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姐含泪忠告:打包前必读 |
|---|
这篇文章有点长,但请一定耐心看完。每一个字都是学姐用超重的罚款、半夜的奔波和初到异国的无助换来的。打包行李不是简单的“断舍离”,而是对你未来一年生活质量的精准预判。带对东西,你能无缝衔接新生活;带错东西,开学头一个月就能让你体验一把“英伦生存挑战”。所以,泡杯茶,咱们慢慢聊,把每一公斤都花在刀刃上。 |
哈喽呀,各位即将在腐国开启新副本的学弟学妹们!我是你们在 lxs.net 的常驻学姐,掐指一算,现在这个点,你们是不是正对着一地鸡毛的行李箱,上演着每年一度的打包大戏?
脑子里是不是有个小恶魔在说:“这个要带,万一用得上呢?” 另一个小天使在哀嚎:“23公斤!航空公司的魔咒啊!”
我懂,我太懂了。三年前的今天,我也在经历同样的天人交战。当时的我,天真地以为自己是个平平无奇的打包小天才,结果在机场值机柜台,现实给了我一记响亮的耳光。地勤小姐姐面带职业微笑,指着屏幕上的数字:“Sir, your luggage is 28.5 kilograms.” 多出来的5.5公斤,罚了我将近100英镑,当时折合人民币快一千块了!
你知道那5.5公斤是什么吗?一个从国内某宝海淘的、功能齐全的2L电饭煲(3公斤),一床我妈觉得英国冬天会冷死我而硬塞进去的加厚棉被(2.5公斤)。当我拖着被罚款“掏空”的身体,在伦敦希思罗机场看到Argos商店里£25一个、功能完全够用的小电饭煲时,我真的想抱着我的行李箱哭一场。更别提后来在IKEA花£40就买到了一整套舒适的被子枕头,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像个“冤大头”。
所以,这篇文章,就是我当年的“千元罚款”和无数“早知道”换来的血泪史。今天,学姐就要化身你的贴身打包顾问,帮你精准排雷,告诉你哪些是千里迢迢背过来却只能在角落吃灰的“伪需求”,哪些又是看似不起眼却能在关键时刻救你一命的“真·救命稻草”。
准备好了吗?咱们开始!
第一章:伪需求踩坑区——这些东西,求你别带!
咱们先从给行李箱“减负”开始。以下这些,除非你有特殊情结或者钱多得没处花,否则,请把它们从你的清单上无情地划掉!
1. 厨房小家电(电饭煲、电磁炉、电火锅)
我知道,对于我们中国胃来说,一个能煮饭、能煲粥、能做蛋糕的电饭煲简直是灵魂伴侣。但它真的,又重又占地方!
真实案例: 我当年的舍友,一个娇小的南方妹子,硬是背了一个多功能电火锅过来,想着周末可以和朋友们涮火锅。结果呢?第一次用就因为功率太大,导致整个flat跳闸,被宿管阿姨严肃约谈。后来那个锅就成了摆设,大家聚餐都去中超买个£30左右的电磁炉,安全又方便。
数据说话:
- Amazon UK / Argos:一个基础款的迷你电饭煲(够1-2人食),价格通常在£20-£35之间。品牌如Russell Hobbs, Quest都很好用。
- 中超(如荣业行Wing Yip):可以买到和国内一样的“美的”或“九阳”电饭煲,价格可能在£50-£80,功能更强大,但总比你背过来强。
- 二手群/Facebook Marketplace:每年毕业季,有大量学长学姐会甩卖这些小家电,价格低到离谱,£10就能淘到一个不错的电饭煲。
2. 厚重的被子枕头
妈妈的爱很温暖,但妈妈塞的被子真的很沉!英国的冬天室内都有暖气,真的不会把你冻成冰棍。而且,国内的被子尺寸和英国的床不匹配,非常尴尬。
真实案例: 我朋友从国内带了全套床上用品,过来发现她租的学生公寓是Double Bed(135x190cm),而她带的被套是国内标准的150x200cm,被子塞进去皱皱巴巴,每天都睡得不舒服,最后还是重新买了一套。
数据说话:
