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编真心话 |
|---|
| 来加拿大留学,选校重要,但选对专业,尤其是选对那些本地人都抢着进的“神仙专业”,可能比你想象的还要重要一百倍!这关乎你的Co-op(带薪实习)质量,第一份工作的起薪,甚至整个职业生涯的起点。别犯懒,这篇文章一定要看完! |
嘿,各位lxs.net的家人们!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专门在留学圈里潜水挖料的小编。
上周和刚毕业的学弟Leo吃饭,他给我讲了个特真实的故事。Leo当年手握多大和滑铁卢的offer,最后在家长的建议下选了名气更大的多伦多大学,读了一个听起来很“高大上”但比较宽泛的社科专业。而他当时的发小,一个叫Mark的哥们,成绩比他稍逊一筹,去了滑铁卢大学读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
四年后,俩人的人生轨迹简直是天壤之别。Leo毕业后找工作,因为专业不够“硬”,海投了上百份简历,才在多伦多找到一份年薪5万加币出头的市场助理工作,每天还在为高昂的房租发愁。而Mark呢?人家大学期间通过滑铁卢逆天的Co-op项目,轮流去了微软、亚马逊、谷歌实习,毕业时手里攥着三个美国大厂的Offer,最后选了加州的一个岗位,起薪直接15万美金起跳,还不算股票和奖金。Leo说到这,猛喝了一口啤酒,叹气说:“早知道,当初说啥也得去滑铁卢卷CS啊!”
这故事扎心不?它告诉我们一个血淋淋的真相:在北美,有时候“学什么”远比“在哪学”重要。学校的综合排名固然是块敲门砖,但那些被本地学生和精英圈层挤破头也要进的“神仙专业”,才是真正能让你毕业即巅峰,直接赢在起跑线上的“金手指”。今天,小编就来给你们扒一扒,加拿大名校里到底藏着哪些这样的宝藏项目!
滑铁卢大学:计算机科学(CS)/软件工程(SE)- 程序员的“封神”之路
聊加拿大神仙专业,要是不把滑铁卢大学的CS和软件工程放第一个,那绝对是外行。在北美科技圈,滑铁卢的名号响当当,甚至被誉为“加拿大麻省理工”,是各大硅谷巨头最稳定的人才输送基地,没有之一。
为什么它这么神?核心武器就是那个传说中的Co-op(带薪实习)项目。别的学校实习是可选项,在滑铁卢,这是必修课。你大学五年,会有大概2年的时间在各大公司里真刀真枪地工作。每四个月学习,就跟着四个月实习,像钟摆一样交替进行。这种模式让你毕业时,已经是个拥有2年工作经验、简历上写满大厂名字的“老兵”了。
我认识一个滑铁卢软件工程毕业的学姐,叫Sarah。她的Co-op经历简直是一部升级打怪史诗。第一份实习在一家本地小创业公司,时薪20加币;第二份去了Shopify,时薪涨到35加币;第三、四份去了多伦多的亚马逊和谷歌,时薪已经飙到45加币以上;最后两份实习,她成功杀到了美国加州的Meta(Facebook)和一家独角兽公司,时薪换算成加币超过了60刀!她毕业时,还没开始投简历,之前实习过的公司就纷纷发来了全职offer,起薪都在12万美元以上。这就是“滑铁卢模式”的威力。
咱们再看点实在的数据。根据滑铁卢大学官方发布的2023年Co-op数据,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生平均时薪能达到32.54加币,而软件工程更高,达到34.61加币。这还只是平均数,那些能力强的学生去美国实习,时薪拿到50-80美元的大有人在。毕业后的薪资更是惊人,权威薪酬网站Payscale的数据显示,滑铁卢大学计算机科学学士毕业生的平均年薪高达10万加币以上,有几年经验后轻松突破15万甚至20万加币。
想进这个专业,竞争也是地狱级别的。除了要求你高中的数学、计算机成绩接近满分,滑铁卢还非常看重你的竞赛背景(比如加拿大计算机竞赛CCC)和课外项目经历。所以,如果你是个编程小天才,对代码爱得深沉,那别犹豫,把滑铁卢CS/SE作为你的终极目标,这里绝对是让你“封神”的最好舞台。
多伦多大学:工程科学(EngSci)/电子与计算机工程(ECE)- 天才与学霸的试炼场
