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大地标人格图鉴,快来对号入座

puppy

每天穿梭在墨大校园的你,有没有想过,如果这些熟悉的地标建筑都有了自己的人格,会是什么样子?是24小时连轴转、靠咖啡因续命的Baillieu图书馆学霸,还是永远在chill、享受阳光和社交的South Lawn社牛?从古老神秘的Old Quad,到设计感满满的Arts West,我们把墨大的每个角落都变成了一个个鲜活的“同学”。这篇脑洞大开的人格图鉴,绝对让你疯狂点头,找到强烈共鸣!快来对号入座,看看哪个地标才是最懂你的那个“校园分身”吧!

小编悄悄话
嘿,墨大的小伙伴们!这篇文章纯属脑洞大开,是我们编辑部几个“老学长学姐”喝着咖啡聊出来的。里面的“人格”纯属娱乐,数据也是咱们尽力搜罗的,图个乐呵,让你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会心一笑。大家轻松阅读,千万别太较真哦!

还记得你第一天拖着行李箱,站在墨大Parkville校区门口的样子吗?可能跟我一样,有点懵,有点兴奋,看着那些或古典或现代的建筑,心里嘀咕着:“天啊,我未来几年就要在这里‘渡劫’了?”

刚开始,这些建筑只是地图上的一个个标记,是课程表上冷冰冰的代号。比如,ECON10001在‘The Spot’,ARTS10001在‘Arts West’。我们每天像完成任务一样,从一个教学楼匆匆赶往另一个,耳机里放着周杰伦,脑子里想着due。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些地方渐渐有了温度。

你会记得在Baillieu图书馆通宵复习时,清晨六点窗外的第一缕阳光;会记得在South Lawn的草地上,和朋友们分享一块披萨的午后;也会记得在Old Quad的拱门下,拍下第一张穿上学士服的傻笑照片。这些建筑,不再仅仅是砖瓦和玻璃,它们是我们青春的见证者,是我们留学故事里不可或缺的背景板。

所以,我们开了个脑洞:如果这些每天陪伴我们的地标建筑都有了自己的人格,它们会是墨大校园里的哪一种“同学”?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奇妙的世界,给墨大的地标们来一次“人格大揭秘”,看看哪个才是你的“校园灵魂分身”!

Baillieu图书馆:24小时待机的顶级学霸 (INTP)

口头禅:“别说话,安静。以及,咖啡续杯。”

如果说墨大有一个地方自带“生人勿近”的结界,那一定是Baillieu图书馆。它就像班里那个不苟言笑,永远坐在第一排,笔记记得比PPT还全的顶级学霸。他深沉、博学,甚至有点老派。毕竟,作为1959年就“入学”的老前辈,它见证了太多墨大学子的奋斗史。

这位“Baillieu同学”的人格是典型的INTP(逻辑学家)。他拥有一个无比强大的知识库——根据官网数据,整个墨大图书馆系统拥有超过300万册的实体藏书和海量的电子资源,而Baillieu作为主馆,绝对是核心大脑。他外表冷静,内心却是一个高速运转的CPU,随时准备处理你抛出的任何学术难题。

平时,他大部分时间都安安静静地待在那里。一到Final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SWOT VAC),他就彻底“人格裂变”,开启24小时不打烊模式。这个时候的Baillieu,体内流淌的不是血液,是Double Shot Latte。你会看到无数个“分身”趴在桌上,周围散落着啃了一半的三明治和无数篇打印出来的reading。空气中弥漫着旧书的墨香、咖啡的苦醇和若有若无的绝望气息。我一个学会计的朋友曾经发誓,她在Baillieu三楼的角落里连续待了72小时,出门的时候感觉自己“重获新生,但忘了怎么说话”。

对号入座:如果你是一个享受独处、热爱钻研,觉得最浪漫的事就是和知识死磕到底的人,那么恭喜你,Baillieu就是你在墨大的“本命”。那个在无数个深夜里为你亮着一盏灯的地方,就是你最坚实的后盾。

South Lawn:万人迷阳光社牛 (ENFP)

口头禅:“Hey! What's up! 来玩啊!”

