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学签突发变动!留学生速看!

puppy

正在准备去英国留学的小伙伴们,注意啦!最近英国学签政策突然来了个大变动,真的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特别是关于【家属陪读】的规定,现在收得超级紧,大部分授课型硕士可能都不能带家人一起了。而且,办签证需要的【存款证明】金额也悄悄涨价了哦。不过大家也别太慌,好消息是毕业生工作签证(PSW)目前还很稳固。这次变动具体影响哪些人?对博士和研究型硕士有什么不同?我们又该如何应对?所有你想知道的答案,我们都帮你整理好啦,快点开看看吧!

新政核心要点速览
家属陪读政策(Dependent Visa):自2024年1月1日起,授课型硕士(Taught Master's)课程的国际学生,将不能再为家属(配偶、子女)申请陪读签证。博士和研究型硕士(Research-based Master's)不受影响。
签证费用上涨(Financial Requirement):申请签证时必须支付的“移民健康附加费”(IHS)已于2024年2月6日起大幅上涨,学生签证从每年£624涨至£776。这直接增加了留学总成本,存款证明要覆盖这笔钱哦。
毕业生工作签证(Graduate Route/PSW):好消息!经过审查,英国移民咨询委员会(MAC)已在2024年5月建议保留PSW签证。目前政策稳定,毕业生依然可以享受2年(博士3年)的留英工作机会。

哈喽,各位lxs.net的小伙伴们,我是你们的老朋友,小编Cici。

上周我收到一封私信,来自一个叫小A的女生。她和她男朋友爱情长跑了五年,从大学校园到一起工作,终于下定决心,要一起去英国开启人生的新篇章。小A拿到了她梦想中UCL的offer,她男朋友也准备好了辞职,申请陪读签证,去英国支持她,顺便学学英语,找找机会。两个人的未来规划得清清楚楚,连伦敦哪家公寓的性价比高都研究透了。他们憧憬着在泰晤士河边散步,在海德公园野餐,在图书馆里一起奋斗……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递交签证材料的前夕,一则新闻像晴天霹雳一样砸了下来:英国要收紧学生签证的家属陪读政策了。小A慌了,给我发来一连串的语音,声音里带着哭腔:“Cici,这是真的吗?我男朋友是不是去不了了?我们这么多年的计划,是不是都要泡汤了?”

听着她的声音,我心里也特别不是滋味。因为我知道,小A和她男朋友的故事,不是个例。对于很多留学生来说,出国读书不只是一个人的奋斗,背后还牵动着一个家庭,一份感情。一个看似小小的政策变动,就可能彻底打乱无数人的生活轨迹。

所以,今天这篇文章,我就是要掰开揉碎了,跟大家聊聊这次英国学签的突发变动。不讲官话,不说废话,只告诉你最真实的影响和最实用的应对方法。不管你是单枪匹马,还是计划携家带口,这篇超长干货,都请你一定,一定,要耐心看完!

当“我们”变成“我”:陪读签证,对授课型硕士关上大门

我们先来说说这次变动里最“致命”的一条:家属陪读签证(Dependent Visa)的收紧。

英国政府在2023年5月23号官宣,并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规:除了攻读博士学位(PhD)和特定研究型硕士课程(Research-based postgraduate courses)的学生外,其他所有授课型课程(Taught courses)的国际学生,都不能再为家属申请陪读签证了。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简单粗暴地翻译一下就是:如果你来英国读的是一年制的授课型硕士,比如MSc, MA, MBA, LLM这些,那么你的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将无法通过陪读签证与你一起来到英国生活。

这个政策的冲击力有多大?我们来看一组官方数据。根据英国内政部(Home Office)的统计,在2023年全年,英国签发了将近15万个学生家属签证。你可以想象,这背后是多少个家庭的团聚计划。而新政策一出,意味着未来这十几万个名额,绝大部分都将被砍掉。

我身边就有个活生生的例子。我的朋友Sarah,是一位30岁的职场妈妈,她为了职业转型,下定决心申请了曼彻斯特大学的商科硕士。她的计划是,带着5岁的儿子和丈夫一起去英国。丈夫可以在那边照顾孩子,让她安心学习。可新政一出,她的整个计划都被打乱了。放弃offer吧,前期的努力和金钱都付诸东流;自己一个人去吧,又舍不得年幼的孩子和家庭。她纠结了整整两个月,最后还是无奈地选择了放弃。她说:“留学是我的梦想,但家庭是我的全部。当梦想和全部无法兼顾时,我只能选择后者。”

听到这样的话,真的让人觉得很心酸。英国政府给出的理由是,为了防止有人滥用学生签证途径把它当成一种移民跳板,同时减轻英国公共服务(比如学校、医疗)的压力。这个初衷或许可以理解,但对于那些真正有家庭需求、计划纯粹的留学生来说,确实是“一刀切”的误伤。

那是不是所有硕士都不能带家属了呢?也不是!

