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内卷,这届年轻人都去日本搞钱了

puppy

嘿,是不是感觉国内越来越卷,快要喘不过气了?先别急着焦虑,因为好多同龄人已经悄悄换了赛道,跑去日本一边留学一边“搞钱”啦!他们发现,在日本不仅打工时薪高到可以覆盖生活费,毕业后留下来工作的机会和待遇也相当不错,关键是能告别那种让人窒息的竞争环境。这篇文章就带你深入扒一扒,看看在日本边学边赚到底有多香,那些已经成功“上岸”的学长学姐们都有什么独家秘笈。想知道怎么轻松开启半工半读的滋润生活吗?快来看看他们的真实故事吧!

开启日本“搞钱”模式前,你需要知道的几件事

心态要摆正:来日本不是一夜暴富,而是换个环境,用自己的劳动换取更松弛的生活。别总想着赚大钱,先想想怎么把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语言是王道:日语水平直接决定了你打工和就业的天花板。日常会话是底线,N2是门槛,N1能让你起飞。别偷懒,语言这关必须过!

遵守规则:留学生打工每周不能超过28小时(假期可放宽),这是法律红线,千万别碰。务必先申请“资格外活动许可”,合法搞钱,心里才踏实。

信息就是钱:多和学长学姐交流,多逛学校的求职中心,多用求职APP。信息差就是你和别人拉开差距的关键,别做埋头苦读的书呆子。

嘿,老铁,最近刷朋友圈是不是又被一波波的考研上岸、大厂offer给刺激到了?看着大家挤破头地往里冲,你是不是也觉得胸口闷得慌,感觉自己快要被“卷”成一张纸片了?

先别急着emo。我给你讲个我身边哥们儿阿哲的故事。阿哲,就是那种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985毕业,大学四年绩点没掉下过前三。毕业那年,他跟风卷进了考公大军,结果两年下来,头发掉了不少,人也憔悴了一圈,还是没能上岸。去年过年聚会,他喝多了拉着我说:“我真的不知道自己还能干嘛,感觉每条路都堵死了。”

半年后,我再看到他的朋友圈,画风突变。他在东京的隅田川边上喝着啤酒看烟火,在镰仓的海岸线骑着单车追逐夕阳,甚至还发了张工资单,上面一串数字看得我眼晕。配文是:“半工半读,月入过万,原来生活可以这么爽。”

我当时就惊了,私聊他怎么回事。他回我:“哥们儿,换条赛道,世界都变了。国内太卷了,我顶不住,来日本发现,这边简直是咱们这种普通人的天堂。”

阿哲的故事不是个例。现在,越来越多的同龄人,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把目光投向了隔壁的日本。他们发现,在这里,留学不仅仅是读书,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重启,一种告别内卷、轻松“搞钱”的新玩法。

打工时薪高到离谱?没错,在这里靠自己就能活得很好

你可能会问,去日本留学,家里没矿行不行啊?学费生活费那么贵。问到点子上了,这也是大部分人的顾虑。但在日本,这真的不算个大问题,因为这里的“搞钱”环境对留学生实在太友好了。

咱们直接上数据,不玩虚的。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的最新数据,2023年10月起,东京的最低时薪已经上调到了1113日元。这是什么概念?按现在的汇率算,大概是55块人民币一小时。你没看错,是最低时薪!国内大部分城市兼职的时薪还在20-30块徘徊吧?这边的起点就是国内的两倍多。

我认识一个在东京读语言学校的学妹小樱,她刚来日本时日语磕磕巴巴,就在一家连锁便当店后厨帮忙,时薪1150日元。根据法律,留学生每周可以打工28小时。我们来算笔账:

1150日元/小时 × 28小时/周 × 4周 = 128,800日元/月

一个月下来,小樱轻松能赚差不多13万日元,折合人民币6000多块。她在东京和朋友合租,一个月的房租加水电煤气大概是5万日元,吃饭交通自己省着点花4万日元,每个月还能剩下来三四万日元当零花钱,买买化妆品,周末出去旅个游,完全没问题。她跟我说:“来日本之前,我以为要天天吃泡面,没想到现在还能偶尔去吃个烤肉放題(自助餐),生活质量比国内读大学时高多了。”

如果你日语好一点,能拿到N2甚至N1证书,那选择就更多了。时薪1300日元以上的“高薪”工作随便你挑。比如去优衣库、MUJI当店员,或者在居酒屋、咖啡厅做服务生,不仅能赚钱,还能疯狂练习口语和听力,简直是一举两得。

我一个学长Leo,日语N1水平,找到了一份教日本人中文的兼职,时薪高达3000日元(约150人民币/小时)!他每周只教课10个小时,月收入就有12万日元,剩下的时间全用来学习和享受生活。他经常开玩笑说:“在国内是‘拿时间换钱’,在日本感觉是‘钱追着我跑’。”

