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NYU读书是种什么神仙体验?

puppy

这么跟你说吧,在这里读书,整个纽约都是你的校园!上一秒你可能还在和行业大牛的教授激烈讨论,下一秒就溜达到下城的SoHo逛展了。身边全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有趣灵魂,实习机会更是多到让你挑花眼。当然啦,在世界中心一边赶due一边感受城市脉搏,偶尔也会觉得孤单,但那种快速成长的感觉真的超爽!想知道如何在没有围墙的大学里找到归属感,或者有哪些独家省钱秘笈和神仙课程?这篇文章里全是过来人的真心话,快来看看吧!

NYU生存心态速览
心态一:拥抱混乱。纽约的节奏很快,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学会随遇而安,享受不期而遇的惊喜,这比死守一份日程表重要得多。
心态二:主动出击。机会不会主动敲门,无论是交朋友、找实习还是寻求教授帮助,你必须自己厚着脸皮去争取。在这里,“社牛”不是选择,是标配。
心态三:自我关怀。在高压环境里,照顾好自己的情绪和身体比GPA还重要。找到属于你的解压方式,不管是去中央公园发呆还是在K-Town唱K。
心态四:钱包预警。纽约的物价不是开玩笑的。养成记账习惯,知道每一分钱花在哪里,精打细算才能活得既体面又潇洒。

还记得一个周二下午,我刚上完一节三小时的传媒理论研讨课,脑子里还在回味着和一位得过艾美奖的制片人教授的激烈争论。我推开教学楼的门,走进Waverly Place,迎面而来的不是静谧的校园草坪,而是格林威治村鲜活的交响乐:街角萨克斯手的慵懒爵士,隔壁Joe's Pizza飘来的浓郁香气,还有一群群穿着时髦、一看就是要去SoHo逛街的年轻人。

那一刻,我突然顿悟了。我的课是结束了,但属于我这一天的“学习”,才刚刚开始。这就是NYU,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你的校园不是被铁门圈起来的那几栋楼,而是脚下这整座热气腾腾、永不打烊的纽约城。

每次有人问我“在NYU读书是种什么体验?”,我脑海里都会浮现出那个画面。这个问题太大了,三言两语根本说不清。它是一种极致的自由,也是一种极致的挑战。今天,我就想跟你掏心窝子聊聊,在NYU的日与夜,到底是种什么“神仙体验”。

没有围墙的校园,整个纽约都是你的课堂

刚来NYU的时候,我花了好几天才搞明白,我们真的没有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校园”。教学楼、宿舍、图书馆,像撒豆子一样散落在曼哈顿下城。我们的“校内通勤”,靠的是纽约的地铁和自己的双腿。前一节课还在联合广场旁的文理学院(CAS),下一节课可能就要跑到华尔街附近的商学院(Stern)。

一开始你会觉得有点混乱,但很快你就会爱上这种感觉。因为这意味着,城市就是你的游乐场。我们名义上的校园中心是华盛顿广场公园(Washington Square Park),那个有着巨大拱门和喷泉的地方。天气好的时候,这里就是NYU的“中央草坪”。你会看到学生们三三两两地看书、弹吉他、聊天,还有各种街头艺人和滑板少年,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纽约风情画。

我们的图书馆Bobst,窗外就是公园的景色。但真正的“学习资源”,远不止于此。想研究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你可以直接溜达到大都会艺术博物馆(The Met),NYU学生凭学生卡可以免费(或随意金额捐赠)进入。根据NYU官网的信息,通过“NYU Museum Gateway”项目,我们还能免费参观超过12家纽约顶尖博物馆,包括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等等。你的艺术史作业,可以直接在原作面前完成,这种体验是任何PPT都无法比拟的。

你的课堂也不仅仅在教室里。学电影的同学,整个纽约都是他们的片场;学金融的同学,华尔街就是他们最好的案例库;学时尚的同学,第五大道和SoHo的橱窗就是最新的潮流趋势报告。我有一个学城市规划的朋友,他的教授直接把一堂课搬到了布鲁克林的DUMBO区,让大家实地感受一个旧工业区是如何通过城市更新焕发新生的。这种沉浸式的学习,让你真正理解理论如何与现实世界互动。

和行业大牛当同学,是什么感觉?