- 英国常见床尺寸:Single (90x190cm), Small Double (120x190cm), Double (135x190cm)。先确认好你的床是多大。
- 购买渠道:
- IKEA / Dunelm / Argos:提供各种尺寸和厚度(Tog值)的被子。英国被子用Tog值区分保暖度,夏天用4.5 Tog,冬天室内有暖气10.5-13.5 Tog足够了。一整套(被子+枕头+被套床单)的“Student Bedding Bundle”通常在£40-£70,开学季还经常打折。
- Primark / Matalan:追求性价比的话,这两家店的床上用品非常便宜,质量也过得去,一套下来可能£30都不到。
3. 大量中式调料和零食
我理解你想念“老干妈”和“火锅底料”的心情。但现在全球化这么发达,英国的中国超市,货品之全绝对超乎你的想象。
真实案例: 有同学因为在行李里塞了十几包自热火锅和肉类零食,在海关被开箱检查,耽误了很长时间,还被没收了所有含肉制品的东西。英国对肉类、蛋类、奶制品入境有严格规定,别冒这个险。
数据说话:
- 中超:伦敦、曼城、伯明翰等大城市都有大型中超,如荣业行(Wing Yip)、泗和行(SeeWoo)。小一点的城市也基本都有亚洲超市。你在国内能买到的李锦记、海底捞、王致和,这里应有尽有,价格可能贵一点点,但绝对值得你省下行李空间。
- 英国本土超市:Tesco, Sainsbury's, Asda等大型超市的“World Food”区域,现在也能轻松买到酱油、蚝油、方便面等基础亚洲调味品。
4. 过多的文具
不要被社交媒体上那些精美的“study account”迷惑,以为需要一整套斑马荧光笔和无数本手账本才能好好学习。现实是,大部分课程的notes都是电子版,用电脑记笔记远比手写高效。
真实案例: 我是文具控,当年带了一整个铅笔盒的Muji笔和好几本厚厚的笔记本。结果第一个学期结束,大部分笔还跟新的一样,笔记本也就用了几页。后来发现,在图书馆用iPad或者电脑才是常态。
数据说话:
- WHSmith / Ryman:英国两大文具连锁店,开学季各种优惠,笔、本子、文件夹都能买到。
- Poundland / Wilko:基础文具非常便宜,1-2镑就能搞定。
- 学校商店:每个大学自己的商店里也会卖印有学校Logo的文具,买来当纪念品也不错。
第二章:救命稻草必备区——这些东西,不带你会哭!
好了,说完了“减法”,我们来做“加法”。以下这些东西,体积小、价值高,能在你初来乍到、手忙脚乱的时候,给你最大的安全感。
1. 文件类(灵魂核心,缺一不可)
这个不用我多说了吧?没有它们,你连国门都出不去。但重点在于“备份”。
真实案例: 我一个朋友,BRP(生物信息卡)领取信不小心弄丢了,到了英国不知道去哪个邮局领卡,急得团团转。幸好他手机云盘里存了扫描件,才解决了问题。
清单与建议:
- 原件随身带:护照、签证页(现在是电子签了,但BRP领取信要打印带好)、机票、CAS(录取确认书)、学位证毕业证和成绩单(及翻译件)、雅思成绩单、肺结核检测报告。
- 复印件放行李箱:以上所有文件,都复印2-3份,和原件分开放。
- 电子版存云端:再把所有文件都扫描一遍,上传到你的邮箱、Google Drive或百度网盘。这样就算所有实体文件都丢了,你也能随时调取。
- 证件照:带一版(8-10张)英国护照尺寸的照片(45mm x 35mm,白底),办学生卡、青年铁路卡(Young Person Card)等可能会用到。
2. 电子产品及配件(现代人的命根子)
英国的电子产品,尤其是苹果,价格和国内差不多甚至有时更贵。配件更是又贵又难找。
必须带的:
- 英标转换插头(2-3个):这是重中之重!英国是三孔的品字形插头(Type G),和国内完全不同。建议买质量好的公牛或者类似品牌,至少带两个,一个放宿舍,一个随身带去图书馆。
