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5 选课避坑指南 |
|---|
| - 别只看兴趣:G5更看重学科与专业的“硬核”关联度。 |
| - “软”科目要慎选:G5对某些科目(如General Studies)不计分,选太多“软”科目会拉低竞争力。 |
| - 数学是王道:尤其对于理工商科,“数学+进阶数学”几乎是标配。 |
| - 第四门不是鸡肋:选对第四门AS/A-Level,能让你在同分竞争中脱颖而出。 |
| - 官网要求是底线:达到官网的“必备科目”只是门槛,想拿offer要看“推荐科目”和实际录取数据。 |
哈喽,各位在lxs.net奋斗的小伙伴们!
还记得我去年带过的一个学弟,叫 Leo 吗?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学霸,GCSE成绩单闪闪发光,A-Level预估也是一串A*。他信心满满地把LSE的经济学作为自己的冲刺目标。选课的时候,他选了数学、经济和历史,觉得这个组合既有量化分析,又有人文素养,简直完美。结果呢?递交申请后,他收到了LSE的秒拒。理由很扎心:他的学科组合虽然不错,但和那些手握“进阶数学”的申请者比起来,竞争力明显不足。
Leo的经历不是个例。每年都有太多同学因为“想当然”的选课,手握高分却与梦校失之交臂。选课,这件看似留学第一步的小事,其实是你整个申请季的基石。基石没打好,后面的文书、背景提升做得再花哨,都可能功亏一篑。尤其对于G5这种级别的学校,招生官在筛选成千上万份申请时,第一眼看的就是你的A-Level科目。你的选课,就是在无声地告诉他们:你是否为这个专业做好了充足的学术准备。
所以,今天这篇超长干货,就是来帮你把这个基石打得牢牢的。咱们不谈虚的,直接上数据,扒案例,告诉你G5那些“卷王”专业到底偏爱什么样的“神仙组合”。
王炸组合:数学 + 进阶数学,G5的万能钥匙
咱们先来说说这个让无数人又爱又恨的组合:数学+进阶数学(Maths + Further Maths)。如果你想冲G5的理工科、商科、经济,甚至部分社科,那么记住一句话:拿下“双数”,你就拿下了半个江山。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G5的这些专业,早已不是高中知识的简单延伸。它们需要极强的逻辑推理、抽象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而“双数”就是证明你具备这些能力的最佳凭证。进阶数学涉及的矩阵、复数、微分方程等内容,很多都是大学课程的敲门砖。招生官看到你修了进阶数学,而且成绩还不错,潜台词就是:“嗯,这个学生学术能力很强,能无缝衔接我们的课程,可以重点考虑。”
别觉得这是危言耸听,我们直接看数据。
想去LSE读经济?LSE官网明确写着:“强烈推荐(highly recommended)学习进阶数学”。这句“强烈推荐”有多强烈?根据LSE自己公布的2021年入学数据,其王牌专业BSc Economics录取的A-Level学生中,有高达96%的人都学了进阶数学!剩下那4%没学的,可能是有其他过硬的竞赛背景或者特殊经历了。如果你是个普通学霸,不学进阶数学就去申请,基本上就是“陪跑”的命。
再看看剑桥,它的经济学专业虽然没把进阶数学列为“必须”,但人家在官网上说了,进阶数学能为你的大学学习提供“极佳的准备”(excellent preparation)。翻译过来就是:我们非常非常想看到这个成绩。数据显示,近几年剑桥经济专业录取的学生中,超过90%都拥有进阶数学背景。
所以,别再犹豫了。如果你的目标是G5的这些热门专业,只要学校能提供,并且你学有余力,就把进阶数学安排上。它可能过程很痛苦,但拿到offer的那一刻,你会觉得一切都值了。
理工科黄金三角:数学 + 进阶数学 + 物理
聊完“双数”,我们再来看看理工科。如果你梦想着去帝国理工造火箭,或者去剑桥写代码,那么“数学 + 进阶数学 + 物理”这个黄金三角组合,请牢牢锁死。
工程类专业:
对于几乎所有的工程专业,比如机械工程、电子电气工程(EEE)、航空航天工程、土木工程等,数学和物理都是雷打不动的“必修课”。物理为你提供了理解世界运转规律的框架,而数学则是描述和解决这些规律的语言。进阶数学则能让你在处理复杂工程问题时,比别人多一把利器。
我们拿G5的工程“扛把子”帝国理工(IC)来举例。打开IC任何一个工程系的招生页面,你都会看到 A* in Mathematics, A in Physics 是最低门槛。但这只是门槛!IC在很多专业的介绍里会补充一句:“Further Mathematics is strongly preferred”。
根据IC公布的2022/23学年录取数据,其王牌专业Computing(计算机),超过98%的A-Level offer holder都学习了进阶数学。而在其工程学院,这个比例也普遍高达80%-90%。这意味着,在激烈的竞争中,没有进阶数学的你,几乎没有优势可言。
计算机科学(CS):
CS专业是另一个“双数”重度依赖者。很多人有个误区,以为学CS就是学编程。其实G5的CS专业更侧重于理论,研究的是计算理论、算法、数据结构这些硬核的数学问题。所以,强大的数学能力是必须的。
牛津的CS专业要求数学A*,并且“强烈推荐”申请者学习进阶数学。剑桥的CS更是直接指出,绝大多数成功的申请者都学习了进阶数学。
那么,这个黄金三角里的物理能不能换成别的呢?比如化学或者计算机科学(A-Level科目)?