如果说纽约是NYU的硬件,那这里的教授和同学就是它最顶级的“软件”。NYU的很多教授,本身就是各自领域的行业巨擘。他们不是那种只待在象牙塔里的纯学者,很多人白天可能还在自己的公司、律所或者工作室忙碌,晚上就来给你上课。

在Tisch艺术学院,你的导演课老师可能是个奥斯卡提名导演,比如前教授斯派克·李(Spike Lee)。他会直接在课堂上拉片分析自己的作品,告诉你当时拍摄的幕后故事。在Stern商学院,教你市场营销的教授可能就是某个国际大牌的前CMO,他分享的案例都是自己亲手操盘的项目。根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 News & World Report)2023-2024年的排名,NYU的斯特恩商学院(Stern)的本科项目排在全美前五,其金融、国际商务等专业更是名列前茅;而 Tisch 艺术学院的电影专业,常年霸占全美第一的宝座。

这种配置带来的课堂体验是颠覆性的。课堂不再是单向的知识灌输,而更像是一场高水平的圆桌讨论。教授会把最新的行业动态、最棘手的真实问题带到课堂上。我印象最深的一节课,教授直接拿来一个他正在做的咨询项目,让我们分组讨论解决方案。那感觉,就像是在参与一场真实的商业决策,刺激又烧脑。

当然,这也意味着,你不能划水摸鱼。因为你身边坐着的,随时可能是一个未来的大佬。你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能在课堂上提出有价值的观点,跟上教授和同学的节奏。

身边的同学,个个都是“宝藏”

说到同学,这绝对是NYU体验中含金量最高的一部分。NYU是全美最国际化的大学之一。根据学校公布的最新数据,NYU拥有超过2万名国际学生,来自全球150多个国家。走在校园里,你能听到各种语言,看到各种肤色的面孔。

这种多元化带来的碰撞,远比你想象的要精彩。我曾经和一个来自巴西的经济学学生、一个来自韩国的交互设计学生,以及一个从小在迪拜长大的美国同学一起做小组项目。我们为了一个议题争得面红耳赤,每个人都从自己独特的文化背景和知识结构出发,提供了完全不同的视角。最后我们整合出的方案,比任何一个人单独思考的都要全面和深刻。那一刻我才明白,真正的全球视野,不是看几本国际关系的书就能建立的,而是在这样日复一日的真实互动中慢慢形成的。

而且,NYU的学生都非常有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追求。你宿舍的室友可能是一个已经发行过单曲的独立音乐人,你实验课的搭档可能是一个在鼓捣自己创业项目的编程天才,你旁边一起在图书馆赶due的那个不起眼的同学,可能是一个拿遍国际大奖的青年诗人。在这里,你永远不会觉得无聊,因为你身边全是闪闪发光的有趣灵魂。和他们聊天,你会发现世界原来这么大,人生的可能性原来有这么多。

实习机会多到挑花眼?是真的!

“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 这句话在找实习这件事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身处纽约这个全球经济文化中心,NYU学生在找实习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华尔街就在NYU的“隔壁”,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等顶级投行每年都会来学校开宣讲会,招收大量的实习生。根据NYU Wasserman职业发展中心的数据,金融服务业是NYU毕业生最主要的去向之一。想进传媒业?联合国总部、各大电视台(NBC, CBS, ABC)、顶级媒体集团(康泰纳仕、赫斯特)的总部都在这里。想搞科技?Google、Meta、Amazon在纽约都有巨大的办公室,并且在不断扩张。时尚、艺术、非营利组织……无论你的兴趣是什么,纽约都能为你提供全世界最顶尖的平台。

更方便的是,很多实习你可以在学期中就进行。因为地理位置太方便了,你可以上午上课,下午坐几站地铁就到公司实习,晚上再回学校参加社团活动。这种“无缝衔接”的学习与实践,能让你以最快的速度积累宝贵的行业经验。我的一个学姐,大三的时候就在联合国实习,每天西装革履地去开会,处理国际事务文件,那种成长速度是待在传统校园里无法想象的。

