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姐含泪总结:多伦多大学一年开销(保守估计) |
|---|
|
学费 + 杂费:约 68,000 加元 住宿费(校外合租):约 15,600 加元 伙食费(自己做饭为主):约 6,000 加元 交通通讯:约 2,200 加元 其他开销(书本、购物等):约 3,500 加元 年度总计(约):95,300 加元 按当前汇率(约1:5.2)折合人民币:约 49.5 万元 *注意:此为相对节俭的估算,实际花费因个人生活方式差异巨大。 |
哈喽,各位即将登陆多伦多大学的学弟学妹们!我是你们的学姐,坐标St. George校区,专业是CS(没错,就是那个头发日渐稀疏的专业)。
还记得去年这个时候,我兴奋地跟爸妈视频,信誓旦旦地说:“放心吧,官网说一年生活费一万多加元就够了,我肯定不乱花钱!” 爸妈听了很高兴,给我转了他们认为“绰绰有余”的一笔钱。然而,现实的巴掌,扇得我眼冒金星。
上周,我妈又在视频里问我:“闺女,钱还够不够啊?” 我嘴上说着“够够够,特别够”,挂了电话就默默打开了我的银行APP。看着过去12个月的流水,我深吸一口气,决定把每一笔账都捋清楚。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原来,我这一年,竟然花掉了……一个我不敢告诉爸妈的数字。这笔钱,远不止官网上那冷冰冰的学费和建议生活费。今天,我就把这份还冒着热气的、带着我血与泪的账单,原原本本、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你们,希望大家能提前做好准备,别像我一样,到了期中才发现钱包早已空空如也。
第一座大山:学费和那些“强制性”杂费
这部分是开销的绝对大头,也是最没有商量余地的部分。你打开UofT的学费查询网站,输入“International Students”和你的专业,那一串数字绝对能让你瞬间清醒。
以我们文理学院(Faculty of Arts & Science)为例,2023-2024学年的国际生学费是 $61,720 加元。你以为这就完了?Too young, too simple!在这笔巨款旁边,还有一堆叫做“Incidental/Ancillary Fees”(杂费)的东西,加起来又是几千刀。
我给大家拆解一下这些“隐形”费用:
学生会费 (Student Society Fees): 从校级学生会UTSU到你所在学院(比如我是Victoria College)的学生会,七七八八加起来大概几百刀。这些钱用来支持学生社团活动、举办各种event,虽然感觉没怎么参与,但这笔钱是强制交的。
校园服务费 (Campus Services Fees): 这里面包括了体育馆(Hart House和AC健身房的会员费)、健康咨询服务、职业发展中心等等。坦白说,UofT的健身设施超棒,不去真的亏。但这笔钱,不管你去不去,都得交。大概在 $1,500 - $2,000 刀左右。
UHIP (University Health Insurance Plan): 这是所有国际生都必须购买的强制医疗保险。2023-2024学年的费用是 $756 加元/年。有了它,你去校医院看病、做检查基本都能cover。但注意,它不包括牙科、眼科和处方药,这些需要额外购买补充保险。
所以,我们来算一笔账:$61,720 (学费) + ~$2,000 (杂费) + $756 (UHIP) ≈ $64,476 加元。这还只是文理学院的。如果你是工程、商科或者CS这种热门专业,学费只会更高。比如Rotman商学院的同学,第一年的学费就冲着 $70,000 加元去了。
每年9月,当我在ACORN系统上看到这张将近七万刀的账单时,手都是抖的。这每一分钱,都是爸妈的辛苦钱,也成了我上课不敢打瞌睡的最大动力。
第二座大山:住在多伦多市中心,心在滴血
解决了学费,下一个让你头疼的就是“住”了。在多伦多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住宿开销绝对是生活费里的“吞金兽”。
第一年:学校宿舍(On-Campus Residence)
大多数大一新生会选择住学校宿舍,方便、安全、能快速融入环境。听起来很美好,但价格也“很美好”。UofT的宿舍和食堂是绑定的,也就是说你必须购买Meal Plan。
以我当时住的New College为例,一个单人间+最基础的Meal Plan,8个月的费用大概是 $16,000 - $18,000 加元。平均下来一个月要$2,000多刀!说实话,宿舍的饭菜……刚开始觉得新鲜,不出一个月你就会开始想念妈妈做的红烧肉和外面的麻辣烫。而且Meal Plan的钱经常用不完,学期末看着账户里花不掉的几百刀,感觉心都在痛。
第二年及以后:校外租房(Off-Campus Housing)
到了大二,90%的同学都会搬出去住。这能给你更多自由,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省钱”(当然是相对宿舍而言)。但多伦多市中心的房租,真的能让你见识到什么叫“资本主义的残酷”。
这是我通过血泪教训总结出的租房行情(St. George校区周边):
地下室(Basement)单间:这是最便宜的选择,但通常阴暗潮湿,信号不好。价格大概在 $800 - $1,000/月。
公寓楼里的一个房间(Condo/Apartment Share): 这是最常见的选择。和2-3个室友合租一个Condo,你有自己的卧室,共享厨房和卫生间。根据地段和楼的新旧程度,一个房间的价格在 $1,200 - $1,600/月。我现在的房间就是$1300一个月,走路到学校15分钟。
整租一室一厅(1-Bedroom Condo): 如果你想拥有自己的私密空间,那代价是巨大的。在学校附近,一个像样的一室一厅,月租至少 $2,400 起步,上不封顶。