对于大部分工程专业,尤其是机械、土木、航空类,物理的地位很难撼动。但对于CS来说,第三门课的选择相对灵活一些。如果你对物理不感冒,用化学或者A-Level的Computer Science来代替是可以的。但请注意,G5大学普遍认为A-Level的Computer Science科目深度有限,他们更看重的是你通过数学和进阶数学展现出的逻辑和抽象思维能力。所以,即便你选了CS这门课,也别放松了对“双数”的学习。
商科与经济:数学才是隐藏的“大魔王”
现在我们来聊聊商科和经济,这也是留学生申请的大热门。很多同学觉得,商科嘛,跟人打交道的,应该偏文吧?经济学,听起来也是社会科学。如果你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了。现代经济学和金融学,本质上都是建立在复杂的数学模型之上的。
经济学:
我们前面已经用LSE和剑桥的数据证明了进阶数学对于申请经济学的重要性。G5的经济学课程会涉及大量的微积分、线性代数和统计学知识,用来分析经济模型。没有扎实的数学功底,上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做是常有的事。
所以,申请G5经济学的最佳组合就是:数学 + 进阶数学 + 经济。
这个组合既展示了你无与伦比的数学能力,也表明了你对经济学这门学科本身的兴趣和基础了解。如果没有开设经济这门课,用一篇高质量的经济学相关论文或者竞赛经历来弥补也是个好办法。第三门课也可以选择历史或地理,展示你更广阔的知识面和分析能力。
商科/管理学:
相对于经济学,纯商科或管理学对数学的要求会稍微宽松一点点,但“一点点”而已。像UCL的管理科学(Management Science)、LSE的管理学(BSc Management)这类专业,依然非常看重学生的量化分析能力。
UCL的管理科学专业就明确要求数学成绩达到A*。LSE官网也指出,虽然不强制要求进阶数学,但扎实的数学背景会是你的加分项。因此,一个比较稳妥的商科申请组合是:数学 + 经济 + 一门你擅长的其他科目(比如地理、心理学、历史等)。如果你数学能力超强,加上进阶数学,那无疑会让你在申请中更具优势。
人文社科:怎样“文理兼修”打动招生官
“我就是个纯文科生,看到数学就头疼,G5是不是就跟我无缘了?”
