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慌!一文带你摸透EJU留考难度

puppy

正在备考EJU的小伙伴们,是不是一提到“留考难度”就心里发怵,总忍不住拿它和国内高考对比?别慌,这篇文章就是你的“定心丸”!我们会带你深入剖析EJU文理科数学、综合科目、理科以及日语的真实难度,把它和大家熟悉的高中知识点一一对应,让你看清它到底考什么、有多难。看完这篇,你不仅能对自己的水平有个清晰的定位,彻底告别盲目焦虑,还能立马找到高效的备考方向,让接下来的每一步都走得心里有底!

开聊之前,先破除几个迷思!
误解一:EJU就是日语版的高考,难度肯定爆表。
真相是:EJU考察的是知识的广度和基础的扎实程度,很少有像国内高考那样的“刁钻”压轴题。它的难点在于“用外语考试”本身。
误解二:只要日语好,其他科目随便学学就行。
真相是:日语是敲门砖,但专业科目分数才是决定你能去什么层次大学的关键。顶尖大学对EJU单科成绩都有很高的要求。
误解三:刷题就行了,跟国内备考一样。
真相是:EJU的出题思路和国内考试有很大差异,理解考纲、掌握日本高中知识体系的底层逻辑,比盲目刷题重要得多。

还记得我刚来日本那会儿,在语言学校的自习室里,总能看到一个叫小林的男生。他桌上永远堆着两座“大山”:一边是国内带来的高考数学“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另一边是厚得像砖头一样的EJU留考数学辅导书。他每天眉头紧锁,嘴里念念有词,一会儿是熟悉的函数,一会儿又是陌生的日文术语。

有一次我实在忍不住,问他:“你这是在干嘛呢?这么焦虑。”他叹了口气,指着两本书说:“哥,我心里没底啊!国内高考数学我能考130多分,但看到这EJU的题,虽然感觉知识点都学过,但心里就是发怵。这玩意儿到底有多难?比高考难还是简单?我这点水平够不够申请个好大学?”

我敢说,小林的这个问题,绝对是每一个备考EJU的同学午夜梦回时都会问自己的一句话。我们这代人,几乎都是在高考这座独木桥的阴影下长大的,那种对大型考试的恐惧,已经刻进了DNA。所以,当我们面对EJU这个决定我们留学命运的考试时,总会不自觉地拿它和高考对标,然后陷入无尽的自我怀疑和焦虑。

别慌!今天,我就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带你把EJU这个“纸老虎”扒个底朝天。咱们一科一科地聊,把它和我们熟悉的高中知识点对上号,让你清清楚楚地看到它的真实面貌。这篇文章,就是你的“定心丸”,看完你就会明白,EJU考的究竟是什么,你的劲儿,到底该往哪儿使。

日语:不只是语言,更是思维的较量

先说大家最关心的日语。这绝对是EJU里最重要、也是最能拉开分差的“大Boss”。它分为三大部分:读解、听读解与听解、记述。满分450分(读解和听解/听读解400分,记述50分)。

它的难度到底在哪个水平?

简单粗暴地对标一下:EJU日语的整体难度,大概介于JLPT N2和N1之间,但更偏向N1。如果你N2能稳稳考过,N1正在冲刺,那么EJU的词汇和语法对你来说,大体是够用的。但EJU的“难”,不在于语法有多偏,词汇有多怪,而在于它考察的是你的“学术日语能力”。

1. 读解(阅读理解):速度与逻辑的双重考验

EJU的阅读文章,篇幅长,主题学术。你可能会读到一篇关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认同”的社会学短文,或者一篇解释“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的科技评论。它不像JLPT那样考你某个语法点的细微差别,而是考你快速抓取文章核心观点、理清作者逻辑链的能力。简单说,就是“读得快,还要读得懂”。

举个例子,我当年考场上遇到一篇讲日本“共享经济”发展的文章,里面全是片假名词汇和经济学术语。如果你平时只看动漫日剧,那肯定会当场懵掉。这要求你平时就要有意识地阅读新闻、社论这类“硬核”内容。

