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前的小提示 |
|---|
| 这篇文章不打算给你画一个完美无瑕的留学梦。咱们聊的,是滤镜背后那些真实、琐碎但又无比珍贵的日常。如果你只想看美图和赞美,那这篇文章可能有点“扎心”哦。但如果你想知道一个真实的童话王国留学生活是什么样,那就泡杯茶,我们慢慢聊。 |
嘿,大家好,我是你们在 lxs.net 的老朋友,小编阿哲。
还记得我刚拿到哥本哈根大学 offer 的那个晚上吗?我激动得一宿没睡,满脑子都是安徒生童话里的场景:新港五颜六色的房子,小美人鱼雕像,还有街角古老的城堡。我幻想着自己每天骑着自行车穿过国王新广场,在洒满阳光的草坪上看书,过上那种传说中“幸福指数全球第一”的生活。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就是童话故事的主角。
然而,当我真正拖着两个大箱子,站在哥本哈根11月阴冷的小雨里,面对着空荡荡的出租屋和一张看不懂的丹麦语超市传单时,我才猛然惊醒:童话故事翻开了新的一页,而这一页,叫做“现实”。
所以今天,我想跟你聊聊,抛开那些美轮美奂的风景照和“岁月静好”的文案,在丹麦这个童话王国留学,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这个梦,究竟值不值得做?
推开窗是风景,关上门是账单
先说最直观的感受吧——美,是真的美。丹麦的城市规划得像艺术品,无论是哥本哈根的古典,还是奥胡斯的现代,都干净、有序,充满了设计感。我住的地方离市中心不远,每天早上推开窗,就能看到对面砖红色的老房子和楼下悠闲骑车经过的路人。周末去趟鹿园(Dyrehaven),成群的梅花鹿在你身边奔跑,那感觉真的像闯进了纳尼亚传奇。
这种美,还体现在一种叫“Hygge”的生活哲学里。你可能听过这个词,它很难被精确翻译,大概意思是在温馨舒适的氛围里,享受当下的快乐。冬天,丹麦人会点上很多蜡烛,裹着毯子,和朋友喝着热红酒聊天。夏天,他们会涌向公园和港口,晒太阳,野餐,跳进冰凉的海水里。这种松弛感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确实会让你不自觉地放慢脚步。
我的同学,一个来自北京的女孩儿 Lucy,就彻底爱上了这种生活。她告诉我,在国内她总是在赶时间,赶地铁,赶 deadline,感觉自己像个不停旋转的陀螺。来到丹麦后,她学会了花一个下午的时间,只为在运河边喝一杯咖啡,看来来往往的船只。她说:“在这里,我才第一次感觉到,生活是属于我自己的,而不是被推着走的。”
但童话的B面,是毫不留情的物价。这种“岁月静好”是需要真金白银来支撑的。根据全球数据网站 Numbeo 2023 年的数据,哥本哈根的生活成本在全球名列前茅。这么说可能有点抽象,我们来看几个具体的数字:
在外面随便吃一顿最简单的午餐,比如一个三明治加一杯饮料,至少要100丹麦克朗(约合100人民币)。想在一家普通餐厅吃顿晚饭?人均300-400克朗是常态。我第一次去超市,买了一小车基础的蔬菜、牛奶、鸡蛋和肉,结账时看到账单上的500多克朗,心真的在滴血。
住宿更是开销大头。在哥本哈根,一间学生宿舍的月租普遍在3500-5500克朗(约3500-5500人民币),这还是比较幸运能申请到的情况。如果自己租房,一个市郊的小单间,月租可能高达6000-8000克朗。我认识的一个朋友,为了省钱,住在离学校一小时火车车程的小镇上,每天通勤时间就要两个多小时。
所以,在这里留学,你必须迅速学会精打细算。自己做饭是基本技能,逛 Netto、Fakta 这样的折扣超市成了每周的必修课,买一辆二手自行车能帮你省下每月近500克朗的交通卡费用。我们常常开玩笑说,每个在丹麦的留学生,都是一个被物价逼出来的生活小能手和理财大师。
