年,葡萄牙的首都里斯本被称为“欧洲的新硅谷”或“欧洲的加州”。这不是媒体吹捧,而是实打实的投资。谷歌在里斯本郊外的奥埃拉什(Oeiras)建立了拥有超过2000名员工的大型运营中心,负责欧洲、中东和非洲的数字营销和技术支持。亚马逊的AWS(云计算服务)也在这里设立了多个办公室和发展中心,支撑其在欧洲的云业务。微软则投资建立了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的研究中心。除此之外,像 Cloudflare、Uber、Zalando 等一大批知名科技公司,都把重要的技术或服务中心设在了这里。

为什么是葡萄牙?答案是“天时、地利、人和”。

首先是“地利”与“人和”的结合。葡萄牙拥有大量受过良好教育、且精通英语的年轻人才,但劳动力成本相比伦敦、都柏林或柏林等传统科技中心要低得多。根据 Glassdoor 2024 年的数据,里斯本一位软件工程师的平均年薪大约在3万到4万欧元之间。这个数字在伦敦可能只是一个入门级的水平,但在里斯本,考虑到其较低的生活成本,购买力却相当可观。对于公司来说,这意味着可以用更合理的成本,组建一支高素质的国际化团队。

更重要的是,自2016年起,全球最大的科技峰会之一——Web Summit,就从都柏林永久移师里斯本。这个每年吸引超过7万名全球科技从业者、投资者和创业者的盛会,像一块巨大的磁铁,把全世界的目光都吸引到了这里。它不仅带来了人脉和资本,更重要的是,它向世界传递了一个强烈的信号:葡萄牙已经准备好,并且有能力成为欧洲的下一个科技创新中心。

我的朋友 Maria,一个在 Web Summit 做志愿者的本地学生,告诉我:“以前我们总觉得最好的机会在国外,现在,是全世界的机会涌向了我们。”

政府“神助攻”:给你想要的未来

如果说人才和成本是吸引企业的基础,那么葡萄牙政府的一系列“神助攻”政策,就是点燃这把火的关键燃料。他们非常清楚,想要留住人才和公司,必须拿出实实在在的诚意。

对企业来说,政府提供了各种税收优惠和投资激励。但对我们留学生和普通求职者来说,最吸引人的莫过于两点:友好的签证政策和诱人的个人税收计划。

先说签证。对于我们这些非欧盟护照持有者,签证是天大的事。葡萄牙在这方面做得非常人性化。除了常规的找到工作后申请工作签证,它还提供了一个“求职签证”(Job Seeker Visa)。这是一个允许你在没有工作 Offer 的情况下,入境葡萄牙120天(可再延长60天)寻找工作的签证。这简直是为我们量身定做的!你不用再隔着千山万水“云面试”,而是可以亲自来到这里,参加线下面试,与人建立联系(networking),大大增加了找到工作的成功率。根据葡萄牙官方数据,这项签证的推出,显著增加了高技能人才的流入。

再来说说那个曾刷爆外籍人士圈的“非常住居民”(NHR)税收制度。虽然旧版的 NHR 已于2024年初结束,但别灰心,葡萄牙政府推出了一个“升级版”——针对科学研究和创新人才的税收激励计划(Incentive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Innovation)。如果你从事的是高等教育、科研或技术领域等“高附加值”工作,那么在未来10年内,你的个人所得税可以享受20%的固定税率,并且海外收入(如股息、利息等)可以免税。20%是什么概念?在许多西欧国家,高收入者的边际税率可能高达45%-50%。这个政策,等于直接给你的到手工资打了个“超级折扣”。

除此之外,为了顺应全球远程办公的潮流,葡萄牙还推出了“数字游民签证”(Digital Nomad Visa)。只要你能证明每月有超过3280欧元(约为葡萄牙最低工资的4倍)的稳定远程工作收入,就可以申请在这里长期居住和工作。这为那些公司不在葡萄牙,但又渴望在这里生活的人打开了一扇大门。

告别996:在这里,生活才是主角

聊完了硬核的政策和机会,我们来谈谈更让人心动的东西——生活本身。这也是 Anna 当初最打动我的地方。

在伦敦,我的生活被通勤、工作和高昂的房租填满。大家似乎都在高速运转,停下来就意味着被淘汰。但在里斯本,你会发现一种截然不同的节奏。

葡萄牙的职场文化非常注重 work-life balance。法律规定的每周工作时间通常是40小时,但很多科技公司实行的是35小时工作制。加班不是常态,准时下班去享受生活才是。午餐时间通常有一个小时甚至更长,人们会坐下来好好吃顿饭,而不是在办公桌前啃三明治。下午三四点,和同事一起下楼喝杯咖啡(bica),聊聊天,是再正常不过的社交活动。

