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速看!赴美隐藏费用又多了两笔!

puppy

准备去美国读书的宝子们注意啦!咱们辛辛苦苦算好的留学预算,可能又要被“背刺”了。就在大家埋头准备申请和签证时,两笔新的隐藏费用已经悄悄就位,让人猝不及防。一笔是官方收取的SEVIS费又涨了一波,另一笔是越来越多学校开始巧立名目加收“国际生服务费”,金额还不小!这两笔钱加起来可不是个小数目,到底要多花多少?我的学校在不在名单上?怎么交才不踩坑?快来文章里盘一盘,咱们提前做好准备,一分冤枉钱都不多花!

赴美留学预算两大“刺客”
刺客一:SEVIS Fee 官方带头涨价
从$200悄悄涨到$350,涨幅高达75%!这笔钱是交给美国政府的,签证前必须交,不交不给过。
刺客二:国际生服务费 (International Student Fee)
越来越多美国大学开始加收这笔费用,每学期几十到几百刀不等,四年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专门针对国际生,理由是为我们提供“额外服务”。

嘿,各位准备去美国追梦的宝子们!我是你们在lxs.net的老朋友,专门帮大家排雷扫坑的小编。

今天想跟大家聊个有点扎心但又必须聊的话题——留学预算。我知道,大家拿到Offer的那一刻,肯定都仔仔细细算过一笔账:学费多少,生活费多少,住宿、机票、保险……恨不得把每一分钱都规划得明明白白。就像我的学妹小A,一个超级细心的女生,为了去她的梦校,提前一年就开始做预算,用Excel表把所有能想到的开销都列了出来,精确到个位数。

她当时特别自豪地跟我说:“学姐,你看,我把所有钱都算好了,一分都不会多花!” 我看着她那份完美的预算表,真心为她高兴。可就在她满心欢喜准备交定金、办签证的时候,接连收到了两个“晴天霹雳”。先是发现签证材料里有个叫SEVIS Fee的东西,比她查到的价格贵了一大截;紧接着,学校发来的学费账单上,赫然多了一项“International Student Fee”,每学期都要交!

小A当时就懵了,给我打电话的时候声音都带着哭腔:“学姐,怎么会这样?这两笔钱加起来,我第一个学期就要多花好几千块人民币,我的预算全乱了!”

其实,小A的遭遇不是个例。就在我们埋头刷GPA、考托福、写文书的时候,赴美的“隐藏费用”已经悄悄进化了。今天,我就带大家把这两个最新的“预算刺客”给扒个底朝天,看看它们到底是什么来头,我们要怎么应对,才能守住自己的钱包,不花一分冤枉钱!

官方带头“割韭菜”?SEVIS Fee暴涨75%!

咱们先来说说这个让小A吃了一惊的SEVIS Fee。很多第一次DIY申请的同学可能对它有点陌生,但它可是你通往美国的第一道“买路钱”。

SEVIS的全称是Student and Exchange Visitor Information System(学生和交流访问者信息系统)。简单来说,这就是美国政府为了追踪和管理所有持F、M、J类签证的国际学生和学者而建立的一个全国性网络数据库。从你拿到I-20表格那一刻起,你的个人信息、在美状态、学校、专业等都会被录入这个系统。而SEVIS Fee,就是我们为了维护这个系统的运行而必须缴纳的费用,官方名称是I-901 SEVIS Fee。

这笔钱是硬性规定,在你去大使馆面签之前必须交。没有缴费收据,签证官连材料都不会看,直接让你回家。所以,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重点来了,这笔钱到底涨了多少?

在几年前,我们这些老留学生交的F-1签证SEVIS Fee是200美元。但是,美国国土安全部(DHS)在2019年搞了个“突然袭击”,宣布大幅上调费用。针对我们留学生最常用的F-1和M-1签证,SEVIS Fee从200美元直接飙升到了350美元!

你没看错,就是350美元,涨幅高达75%!按照现在的汇率算,这一下就从大概1400人民币涨到了将近2500人民币,凭空多出了一千多块。对于还没开始赚钱的学生党来说,这绝对不是个小数目,够我们吃好几顿大餐,或者买一张美国国内的往返机票了。

官方给出的涨价理由是“为了更好地覆盖SEVP(学生和交流访问者项目)的运营成本,并支持系统的现代化升级”。说白了就是:人多了,系统要维护升级,大家多出点钱吧。虽然理由听起来冠冕堂皇,但这波操作对我们留学生来说,就是实打实的“背刺”。

那么,这笔钱该怎么交才不会踩坑呢?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认准官方渠道!

唯一的官方缴费网站是:FMJfee.com。

千万不要在任何其他不明网站上缴费!市面上有些中介或者所谓的“代缴”服务,不仅会收取高额手续费,还可能盗用你的个人信息,甚至给你一个假的缴费收据,到时候签证被拒就得不偿失了。

缴费流程其实很简单:

1. 准备好你的I-20表格、护照和一张可以支付美元的信用卡(Visa, MasterCard, American Express等)。

2. 进入FMJfee.com网站,点击“PAY I-901 FEE”。

3. 准确填写你的SEVIS ID(在I-20表格左上角,以“N”开头)、姓名、出生日期等个人信息。信息一定要和I-20以及护照上完全一致,一个字母都不能错!