这里没有“内卷”,但“躺平”也毕不了业
聊完了生活,我们再来谈谈学习。很多同学选择北欧,就是冲着它“不卷”的教育氛围来的。这一点,名副其实。
这里的课堂气氛非常轻松。教授们没有架子,你完全可以直呼其名。上课随时可以打断提问,甚至质疑教授的观点。我第一次在课堂上反驳了教授的一个论点,他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很兴奋地和我展开了讨论,课后还专门发邮件给我,推荐了几篇相关的论文。那种被尊重、被鼓励独立思考的感觉,真的很棒。
考试也不是“一考定终身”。期末成绩通常由好几个部分组成:小组报告、个人论文、课堂展示,最后才是笔试或口试。过程远比结果重要。我记得有一门课,我们的小组项目是为一个真实的丹麦公司设计一套营销方案。我们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做市场调研、头脑风暴、和公司开会,最后做出来的方案虽然稚嫩,但整个过程学到的东西,比背下整本书的知识点要多得多。
听起来很美好,对吗?但“不卷”的另一面,是极高的“主动性”要求。这里没有老师天天催着你交作业,没有划重点的复习范围,更没有“标准答案”。给你一个课题,剩下的全靠自己。阅读材料清单动辄就是几十篇全英文的学术论文,小组讨论时如果你没看书,就只能全程当个“点头机器”,根本插不上话。
我的同学小王,一个典型的国内“学霸”,刚来时非常不适应。他习惯了老师把知识点嚼碎了喂到嘴边,但在这里,他发现自己像被扔进了信息的海洋,完全不知从何下手。他第一次小组作业就因为没能有效参与讨论,被丹麦同学很直接地指了出来。那次之后,他把自己关在图书馆整整一个星期,硬是把所有阅读材料啃了下来。他说:“这里没人逼你,但你自己会逼自己。因为如果你不努力,是真的会被淘汰的。”
丹麦的大学,尤其是像哥本哈根大学、奥胡斯大学这样的顶尖学府,毕业要求其实非常严格。据丹麦高等教育与科学部的数据,国际学生的毕业率和按时毕业率通常会略低于本地学生。这里的“不卷”指的是过程中的心态放松和氛围平等,绝不意味着学业轻松。你得学会自己当自己的“项目经理”,规划时间,搜集资料,主动求知。想“躺平”毕业?那真的是童话里的情节。
丹麦人是“社恐”?交朋友像一场“破冰挑战”
“丹麦人很高冷,很难交朋友。” 这大概是来之前听得最多的“劝退”理由之一。我的亲身经历是:这句话,对,也不对。
刚到丹麦,你确实会感觉到一种距离感。在公交车上,人们会默契地选择空着座位的邻座;在超市排队,大家会保持一个非常“安全”的社交距离;你对路人微笑,他们可能会回以一个礼貌但略带困惑的表情。这和我们习惯的热情、客套的社交文化非常不同。
这种“冷”,其实源于丹麦文化中对个人边界和隐私的极度尊重。他们不会轻易打探你的私事,也不喜欢无意义的寒暄。他们的社交圈子往往很小但很稳固,大多是自小认识的发小或同学。想要挤进一个已经成型的丹麦人圈子,难度堪比“极限挑战”。
我刚开始也因此备受打击。我试过在课堂上主动找丹麦同学聊天,但往往几句过后就陷入尴尬的沉默。我参加过几次学生派对,发现大家都是三五成群,我像个局外人一样端着杯酒,不知所措。
转机发生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加入了学校的羽毛球社团。在那里,大家因为共同的爱好聚在一起,交流变得自然了很多。我的丹麦搭档,一个叫拉斯穆斯的男生,一开始也只是和我聊聊球技。但慢慢地,我们开始聊课程,聊音乐,聊各自国家的文化。有一次训练结束后,他邀请我去他家,参加他和朋友们的“Hygge Night”。那晚,我们一起做了披萨,玩了桌游,聊了很多。我才发现,这些看起来“高冷”的丹麦人,一旦把你当成朋友,会非常真诚和温暖。
