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卷不动?港科大科创才是版本答案

puppy

是不是感觉留学这条路越走越卷,刷绩点、找实习,感觉都快卷麻了?先别急着焦虑,也许换个赛道才是真正的“版本答案”!来聊聊港科大吧,这里浓厚的科创氛围,简直是为有想法的你量身打造的!学校不仅有顶尖的资源和实验室,还有真金白银的创业基金和超给力的导师团,全程陪跑,帮你把脑洞变成现实。在这里,你的价值远不止是成绩单上的数字,更是那个敢想敢做的未来开创者。想知道如何跳出内卷,在港科大开启一条属于自己的高光之路吗?快来文章里找答案吧!

港科大科创快速上手指南
心态篇:别只把自己当学生,把自己当成一个潜在的“产品经理”或“创始人”。你的课程作业、毕业设计,都可能是一个伟大产品的起点。成绩很重要,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更值钱。
行动篇:多去参加创业中心(EC)的讲座和工作坊,哪怕只是去混个脸熟、吃点免费披萨。主动去认识不同专业的同学,你的下一个合伙人可能就在隔壁学院。别怕想法幼稚,大胆地跟教授聊,他们见过的“奇葩”想法比你吃过的饭都多。
资源篇:盯紧学校的邮件和公告!UFI创业基金、百万奖金创业大赛这些机会都是开放申请的。学校的实验室、3D打印机、各种软件,只要是开放给学生的,就大胆去用,这些都是你免费的“天使投资”。

“Leo,你那份报告写完了吗?下周还有三个 due,我感觉头发都要掉光了。”

深夜十二点的图书馆,我朋友 Leo 抬起头,布满血丝的眼睛里透着一丝迷茫。他是我认识的人里最“卷”的那个,GPA 常年 3.8+,简历上塞满了各种实习经历,目标直指华尔街的顶级投行。可最近,他总跟我念叨一句话:“我好像不知道自己在干嘛了。”

他看着周围的人,像上了发条的机器人,精准地计算着每一次实习能给简历加多少分,每一次社团活动能换来怎样的人脉。留学这条路,好像被预设好了一条唯一的通关路径:刷高绩点 → 找大厂实习 → 毕业进名企。每一步都踩在别人的脚印上,拥挤,且让人窒息。

这个场景,你是不是也觉得似曾相识?我们漂洋过海,难道就是为了换个地方继续内卷,把自己的价值压缩成一张漂亮的成绩单吗?

先别急着叹气。也许,我们只是没找对地方。今天想跟你聊聊一个神奇的地方——香港科技大学(HKUST)。在这里,评价体系似乎不太一样,除了绩点和实习,还有一条更激动人心的赛道,那就是“科创”。它告诉你,留学的“版本答案”或许不是卷赢所有人,而是创造一个属于你自己的新游戏。

为什么说港科大是“版本答案”?

聊港科大,很多人第一反应是“理工强校”“学术牛”。没错,但这些只是它的 A 面。它的 B 面,是一个充满荷尔蒙和奇思妙想的“创业孵化器”。这种氛围不是贴在墙上的标语,而是弥漫在空气里的。

走在校园里,你可能会在咖啡馆听到隔壁桌在讨论商业模式;在宿舍楼下看到有人在调试无人机;甚至你的某位教授,转身就可能是一位成功上市公司的创始人。这里不鼓励你成为一个完美的“答题机器”,而是激励你成为一个敏锐的“问题发现者”和勇敢的“方案创造者”。

这种底气从哪来?当然不是凭空想象,而是实打实的资源堆砌出来的。

首先是“硬件”够硬。港科大拥有世界一流的实验室和研究中心,比如机器人研究所、大数据研究所、各种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些地方不是教授们的专属领地,很多本科生、研究生都能参与到前沿项目中。我认识一个读材料的学弟,大二就跟着导师在实验室里研究新型电池材料,学校不仅提供设备,还鼓励他把研究成果商业化。这种感觉就像,你刚学会了屠龙术,学校立马就给你递上了一把宝刀。

更重要的是“软件”支持。港科大有个核心部门叫创业中心(Entrepreneurship Center, EC),它就像是所有想搞事情的学生的“娘家”。从帮你把一个模糊的想法梳理成商业计划书,到为你匹配技术合伙人和行业导师,再到提供种子基金,EC 提供的是“保姆式”的全程陪跑服务。

说到钱,港科大是真舍得下本。学校设立了各种创业基金,比如 “UFI 创业基金”,一旦你的项目通过评审,就能获得最高达20万港币的启动资金。这笔钱,对于一个初创的学生团队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2021年,就有超过40个学生团队获得了 UFI 的支持,涵盖了从金融科技到可持续发展的各个领域。学校用真金白银告诉你:你的梦想,我们来投资。

从港科大走出的“独角兽”们

光说氛围和资源可能有点虚,我们来看几个活生生的例子,看看那些曾经和你我一样在校园里迷茫过的学长学姐,是如何在这里把脑洞变成现实的。

第一个名字,你肯定听过——大疆创新(DJI)。

它的创始人汪滔(Frank Wang),就是港科大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系的毕业生。他的创业故事,可以说是港科大科创精神最经典的注脚。当年,汪滔的毕业设计就是做一个无人机飞控系统。在别人看来,这只是一个拿学分的 project,但他却异常执着。他的导师,也就是后来被誉为“创业教父”的李泽湘教授,给了他极大的支持,不仅提供了实验室资源,还为他争取到了 1.8 万港币的经费。

