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申请人数暴增?最新官方数据揭秘!

puppy

感觉身边申英国的小伙伴越来越多了,朋友圈天天刷offer,是不是让你焦虑感爆棚,觉得快要“卷”疯了?英国申请人数真的“暴增”了吗?先别慌!咱们直接拿最新的UCAS官方数据说话。这篇文章就帮你一层层揭开真相:全球总申请人数和去年比到底是涨是跌?咱们中国学生的申请数据又有什么新变化?大家挤破头的商科、计算机到底有多“卷”?更重要的是,哪些专业是真正的“重灾区”,而哪些领域又悄悄出现了新机会?快进来看看,帮你拨开迷雾,在新申请季更清晰地看清自己的定位!

UCAS 2024 申请季核心数据速览
全球总申请人数:596,590人,和去年相比基本持平,微降0.3%。所谓的“暴增”其实是假象。
中国内地学生:33,720人申请,比去年小幅增长3%。增速明显放缓,但咱们依然是最大的国际生源地。
最“卷”专业预测:计算机(Computing)热度持续飙升,商科(Business & Management)依旧是申请大户,竞争压力山大。
潜在机会专业:教育(Education)、语言类(Languages)等专业申请人数出现下滑,对于真正热爱的同学来说,可能是个新机会。

“Leo,你快看!我又刷到一个帝国理工CS的offer!这周第五个了……”

Leo放下手里的雅思单词书,叹了口气,把手机丢到一边。他感觉自己的朋友圈,不,现在应该叫“英国名校offer展销圈”,正在24小时无死角地对他进行精神碾压。左边是LSE经管的预录取,右边是UCL计算机的面试邀请,就连跨专业申请的同学,都好像轻轻松松地把G5的offer收入了囊中。

“是不是现在申英国的人越来越多了?感觉全世界的人都在跟我抢位置,这还怎么玩?” Leo的焦虑,屏幕前的你是不是也感同身受?感觉还没上战场,就已经被周围的“卷王”们吓得想缴械投降了。

别慌,真的别慌!作为你们在lxs.net的老朋友,我今天就要带大家拨开迷雾,用UCAS(英国大学和学院招生服务中心)滚烫出炉的官方数据,来一场硬核的真相揭秘。英国申请人数真的“暴增”了吗?我们中国学生面临的真实战场到底是什么样?哪些专业已经卷成了“红海”,而哪里又藏着不为人知的“蓝海”?

放下焦虑,泡杯咖啡,咱们一起来看看数据背后真正的故事。

第一层真相:申请人数“暴增”?其实是咱们自己吓自己!

我们总觉得申请人数在井喷,但直觉往往会骗人。咱们直接看UCAS在2024年1月31日本科申请截止日后公布的总数据:全球共有 596,590 人递交了申请。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呢?跟2023年的 598,330 人相比,不仅没涨,反而还微乎其微地下降了 0.3%

看到没?全球范围内的申请大盘,是“稳”字当头,甚至略有收缩。那种“全世界都在申英本”的恐慌,很大程度上是我们感知到的“同温层效应”。你的朋友圈里都是准备留学的同学,自然会觉得offer满天飞,竞争者无处不在。

那为什么我们感觉“卷”呢?数据魔鬼藏在细节里。虽然总人数没涨,但申请者的结构变了。

咱们再拆开看:

  • 英国本土学生:申请人数为 418,180 人,比去年下降了1%。英国“高考生”人数减少,是整体数据下降的主要原因。

  • 欧盟学生:申请人数为 24,340 人,基本没变。

  • 非欧盟国际学生:这才是重点!申请人数达到了 115,730 人,比去年上涨了 0.7%。虽然涨幅不大,但它告诉我们,国际赛道的竞争热度,确实还在缓慢升温。

这就好比一场马拉松,参赛总人数没变,但海外精英选手方阵的人数又多了几百个。所以,你的感觉没错,国际学生这条赛道确实更拥挤了,但远没到“暴增”和“挤爆”的程度。认清这个事实,是咱们摆正心态的第一步。

第二层真相:中国小伙伴们,我们的“战场”究竟如何?