当然不是!G5的人文社科专业同样世界顶尖,比如牛津的PPE、剑桥的历史、LSE的法律。只不过,文科申请的选课逻辑和理工科有所不同。理工科看的是“专精”,而人文社科看的是“广度”和“深度”。
G5大学非常看重所谓的“Facilitating Subjects”(广受欢迎的科目),这些科目被认为能为大学学习提供良好的基础。这类科目通常包括:
- 英语文学 (English Literature)
- 历史 (History)
- 地理 (Geography)
- 生物 (Biology)
- 化学 (Chemistry)
- 物理 (Physics)
- 数学 (Mathematics)
- 现代或古典语言 (e.g., French, Latin)
你在选课时,应尽量保证你的三门A-Level中,至少有两门是来自这个列表。这会向大学证明你接受了核心的、严谨的学术训练。
同时,要避开一些被G5视为“软”科目(Soft Subjects)的课程。LSE就有一份著名的“不建议科目列表”(non-preferred subjects list),其中包括会计、艺术设计、传媒研究等。这不代表这些科目没有价值,只是G5认为它们在学术严谨性上稍逊一筹。如果你选了两门或以上的“软”科目,申请G5时会非常吃亏。
我们来看个具体案例:申请牛津大学的PPE(哲学、政治与经济学)专业。这是牛津最负盛名也最难申请的专业之一。官网说“没有必修科目”,但别天真,这才是最难的。成功的申请者通常会展现出“文理兼修”的特质。一个经典的组合是:历史 + 数学 + 经济。历史证明了你的论文写作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数学证明了你的逻辑和量化分析能力,经济则直接关联了专业。这样的组合,招生官一看就知道你为PPE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对于法律(LLB)专业,虽然没有必修课,但G5法学院都偏爱那些能体现你逻辑思辨和大量阅读写作能力的科目。所以,历史、英国文学、古典文明、一门语言,都是极佳的选择。搭配一门数学或经济,更能显示你的思维缜密。
医科与生化:理科生的终极战场
想在英国当医生?那你要面对的就是最残酷的学术竞争。医学院的选课要求非常严格,几乎没有给你自由发挥的空间。
核心中的核心,就是化学(Chemistry)。几乎所有英国医学院都要求必须学习化学。因为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反应系统,药理学、生物化学都离不开它。
第二门关键科目是生物(Biology)。虽然有极少数医学院(比如牛津)不把生物列为“必须”,但超过95%的医学院都要求化学和生物两者必有其一,或者两者都必须有。对于国际生来说,最稳妥的组合就是同时选择化学和生物。
那么第三门课呢?很多人会下意识地选择物理,凑成“生化物理”大满贯。这当然可以,但并非最佳选择。很多顶尖医学院,如剑桥,更希望看到你选择数学或进阶数学作为第三门课。这能证明你不仅擅长记忆和理解科学知识,还具备顶尖的逻辑分析和数据处理能力,这对于未来做医学研究至关重要。
所以,冲G5医学院的王牌组合是:化学 + 生物 + 数学/进阶数学。
对于生物科学、生物化学、药学等相关专业,选课逻辑和医学类似。化学和生物依然是主角,数学同样是重要的加分项。
别纠结了!关于“第四门课”的真相
“老师,我到底应该学三门还是四门A-Level?”
这个问题,每年都有无数人问。标准答案是:G5大学的录取要求通常是基于三门A-Level成绩的,比如A*A*A。从这个角度看,三门足够了。
但是!申请G5,你从来不是要做到“足够”,而是要做到“卓越”。当成千上万个手握A*A*A预估成绩的学霸同时竞争一个位置时,你怎么脱颖而出?
这时,第四门A-Level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它是一个强有力的信号,告诉招生官:
1. 你学有余力,学术能力超群。
2. 你对知识充满热情,愿意挑战自己。
特别是当你的第四门课是进阶数学时,这个信号会变得异常强烈。对于申请理工科和经济的同学来说,三门A-Level(数学、物理、化学)加一门AS的进阶数学,远不如扎扎实实学完四门A-Level(数学、进阶数学、物理、化学/经济)来得有冲击力。
我的建议是:在AS阶段,如果精力允许,尽量选择四门课。经过一年的学习,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是否将四门全部学到A2。如果感觉压力太大,可以放弃一门相对不那么重要或者不擅长的科目,集中精力保住另外三门的A*。但如果你能坚持下来并取得好成绩,你的申请无疑会因此增色不少。
说了这么多,我知道你可能还是有点晕。选课这事儿,确实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公式。它是一个结合了你的兴趣、能力、未来专业方向和大学偏好的复杂决策。
别再凭感觉或者听“据说”来选课了。行动起来,打开你心仪的G5大学官网,找到你想申请的那个专业,一个字一个字地去看它的“Entry Requirements”。把那些“required subjects”(必修科目)和“recommended subjects”(推荐科目)记下来,这就是你选课的“圣经”。
然后,诚实地问问自己:这些课我喜欢吗?我能学好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就大胆去选吧。毕竟,没有什么比用你真正热爱的知识,敲开你梦想学府的大门,更酷的事情了。
加油吧,未来的G5er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