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神仙校园,在森林里上大学!

puppy

嗨,准备来温哥华留学的朋友们,你有没有想过上大学不用待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而是闯进一片真正的森林?想象一下,你的校园本身就像一个巨大的国家公园,一边是望不到头的原始森林,一边是蔚蓝壮阔的太平洋。下课了不是去挤地铁,而是去海边步道吹风散心;周末约上三五好友,直接就能在校园里徒步、看小鹿。这里不光是颜值天花板,学习累了抬头就是满眼治愈的绿色,简直是天然氧吧!想知道这所传说中的“北美最美校园”到底是哪儿,以及在这里读书是种怎样神奇的体验吗?快来一探究竟吧!

阅读前的小提示
这篇文章的主角,就是大名鼎鼎的英属哥伦比亚大学(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我们后面都叫它UBC!
文中提到的体验和数据,都来自小编的亲身经历和2024年的最新信息搜集,绝对保真。
这不只是一篇校园介绍,更是一份关于温哥华留学生活方式的邀请函,希望能给你带来一点点向往。

嗨,各位准备来温哥华留学的小伙伴们,我是你们在lxs.net的老朋友啦!

还记得我大一那年的第一个期中考试周(midterm week)吗?那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体验到什么叫“压力山大”。一门微积分,一门宏观经济,再加上一篇要命的学术写作论文,感觉整个世界都变成了due date。我把自己关在图书馆里整整三天,喝了差不多十几杯咖啡,脑子里全是公式和文献。到了第三天晚上,我感觉自己快要“升天”了,看书上的字都是双影的。

我室友,一个土生土长的温哥华本地人,看不下去了,硬是把我从书堆里拽了出来。他说:“走,我带你去个地方,比咖啡管用。” 我稀里糊涂地跟着他走,没走几步就离开了教学楼的灯火通明,一头扎进了旁边一片黑漆漆的树林里。晚上的风带着一点海水的咸味和松针的清香,瞬间就把我那被咖啡因麻痹的神经给吹醒了。

我们俩谁也没说话,就在林间小道上走了大概十分钟。周围安静得只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和远处海浪拍打岸边的声音。抬头一看,透过树枝的缝隙,能看到漫天的星星,亮得惊人。那一刻,我脑子里的所有公式、焦虑和DDL,好像瞬间被清空了。我才突然意识到,我的大学,原来是建在一片森林里,旁边就是大海。从那天起我才明白,选择一所大学,不只是选择一个排名、一个专业,更是选择一种未来几年的生活环境。而这个环境,真的能在我最崩溃的时候,救我一命。

没错,今天我要跟你们聊的,就是这所被誉为“北美最美校园”的传奇大学——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UBC!

所以,UBC到底有多“野”?

咱们先上点硬核数据,让你感受一下它的规模。UBC温哥华校区占地足足有402公顷,换算一下大概是993英亩。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600多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你第一次来,要是没人带着,真的会迷路。我刚来的时候,从一个教学楼到另一个教学楼,谷歌地图显示要走20分钟,我当时就震惊了。

但这还不是最夸张的。最夸张的是,这402公顷的校园,几乎是被一片更大的原始森林公园给整个“抱”住的。这个公园叫做“太平洋精神区域公园”(Pacific Spirit Regional Park),它的面积是UBC校园的两倍,达到了惊人的874公顷!里面有超过73公里的徒步和自行车道,纵横交错,完全就是个天然的探险乐园。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的校园生活,和国内“教学楼-宿舍-食堂”三点一线的模式完全不同。在UBC,你的日常可以是:早上被窗外的鸟叫声唤醒,推开窗就是满眼的绿色;上午上完课,中午去学校的玫瑰园(Rose Garden)对着雪山和大海的无敌景色吃午饭;下午没课,约上同学去旁边的森林里跑个步,吸吸负离子;傍晚,溜达到海边,看一场壮丽的太平洋日落。这听起来是不是像度假,而不是上学?

