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国留学行李终极TIPS |
|---|
| 护照 & 签证:检查有效期,至少半年以上。签证页复印几份,再存个电子版在云端和邮箱,以防万一。 |
| 录取通知书 & 学费证明:原件和复印件随身带!入境和到校报到都要用,这是你的“身份证明”。 |
| 现金 & 银行卡:带少量韩元现金(比如50万韩元,约2500人民币)用于落地初期的交通和吃饭。带一张支持全球支付的Visa或Mastercard信用卡。 |
| 航空公司行李额度:出发前务必再次确认!不同航司对托运和手提行李的重量、尺寸规定天差地别。超重一公斤的罚款可能比你带的东西本身还贵。 |
| 重要联系方式:把学校地址、国际学生办公室电话、接机人联系方式、中国驻韩使馆电话都抄在一张纸上,和护照放在一起。手机没电也不慌。 |
凌晨三点,朋友小A发来一张照片,她整个人坐在一个28寸的行李箱上,表情欲哭无泪。箱子被塞得像个快要爆炸的气球,拉链卡在中间,进退两难。她给我发了条语音,带着哭腔:“怎么办啊!感觉什么都想带,又感觉什么都带不了,这箱子是要跟我有仇吗?”
这个场景,是不是像极了即将出发的你?对着堆积如山的东西,一边是对新生活的无限憧憬,一边是“选择困难症”晚期的抓狂。别怕,作为在lxs.net混迹多年的学长,今天这篇超长待机的“保姆级”攻略,就是来终结你的行李焦虑的。咱们不玩虚的,只上干货,让你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知道,你的行李箱里,到底该装些什么宝贝!
一、救命稻草区:这些东西不带,等于裸奔!
这一部分的东西,别犹豫,闭着眼睛放进行李箱最安全、最贴身的位置。它们是你在异国他乡的“安全感”来源,关键时刻能救命。
1. 证件材料类:你的“通行证”
护照、签证、身份证、录取通知书(原件+复印件)、学费缴纳证明、学位证毕业证成绩单(公证件)、证件照(各种尺寸的白底、蓝底照片至少带一版,20张不嫌多)。韩国很多地方办登陆证、学生证、银行卡都需要照片,虽然那边也能拍,但刚去人生地不熟,自己带着能省去很多麻烦。我刚到韩国办外国人登陆证的时候,因为没带照片,满头大汗地找照相馆,花了快2万韩元(约100人民币)拍了一版巨丑的快照,那种窘迫感至今难忘。把所有这些证件的电子扫描件,存在你的手机、邮箱、网盘里,形成三重保险,这比什么都重要!
2. 电子产品与转换器:你的“精神命脉”
手机、笔记本电脑、充电器、充电宝……这些不用我多说。但这里面最重要的,也是无数留学生用“血泪”换来的教训——转换插头!韩国的电压是220V,和国内一样,但插座是两个圆孔的德标插座。你带过去的所有国标电器,没有它,就是一堆废铁。别指望落地再买,你一下飞机手机就可能没电,到时候连导航找宿舍都困难。建议在国内买两到三个,一个放书包随身带,另外的放托运行李。一个质量好的德标转换插头在国内也就十几二十块钱,到了韩国仁川机场,一个最普通的可能就要卖到1万韩元以上。
再说说充电宝,根据中国民航局的规定,额定能量不超过100Wh的充电宝无需航空公司批准;超过100Wh但不超过160Wh的,经航空公司批准后方可携带。而且,充电宝必须随身携带,千万不能托运!我的一个同学就因为把充电宝放托运行李里,在机场被开箱检查,差点误了飞机。
二、理性拔草区:千里背来,不如当地买香!
这一部分,是专门来给你的行李箱“减负”的。很多你以为必带的东西,在韩国不仅能轻松买到,而且可能更便宜、更好用。
1. 大部分日化用品:别让瓶瓶罐罐占领你的箱子
洗发水、沐浴露、牙膏、洗衣液……这些又重又占地方的家伙,真的没必要背过去。韩国是什么地方?是美妆护肤和日化用品的天堂啊!遍地都是的Olive Young, Lalavla, Chicor,还有大型超市E-mart, Lotte Mart,里面的选择多到让你眼花缭乱。一瓶在国内可能要七八十的吕牌洗发水,在韩国本土超市做活动时,可能也就1万韩元(约50人民币)出头。你可以只带一套旅行装,保证落地第一两天有得用,安顿下来后,去超市尽情采购,绝对是种享受。把宝贵的行李空间留给更重要的东西吧!