2. 听读解 & 听解(听力):信息处理能力的极限挑战

这部分是很多同学的噩梦。特别是“听读解”,你需要一边听着录音,一边看图表,再结合听到的信息回答问题。这简直就是对你大脑多任务处理能力的公开处刑!录音语速快,信息量大,而且只放一遍。这可不是简单的“你问我答”,而是真实模拟了大学课堂上,教授一边讲课一边展示PPT的场景。

我有个朋友,在国内英语听力基本满分,但刚开始做EJU听力时,一套题下来人都傻了。他说:“感觉脑子像个过载的CPU,信息刚进来还没处理完,下一波又来了。”这就是EJU听力的核心难度——考察你筛选、整合、分析信息的能力。

3. 记述(写作):逻辑清晰远比辞藻华丽重要

一看到写作,很多人就怕了。但EJU的写作,真的没那么可怕。它不要求你写出什么文采飞扬的散文,只要求你在400-500字内,针对一个社会现象或观点,清晰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评分标准非常明确:观点是否明确、论据是否充分、逻辑是否连贯。

比如题目可能是“你认为在城市里应该增加监控摄像头吗?”你只需要按照“表明立场(我赞成/反对) → 给出两到三个理由 → 总结”这个结构来写,就能拿到不错的分数。它考的是你的逻辑思维,而不是文学功底。

数据参考:根据JASSO官方公布的2023年11月考试数据,日语科目的平均分大约在255分左右(含记述)。想冲刺GMARCH、关关同立这个级别的名校,通常需要320分以上。而要挑战早庆、旧帝大等顶尖学府,一个340+甚至360+的日语成绩,会让你在出愿时更有底气。

数学:文科生的福利,理科生的靶场

EJU数学分为数学1(文科)和数学2(理科),满分都是200分。国内的数学教育让我们对这门学科有种天然的敬畏,但EJU数学,真的会让你找回自信!

1. 数学1(文科数学):梦回高一,基础为王

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EJU的文科数学,对于经历过国内普高数学训练的同学来说,简直是“福利局”。它的知识范围,大致相当于国内高中必修一到必修四的内容,甚至更浅一些。主要考点就是:数与式、二次函数、图形与计量、場合の数与確率(排列组合与概率)、整式的性质。连国内高中比较头疼的解析几何、导数、三角函数大题,在这里都变得非常基础。

题目非常直白,基本就是公式的直接应用。比如给你一个二次函数,让你求顶点坐标;给你几个数字,让你算排列组合。只要你把国内初三和高一的数学知识捡回来,熟悉一下日语的数学术语(比如“判別式 D”、“頂点”),再把过去问刷透,考个160分以上真的不难。我认识的文科生,很多都能通过短期训练拿到接近满分的成绩。

数据参考:文科数学的平均分通常在100-110分左右。但对于中国留学生来说,这门科目是绝对的拉分项,目标定在180+是完全现实的。

2. 数学2(理科数学):广度够,但深度远不及高考

理科数学的难度上来了,知识点覆盖了国内高中的绝大部分内容,包括三角函数、指数对数函数、微分积分、向量、复数平面、数列等等。看起来很吓人?别急。

EJU理科数学和国内高考最大的区别在于:它重基础,轻技巧。它的题目,知识点覆盖面很广,但每一道题的解题思路都相对直接,很少有那种需要你拐十八个弯、用到多种“奇技淫巧”的压轴题。高考数学最后一道大题可能需要你综合运用解析几何、函数、导数等多个知识点,并且计算量巨大;而EJU的题目,往往一个知识点就是一道题,思路清晰,计算量也友好得多。

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国内高考数学像是在攀登一座险峻陡峭的山峰,需要各种攀岩技巧;而EJU数学则像是在一片广阔的高原上徒步,需要的是耐力和对基本方向的把握。

数据参考:理科数学平均分一般在110-120分上下。对于目标是顶尖理工科院校的同学,160分是门槛,180分以上才能算作优势。

综合科目:换个“脑子”看文综

这是文科生的专属科目,满分200分,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社会。一听就头大?感觉比国内的文综还复杂?恰恰相反。