如果说滑铁卢是专精于CS的“技术极客”,那么多伦多大学的工程学院就是培养全能型“未来领袖”的摇篮。尤其是其中的两个王牌项目:工程科学(Engineering Science)和电子与计算机工程(Electrical & Computer Engineering)。
先说EngSci,这个专业在整个北美都赫赫有名,以其极高的难度和淘汰率著称,被学生们戏称为“虐你千百遍,待你如初恋”。它的模式是前两年学习所有工程领域的基础科学,从物理、化学到高等数学、编程,难度和深度都远超其他工程专业。两年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进入航空航天、生物医学、机器学习、金融工程等高精尖领域继续深造。能从这个项目顺利毕业的,个个都是基础扎实、学习能力超强的“学神”。
有个EngSci毕业的朋友跟我形容,读这个专业就像是参加了一场智力马拉松,每天都在挑战人类极限。但回报也是巨大的。因为基础打得牢,他们的适应性极强,无论是去搞前沿科研,还是去华尔街做量化分析,或是去顶级咨询公司,都游刃有余。EngSci的毕业生,是各大名校研究生院和顶尖公司争抢的对象。
而ECE专业,则是多大工程院里最热门、就业最“香”的专业之一。它完美契合了当前人工智能、芯片设计、通信技术等风口行业的需求。多伦多作为加拿大最大的城市和经济中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科技市场,无数的科技公司和初创企业都在这里安家。
多大工程的另一个法宝是PEY Co-op(Professional Experience Year Co-op)。和滑铁卢的模式不同,PEY是一段长达12到16个月的连续实习。这意味着你可以在一家公司深度参与一个完整的项目周期,而不仅仅是打个酱油。根据多大工程学院最新的年度报告,参加PEY Co-op的本科生平均年薪超过了60,000加币。想象一下,你还没毕业,就能先赚回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同时为简历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就业数据同样亮眼。多大工程学院的就业报告显示,超过96%的毕业生在毕业后6个月内找到工作,ECE毕业生的平均起薪轻松超过8万加币,进入苹果、AMD、Nvidia、谷歌等公司的毕业生比比皆是。当然,门槛也极高,除了近乎完美的学术成绩,一份能展示你领导力和创新能力的个人陈述(Personal Profile)也是录取决胜的关键。
商科三巨头:西安大略大学毅伟(Ivey HBA)、女王大学史密斯(Smith Commerce)、多伦多大学罗特曼(Rotman Commerce)- 未来金融精英的摇篮
聊完理工科,我们再来看看商科。在加拿大,如果你想进投行、咨询、顶级快消公司,那么目标就非常明确了,就是这三所学校的商学院。它们是加拿大金融中心——多伦多贝街(Bay Street)名副其实的“Target School”(目标院校)。
先说西安大略大学的毅伟商学院(Ivey Business School)。它的HBA项目(Honors Business Administration)采用独特的“2+2”模式,也就是说,你需要在其他学院先读两年,凭借优异的成绩和丰富的课外活动,才能申请进入大三的Ivey。这种模式筛选出来的学生,不仅学术能力强,综合素质也普遍很高。
Ivey最核心的竞争力是它的“案例教学法”(Case-Method Learning)。几乎所有的课程都是通过分析真实的商业案例来进行的,对学生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是极大的锻炼。我认识一个Ivey毕业的学长,他说在Ivey的两年,他分析过的商业案例比他前20年看过的书都多。这种高强度的训练,让他毕业后进入麦肯锡做咨询顾问时,能够无缝衔接工作节奏。根据Ivey最新的2023年就业报告,HBA毕业生的平均总薪酬(含奖金)达到了惊人的99,251加币,其中进入金融服务和咨询行业的比例最高。
