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韩留学,保证金要存多少才够?

puppy

准备去韩国留学的你,是不是也被“保证金”这三个字搞得头大?到底要准备10万还是15万?听说首尔和地方学校要求还不一样?别慌,这事儿没那么复杂。一般来说,语学院和本科的保证金大约需要2万美元,通常要求冻结半年到一年。但具体数额和冻结时间,不同学校和地区确实有自己的“小规矩”,直接影响你的签证申请。这篇文章就帮你把语学院、本科、研究生的要求一次性梳理清楚,告诉你钱该存在谁名下、什么时候存最合适,还有哪些常见的“坑”需要避开。别再自己瞎猜啦,快点开看看,让你的留学之路从第一步就稳稳当当!

赴韩留学保证金核心速览
核心作用:向韩国大学和法务部证明你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支付学费和生活费,是申请签证的硬性条件。
基本标准:首尔地区大学普遍要求2万美元或等值人民币(约14-15万);非首尔地区要求稍低,约1.8万美元。
冻结期限:各校规定不一,短则3个月,长则1年。常见的是冻结6个月或到开学后1个月。
存款人:强烈建议存在申请者本人名下。如果存在父母名下,必须提供亲属关系证明,增加手续复杂度。
关键时间点:至少在申请材料提交前1-3个月存入,千万不要临时转入,否则可能被怀疑资金来源。

赴韩留学,保证金要存多少才够?

哈喽,各位准备奔赴韩国的小伙伴们,我是你们在lxs.net的老朋友,小编Kiki。

还记得我去年带的一个学生小A吗?一个特别可爱的追星女孩,为了离她的爱豆更近一点,拼了命地学韩语,材料准备得那叫一个完美,就等着拿到延世大学语学院的offer,开启她的圆梦之旅了。结果呢,就在递签的前一步,她火急火燎地给我打电话,声音都带着哭腔:“Kiki姐,怎么办啊!我妈昨天才把20万转给我,银行说存款证明上会显示‘转入’,中介说这样签证官会怀疑我是临时凑的钱,可能会拒签!”

我当时听了也是心里一紧。保证金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它就像是留学申请路上的一块“敲门砖”,你砖没准备好,门就敲不开。很多人觉得,不就是存笔钱嘛,多大点事儿。但就是这个“多大点事儿”,每年都让不少同学在签证口上栽了跟头。钱存少了、存晚了、存错人了、冻结时间不够……任何一个细节出错,都可能让你前面所有的努力功亏一篑。

所以今天,Kiki就来跟大家好好唠唠这个让人又爱又恨的“保证金”。咱们争取把所有问题一次性搞明白,让你在这条路上走得稳稳当当,绝不踩雷!

保证金到底是个啥?为什么非要这笔钱?

咱们先来个官方解释。所谓的“保证金”,更准确的说法是“银行存款证明”(Certificate of Deposit Balance)。它不是你要交给学校或者大使馆的一笔费用,而是你需要把一笔钱存在银行里,然后让银行开具一个证明,告诉韩国大学和韩国法务部(就是管签证的那个部门):“嘿,看,这孩子家里有钱,能负担得起在韩国的学费和生活费,绝对不会去打黑工或者饿肚子,你们就放心地让他/她来上学吧!”

简单来说,这就是一个“财力证明”,是你经济能力的直接体现。韩国政府需要确保每个留学生都有稳定的经济来源,不会给社会带来负担。所以,这份证明是申请学校和换取D-4(语言研修)或D-2(长期留学)签证的必备材料,没有它,一切都免谈。

这笔钱在你成功拿到签证、登陆韩国并办理好外国人登陆证后,就可以根据冻结期限结束而自由支配了。它只是在你申请期间“亮个相”,证明你的实力,并不是真的要花出去。

不同阶段,要求大不同:语学院 vs 本科 vs 研究生

好,搞清楚了它是什么,咱们就来看看最核心的问题:到底要存多少?这事儿不能一概而论,因为你申请的课程类型,直接决定了保证金的“门槛”。

第一梯队:语学院(D-4签证)

去读语学院的小伙伴们,你们的保证金要求相对是比较灵活的。因为语学院学习周期短,通常以学期为单位,所以对资金的要求没有那么高。

金额标准:一般来说,大部分语学院的要求是1万美元或等值人民币(大约7万多人民币)。这个数额可以覆盖你1-2个学期的学费和基本生活费。

真实案例:以韩国语学院里的“顶流”——延世大学韩国语学堂为例,根据其2024年最新的招生简章,申请D-4签证的学生需要提交10,000美元以上(或等值韩元/人民币)的存款证明。这份证明需要冻结到开学以后。