政策里留了一个小小的口子,那就是“研究型硕士”(Research-based postgraduate courses)。

很多同学可能有点懵,什么是研究型硕士?它和我们平时申请的授课型硕士有什么区别?

我给大家打个比方。授课型硕士(Taught Master's),就像是去上一个“高级本科”,主要模式是上课、听讲、写作业、小组讨论、期末考试,最后可能写一篇不算太长的毕业论文。我们平时申请的99%的硕士项目,都属于这一类。

而研究型硕士(Research-based Master's),比如MRes(Master of Research)或者MPhil(Master of Philosophy),更像是“迷你博士”。它的核心不是上课,而是跟着导师做一个具体的研究项目。你需要花大量时间在实验室、图书馆或者田野调查上,课程非常少,最终的考核标准是一篇篇幅很长、原创性很高的学术论文。这种课程通常是为那些立志要读博、走学术道路的学生准备的。

所以,如果你真的有带家属的刚需,并且你的学术背景和兴趣也符合,那么在申请的时候,可以多留意一下学校官网上的研究型硕士项目。但一定要想清楚,研究型硕士的申请难度、学习强度和未来发展路径,都和授课型硕士完全不同,千万不要为了带家属而硬着头皮去申请一个不适合自己的项目。

对于小A那种情况,现在就面临着几个选择:要么男朋友也申请一个英国的学校,两个人一起拿学生签证;要么他尝试申请工作签证,但这难度极大;要么,就只能接受长达一年的跨国恋。无论哪一种,都比原计划要曲折得多。

钱包预警!办签证的“隐形”门槛又高了

聊完了让人心情沉重的陪读政策,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个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话题——钱。

最近总有小伙伴在后台问我:“Cici,听说现在办签证的存款证明涨价了,是真的吗?”

这个问题,我要分两部分来回答。

首先,大家常说的作为生活费的“存款证明”金额,也就是官方要求的“Maintenance funds”,其实近几年并没有变。标准依然是:

  • 在伦敦地区上学:需要准备每个月£1,334的生活费。

  • 在非伦敦地区上学:需要准备每个月£1,023的生活费。

这笔钱要求在你的银行账户里连续存满28天,并且在递交签证申请时,存款历史不能超过31天。通常我们按9个月来计算,也就是你需要准备的总生活费大约是:

  • 伦敦:£1,334 x 9 = £12,006

  • 非伦敦:£1,023 x 9 = £9,207

这个数字,加上你未交的学费,就是你存款证明里需要覆盖的总金额。所以,从这个“核心”标准来看,金额本身没涨。

但为什么大家都感觉“涨价”了呢?

因为有一个“隐形”的、但又是硬性规定必须交的费用,出现了大幅度的上涨。它就是——移民健康附加费(Immigration Health Surcharge,简称IHS)

你可以把它理解为强制购买的“英国医保”。交了这笔钱,你在英国留学期间就可以和本地人一样,享受大部分免费的NHS医疗服务(比如看病、住院),除了开药方和看牙医等少数项目需要另外付费。

就在2024年2月6日,这个IHS的费用进行了一次“史诗级”的涨价:

  • 学生签证和不满18岁的申请人,费用从原来的每年£624,暴涨到了£776

涨幅高达24%!

我们来算一笔账。假设你来英国读一年制的硕士,签证时长通常会给到1年零4个月左右,那么你需要支付的IHS总额大约是:£776 (第一年) + £776/2 (多出来的半年左右,按半年算) ≈ £1164。如果你读的是三年本科,那光是这项费用就要超过£2300!

这笔钱是在你网上递交签证申请时,就需要一次性付清的。虽然它不直接体现在那份需要存28天的“存款证明”里,但它实实在在地增加了你办理签证的总成本。你想想,凭空多出来好几百英镑的开销,对于预算卡得比较死的同学来说,确实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我有个学弟,去年12月拿到了offer,当时他算IHS还是按老的£624标准算的。结果因为CAS(Confirmation of Acceptance for Studies,入学确认函)下来得晚,拖到了今年2月份才递签,正好赶上涨价。他当时就懵了,跟我吐槽说:“感觉像是买机票,眼睁睁看着它涨价了,还不得不买,肉疼啊!”