正是这个在港科大校园里诞生的毕业设计,成为了大疆的雏形。后来,李泽湘教授更是成为了汪滔创业路上的天使投资人和引路人。如今,大疆在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份额超过70%,估值数百亿美元。这个从宿舍走向世界的传奇,起点就在清水湾畔的这片校园。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港科大,你的课程作业可能不仅仅是为了 GPA,它完全有机会成为一个改变世界的产品。

如果说大疆是神话,那我们再来看一个更接地气的。你可能不知道,你手机摄像头里的图像传感器芯片,很可能来自一家叫“思特威”(SmartSens)的公司。它的创始人徐辰博士,同样毕业于港科大。

徐辰博士在港科大攻读博士期间,专注于 CMOS 图像传感器研究。毕业后,他带着在学校积累的深厚技术功底,创立了思特威。公司从一个小型技术团队,一路成长为科创板上市公司,成为全球领先的图像传感器供应商。根据最新的市场报告,思特威在安防监控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常年位居全球第一。

他的成功,离不开在港科大打下的坚实科研基础和那种鼓励技术转化的学术氛围。在这里,做学术和搞创业不是两条平行线,而是可以完美融合的。

是不是觉得这些例子都太“硬核”了?别急,港科大的科创生态远不止于此。近几年,一家名为 “Alt Farm” 的食品科技初创公司也备受关注。他们的创始人是几位港科大的校友,其中有学生物技术的,也有学商科的。他们发现市场上的植物奶口感不佳,于是利用在学校学到的发酵和蛋白提取技术,研发出口感媲美真牛奶的植物基产品。

他们的项目在早期就获得了学校创业基金的支持,并成功入驻了香港科学园。从一个解决“植物奶不好喝”的小想法,到一个拥有自己生产线的品牌,Alt Farm 的故事证明了,在港科大,无论你的专业是什么,只要你有好的创意和解决问题的热情,学校的生态系统就能帮你找到落地的方法。

普通人如何上车?手把手教你玩转港科大科创圈

听了这么多,你可能会想:“这些都是学霸大神,我一个普通学生,能行吗?”

当然行!港科大的科创生态最棒的一点,就是它的开放性。它不要求你一来就是天才,而是提供了一个让你从“小白”成长为“玩家”的全套路径。下面就是一份“上车”指南,请查收。

第一步:先泡进那个氛围里。

别总闷在图书馆或宿舍。多去关注创业中心(EC)的网站和邮件,他们每周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活动:创业大咖分享会、技术工作坊、商业计划书写作课……就算你现在还没什么想法,去听一听,认识一些人,感受一下那种氛围,灵感的火花可能就在不经意间被点燃了。

每年,港科大还会举办像“创业周”(Entrepreneurship Week)这样的大型活动,整个校园都会变成一个创意的嘉年华。这是结识同道中人、接触投资人的绝佳机会。

第二步:找到你的“神队友”。

创业不是一个人的战斗。一个好的团队,比一个好的点子更重要。港科大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学科交叉。你可能是学工程的,懂技术但不懂市场;他可能是学商科的,会做 PPT 但不会写代码。没关系,学校有无数的平台让你们相遇。

你可以参加各种黑客松(Hackathon)比赛。比如每年一度的 HKUST Hackathon,在 24 或 48 小时内,来自不同背景的学生自由组队,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头脑风暴和产品原型开发。这简直是寻找合伙人的“速配”活动。很多人就是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革命战友”。

第三步:用好学校给你的“第一桶金”。

当你和团队有了一个初步的想法,别犹豫,去敲创业中心的大门。那里的老师会给你专业的指导。然后,勇敢地去申请 UFI 基金或其他种子基金。写申请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梳理商业逻辑、倒逼自己思考的过程。即便失败了,得到的反馈也极其宝贵。

每年奖金池高达 160 万港币的“香港科大-信和百万奖金创业大赛”更是所有港科大创业团队的“终极舞台”。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能进入决赛,就意味着你的项目得到了顶级评委(通常是资深投资人和企业家)的认可,这本身就是一份含金量超高的背书。

第四步:把你的教授当成“秘密武器”。

别忘了,你身边坐拥最顶级资源的,其实是你的教授们。他们不仅是学术大牛,很多人在业界也有着深厚的人脉和资源。大胆地在 office hour 去和他们聊你的想法,别怕被拒绝。很多教授都非常乐意指导有热情的学生,他们的一句话、一个建议,甚至一个推荐,都可能让你的项目豁然开朗。

就像李泽湘教授之于汪滔,一个好的导师,是创业路上最宝贵的财富。

留学这条路,真的不只有一条道走到黑。当你感觉在刷绩点、找实习的赛道上卷不动的时候,不妨抬头看看,旁边还有一条更宽阔、更有趣的路。

在港科大,你的价值,不应该只由 GPA 来定义。那个敢于把课堂上的一个想法付诸实践的你,那个为了解决一个小痛点而熬夜写代码的你,那个拉着不同专业同学一起头脑风暴的你,同样闪闪发光。

所以,别再只盯着成绩单上的那几个数字焦虑了。下次路过创业中心的海报墙,停下来看一看;下次收到黑客松的邀请邮件,别直接删掉。去尝试,去折腾,去创造。就算最后没有做出一个“大疆”,这段经历本身,这种从 0 到 1 创造价值的能力,也会是你留学生活中最宝贵的财富,是任何一份实习证明都无法替代的。

毕竟,人生最酷的事情,不是在既定的规则里拿第一,而是亲手写下属于你自己的游戏规则。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9839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