国内的文综,重在“背多分”,需要你记住大量的历史年代、地理数据、政治概念。而EJU的综合科目,更像是一种“常识性”的考察,它不纠结于细枝末节,而是看你对现代社会的基本运转逻辑是否了解。

它的考点非常有侧重:

  • 历史:基本只考近代史和现代史,特别是二战后的国际关系和历史事件。古代史?中国哪个朝代哪年建立?放心,基本不考。
  • 地理:世界地理和日本地理。但不会考你柴达木盆地是什么气候,更可能考你日本的洋流分布对气候的影响,或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 政治经济:这是绝对的重头戏!考试内容一半以上都和它有关。比如各国的政治体制(议会内阁制、总统制)、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市场供求关系、通货膨胀)、以及当代的国际组织(联合国、WTO)等。

举个真实考题的例子:它可能会给你一张图表,显示几个主要发达国家的老龄化率和出生率变化,然后让你根据图表分析日本社会面临的课题。这种题目,靠死记硬背是没用的,需要的是你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所以,备考综合科目,关键在于建立一个现代社会的知识框架,而不是去背诵零散的知识点。多看新闻,多了解时事,比抱着历史书死磕要有效得多。

数据参考:综合科目的平均分常年在130-140分之间。这是一个很难拉开巨大分差的科目,但想申请好的文科专业,170分以上是必须的,顶尖院校甚至会要求180+。

理科:日语才是最大的“敌人”

理科(物理、化学、生物三选二,每科100分),对于国内理科生来说,知识点本身绝对是“小菜一碟”。无论是牛顿定律、化学反应方程式还是细胞结构,95%以上的内容都是我们高中学过的,甚至有些知识点的深度还不如我们。

那理科的难度体现在哪里?

1. 专业词汇:这是最大的拦路虎。“ばね定数”(弹簧劲度系数)、“酸化還元反応”(氧化还原反应)、“浸透圧”(渗透压)……这些词,你如果没背过,就算物理化学学得再好,也只能对着题目干瞪眼。所以,理科生的第一步,不是复习知识点,而是抱着单词书,把所有相关的日语专业词汇啃下来。

2. 题干理解:EJU的理科题,题干描述往往比较长,会设置一个实验场景或者生活情境。你需要准确理解题目描述的整个物理过程或化学变化,才能正确解题。有时候,一道题做不出来,不是因为知识点不会,而是因为日语理解出了偏差。

科目特点:

  • 物理:知识点和国内重合度极高,计算量比国内小很多,题目非常经典,基本都是模型题。搞定词汇,刷透过去问,拿高分相对容易。
  • 化学: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的记忆性内容比较多,比如各种物质的颜色、性质、反应现象。计算题不复杂,所以记忆和细心是关键。
  • 生物:被誉为“词汇量之王”。需要背诵的专业名词是三科里最多的。但好在考点非常固定,重理解和记忆,实验考察题是重点。

数据参考:理科三科的平均分都稳定在55-60分之间。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单科目标至少要定在80分以上,两科合计170+,才能在申请顶尖大学时具备竞争力。

聊了这么多,你心里是不是有点底了?

其实,EJU留考这张网,撒得虽广,但扎得不深。它不像高考那样,拼命地想在知识的角落里找出最难的点来筛选你。它更像是一个资格审查,考的是你的知识地基有多牢,你的学习习惯有多好,以及你是否具备了用日语进行学术思考的基本能力。

所以,别再抱着对高考的恐惧去仰望EJU了。那种“一道题做不出来就完蛋了”的备考心态,可以扔掉了。你需要做的,是把心态放平,把我们国内扎实的基础知识,用“日语”这个工具,重新、系统地包装一遍。

现在,合上这篇文章,去翻开你的EJU单词书,或者去做一道你之前觉得很简单的数学题。焦虑不会让你提分,但你现在开始的每一个踏实的脚步,都会在几个月后的考场上,给你最真实的回报。

加油,我们在日本等你!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8860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