与Baillieu的沉静截然相反,South Lawn就是校园里那个永远充满活力、朋友遍天下的阳光社牛。他的人格是ENFP(竞选者),热情、开朗,并且拥有把陌生人迅速变成朋友的魔力。他的人生信条就是:没有什么是一场阳光下的派对解决不了的。

South Lawn的心是开放的。只要天气预报显示有太阳,他就会立刻换上“派对模式”。你会看到草坪上三三两两的学生,或躺或坐,分享着零食,弹着吉他,或者只是单纯地发呆、晒太阳。O-Week(迎新周)期间,这里更是他的主场。根据UMSU(墨大学生会)的统计,每年O-Week都会有超过200个社团在这里“摆摊招新”,上万名新生在这里开启自己的大学社交第一步。烧烤的香气、免费领取的能量饮料、各种奇装异服的社团成员,共同构成了一幅墨大版的“清明上河图”。

我最深的一个记忆,是有一年夏天,学校在South Lawn举办露天电影夜,放映的是《爱乐之城》。几百个学生带着毯子和爆米花,躺在草地上,背后就是亮着灯的Old Quad。当电影结束,大家一起鼓掌时,那种感觉真的特别奇妙,好像整个墨大都变成了一个温暖的大家庭。South Lawn就是有这种魔力,他让每一个人都感觉到被欢迎和接纳。

对号入座:如果你热爱交朋友,享受在人群中的感觉,觉得大学生活不只是学习,更是体验和链接,那么South Lawn绝对是你的“灵魂伴侣”。在这里,你总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开启一段又一段有趣的故事。

Old Quad:出身名门的霍格沃茨学长 (INFJ)

口头禅:(微微一笑)“我在这里,见证了一切。”

Old Quad是墨大当之无愧的“元老”。他诞生于1854年,比墨大建校只晚了一年。如果他是一个人,那一定是一位穿着复古三件套、戴着金丝眼镜、说话慢条斯理的贵族学长。他的人格是INFJ(提倡者),深邃、富有远见,骨子里透着一股与生俱来的优雅和神秘感。

走在Old Quad的回廊里,你总会有一种时空错乱的感觉。哥特式的砂岩建筑,精致的雕花窗格,让人瞬间联想到霍格沃茨的魔法校园。这里是每一位墨大学子心中最神圣的地方,因为最重要的仪式——毕业典礼,就在这里举行。每年毕业季,成千上万的毕业生和家人汇聚于此,将学士帽抛向空中。那一刻,Old Quad就像一位慈祥的长者,微笑着看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从这里走向世界。据统计,墨尔本大学自建校以来,已经培养了超过40万名毕业生,其中不乏诺贝尔奖得主和国家领导人,而Old Quad见证了几乎每一个重要的瞬间。

他不像South Lawn那样喧闹,也不像Baillieu那样功利。他更像一个安静的思考者。很多学生喜欢在傍晚时分,坐在Old Quad的庭院里,看来来往往的人群,或者读一本书。他有一种能让人心静下来的力量。我曾经在写毕业论文最焦虑的时候,一个人在Old Quad坐了一个下午,看着光影在古老的墙壁上移动,心里那些浮躁的情绪竟然慢慢平复了。

对号入座:如果你是一个有怀旧情结、喜欢思考历史和人生、内心住着一个“老灵魂”的人,那么Old Quad一定会成为你的精神寄托。他会告诉你,时间会沉淀一切,真正的智慧,源于内心的平静。

Arts West:特立独行的潮流文青 (ISFP)

口头禅:“设计,是为了更好地表达。”

Arts West是校园里的“异类”和“弄潮儿”。他年轻、时尚,浑身散发着艺术气息。如果把他拟人化,他一定是那个穿着山本耀司风格的衣服、戴着独立设计师品牌的银饰、随时能跟你聊起后现代主义的文科生。他的人格是ISFP(探险家),敏感、有创造力,并且极度注重美学。

2016年才正式“入学”的Arts West,凭借其独特的外观设计,迅速成为墨大的新地标。那面标志性的、布满了世界各地文化名人浮雕的波浪形百叶窗外墙,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这面墙不仅仅是为了好看,它还能根据日照自动调节角度,保证室内的采光和温度。这种兼具美学和功能性的设计,完美诠释了Arts West的“人格”。

走进内部,你会发现这里是“开放式学习”的天堂。各种颜色鲜艳的沙发、可以随意涂鸦的白板墙、错落有致的阶梯式讨论区……完全颠覆了传统教室的沉闷。在这里上tutorial,感觉更像是在参加一场文艺沙龙。我一个学Media的朋友说,每次来Arts West上课,都感觉自己的“艺术细菌”在疯狂滋生。这里,连空气都充满了灵感。

对号入座:如果你对美有执着的追求,讨厌一成不变,喜欢在充满创意和灵感的环境中学习和思考,那么Arts West就是你的“缪斯”。在这里,你的每一个奇思妙想,都可能找到回响。

MSD (设计学院):追求极致的爆肝设计人 (INTJ)

口头禅:“睡什么睡,起来改模型!”