所以,和丹麦人交朋友,需要耐心和策略。被动等待是行不通的。最好的方式是通过“媒介”——共同的兴趣。无论是体育社团、学生组织,还是语言角,找到一个共同的话题,是打破“冰山”的最好工具。不要害怕主动,但要尊重他们的节奏。一次小小的邀请,比如“周末要不要一起去徒步?”或者“我做了些中国菜,想请你尝尝”,往往比一百句“你好”更有效。
记住,他们的“慢热”不是针对你,而是一种文化习惯。一旦你用真诚和耐心融化了那层冰,你会收获一份非常纯粹和长久的友谊。
漫长的黑夜与孤独,才是留学真正的“大BOSS”
如果说高物价和社交是“新手村”的挑战,那么漫长的冬季黑夜,就是留学路上真正的“大BOSS”。
丹麦的夏天有多美好,冬天就有多难熬。从11月开始,天黑得越来越早。到了12月和1月,下午三点半天就全黑了,而太阳要到早上八九点才懒洋洋地升起。大部分时间,天空都是灰蒙蒙的,还经常下着不大不小的冷雨。那种被黑暗包裹的感觉,对人的情绪影响是巨大的。
很多人,包括我,都经历过所谓的“冬季抑郁”(SAD)。你会觉得特别疲惫,做什么都提不起劲,只想睡觉,而且会莫名地感到孤独和低落。我记得有段时间,我每天唯一的盼头就是窝在房间里看剧,连下楼买菜都觉得是件大事。那种感觉,就像被全世界遗忘在了这个阴冷潮湿的角落。
根据丹麦卫生局的一些调查,大约有5%-10%的丹麦人在冬季会经历不同程度的季节性情绪失调。作为远离家乡的留学生,这种感觉只会被放大。
怎么扛过去?这是一个每个在北欧留学的学生都必须面对的课题。我的方法有几个:
第一,物理对抗。买一盏模拟日光灯,每天早上照半小时;补充维生素D,这是医生给所有丹麦居民的建议。坚持运动,即使只是在房间里跟着视频跳操,也能让身体分泌多巴胺,对抗坏情绪。
第二,心理接纳。学会和黑暗和解,而不是对抗它。丹麦人的“Hygge”文化,其实就是对抗黑暗的智慧。在家里点上温暖的蜡烛,煮一锅热腾腾的汤,邀请三五好友来家里看电影、玩游戏。把家变成一个温暖、舒适的避风港,黑暗就没那么可怕了。
第三,主动社交。冬天是最需要朋友的时候。不要把自己关起来。主动约朋友去博物馆,去图书馆,或者干脆就在家里聚会。大家围坐在一起,聊聊最近的烦心事,互相打气,那种抱团取暖的力量,是抵御孤独最有效的武器。
这段经历虽然难熬,但也让我学会了如何与自己相处,如何从微小的事物中寻找快乐。当我能在某个难得的晴天下午,因为看到一缕阳光洒在桌上而感到由衷的幸福时,我知道,我已经战胜了这个“大BOSS”。
写了这么多,好像一直在说童话王国的“不美好”。但我想表达的,并不是劝你放弃这个梦。
留学从来都不是一场只有鲜花和掌声的旅行。它更像是一场闯关游戏,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会感到迷茫、孤独,甚至会质疑自己当初的选择。
来丹麦留学,你可能不会过上想象中那种无忧无虑的王子公主般的生活。你会被账单追着跑,会被小组作业逼到崩溃,会在漫长的黑夜里想家想到哭。
但同样,你也会在这里看到最美的日落,学会享受一个人的宁静时光,锻炼出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到一些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朋友。
所以,这个童话梦值不值得做?
别问我,问问你自己。你想要的,究竟是童话故事里那个完美无瑕的结局,还是那个一路打怪升级、虽然满身泥泞但眼神却越发坚定的主角?如果你是后者,那么,欢迎来到这个真实又迷人的童话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