高丽大学韩国语中心的要求也类似,同样是10,000美元的门槛。但这里有个小提示,虽然学校最低要求是1万美元,但为了签证更稳妥,很多有经验的中介和前辈都会建议你存个10-12万人民币。为啥呢?因为签证官不仅看你有没有达到最低标准,还会评估你的资金是否“充裕”。多存一点,就像考试多复习几遍,求个心安,通过率也更高。

冻结时间:语学院的冻结时间相对较短。有的学校要求冻结3-6个月,有的则更人性化,比如像延世那样,要求冻结到你开学后一个月。这样你一到韩国,安顿下来后不久就能动用这笔钱了。

第二梯队:本科 & 研究生(D-2签证)

如果你是申请本科、硕士或者博士课程,那保证金的要求就要“升级”了。因为你的学习周期长达数年,韩国方面需要确认你有更强的、更长期的经济支持能力。

金额标准:这里的标准线就拉高到了2万美元。这几乎是所有位于首尔地区的大学的“不成文规定”。折合成人民币,差不多就是14-15万。这笔钱被认为足以覆盖你第一年的学费和生活开销。

真实案例:我们来看看SKY三巨头的要求。

首尔大学(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在其国际生入学指南中明确规定,申请者需要提供一份金额不少于20,000美元的银行存款证明。这份证明的有效期需要在材料审核期间内。

高丽大学(Korea University):同样,本科和研究生院的国际生申请者,需要提交本人或父母名下20,000美元以上的存款证明。如果是父母名下,还需要提交亲属关系证明公证件。

延世大学(Yonsei University):与前两者保持一致,申请本科或研究生课程, financial certification的要求也是20,000美元。他们还特别提到,这份证明必须是在提交申请前一个月内开具的才有效。

冻结时间:本科和研究生的冻结时间通常更长。最常见的是要求冻结6个月到1年。比如,有的学校会要求资金冻结到你申请的那一年的年底,比如12月31日。还有的学校会要求冻结到开学后,比如你9月入学,可能要求冻结到9月30日。这个具体时间一定要看清楚你申请学校的招生简章(Admission Guide),上面会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

首尔圈 vs 地方院校:真的有差吗?

答案是:真的有!

韩国的教育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首尔首都圈是当之无愧的“C位”。生活成本、学费水平都相对较高。因此,韩国法务部对于在首尔地区就读的留学生,财力证明的要求也更严格一些。

首尔圈标准:正如我们上面提到的,普遍是2万美元。无论你是申请成均馆大学、汉阳大学还是庆熙大学,只要学校在首尔及周边地区,这个数字就是你的参考标准。

地方院校标准:如果你选择的是非首都圈的大学,比如釜山、大邱、光州等地的国立或私立大学,保证金的要求会稍微宽松一些。金额通常可以下调到1.8万美元左右,甚至有些学校1.5万美元也认可。这并不是说地方大学“不好”,而是韩国政府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消费水平做出的合理调整。

真实案例:位于釜山的釜山大学(Pusan National University),作为韩国顶尖的国立大学之一,其对国际生的财力证明要求通常在1,800万韩元到2,000万韩元之间,换算成美元大约是1.5万到1.8万美元,明显低于首尔的2万美元标准。同样,位于大邱的庆北国立大学(Kyungpook National University)也是类似的标准。

所以,如果你预算稍微紧张一些,又想去一所不错的大学,选择一所优秀的地方国立大学,不仅学费更便宜,连保证金的门槛都能低一些,性价比非常高。

钱该怎么存?划重点的时间到了!

搞清楚了要存多少,接下来就是具体操作了。这部分全是干货,大家可以拿小本本记下来。

存在谁的名下?—— 本人!本人!本人!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虽然大部分学校都接受存在父母名下的存款证明,但附加条件是:你必须提供一份经过公证的亲属关系证明(Kinship Certificate),用来证明“你爸是你爸,你妈是你妈”。这玩意儿办起来费时费力,需要去公证处,翻译、公证、认证一套流程下来,至少要花一两周时间。何必呢?

最简单、最省事、最不会出错的办法,就是直接把钱存在申请者本人的银行账户里。这样开出来的存款证明,名字和你护照、申请材料上的名字完全一致,清清楚楚,一目了然。签证官最喜欢这种“不麻烦”的材料了。

什么时候存进去最保险?—— 越早越好,杜绝“临时抱佛脚”

还记得开头小A的故事吗?她的问题就出在存款时间太晚了。银行开具的存款证明上,除了总金额,有时还会显示账户的交易流水或者资金存入日期。如果一大笔钱是在你开证明的前一两天甚至当天才转入,签证官会有一个非常合理的怀疑:这笔钱是不是你为了办签证临时从亲戚朋友那里借来凑数的?你是否真的有持续的经济能力?