4. 确认信息无误后,用信用卡完成支付。支付成功后,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来了:立刻下载并打印你的I-901缴费收据! 这张收据是你去面签时必须出示给签证官看的关键文件,建议多打印几份,再存个电子版在手机和邮箱里,以防万一。

记住,SEVIS Fee的有效期是一年。也就是说,从你缴费那天算起,一年内如果签证被拒,可以再次用同一份缴费收据去申请签证,不需要重新缴费。但如果超过一年,或者你换了学校需要重新申请I-20(SEVIS ID变了),那这350刀就得重新再交一次了。

大学也来“巧立名目”?国际生服务费正在普及化!

如果说SEVIS Fee是美国政府的“明抢”,那接下来要说的这个“国际生服务费”(International Student Fee)就更像是各个大学的“暗箭”了,让人防不胜防。

这个费用,顾名思义,就是专门针对我们这些国际学生收取的一笔额外费用。在几年前,这还只是少数学校的“骚操作”,但现在,越来越多的美国大学,尤其是公立大学,都开始跟风设立这个收费项目。

学校给出的理由通常是:这笔钱将用于支持国际学生服务办公室(International Student Office, 简称ISO)的运营,为国际生提供签证咨询、学术指导、文化适应活动、就业辅导等“专属服务”。

听起来好像挺有道理的?但很多同学都忍不住吐槽:“我们交的学费本来就比本地学生贵两三倍了,凭什么还要再额外交一笔钱来享受本就该有的服务?” 确实,这种“专款专用”的收费方式,总让人感觉有点被当成“行走的ATM”了。

这笔费用到底有多贵?我特意去查了一些中国留学生热门申请院校的官网,数据触目惊心:

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作为老牌理工科强校,普渡的“国际生费”也很有名。目前是每学期150美元,一年就是300美元。四年本科读下来,光这项费用就得多交1200美元,差不多8700人民币。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UIUC的国际生比例很高,这笔费用收得也毫不手软。根据其官网最新数据,2023-2024学年,国际生服务费为每学期254美元!一年就是508美元,四年下来超过2000美元,妥妥的一万五人民币就这么没了。

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华盛顿大学是按季度(Quarter)收费的,它的国际生服务费是每个Quarter 150美元。一年有三个学季(秋、冬、春),所以一年下来就是450美元。这个数字也相当可观。

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这里的国际生费用是每学期231.88美元,一年下来也要460多美元。

明尼苏达大学(University of Minnesota):该校的国际学生服务费为每学期280美元,是目前我看到收费最高的学校之一,一年就是560美元!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rizona State University):虽然名字不叫“国际生服务费”,但换汤不换药,叫做“SEVIS管理费”(SEVIS Administration Fee),每学期75美元,虽然比上面几个学校少,但也是一笔额外的固定支出。

这还只是冰山一角。越来越多的学校正在加入这个行列,或者悄悄提高现有费用。而且这笔钱通常会和学费、杂费一起出现在你的学费账单(Tuition Bill)里,如果你不仔细看明细,可能稀里糊涂就交了,还不知道自己被“精准收费”了。

那么,怎么知道自己的梦校有没有这笔费用呢?

最好的办法就是主动出击,去学校官网的两个地方寻找线索:

1. Bursar's Office / Student Financial Services 网站:这是学校的财务办公室或学生金融服务网站,所有关于学费、杂费的详细清单(Tuition and Fee Schedule)都会在这里公布。你可以在里面找一找有没有“International Student Fee”或类似的条目。

2. International Student and Scholar Services (ISSS) 网站:也就是国际学生服务办公室的网站。有些学校会在这里解释为什么收取这笔费用,以及费用的具体金额和用途。

如果在官网上找不到,别害羞,直接给你申请院系的招生助理或者学校的ISSS办公室发邮件询问。邮件可以这样写:“Dear Admissions Office, I am a prospective international student for the Fall 2024 semester. I am currently planning my budget and would like to know if there is a mandatory International Student Fee or any other fees specific to international students. Thank you for your clarification.”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们一定会回复你的。

了解清楚这些,你才能在做预算时把这部分成本也考虑进去,避免像小A一样,最后关头才发现预算表上出现一个大窟窿。

守住钱包,我们还能做什么?

我知道,当大家看到这些不断增加的费用时,心里肯定会觉得很无奈,甚至有点委屈。我们远渡重洋去求学,不仅要面对学业的压力、文化的冲击,还要承担如此高昂的经济负担。每一笔钱,背后都是父母的辛勤付出,或是我们自己省吃俭用的积蓄。

抱怨归抱怨,但既然我们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学会更聪明地规划,更从容地应对。

所以,不要再只盯着官网那个大大的学费数字了。那个数字往往只是“裸价”,背后还跟着一大堆杂七杂八的fee。拿到Offer后,一定要仔细阅读学校发来的Cost of Attendance(就读成本估算),里面会列出学费、杂费、食宿、书籍、保险等各项预估费用。把它当作你预算的起点,然后自己再去做更详细的调查。

在你的预算表里,专门留出一栏,叫做“应急/隐藏费用”,金额大概是你总预算的5%-10%。这笔钱就是用来对付像SEVIS Fee涨价、新增国际生费这类突发状况的。有备无患,才能临危不乱。

留学这条路,从你决定开始的那一刻,就是一场信息战和规划战。我们不仅要学会在学术上打败对手,更要学会在生活中精打细算,保护好自己的权益和钱包。希望今天这篇文章能帮你看清迷雾,提前做好准备。记住,多花一分钟做研究,就能帮你省下未来不少真金白银。别让这些躲在暗处的“小钱”,成为你追梦路上的绊脚石。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7680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