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梦校墨尔本大学,入学门槛有多高?

puppy

墨尔本大学是不是你心里那个“想去又怕申不上”的白月光?网上各种分数线看得眼花缭乱,不知道该信哪个?别急,这篇干货就带你把墨大的录取标准扒个明明白白!我们会聊聊不同背景(比如985/211和双非)申本申研,到底需要什么样的GPA和语言成绩,还会帮你分析像商科、IT这些神仙专业到底卷不卷。看完这篇,让你对自己的定位有个谱,申请之路清晰多啦!

墨尔本大学申请速览
申请类型 背景参考 核心分数参考 (WAM)
本科 (Undergraduate) 高考成绩 各省高考总分的75%-93%不等,具体看专业和省份
硕士 (Postgraduate) C9 联盟院校 商科类 85%+,其他专业 80%+
硕士 (Postgraduate) 985 院校 商科类 90%+,其他专业 85%+
硕士 (Postgraduate) 211 院校 商科不接受(部分金融/经济课程除外),其他专业 90%+
硕士 (Postgraduate) 双非院校 大部分专业不接受,极个别专业要求 92%+ 并有强相关背景
通用语言要求 雅思 (IELTS) 总分 6.5,单项不低于 6.0 (商科、教育、法律等专业要求更高)

“学姐,我双非背景,均分88,申墨大的IT有戏吗?”

“我985的,均分84,想去墨大读金融,是不是完全没可能了?”

在留学论坛后台,我每天都能收到几十条这样的私信。墨尔本大学,这所常年霸榜澳洲第一、世界前二十的顶尖学府,就像每个留学生心中的“白月光”,吸引着无数目光,却又因其飘忽不定的录取标准让人望而却步。网上的信息铺天盖地,有说双非逆袭的,有说985被秒拒的,各种分数线和案例看得人眼花缭乱,心里越来越没底。

我特别理解这种焦虑。想当年我申请的时候,也是天天抱着电脑刷各种帖子,把墨大官网的每一个字都恨不得抠下来研究。所以,今天这篇超长干货,就是想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带你把墨尔本大学的录取门槛彻底扒个明明白白。我们会聊本科、聊硕士,拆解不同背景的真实录取数据,还会深入看看商科、IT这些“神仙打架”的专业到底有多卷。看完这篇,希望能让你对自己的定位有个清晰的认知,不再迷茫。

先说说,为什么人人都爱墨尔本大学?

在正式开扒之前,我们得先明白墨大为什么这么有吸引力。它可不是只有名气响亮而已。在2025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墨大高居全球第13位,稳坐澳洲头把交椅。这意味着顶尖的学术水平、雄厚的师资力量和遍布全球的强大校友网络。从墨大毕业,无论你是想留在澳洲还是回国发展,这块金字招牌的含金量都是实打实的。

更重要的是,墨大推行的“墨尔本模式”(Melbourne Model)本科教育,注重通识培养,让学生在确定专业方向前有更广阔的探索空间。而它的研究生院,专业设置极其细分和深入,尤其在商科、法律、医学和工程等领域,几乎是行业标准的定义者。这样的学校,谁不想去呢?

好了,情怀部分到此为止,下面我们直接上干货,看看想进这所梦校,你手里的“筹码”到底够不够。

本科申请:高考成绩是硬通货

相比于研究生申请的复杂,墨大本科对中国学生的路径要清晰一些。如果你在国内读高中,最主流的方式就是用高考成绩直接申请。

是的,你没听错,墨大是接受中国高考成绩的。不过,它的要求可不低。墨大不会给一个统一的“一本线”之类的标准,而是根据不同省份的高考总分,设定一个百分比要求。这个百分比每年都会根据当年的高考难度和申请情况微调。

举个例子,我们来看看2024年的入学要求:

  • 文理学院、设计学院(Bachelor of Arts, Science, Design):对于大部分省份,要求达到高考总分的75%-80%左右。比如,对于总分750的省份,你大概需要考到560-600分。

  • 商学院(Bachelor of Commerce):这是申请的大热门,门槛自然更高。要求普遍在各省总分的85%-88%之间。比如北京(总分750)的同学,2024年的分数线是653分,这个分数在国内上个不错的985也是够的。

  • 生物医学院(Bachelor of Biomedicine):作为进入医学领域的预备课程,要求是最高的,基本都在各省总分的91%-93%以上。这基本就是清北复交的分数线水平了。

真实案例:我认识的一个来自江苏的学妹,2023年高考,江苏总分750,她考了620分,换算成百分比是82.6%。她想申请商学院,但商学院当年对江苏的要求是645分(86%)。最后她被调剂到了文理学院的经济学专业,也算是一个不错的结果。这个案例告诉我们,精准定位和有保底方案非常重要。