我们按最普遍的合租来算,一个月房租$1,300,一年12个月就是 $15,600 加元。这还没完,你还得自己付网费(大家分摊后约$25/月)、电费(Hydro,约$30-$50/月),有些老房子甚至不包暖气和水。第一次签合同时,房东还要求我们买了租客保险(Tenant Insurance),一年也要$200多刀。
找房子的过程更是心力交瘁。好的房源一出来,十几个人抢,你需要准备好信用报告、存款证明,甚至还要给未来的房东写一封“情书”介绍自己。真的,在多伦多租房,堪比一场小型的“饥饿游戏”。
无底洞的日常开销:吃、行、和买买买
解决了住的问题,接下来就是真正的“生活”了。这部分花销看起来零碎,但日积月累,也是一笔非常恐怖的数字。
伙食费:从“中华小当家”到“外卖续命”
在多伦多,自己做饭和天天下馆子的开销,是天壤之别。
自己做饭:这是最省钱的方式。多伦多的超市选择很多,丰俭由人。去No Frills, Food Basics这种平价超市,一周的买菜钱可以控制在$100以内。去Loblaws, Metro这种中高端超市,可能就要$150了。我一般是混合着来,一个月在买菜上的花费大概是 $500 左右。一年下来就是 $6,000 加元。
下馆子/外卖:多伦多是美食天堂,中餐、日料、韩餐、意餐……诱惑太多了!但价格嘛……在外面随便吃个简餐,加上税和小费,至少$20起步。一杯奶茶$8,一顿火锅人均$60。我给自己定的规矩是每周最多出去吃一两次,或者点一次外卖。即便如此,每个月这部分开销也要$200-$300。
交通通讯费:逃不掉的月票和话费
交通(TTC):多伦多的公共交通系统叫TTC。如果你住得离学校远,每天需要坐地铁或公交,那么一张月票是必须的。目前给大学生的优惠月票(Post-Secondary Monthly Pass)是 $128.15/月。一年坐9个月,就是 $1,153。偶尔打个Uber或者Lyft,深夜从图书馆回家,一次$15-$20,钱包又是一紧。
通讯(Phone Bill):加拿大的手机套餐出了名的贵!三大运营商Rogers, Bell, Telus,一个稍微像样点、带10GB以上流量的套餐,都要$70-$90/月。我用的是Fido,算是性价比较高的子品牌,每个月也要 $55。一年下来就是 $660。
这两项加起来,一年又是小$2,000刀出去了。
那些你一开始根本想不到的“隐形刺客”
除了上面这些大头,还有很多平时你注意不到,但回头看账单时会吓一跳的“隐形开销”。
书本费:一本书比一双鞋还贵
UofT的教授们布置起教科书来是毫不手软的。一本全新的专业教科书,动辄$150 - $200刀。我第一学期傻乎乎地去学校书店买新书,一门课就花掉了$300多。后来学乖了,开始混迹于Facebook的二手书交易群,或者直接找电子版的PDF。但即便如此,有些课的课本、学习资料是和网课作业绑定的(Access Code),你必须得买新的。一学年下来,在书本和学习资料上花掉 $500 - $1,000 是非常正常的。
购物娱乐:多伦多的冬天真的很需要一件好外套
这部分因人而异,但我只说最基本的。多伦多的冬天,零下二三十度是家常便饭。一件质量过硬的羽绒服是生存必需品。不管是Canada Goose, Moose Knuckles还是始祖鸟,或者平价一些的Aritzia Super Puff,都得准备个几百甚至上千刀。
此外,还有换季的衣物、护肤品、化妆品。黑五、Boxing Day的折扣确实诱人,但也很容易让你冲动消费。再加上和朋友看电影、唱K、周末去周边小镇(比如尼亚加拉大瀑布)短途旅行……我给自己设定的每月软性开销预算是$200,但几乎每个月都会超支。一年下来, conservatively,也得有个 $2,500 - $3,000。
所以,一年到底要花多少钱?
好了,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我们来把所有项目加起来,算一笔总账。我们以一个比较普遍、相对节俭的模式来计算(大二学生、校外合租、多数自己做饭):
- 学费及杂费:$68,000 (取一个工程/CS专业的中间值)
- 住宿(校外合租12个月):$1,300/月 * 12 = $15,600
- 伙食费(自己做饭+偶尔外食):$500/月 * 12 = $6,000
- 交通通讯费:$185/月 * 12 ≈ $2,220
- 书本及学习资料:$800
- 购物、娱乐、旅行等杂项:$2,500
总计:$68,000 + $15,600 + $6,000 + $2,220 + $800 + $2,500 = $95,120 加元!
没错,你没有看错。即使在不算奢侈的情况下,在多伦多大学读一年书,你的总开销会轻松突破 9.5万加元。按照今天5.2的汇率,就是将近 50万人民币!
这个数字,就是我扒完自己账单后惊掉下巴的真实写照。它比我最初跟爸妈汇报的预算,整整高出了快一倍。
看到这里,你可能有点慌了。别怕,学姐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劝退大家,而是想让你们对即将面临的现实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留学从来不只是朋友圈里的好山好水和Final周的通宵达旦,它更是一本厚厚的账本,考验着我们每个人的规划和自律能力。早点知道钱会花在什么地方,你才能更好地和家人沟通,更从容地规划你的生活。
学着记账吧,哪怕只是用手机备忘录。学着自己下厨吧,你会发现省钱的同时也get了一项新技能。多利用学校的免费资源,健身房、图书馆、心理咨询,这些你都交过钱了。别害怕谈钱,也别因为钱而焦虑。最重要的,是让花的每一分钱,都成为对自己未来的投资。
加油吧,未来的UofTers!多伦多的风景很美,挑战也很大。期待在校园里,看到自信满满、准备充分的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