女王大学的史密斯商学院(Smith School of Business)则是另一种风格。它以其紧密团结的社区文化和极高的学生满意度闻名。Smith的学生凝聚力非常强,校友网络遍布全球,并且非常乐于帮助学弟学妹。它的Commerce项目从大一开始就提供系统的商业教育,并且拥有加拿大最顶尖的国际交换项目,学生有机会去世界各地的顶级商学院交换学习一学期。
Smith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同样是“硬通货”。其2023届毕业生的就业报告显示,98%的学生在毕业6个月内找到了工作,平均起薪(含其他补偿)为89,849加币。大量的毕业生进入了加拿大的五大行(RBC, TD, BMO, Scotiabank, CIBC)以及四大会计师事务所。
最后是多伦多大学的罗特曼商学院(Rotman Commerce)。它最大的优势在于其无与伦比的地理位置——坐落在加拿大金融心脏地带。在这里读书,你 literally 可以穿着西装,步行去参加各大金融公司的招聘会和社交活动。Rotman的学生从大一开始就有大量的机会与业界精英建立联系(Networking)。学院提供金融、会计、管理等多个专精方向,其金融方向尤其强大。
根据Rotman的官方数据,其毕业生的平均起薪也稳定在7万到8万加币的区间,并且拥有极高的就业率。如果你目标明确,就是想在多伦多这个国际大都市的金融圈里闯出一片天,那么Rotman绝对是你的不二之选。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商业与计算机科学(BUCS)- 跨界玩家的完美选择
随着科技与商业的深度融合,市场上急需既懂技术又懂商业的复合型人才。UBC就敏锐地抓住了这个趋势,开设了商业与计算机科学(Business and Computer Science, BUCS)这个双学位项目。
这个项目由尚德商学院(Sauder School of Business)和理学院的计算机科学系联合提供,学生毕业时能同时拿到商科和计算机科学两个学位。想象一下,你既能和程序员流畅地讨论技术实现,又能和市场部清晰地阐述商业模式,这样的人才在任何一家科技公司都会是“香饽饽”,尤其适合未来想做产品经理(Product Manager)、技术顾问或者自己创业的学生。
温哥华,作为加拿大冉冉升起的“北方硅谷”,拥有亚马逊、微软、SAP等众多科技巨头的研发中心,以及无数充满活力的初创公司。UBC的学生坐拥地利,通过学校强大的Co-op项目,可以轻松进入这些公司实习。一个BUCS项目的学生,可能暑假在亚马逊做软件开发实习,下一个学期就在一家金融科技公司做商业分析实习,简历的丰富度和多元性远超单一专业的学生。
一位从BUCS毕业的学姐,毕业后直接拿到了温哥华亚马逊产品经理的offer。她说,面试时面试官对她的双重背景非常感兴趣,因为她能从用户和市场的角度理解产品需求,同时也能评估技术实现的可行性,这种综合视角正是PM这个职位最需要的。根据UBC Sauder的就业数据,毕业生的平均薪资超过7万加币,而CS系的毕业生薪资更高,BUCS的毕业生薪酬水平自然也是水涨船高,职业发展路径也更为宽广。
这个项目的申请难度自然也是顶级的,需要你同时满足商学院和计算机系两边的高标准要求,文理兼备,才能脱颖而出。
好了,聊了这么多“神仙专业”,你是不是有点心潮澎湃,又有点压力山大?
其实说到底,选专业这事儿,没有绝对的最好,只有最适合你的。这些专业之所以“神”,是因为它们精准地踩在了时代和市场的需求点上,并且提供了最顶级的教育资源和实践机会,让你能把自己的潜力发挥到极致。
所以,别再只盯着学校的综合排名了。花点时间,去这些大学的官网上,找到你想了解的那个学院,那个专业,点进去仔仔细细地看它们的课程设置、Co-op项目介绍、还有最新出炉的毕业生就业报告。那上面白纸黑字写着的公司名字和薪资数据,比任何排名都来得真实。
或者,更大胆一点,上LinkedIn去搜一搜这些专业的毕业生,看看他们现在都在做什么。发一封礼貌的私信,问问学长学姐们的亲身经历。你得到的一手信息,可能会彻底改变你的择校观。
记住,留学是你人生中最重要的一笔投资。投对了项目,未来的回报率,绝对会让你惊喜。加油吧,未来的大神们,希望你们都能找到那个能让你发光发热的神仙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