2. 锅碗瓢盆和小型家电:放弃吧,电压伤不起
很多同学想得特别周到,连电饭煲、烧水壶、吹风机都想塞进行李箱。快住手!首先是电压问题,虽然都是220V,但很多国产小家电的插头和内部设计,在不同电流环境下可能不稳定,有烧坏的风险。其次,这些东西在韩国真的不贵。去一趟Daiso(韩国的“国民杂货铺”),一个碗、一个盘子也就1000-3000韩元(5-15人民币),一个简单的烧水壶在超市也就2万韩元左右。二手市场(比如Karrot Market App)上,毕业学长学姐们甩卖的几乎全新的小家电更是白菜价。我当年花5000韩元(约25人民币)就淘到了一个学姐用的非常干净的电饭煲,一直用到毕业。
3. 过多的厚重衣物:你低估了韩国的时尚诱惑
韩国四季分明,冬天确实冷,羽绒服是必需品。但你真的不需要把整个衣柜都搬过去。带一件质量最好的厚羽绒服,几件百搭的毛衣和打底就够了。为什么?因为你一定会忍不住在韩国买买买的!弘大、东大门的衣服又便宜又好看,一件时尚的冬大衣,打折季可能也就5-7万韩元。你辛辛苦苦背过去的旧衣服,很可能到了那边就压箱底了。我认识的几乎所有女孩子,来了韩国半年,衣柜就经历了一次“大换血”。所以,精简衣物,带一些经典款,把购物的乐趣和空间留给韩国吧!
三、精打细算区:这样带,省心又省钱!
这部分的东西,带与不带,怎么带,都很有讲究。做对了,能帮你省下一大笔钱和精力。
1. 被子和床上用品:带“芯”不如带“皮”
被子绝对是行李中的“巨无霸”。一个冬天的棉被,能占掉你半个行李箱。我的建议是:千万别带被芯!太重太占地方了。你可以带一套自己喜欢的床单、被套、枕套,用真空压缩袋抽成薄薄的一片。到了韩国,去超市或者网上(比如Coupang)买一个被芯就行。韩国的被子尺寸和国内略有不同,但一般单人床买个150x200cm的就差不多。一个普通的被芯价格在3-5万韩元(150-250人民币)左右,完全可以接受。想想看,为了省下这笔钱,搭进去几百上千的行李超重费,血亏!
2. 个人常用药品:有备无患的“小药箱”
这个非常重要!虽然韩国医疗系统发达,药店(약국)也很多,但首先,语言不通,你很难准确描述自己的症状;其次,很多处方药需要医生开具证明才能买到,看一次病花费不菲。所以,一定要准备一个自己的小药箱。感冒药、肠胃药、止痛药、消炎药、过敏药、创可贴、体温计……这些都带上。特别是肠胃不好的同学,刚去韩国饮食突变,很容易水土不服。带上你平时吃惯的药,关键时刻能让你安心不少。记得保留药品说明书,或者在药盒上用英文标注好用途和用法,以备海关检查。
3. 家乡的调味品:抚慰你的“中国胃”
刚开始,你可能会觉得韩国烤肉、炸鸡、部队锅很美味,但相信我,不出一个月,你的中国胃就会开始“抗议”。这时候,能拯救你的,就是那些来自家乡的味道。韩国的中国超市虽然也有卖,但种类不全且价格翻倍。所以,强烈建议带一些干货调料。比如:火锅底料(海底捞、小龙坎)、十三香、王守义麻辣鲜、干辣椒、花椒、孜然粉、螺蛳粉的料包……这些不占地方,但能让你的厨艺瞬间“原地飞升”。一个周末,在宿舍煮一顿热气腾腾的火锅,绝对是治愈乡愁的最佳良药。但要注意,根据韩国海关规定,肉类、蛋类、奶制品、新鲜水果是严禁携带的,所以香肠、肉松之类的就别带了,免得被没收罚款。
4. 一些“小神器”:提升幸福感
还有一些不起眼但超级实用的小东西。比如:手机壳和手机膜(韩国的又贵又丑,一个普通的手机壳动辄一两万韩元);一副备用眼镜或隐形眼镜(韩国配镜需要处方,价格不菲);一把质量好的晴雨伞(韩国多雨,一把结实的伞很重要);几双棉拖鞋(韩国室内多地暖,但刚去住宿舍可能没有,带一双过渡很方便)。这些小物件,在国内买可能就几十块钱,但在韩国,样样都能让你感受到“物价的暴击”。
好了,洋洋洒洒说了这么多,其实核心就一句话:用“在当地获取的难易度和价格”来判断一个东西是否值得你背井离乡地带过去。
收拾行李,其实就像是给你过去的生活做一次小小的告别,同时也是为未来的新篇章画下蓝图。别让这个过程变成一种负担。那些带不走的,就让它们留在回忆里;那些可以轻松获得的,就放心地去当地探索。你的行李箱里,最该装满的,除了这些精心挑选的必需品,更应该是一颗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一颗准备好迎接挑战的勇敢的心。
所以,别再坐在箱子上发愁啦!照着这份清单,从容地“抄作业”,然后合上行李箱,深呼吸,去拥抱那个即将在你生命中闪闪发光的国度吧。放心飞,你的精彩故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