如果说Arts West是文艺青年,那隔壁的MSD(Melbourne School of Design)就是文艺青年中的“技术帝”和“偏执狂”。他的人格是INTJ(建筑师),理性、专注、对作品有着近乎变态的完美主义追求。他的人生,就是由无数个deadline、模型和渲染图组成的。

MSD大楼本身就是一件杰作。这座由本地著名设计公司John Wardle Architects和NADAAA合作设计的建筑,获得了无数国际大奖。其内部悬浮的巨大中庭、开放的工作室和随处可见的学生作品,都彰示着它的专业和野心。这里最不缺的就是才华,最缺的就是睡眠。

凌晨三点的MSD,灯火通明,是校园里另一道不眠的风景线。你会看到学生们围着3D打印机和激光切割机,空气中飘着木屑和胶水的味道。我认识一个读建筑的朋友,他说Final前的一周,他每天的睡眠时间是以分钟计算的。他和他的小组,为了一个毕业设计模型,在工作室里搭起了帐篷。虽然过程无比“惨烈”,但当作品完成的那一刻,那种巨大的成就感,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这就是MSD的魅力,他逼着你把潜力挖掘到极致。

对号入座:如果你是一个对自己热爱的事业有着极致追求,愿意为了一个完美的作品而“不疯魔不成活”的人,那么MSD就是你的战场和圣殿。在这里,你会找到一群和你一样疯狂的同类。

The Spot (商学院):分秒必争的未来精英 (ENTJ)

口头禅:“Time is money. 我们直接说重点。”

The Spot,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商学院大楼(FBE Building),是校园里最“社会”的仔。他总是西装革履,步履匆匆,手机从不离手,嘴里永远是case study, networking, internship这些词。他的人格是ENTJ(指挥官),目标明确,行动力超强,天生具有领导才能。

这座2009年启用的建筑,设计现代,线条凌厉,就像一个蓄势待发的商业帝国。其内部拥有全校最顶级的阶梯教室和报告厅,比如可容纳超过500人的Copland Theatre。这里常年举办各种大型商业论坛和企业招聘会。你总能看到穿着正装的学生,拿着简历,和来自四大、投行、咨询公司的HR们谈笑风生,空气中都飘着“精英”的味道。

在The Spot上课,节奏明显要快很多。教授们语速飞快,案例一个接一个,仿佛晚一秒钟就会错过几个亿的生意。我一个商科朋友吐槽说,每次从The Spot下课,都感觉自己刚参加完一场紧张的董事会,需要去South Lawn“吸氧”回血。但他也承认,这种高强度的环境,确实能锻炼人的抗压能力和效率。

对号入座:如果你目标清晰,渴望成功,享受挑战和竞争,并立志成为未来的商业领袖,那么The Spot就是你的“新手村”和“练级场”。在这里,你将学会未来世界最重要的生存法则。

其实,墨大校园里还有很多有趣的地标,比如像个大蜂巢、永远人声鼎沸的Student Pavilion,像是校园的后勤部长,为你解决温饱问题;还有挥洒汗水、充满荷尔蒙气息的Sports Centre,是自律的健身达人……

我们每个人,在留学的不同阶段,可能都会在这些“人格”之间切换。有时候,我们是埋头苦读的Baillieu;有时候,我们是尽情狂欢的South Lawn;有时候,我们也会在Old Quad的某个角落,安静地思考未来。

下次走在校园里,不妨停下脚步,抬头看看这些熟悉的建筑。它们不只是你上课的地方,它们是你故事的一部分。试着去感受它们的气质,听听它们想对你说的话。也许你会发现,最懂你的,不只是你的朋友,还有这些沉默的、一直陪伴着你的“校园分身”。

所以,你觉得自己是哪个地标呢?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41683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