在世界中心,与孤独共舞

说了这么多“神仙”的部分,我也必须诚实地告诉你,在NYU读书,并非全是阳光灿烂。光环的背后,是巨大的压力和挑战。纽约这座城市,有多繁华,就有多冷漠。

首先是孤独感。NYU没有固定的校园,学生们又都非常独立、忙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日程表。你很难像在传统大学那样,随时能约到一群朋友在宿舍楼下闲逛。很多时候,你都是一个人穿梭在拥挤的地铁里,一个人在图书馆熬夜,一个人面对那些赶不完的due。在一个人来人往的城市里,那种“世界很热闹,而我只是个过客”的孤独感,会时不时地冒出来,啃噬你的内心。

然后是经济压力。纽约是全世界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之一。根据最新的租房市场报告,曼哈顿一间单人卧室的平均月租金轻松超过2000美元,在学校附近只会更贵。吃一顿稍微像样点的饭,也要20-30美元。这种经济压力是实实在在的,它会让你在做每一个决定时都得掂量一下钱包。

最后是那种无处不在的“Hustle Culture”(拼搏文化)。在纽约,每个人似乎都在奔跑。大家都在谈论实习、networking、创业项目。这种氛围一方面能激励你不断前进,但另一方面也会让你陷入无尽的焦虑,总觉得自己不够努力,做得不够多。在这里,学会如何与自己的焦虑和解,找到自己的节奏,是一门必修课。

我的独家省钱秘笈 & 神仙课程推荐

既然聊到了挑战,那我就分享点实在的干货,帮你更好地在这里“生存”下去。

关于省钱:

1. 住:别死磕曼哈顿。可以考虑住在布鲁克林、皇后区或者新泽西的Jersey City、Hoboken,这些地方通勤到学校通常在30-40分钟地铁,但房租能便宜一大截。多利用Facebook的租房群和学校的校外租房网站找室友合租。

2. 吃:学做饭!这是最有效的省钱方法。Trader Joe's和H Mart是留学生的好朋友,食材新鲜又便宜。在外面吃,多发掘各个社区的平价美食,比如东村的日式拉面、中国城的点心、街角的1美元披萨,都能帮你度过囊中羞涩的日子。

3. 行:办一张月度或周度的无限次地铁卡(MetroCard)或者使用OMNY,如果你通勤频繁的话。另外,多走路!这也是探索这座城市的最好方式。

4. 玩:善用学生折扣!百老汇的Rush Tickets和Lottery能让你用极低的价格看到顶级好剧。很多博物馆有特定的免费开放日。别忘了纽约还有那么多美丽的公园,比如中央公园、布鲁克林大桥公园,都是免费的绝佳去处。

关于神仙课程:

每个学院都有自己的宝藏课程,这里说几个流传度比较广的:

1. Gallatin学院的研讨会:Gallatin是NYU的文理学院,以其跨学科的小班研讨会闻名。课程主题天马行空,比如“爱的哲学”、“嘻哈文化史”、“城市漫游学”,能极大拓展你的思维边界。

2. Tisch艺术学院的“Sight and Sound”:这是电影专业新生的基础课,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用胶片和数字设备完成多部短片。虽然过程极其痛苦,但能让你在短时间内掌握电影制作的全流程,是无数电影大师的摇篮。

3. Stern商学院的“Leadership & Teams”:俗称“L-Teams”,是Stern的核心课程之一。它不教你具体的商业知识,而是通过各种团队项目和心理学实验,让你深刻理解什么是领导力、如何进行高效的团队协作,对个人软实力的提升非常有帮助。

所以,在NYU读书到底是种什么体验?

它就像是让你在20岁出头的年纪,提前体验了一场高浓缩版的精彩人生。你会被这座城市最顶级的资源和最优秀的人包裹,以火箭般的速度成长,视野和格局被无限拉大。同时,你也要独自面对这座城市的冷漠、孤独和压力,学会如何照顾自己,如何在这个巨大的机器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这过程很辛苦,偶尔会让你想逃离。但某天深夜,当你从图书馆走出来,看到帝国大厦的灯光为你而亮,当你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在小酒馆里畅谈未来,当你拿到梦寐以求的实习offer时,你会觉得,之前吃过的所有苦,都值了。

如果你渴望自由,不畏挑战,想要在最年轻的时候,去世界上最精彩的舞台上看一看,那么,来NYU吧。它给你的,将远不止一张文凭。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