这种平衡感,源于生活成本的相对低廉。我们用数据说话。根据全球数据库 Numbeo 2024 年中的数据,里斯本的消费价格(不含房租)比伦敦低了近35%,而房租更是低了超过50%。在伦敦市中心租一个单间公寓的钱,在里斯本可以租到一套不错的 T1(一室一厅)。这意味着你不需要为了生存而拼命工作,你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和时间,去探索生活的美好。

我的同学 Anna 就是最好的例子。她住在离市中心不远的区域,每天通勤时间不到半小时。下午五点半下班后,她会和朋友约着去海边的小镇卡斯卡伊斯(Cascais)散步,或者去上她最爱的陶艺课。周末,她会开车载着冲浪板去埃里塞拉(Ericeira)——世界冲浪保护区,在海浪中释放一周的疲惫。她说:“在伦敦,我感觉自己只是一个工号;在这里,我感觉自己真真切切地在生活。”

而且,葡萄牙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根据2023年全球和平指数(Global Peace Index),葡萄牙高居世界第七位。这里的人民普遍友善、淳朴,对外国人非常包容。虽然官方语言是葡萄牙语,但在里斯本、波尔图这样的大城市,尤其是在科技行业,英语是通用语言,日常沟通基本无障碍。

普通人的我们,如何抓住这波红利?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已经心动了?别急,我们来聊聊最实际的问题:作为一个普通的留学生,我该如何行动,才能抓住这波机会?

第一步,明确你的定位和方向。葡萄牙科技行业目前最需要哪些人才?根据 LinkedIn 和本地招聘网站的数据,以下几类岗位需求量最大:

  • 软件开发工程师:前端、后端、全栈,尤其是熟悉 Python, Java, JavaScript/React 的工程师,是各大公司争抢的对象。

  • 数据科学家/分析师: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变得至关重要。

  • 网络安全专家:数据安全是所有科技公司的生命线。

  • 多语言技术支持/客户成功经理:由于许多公司将欧洲服务中心设在里斯本,因此,如果你除了英语,还会说德语、法语、荷兰语等其他欧洲语言,将是巨大的优势。

第二步,准备你的求职材料。和在任何地方求职一样,一份优秀的英文CV和一份针对性的求职信是敲门砖。在 LinkedIn 上完善你的个人资料,主动去链接(connect)在葡萄牙工作的校友、HR 和行业大牛。让他们知道你的存在。

第三步,选择正确的求职渠道。除了全球通用的 LinkedIn,你还应该关注一些葡萄牙本地的招聘网站,例如 Sapo Emprego, Net-Empregos, 和 itjobs.pt(专门针对IT行业)。此外,许多初创公司和科技企业的招聘信息会首发在 Landing.jobs 和 Teamtailor 这类平台上。

第四步,大胆利用签证政策。如果你对自己的跨国求职没有百分百的把握,那个“求职签证”(Job Seeker Visa)就是你的最佳选择。准备好你的学历证明、资金证明等材料,向你所在国家的葡萄牙领事馆提出申请。一旦获批,你就可以像一个“本地人”一样,在葡萄牙的土地上安心找工作了。

我们来虚构一个案例:小A,一名在英国读完计算机硕士的中国学生。他看到了葡萄牙的机会,申请了求职签证。抵达里斯本后,他没有马上开始海投简历,而是花了两周时间参加各种科技行业的线下聚会(Meetup),认识了很多在谷歌、AWS工作的人。通过其中一位新朋友的内推,他获得了一个面试机会,并凭借扎实的技术和良好的沟通能力,成功拿到了亚马逊AWS的Offer。公司的人力资源部协助他将求职签证转换为了工作居留许可。整个过程,从抵达里斯本到拿到Offer,只用了不到两个月。

小A的故事告诉我们,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且敢于尝试的人。

当然,我们也要客观地看待一些挑战。比如,葡萄牙的平均薪资水平虽然购买力不错,但绝对值上确实无法与伦敦、苏黎世等一线城市相比。官僚系统的效率有时也比较“南欧特色”,办理各种手续需要多一点耐心。学习一些基础的葡萄牙语,会让你的生活便利度和幸福感大大提升。

但话说回来,世界上哪有完美无缺的地方呢?选择一个城市,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如果你追求的是极致的薪酬和火箭般蹿升的职业阶梯,那么纽约、伦敦可能更适合你。但如果你渴望在事业发展的同时,也能拥抱阳光、大海和悠闲的生活,不被工作压得喘不过气,那么,葡萄牙或许就是那个能让你找到平衡的完美答案。

就像我的朋友 Anna 说的,她离开柏林来到里斯本,薪水可能没有涨太多,但她每天的“幸福指数”却实现了指数级增长。

所以,下次当你在为毕业去向而迷茫时,不妨把地图向西南方向移动一下,看看那个静静地躺在大西洋边上的国度。那里没有铺天盖地的宣传,却有着实实在在的机会。你的下一站,真的不一定非要在那些人人都说好的地方。也许,那个最适合你的地方,就在这片被阳光亲吻的土地上,等着你来发现。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43538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