当然,光有颜值是不够的。UBC的学术实力也是杠杠的。在2025年的QS世界大学排名里,UBC排到了全球第38位,是加拿大妥妥的前三名。所以你完全不用担心这里是“好山好水好无聊”的养老院,它绝对是一个能让你学到真本事,同时又能享受神仙生活的地方。

森林体验:当你的后院是国家公园

聊了这么多,我们具体来看看“在森林里上大学”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首先,校园里的绿化率高到离谱。到处都是参天大树,很多树的年龄比大学本身还要老。学校里有两个特别出名的花园,一个是“新渡户纪念花园”(Nitobe Memorial Garden),被认为是日本本土之外最正宗的日式花园之一。春天樱花季的时候,美得就像动漫里的场景。另一个是“UBC植物园”(UBC Botanical Garden),这是加拿大最古老的大学植物园,里面还有一个超级酷的项目叫“绿心树冠走道”(Greenheart TreeWalk),你可以在离地面20多米高的吊桥上,穿梭于百年历史的花旗松之间,用鸟的视角看森林。

我认识一个学环境科学的朋友,他的教授就经常把课堂搬到植物园里,对着真实的植物和生态系统现场教学。他说,这种学习方式让他对知识的理解比在教室里看PPT深刻多了。

除了这些精心打理的花园,更多的则是校园里随处可见的“野趣”。从宿舍走到公交车站的路上,你可能会碰到一家子浣熊(Raccoon)在翻垃圾桶,它们胖乎乎的,一点也不怕人。在草坪上看书,随时会有几只肥嘟嘟的松鼠跑到你脚边,用期待的小眼神看着你,等你投喂。甚至在校园的偏僻角落,偶尔还能看到小鹿(Deer)悠闲地吃草。当然,学校也会发邮件提醒大家,晚上不要独自在过于偏僻的林子里走,因为可能会遇到郊狼(Coyote)。这听起来是不是很魔幻?你的留学生活,简直就是一出现实版的《动物世界》。

这种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学习压力大的时候,你不需要去健身房撸铁,也不需要去KTV嘶吼。你只需要走进任何一条林间小径,深呼吸几次,感受阳光透过树叶洒在脸上的温暖,听着风吹过树梢的沙沙声,整个人就会平静下来。这种大自然赋予的治愈能力,是任何钢筋水泥的城市大学都无法比拟的。

海洋体验:下课后,去太平洋边吹吹风

如果说森林是UBC的“绿色心脏”,那太平洋就是它“蓝色的灵魂”。UBC坐落在一个叫做Point Grey的半岛顶端,三面环海。这意味着,校园里有无数个角落都能看到壮阔的海景。

其中最出名的,当属“沉船滩”(Wreck Beach)。它不光是温哥华唯一合法的“天体海滩”(是的你没看错),更是看日落的绝佳地点。要去到这个海滩,你需要走下一段长长的木质阶梯,大概有将近500级。每次往下走的时候,都感觉自己正在一步步离开喧嚣的校园,进入一个与世隔绝的秘境。夏天傍晚,无数学生会带上毯子和零食,坐在沙滩上,看着太阳一点点沉入海平面,把整个天空染成橘红色。那种美,是任何滤镜都调不出来的。

我大二的时候,和几个朋友养成了“日落跑”的习惯。每天下午五点左右,我们从宿舍出发,沿着校园西侧的沿海步道(Marine Drive)跑步,一路上海风拂面,视野开阔。跑累了,就找个长椅坐下,正好赶上日落。那个学期我们的学业都特别重,但每天这半小时的“充电时间”,让我们觉得再难的坎儿都能过去。

除了Wreck Beach,校园里还有Tower Beach等好几个可以下到海边的入口。天气好的周末,你会看到很多人在海边玩皮划艇、桨板,或者只是简单地在沙滩上读一本书。UBC还有一个自己的帆船俱乐部,如果你感兴趣,甚至可以学会驾驶帆船,在英吉利湾里驰骋。

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也融入了UBC的建筑设计里。比如,著名的陈氏演艺中心(Chan Centre for the Performing Arts),它有一面巨大的落地玻璃墙,正对着一片原始森林和远方的大海。想象一下,在这里听一场古典音乐会,背景就是这样一幅流动的自然画卷,是多么奢侈的享受。