- 国内插线板(1个):这是一个神操作!你只需要一个转换插头,插上中国的插线板,你的所有国内电器(电脑、手机充电器、台灯)就都能用了!简直是拯救万千插头的神器。注意要买有“过载保护”功能的安全插线板。
- 你的笔记本电脑和手机:这个不用说了,确保性能良好。
- 其他配件:充电宝、数据线(多备一根)、耳机、手机膜和手机壳(英国的又贵又丑,带几个喜欢的备用)。
3. 药品(救急不救穷)
英国的医疗系统是NHS,看病免费但流程慢,小病通常就是让你回家多喝水。买药虽然方便(有Boots、Superdrug等药妆店),但你刚去不熟悉药品名称和成分,生病时真的没心情去研究。
真实案例: 我刚到英国第二周就因为水土不服肠胃炎,半夜疼得不行,但又不知道该去哪里买药,也不知道英文怎么说。最后靠着国内带来的肠胃药才扛了过去。从那以后,我的小药包就成了全宿舍的“宝库”。
建议清单(少量备用):
- 肠胃药:藿香正气水/丸、整肠丸、吗丁啉。
- 感冒药/退烧药:维C银翘片、999感冒灵、布洛芬(这个英国也有,叫Ibuprofen)。
- 过敏药:息斯敏、开瑞坦(英国花粉过敏很常见)。
- 消炎药/外用药:红霉素软膏、云南白药、创可贴、清凉油/风油精。
- 处方药:如果你有需要长期服用的处方药,一定要带足量,并附上医生开具的英文诊断证明和处方单,以备海关检查。
4. 衣物类(精准打击,不要搬家)
英国的衣服不贵,ZARA、H&M、Primark遍地都是,打折季更是白菜价。所以,不要带一整年的衣服!你的目标是带足“过渡期”和“特殊场合”的衣物。
学姐的精准清单:
- 合身的内衣裤/袜子(多带!):英国的内衣尺码和版型可能不适合亚洲人,而且价格偏贵。带够至少一周换洗的量。
- 打底衫/秋衣秋裤:几件优衣库的Heattech就够了,轻薄保暖,是冬天叠穿的法宝。
- 一件质量好的防水冲锋衣/风衣:英国的天气就是“一天四季”,随时可能下起小雨。一件防风防水的外套比10把伞都有用。
- 一套正装:用于开学典礼、学术报告、面试或者正式晚宴。不需要太贵,但要合身体面。
- 几件你最喜欢的常服:让你在最初的日子里感到舒适和自信。
- 一双舒适的运动鞋/靴子:英国上学通勤基本靠走,一双好鞋能拯救你的双脚。
5. 其他提神幸福感的小物
这些东西虽小,却能极大提升你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 眼镜和隐形眼镜:英国配眼镜需要验光,流程复杂且费用高。如果你戴眼镜,最好带一副备用的。隐形眼镜和护理液也从国内带足量,便宜太多。
- 少量护肤品/化妆品:带你正在用的旅行装,足够支撑一两个月。尤其是日韩系护肤品,这边不好买或者价格很高。
- 有中国特色的小礼物:茶叶、丝巾、书签、扇子等,送给导师、房东或者新认识的朋友,是快速拉近关系的破冰神器。
- 一把晴雨伞:虽然说了外套更重要,但一把轻便的折叠伞还是有用的。
- 指甲刀套装、挖耳勺:这些小东西在英国真的不好找,而且很贵。
好了,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希望能帮你把行李箱里的“鸡肋”都清理出去,换上真正能陪你战斗的“装备”。
最后想说,打包行李只是留学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有点焦虑和迷茫都太正常了。别怕,也别过度紧张。箱子里装不下的,是爸妈的牵挂;箱子里最该装满的,是你对未来的那份憧憬和闯荡世界的好奇心。
实在有什么东西忘了带,也别慌。这里有万能的亚马逊,有热心的中国学长学姐,没什么解决不了的。放轻松,你即将迎来的,是一段闪闪发光的日子。
祝你飞行顺利,落地平安。我们在英国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