看完了全球大盘,咱们再聚焦到最关心的群体——来自中国内地的申请者。

最新的数据显示,2024申请季,共有 33,720 名中国内地学生通过UCAS递交了申请。这个数字比去年的 32,790 人,上涨了约 3%

“你看!果然涨了!焦虑感又回来了!”

等等,先别急着下结论。3%的增幅,放在前几年动辄10%甚至20%的“野蛮生长”时期来看,已经是非常温和的了。这说明中国学生申请英国本科的热潮,在经历了前几年的高速增长后,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平台期”。

我身边有个真实的例子。学员Amy是2021年申请的,她形容当时的感觉是“信息战”,每天都在刷各种论坛,生怕自己的信息落后一步,背景稍微弱一点的专业都不敢申。而她的弟弟小杰今年申请,虽然也紧张,但心态明显不同。他花了更多时间去研究不同大学的课程设置和教授的研究方向,而不是单纯地被人流推着走。

小杰说:“感觉现在大家更理性了,不是一股脑地往上冲。我知道人还是很多,但我更清楚自己要什么,而不是只盯着G5那几个烫金的名字。”

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虽然咱们中国学生依然是英国最大的国际生源地,地位无可撼动,但申请心态正在从“恐慌性占位”向“目标性选择”转变。这意味着,招生官在未来可能会更看重申请者的个人特质与专业的匹配度,而不只是冷冰冰的分数。你的文书,你的实践经历,你对专业的独特理解,正在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

第三层真相:商科和计算机,究竟卷到了什么程度?

好了,现在让我们深入战场的“核心风暴区”——商科与计算机科学(CS)。这两个专业,堪称“卷王之王”。

我们先看计算机。根据UCAS官方数据,申请“Computing”相关专业的学生人数在过去五年里几乎翻了一番!2024年的数据延续了这一势头,它依然是增长最快的学科领域之一。去年,仅这一个学科的申请者就暴增了近10%。

这意味着什么?我给你讲个“惨案”。我的一个学生,A-Level预估成绩A*A*A,手握编程竞赛大奖,信心满满地申请了帝国理工、UCL、爱丁堡等大学的CS专业。结果呢?除了保底校,前面的几乎全军覆没。他收到拒信后去和招生办沟通,得到的反馈是:今年像你这样背景的学生我们收到了几百份,我们实在没有办法全部录取。

这就是CS的现状:申请者“神仙打架”,人均手握高分和项目经历。如果你想冲这个专业,尤其是顶尖名校,光有成绩是远远不够的。你需要有能让招生官眼前一亮的硬核项目、实习,或者在文书中展现出对某一细分领域(比如人工智能、网络安全、数据科学)超乎同龄人的思考和热情。

再来看商科。作为传统热门,“Business & Management”的申请人数基数一直大得惊人,是国际学生申请的绝对首选。虽然它的增幅不像CS那么夸张,但申请池里的“大鱼”实在太多了。

想想看,一个想读商科的学生,除了成绩好,是不是还得有点商业头脑的证明?于是,我们看到了各种“学生公司创始人”、模拟炒股大赛冠军、市场分析报告作者……LSE、华威、UCL这些商科强校的申请门槛,早已被这些优秀的申请者们无形中推高了。他们不仅要看你的学术能力,更要看你的领导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商业洞察力。

所以,如果你铁了心要闯这两个“重灾区”,请务必做好最充分的准备。这已经不是一场单纯的学术竞赛,而是一场综合实力的全面展示。

第四层真相:警惕!这些专业正在悄悄“变卷”

除了商科和CS这两个明晃晃的靶子,还有一些专业领域,正在成为新的“内卷”洼地。大家觉得它们可能没那么火,但实际上竞争压力正在迅速攀升。

第一个是 工程(Engineering)。随着全球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特别是对新能源、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投入,工程专业的吸引力持续走高。尤其是与计算机交叉的领域,比如电子电气工程(EEE)、机械工程里的智能制造方向,申请难度直追纯CS。