除了高考成绩,语言是另一道必须跨过的坎。墨大本科的雅思要求通常是总分6.5,单项不低于6.0。托福则是总分79,写作21,口语18,阅读和听力13。这个标准对于经过高考洗礼的同学来说,努努力基本都能达到。

当然,如果你走的是国际课程体系,比如A-Level或IB,墨大也有非常明确的对应分数。例如,商学院的A-Level要求通常是AAB或ABB,IB要求在36分左右。这些信息在官网都能查到,相对透明。

研究生申请:一场关于“出身”和GPA的残酷游戏

好了,终于到了大家最关心的研究生申请部分。这才是真正体现墨大“高冷”的地方。墨尔本大学对中国大陆的本科院校有一个内部的认可名单和分级制度,虽然官方从未公开承认,但这在留学圈早已是公开的秘密。你的本科院校在哪个“Tier”(等级),直接决定了你的GPA门槛。

这个分级大致是这样的:

  • Tier 1 (第一梯队): 主要是C9联盟的9所大学,有时也会包括一些顶尖的985院校,如中国人民大学等。

  • 985院校: Tier 1之外的其他985大学。

  • 211院校: 所有的211大学。

  • 双非院校: 不在985和211名单内,但被墨大认可的中国大学。

需要强调的是,墨大有一份自己的认可院校名单,不是所有双非院校都有申请资格。而且,这个名单和分级是动态变化的,所以申请前一定要和中介或学校确认最新政策。

那么,不同梯队的GPA要求具体是怎样的呢?我们用墨大独特的加权平均分(Weighted Average Mark, WAM)来说明。墨大非常看重你本科后期的学习能力,所以大二、大三(尤其是专业课)的成绩权重会更高。他们会用自己的一套公式重新计算你的均分。

C9/顶尖985:门槛相对“友好”

如果你是清北复交浙南大这一级别的学生,那恭喜你,你已经拿到了进入墨大角逐的VIP门票。对于大部分专业,墨大对C9学生的要求是WAM达到80分以上。但这只是最低门槛。

真实案例:我的朋友小张,复旦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申请时WAM是83分。他申请了墨大的王牌专业Master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IT)。虽然他的分数不算顶尖,但因为本科院校背景过硬,专业匹配度高,最终顺利拿到了offer。但他的同学,WAM 81分申请商学院的Master of Management,就被拒了。这说明,即便是C9,申请热门商科,85分以上才比较稳妥。

普通985/211:分数是王道

对于大部分985和211的同学来说,你们是申请墨大的主力军,也是竞争最激烈的群体。墨大的要求也水涨船高。

  • 985院校学生:申请非商科专业,WAM建议在85分以上。申请商科,比如Master of Finance, Master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HR/Marketing),没有90分基本很难入围。是的,你没看错,就是这么卷。

  • 211院校学生:情况更为严峻。对于大部分商学院的硕士课程,墨大已经基本不接受211院校的申请了(除了少数几个对数学背景要求极高的金融、经济类课程)。对于其他学院,比如工程、IT、教育等,WAM要求普遍在90分以上才有机会。

真实案例:一个来自武汉某211大学的学弟,本科国贸专业,WAM高达91分,雅思7.5,还有两段不错的实习。他一心想去墨大商学院,结果申请Master of Management和Master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都被拒了。招生官给的理由很委婉,说是“申请者众多,竞争激烈”。后来他转而申请了文学院下的Master of Global Media Communication,因为跨专业,加上分数够硬,最终收到了offer。这个案例血淋淋地告诉我们,对于211的同学,选择比努力更重要,避开商学院这种“死亡之组”,或许是更好的策略。

双非院校:夹缝中求生存

“双非还有机会吗?”这是我被问过最多的问题。我的回答是:机会渺茫,但并非完全没有。

首先,你的学校必须在墨大的认可名单上。其次,你的WAM必须高到让招生官无法忽视,通常意味着92分甚至95分以上。最后,你申请的专业不能是那些热门到挤破头的。商学院、数据科学这类专业,双非背景基本可以不用考虑了。

真实案例:我之前指导过一个杭州某双非财经院校的女生,她本科是会计专业,四年WAM算下来有93.5分,年年国奖,ACCA考过了十几门,还有四大的实习经历。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申请了墨大的Master of Professional Accounting。所有人都觉得不可能,结果她竟然真的拿到了offer!她的成功,靠的是近乎完美的学术成绩和超强的专业背景,弥补了院校背景的不足。但这样的案例,真的是凤毛麟角,可遇不可求。