所以,大家现在做留学预算的时候,一定要把这个新的IHS标准算进去。虽然官方要求的存款证明里的生活费没变,但英国这两年的通货膨胀非常严重,物价、房租都在涨。那个每月一千多镑的生活费标准,说实话,在很多城市已经过得非常“极限”了。如果你想生活得稍微舒适一点,多准备一些资金总是没错的。

乌云中的一道光:PSW毕业生签证,稳了!

说了两个坏消息,现在终于要迎来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了!这也是近期所有留学生最关心、最焦虑的一件事——PSW签证(现在官方名称是Graduate Route)会不会被取消?

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别慌,目前来看,它稳稳的!

先给刚接触留学的小白科普一下,PSW签证是什么。它允许在英国成功完成学位的国际学生,毕业后可以无条件地留在英国2年(博士毕业生是3年),用来找工作或者实习。期间你可以为任何雇主工作,没有任何薪资门槛要求,非常自由。这对于想在英国积累一些海外工作经验的同学来说,是一个黄金般的机会。

然而,从去年年底开始,由于英国净移民数量创下历史新高,英国内政部开始放出风声,说要对PSW签证进行审查,评估它是否被“滥用”。这个消息一出,整个留学生圈子都炸了锅。无数正在读书的、准备申请的同学都人心惶惶,生怕自己读完书,这条路就被堵死了。

这个审查任务交给了英国一个非常权威和独立的机构——移民咨询委员会(MAC)。在经历了长达数月的调查和评估后,就在2024年5月14日,MAC正式发布了他们的审查报告。

报告的结论是什么呢?我给大家划一下重点:

  1. 没有证据表明PSW签证被大规模滥用。

  2. PSW签证帮助英国大学在全球范围内保持了竞争力,吸引了优秀人才。

  3. 强烈建议政府“保持”目前的PSW签证政策不变!

这份报告一出,可以说是给所有留学生吃下了一颗定心丸!虽然最终决定权还在政府手里,但MAC的建议分量极重,政府大概率会采纳。这意味着,至少在短期内,我们毕业后依然可以顺利申请这个两年的工作签证。

我认识一个前年从LSE毕业的学姐,她就是PSW政策的受益者。她学的是传媒专业,毕业后利用PSW签证,先是在一家小的创业公司实习,积累了本地经验和人脉。一年后,她凭借着这份实习经历和越来越流利的英语,成功跳槽到了一家知名的公关公司,并最终转为了正式的工签(Skilled Worker Visa)。

她跟我说:“如果没有那两年的PSW作为缓冲,我根本不可能找到现在的工作。刚毕业的国际学生,没有本地经验,想直接找到愿意为你办工签的公司,太难了。PSW给了我一个试错和成长的空间,是我职业生涯的救命稻草。”

所以,对于那些希望在英国有所发展的同学来说,PSW的存在至关重要。现在它保住了,我们更应该好好规划,如何利用好这宝贵的两年时间。不要等到毕业了才开始想,从你踏上英国土地的那一刻起,就应该开始有意识地去参加招聘会、拓展人脉、修改简历、提升专业技能。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写在最后:面对变化,我们该怎么办?

我知道,看完上面这些,你心里可能五味杂陈。留学这条路,好像总是在不断地闯关。政策像天气一样说变就变,我们就像是在大海里航行的小船,只能努力调整自己的帆,去适应风向。

如果你是像小A一样,因为陪读政策而计划被打乱的情侣或家庭,请千万不要先互相埋怨。坐下来,好好沟通。重新审视你们的目标和底线。是一定要一起出国,还是可以接受短暂的分离?有没有其他的路径可以实现团聚,比如另一方也申请留学或工作?如果真的只能一个人先走,那么如何维持感情,如何规划未来的重逢?这些问题虽然现实又残酷,但只有想清楚了,才能做出不后悔的决定。

如果你是为钱发愁的同学,别灰心。除了向家人求助,也可以多了解一下学校的奖学金信息,很多学校都有针对国际学生的奖学金。到了英国之后,在不影响学业的前提下,学生签证是允许每周合法打工20个小时的(假期不限时)。这不仅能补贴生活,也是一个融入当地社会、锻炼语言的好机会。

不管政策怎么变,有一件事是不会变的:那就是你出国留学的初衷——去见识更广阔的世界,去学习更前沿的知识,去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眼前的这些困难,就像是游戏里的一个个小怪,打败它们,你就会升级,会变得更强大。

别怕,这条路上你不是一个人。我们lxs.net会一直陪着你,随时为你更新最新的资讯,分享最有用的干货。有什么问题,随时来找我们聊聊。风雨再大,我们一起扛!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455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