去年帮一个学生申请UCL的机械工程,他的成绩非常优秀,但个人陈述(PS)里只是泛泛地谈了对机械的热爱。我们后来帮他深度挖掘,让他把重点放在自己对“可持续能源系统中的热力学应用”这个具体方向的探索上,并结合他做过的一个小型太阳能装置项目,这才最终拿到了offer。招生官想看到的,是对未来工程师角色的深度思考,而不是一个“万金油”式的申请模板。

第二个是 经济学(Economics)。很多人把它和商科混为一谈,但顶尖大学的经济学专业对学术能力,尤其是数学能力的要求,比商科高得多。现在,越来越多学术背景极强的学生涌入经济学赛道,把它当作进入投行、咨询等精英行业的跳板。如果你申请LSE或剑桥的经济学,你的对手很可能是有着奥数金牌背景的学霸。所以,别以为避开了商科就万事大吉,经济学是另一座需要攻坚的“学术高峰”。

第三个是部分 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s),比如政治、国际关系等。随着全球化议题越来越受关注,这些专业也吸引了大量有志于进入公共部门、国际组织或智库的学生。尤其是在G5院校,这些专业的申请者往往拥有非常丰富的辩论赛、模拟联合国、社会调研等经历,对文书的逻辑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极高。

第五层真相:机会在哪?被你忽略的“宝藏”专业

聊了这么多“内卷”,是不是感觉更绝望了?别急,有“红海”就一定有“蓝海”。数据也为我们指明了一些竞争相对缓和、但未来同样充满潜力的方向。

UCAS数据显示,有些专业的申请人数近年来出现了停滞甚至下滑。这并不代表它们不好,只是它们的光芒暂时被热门专业盖住了。对于真正有兴趣的同学来说,这恰恰是机会。

比如 教育学(Education)。2024年,申请教育学的人数下降了。很多人对教育学的印象还停留在“当老师”,但实际上,它的研究领域非常广,包括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教育政策等。在全球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如何利用科技改进学习方式(Educational Technology, EdTech)是一个巨大的风口。如果你对科技和育人都有热情,这可能是一个完美的交叉领域。

再比如 语言类专业(Languages)。申请现代语言学的人数也在减少。但在全球化日益紧密的今天,精通一门或多门外语,并了解其背后的文化,是一种极其稀缺的能力。语言+商科、语言+法律、语言+传媒,都能组合出1+1>2的强大竞争力。想象一下,一个既懂西班牙语又懂国际贸易规则的人才,在拉美市场的价值会有多大?

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是 农业与环境科学(Agriculture & Environmental Sciences)。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和气候变化的关注,这个领域正在从“冷门”变成“风口”。无论是研究可持续农业技术,还是做环境影响评估,未来的就业前景都非常广阔。很多顶尖大学,比如爱丁堡大学、雷丁大学,在这些领域都有着世界级的科研实力。

选择这些专业,不是为了“投机取巧”,而是鼓励你打开思路。不要只盯着眼前最火热、最拥挤的赛道。从你的兴趣出发,去寻找那些有潜力、有前景,且与你的特质高度匹配的“宝藏”领域。这才是最聪明的申请策略。

好了,今天的数据深扒就到这里。我知道,看完这些数字和案例,你可能还是会有点紧张,这太正常了。

但我想告诉你,别再被朋友圈里那些零星的offer截图绑架你的情绪了。每个人的时间线和闪光点都不同,有人早早拿到offer,有人则在最后时刻逆袭。别人的成功,不应该成为让你自我怀疑的理由。

数据是冷的,但你的申请是有温度的。把它当成一面镜子,用来审视自己的定位和策略,而不是一把鞭子,用来抽打自己,制造焦虑。

归根结底,申请季这场仗,最大的对手不是外面千军万马的申请者,而是那个容易动摇和迷茫的自己。你的背景、你的故事、你对专业那份独一无二的热情,才是你最强大的武器,是任何数据都无法量化的“王炸”。

所以,从现在开始,关掉那些让你焦虑的页面,去打磨你的文书,去丰富你的项目经历,去深入思考你为什么要去读这个专业。当你能清晰地回答这个问题时,你就已经赢了一大半。

记住,选你真正爱的,而不是别人告诉你“应该”去爱的。因为,最终要在那片土地上学习和生活三四年的,是你自己啊。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