校园生活:不只有自然,更有烟火气

说了这么多自然风光,你可能会担心,UBC是不是有点“不食人间烟火”?生活会不会不方便?恰恰相反,UBC的校园社区建设得非常成熟,完全就是一个功能齐全的小镇。

首先是建筑。除了融入自然的现代设计,校园里也有很多充满历史感的古典建筑。比如,主图书馆Irving K. Barber Learning Centre,它保留了UBC最古老建筑的宏伟外墙,内部却是极其现代化的学习空间,这种新旧结合本身就很有故事感。还有Beaty生物多样性博物馆,一进门就能看到一具长达25米的蓝鲸骨架悬在空中,那种视觉冲击力绝对让你终身难忘。

学生生活的核心,是被称为“The Nest”的学生中心。这栋建筑设计得像一个蜂巢,里面吃喝玩乐一应俱全。从平价的快餐(A&W, Tim Hortons),到亚洲美食(寿司、乌冬面、珍珠奶茶),再到可以喝酒的小酒吧、电影院、保龄球馆,甚至还有一个小型的画廊。这里是400多个学生社团的大本营,每周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活动。我前面提到的UBC户外俱乐部(Varsity Outdoor Club)就是全校最大的社团之一,他们会组织去攀岩、滑雪、远足,完美利用了温哥华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生活方面也完全不用愁。校园里有好几个“生活区”,比如University Village,里面有大型超市Save-On-Foods,有银行、诊所、邮局、眼镜店,还有各种风味的餐馆。你完全可以做到一个月不出校园,也能活得很好。我刚来的时候住在新生宿舍Totem Park,虽然房间不大,但窗外就是森林,感觉自己像住在树屋里。每天早上被阳光和鸟叫唤醒,而不是城市的喧嚣,这种感觉真的很棒。

现实问题:住在“森林公园”的利与弊

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在UBC读书,也有一些你需要提前了解的“现实”。

最大的挑战可能就是交通。UBC虽然在温哥华市内,但它位于整个城市的最西端,像一个“世外桃源”。从校园去市中心(Downtown),最快的方式是乘坐R4或者99 B-Line这样的快速公交,不堵车的情况下大概需要30-40分钟。这意味着,如果你想经常体验城市中心的繁华夜生活,或者去列治文(Richmond)吃地道的中餐,通勤时间成本会比较高。所以,很多UBC的学生,尤其是高年级的,生活圈子会更集中在校园及周边的社区。

另一个就是天气。温哥华被戏称为“Raincouver”,雨季(通常是10月到次年4月)的降水量确实不小。在UBC,连绵的阴雨天加上森林里潮湿的空气,有时候会让人觉得有点压抑。但换个角度想,雨中的森林有一种别样的、静谧的美感。雾气缭绕的林间小道,挂着水珠的蕨类植物,都像是电影里的场景。只要你备好一把好伞和一双防水的鞋,慢慢地你也会学会欣赏这种“有情调”的阴天。

总的来说,UBC的环境是一把双刃剑。它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能够让人静下心来学习和思考的环境,远离了城市的浮躁。但同时,它也需要你更主动地去规划自己的生活,去探索校园之外的世界。如果你是一个热爱自然、享受宁静、自制力比较强的人,那这里简直就是为你量身定做的天堂。

好了,说了这么多,不知道你有没有对这所“森林大学”心动呢?

最后想跟你说几句掏心窝子的话。出国留学,我们总是在纠结排名、专业、就业率这些硬邦邦的指标,但我们常常忽略了一件最重要的事情:你开心吗?你在这几年的生活,会成为你未来愿意反复回味的珍贵记忆吗?

如果你选择来UBC,我强烈建议你,把你的徒步鞋放在行李箱最容易拿出来的地方。当你被论文和考试压得喘不过气的时候,别硬扛着,去海边走走,去森林里转转。相信我,大自然会给你答案。

别把你的大学生活仅仅限制在教室和图书馆里。去尝试那些你以前没做过的事,比如在太平洋上看一次日出,或者花一个下午的时间去认识校园里的一种植物。这些看似“不务正业”的瞬间,最终会构成你独一无二的留学故事。

选择一所大学,就是选择一种人生剧本的开场。在UBC,这个开场,是在一片广阔的森林和无垠的大海之间。剩下的故事,就等你亲自来书写了。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