这种怀疑一旦产生,就可能导致拒签。所以,最保险的做法是:

提前3-6个月存入:这是最理想的情况。让这笔钱在你的账户里“躺”上几个月,形成一个自然的资金沉淀。这样开出来的证明,就非常有说服力。

至少提前1个月存入:如果时间比较紧张,那也请务必至少在向学校提交申请材料前一个月,就把钱存进去。千万不要等到要开证明了才去存钱。

避免大额整笔转入: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分几笔存入,或者让父母在几个月内陆续转给你,这样账户流水看起来会更自然。

冻结多久才算完?—— 紧跟学校要求!

冻结期限这事儿,没有统一标准,完全是学校说了算。所以,你唯一的参考标准就是你目标院校的官方招生简章(Admission Guide/Application Guidelines)。

在学校官网上找到国际学生入学申请页面,下载最新的招生简章PDF,在里面找到关于“Financial Proof”或“Bank Statement”的部分,仔细阅读。上面会明确写着冻结金额和必须冻结到的截止日期。

举个例子:如果学校要求冻结到2024年9月30日,你在去银行办手续的时候,就要明确告诉柜员,把这笔资金冻结到这个日期。银行开出的存款证明上会明确标注冻结的起止时间。千万不要自己想当然地冻结个半年就完事了,如果没达到学校要求的日期,这份证明就是无效的。

有没有指定的银行?—— 一般没有,四大行最稳妥

大部分韩国大学对存款银行没有特殊要求,国内任何一家正规的商业银行都可以。但为了保险起见,建议大家选择大型的国有银行或商业银行,比如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这些银行的信誉度高,业务流程规范,开出的中英文存款证明在国际上认可度最高。

小贴士:去银行开证明的时候,记得带上你的身份证和银行卡。告诉柜员你要办理“出国留学存款证明”,需要中英文对照的版本。一般手续费是20-50元一份。可以多开几份备用,因为有的学校可能需要原件。

避坑指南:前辈们踩过的雷,你可别再踩了!

最后,Kiki再总结几个大家最容易犯的错误,都是血和泪的教训啊!

1. 资金来源不明晰:就像前面说的,临时凑钱是大忌。之前有个同学,家里是做生意的,习惯用现金。申请前,他妈妈拿着十几万现金直接存进了他的账户。结果递签后被要求补充材料,说明资金来源。最后折腾了半天,提供了父母的营业执照、纳税证明才过关。所以,资金最好是通过银行转账,有清晰的记录。

2. 存款证明上的姓名拼音与护照不符:这个错误看起来很低级,但每年都有人犯。比如护照上是“ZHANG XIAOXIAO”,银行系统里登记的是“ZHANG XIAO XIAO”,多了个空格,或者大小写不对。去开证明前,一定先核对好银行系统里的拼音名和你护照上的是否一模一样,一个字母一个空格都不能差!

3. 冻结时间算错:自己想当然地冻结了半年,结果学校要求冻结到开学后。怎么办?只能解冻再重新冻结,再重新开证明。费钱费时不说,还可能错过材料提交的截止日期。

4. 存款证明开早了:一些学校会要求存款证明必须是在提交申请前1个月或3个月内开具的。如果你开得太早,等递交材料的时候,证明已经“过期”了,只能重新再办一份。

5. 拿理财产品当存款:有同学问:“Kiki姐,我买了银行的理财产品,或者基金,能不能开证明?”答案是:不可以!韩国大学和法务部要求的是现金存款(Cash Deposit),必须是能随时变现的活期或定期存款。理财、股票、基金、房产等资产证明,只能作为辅助材料,不能替代核心的存款证明。

好了,关于韩国留学保证金的那些事儿,今天就聊到这里。我知道,准备留学的过程繁琐又磨人,但这笔保证金,其实就是你留学决心的第一道考验。它不是要为难你,而是希望你做好充分的准备,去迎接一段全新的、美好的生活。

把这事儿办妥了,就像打通了游戏的第一关,后面的路就好走多啦。你就可以安心地刷韩语题,打包行李,想象未来在弘大逛街、在汉江边吃炸鸡啤酒的场景了。别怕麻烦,一步一个脚印,你的韩国留学梦,就在不远的前方!

如果在准备过程中还有任何疑问,随时来 www.lxs.net 找我们,Kiki和所有的小编都在这里等你!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