所以你看,在日本留学,只要你肯干,完全可以靠自己的双手覆盖掉所有的生活开销,甚至还能攒下一笔钱。这种经济上的独立,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是一种“我能行”的底气和自信,这可比什么都重要。

毕业=失业?在日本,工作机会多到你挑花眼

打工只能算是“前菜”,毕业后留下来工作,才是真正的“大餐”。国内现在就业形势多严峻,大家都有体会。一个岗位几百上千人抢,985、211的简历都可能石沉大海。但在日本,情况完全反过来了。

日本正面临着极其严重的“少子化”和“老龄化”问题,说白了就是年轻人不够用,劳动力缺口巨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日本政府这几年疯狂放宽政策,张开双臂欢迎全世界的优秀人才,尤其是咱们留学生。

数据最有说服力。根据日本学生支援机构(JASSO)的调查,2022年度在日本毕业的外国留学生,成功在日本就业的比例高达64.7%,创下了历史新高。而在一些理工科和IT专业,这个比例甚至能超过80%。这是什么概念?就是你只要正常毕业,别太挑剔,基本都能找到一份正式工作。

我一个大学同学,在国内学的是计算机,毕业后卷不过大厂,心灰意冷来了日本读修士(硕士)。他人还没毕业,手里已经握着三家公司的内定(offer)了,其中一家是日本乐天。给出的年薪起薪是450万日元,差不多22万人民币。这个薪资虽然比不上国内顶尖大厂的“白菜价”,但胜在稳定和福利好。

他说,公司给报销全部交通费,每个月还有住房补贴,最关键的是,这里几乎没有“996”和“007”。大家到点就下班,周末双休雷打不动,法定节假日一个都不少。加班需要层层审批,而且加班费给得足足的。他现在每天下班后有大把时间去健身、研究摄影,周末还报了个班学做咖啡,小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滋润。他感慨道:“在国内,我是工作的奴隶;在这里,我感觉工作只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除了IT行业,像旅游、酒店管理、贸易、设计、介护(护理)等领域,对会中文的留学生需求量也极大。因为日本太需要能连接中国市场的桥梁了。你的中国背景,在这里非但不是障碍,反而成了你最大的求职优势。

告别窒息的氛围,找回属于自己的生活节奏

聊完了“搞钱”,我们再来聊点更重要的——生活本身。为什么那么多人喊着要“逃离内卷”?其实不完全是为了钱,更多的是厌倦了那种无时无刻不在比较、无处不在焦虑的社会氛围。

在日本,你会发现整个社会的节奏都慢了下来。这里的人似乎有一种“钝感力”,不太关心别人在做什么,更专注于自己的小世界。你今天穿了什么奇怪的衣服,你换了什么工作,你是不是30岁了还没结婚……这些在国内可能会被亲戚朋友“关心”到窒息的话题,在这里根本没人在意。

一个从国内大厂“逃”到日本做产品经理的学姐跟我分享过她的感受。她说在国内,每天被KPI追着跑,下班了还要时刻盯着工作群,生怕错过老板的任何一条信息。朋友圈里不是在晒加班,就是在晒“自我提升”,每个人都像上了发条的机器,停不下来。

到了日本,她发现同事们下班后就“人间蒸发”,公司的邮件和通讯软件绝对不会在非工作时间响起。大家的朋友圈里,晒的是自己做的精致便当、周末去看的艺术展、假期去冲绳潜水的照片。没有人跟你比谁更努力,大家比的是谁更会生活。

这种“不打扰”的边界感和对个人生活的尊重,给了每个人喘息的空间。你可以安安心心地培养一个看似“无用”的爱好,比如插花、茶道,或者只是单纯地发呆。你不用害怕自己“不合群”,因为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理直气壮地“做自己”。

这种松弛感,是花多少钱都买不来的。它能让你从焦灼的生存模式,切换到从容的生活模式,重新找回对生命的热情和掌控感。

当然,说了这么多日本的好,也不是说这里就是完美的天堂。它也有自己的问题,比如社会规则繁琐、人际关系相对淡漠、职场论资排辈等等。但关键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一种与国内“内卷模式”截然不同的选择。

人生不是一场百米冲刺,非要在一条跑道上分个你死我活。它更像是一场马拉松,你可以随时调整自己的配速,甚至可以拐个弯,去看看沿途不一样的风景。

如果你觉得累了,倦了,不妨停下来想一想,是不是可以换个地方,换种活法?日本不一定是所有人的最终答案,但它绝对可以成为一个让你暂时歇脚、积蓄力量、看清未来的绝佳中转站。别再只是焦虑地刷着手机,羡慕别人的生活了。有时候,勇敢地迈出第一步,你也能活成自己朋友圈里的“传奇”。

去试试呗,万一就成功了呢?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