所以,对于双非的同学,我的建议是,如果你的分数没有达到92+,并且没有特别亮眼的加分项,那么把墨大作为冲刺的梦想就好,主申院校还是要放得更实际一些。

热门专业深度剖析:看看神仙如何打架

光看背景和均分还不够,不同专业的“内卷”程度天差地别。我们来聊聊几个中国学生最爱申请的专业。

商学院 (Faculty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s)

墨大商学院是全校申请的“重灾区”,录取标准堪称变态。除了上面提到的对院校背景和WAM的苛刻要求,很多专业还有额外的“隐形门槛”。

比如Master of Finance,不仅要求你有很强的数学和量化背景,还非常看重你本科核心课程(金融、数学、统计等)的成绩。一个985的学生,就算总WAM有88,但如果他的金融工程这门课只有70分,也很可能被拒。另外,虽然官网没强制要求,但一个700+的GMAT成绩会是巨大的加分项。

再比如Master of Management系列,它看似对本科背景没有限制,欢迎跨专业申请,但正因如此,申请人数爆炸。想在清一色985、WAM 90+的申请者中脱颖而出,你的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就变得至关重要。你需要清晰地阐述你为什么跨专业,你过去的经历如何为你学习管理做了准备,以及你未来的职业规划。空洞的模板化PS,在墨大招生官眼里,一秒就会被扔进垃圾桶。

工程与信息技术学院 (Melbourne School of Engineering)

IT和工程是另一个大热门,尤其是Master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IT)。这个专业下面有多个方向,比如人工智能、网络安全、分布式计算等。它的好处在于,对本科背景没有强制要求,很多文科、商科的同学都想转码,把它当作跳板。

但“无背景要求”不等于“无门槛”。首先,GPA要求同样遵循上面提到的分级制度。一个985的学生可能85分就能进,211的学生就需要90分。其次,你需要完成一门大学水平的计算机编程课程。如果你本科没学过,就需要去Coursera等平台补课并拿到证书。最后,个人陈述同样重要。你需要说服招生官,你对IT有强烈的兴趣和学习能力,而不是把它当作一个逃避本专业的工具。

真实案例:一个中山大学(985)英语专业的同学,WAM 87分,为了申请MIT,她自学了Python,并在Coursera上完成了墨大指定的编程先修课,拿到了满分证书。在PS中,她结合自己语言学的背景,探讨了自然语言处理(NLP)的未来,展现了独特的跨学科视角。最终,她成功拿到了offer。这个案例说明,对于跨专业申请,展现你的学习主动性和独特思考是破局的关键。

语言成绩和软实力:最后的助推器

最后,我们再聊聊语言和软实力这些看似“辅助”但有时能决定成败的因素。

墨大大部分硕士课程的雅思要求是总分6.5,单项不低于6.0。但请注意,这只是“最低消费”。商学院、法学院、教育学院的很多专业都要求总分7.0,写作不低于7.0,或者口语、听力有更高要求。每年都有很多同学GPA达标,却因为雅思小分不够而与梦校失之交臂。

如果你的雅思暂时没考到,可以申请带有语言班的条件offer(Conditional Offer)。墨大的语言班(UMELBP)质量很高,但价格不菲,且需要占用你几个月的时间。所以,最好的策略还是在国内就把雅思屠掉。

除了成绩,实习、科研、竞赛、志愿者活动这些软实力,在墨大的申请中扮演什么角色呢?

说实话,对于墨大这种极度看重学术成绩的学校,软实力更多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如果你GPA差了5分,想靠一段实习经历来弥补,基本是不可能的。但是,当两个申请者的GPA和院校背景都差不多时,一份与申请专业高度相关的、有深度的实习或科研经历,就能让你脱颖而出。

比如申请Master of Finance,你在中金公司做过行研助理,肯定比在普通公司做出纳要有说服力得多。申请Master of Engineering,你参加过全国性的机器人大赛并获奖,这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有用。

所以,规划要趁早。不要等到大三下学期才开始思考软实力,那时候已经晚了。

说了这么多,我知道你可能还是有点晕,甚至有点被吓到。墨尔本大学的申请,确实是一场硬仗,它对学术背景的执着近乎偏执。但这并不意味着你要因此放弃。

关键在于,你要对自己有一个极其清醒的认知。你是谁?你的优势在哪里?你的本科院校和GPA处于哪个档位?然后,拿着这份自我评估,去匹配最适合你的专业和冲刺方案。

别再盲目地问“我这个分数有戏吗?”了。去把官网的课程要求一个字一个字地看懂,去把自己的加权平均分算清楚,去找到那些和你背景相似的成功或失败的案例。当你把这些功课都做足了,答案其实就在你心里。

申请季是一场信息战,更是一场心态战。墨尔本大学可能很高冷,但它也尊重每一个为梦想拼尽全力的申请者。你的每一分努力,每一次尝试,都不会白费。祝你,也祝当年的我,都能如愿以偿。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