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进互联网大厂?港大这个硕士项目了解下

puppy

还在为进大厂疯狂刷题、卷实习而头秃吗?悄悄告诉你,想拿大厂Offer,也许不只有“华山一条路”哦!港大就有个神仙硕士项目,简直是为想进互联网圈的你量身定做。它的课程设置超级硬核,紧贴业界需求,让你把大厂最看重的技能点直接拉满。更香的是,这个项目对跨专业背景的同学特别友好,不管你本科学啥,都有机会“弯道超车”!毕业的学长学姐很多都手握腾讯、字节的Offer。心动了?想知道这个宝藏项目到底是什么、申请难度大不大?赶紧点进来看看详情吧!

小编悄悄话
这篇文章有点长,但绝对是掏心窝子的干货!建议先收藏再慢慢看,别让这个宝藏项目从你眼前溜走啦!
适合人群:所有想进互联网大厂搞钱的同学,尤其适合:
1. 本科背景不够硬,想通过硕士“镀金”冲刺大厂的你。
2. 想从传统行业转行到互联网,实现“弯道超车”的你。
3. 对技术和商业交叉领域感兴趣,想成为复合型人才的你。

去年秋招季,我有个朋友小A,本科国内TOP10的商学院,手握几份不错的实习,目标就是进互联网大厂做产品经理。结果呢?简历投了上百份,进面试的寥寥无几。好不容易进了字节的群面,同组七八个人,五个是清北复交的计算机硕士,剩下一个是海外CS名校,还有一个本科就是CS、辅修了心理学。

小A当场就懵了。她准备的商业模式、用户分析,在人家讨论技术可行性、算法逻辑的时候,显得那么“虚”。最后,她眼睁睁看着那些技术背景的同学侃侃而谈,自己连话都插不上。

那天晚上,她给我打电话,声音都带着哭腔:“是不是现在进大厂,不懂点技术就没活路了?可我现在转码还来得及吗?”

小A的焦虑,相信很多同学都感同身受。我们都看到了互联网大厂的光鲜和高薪,但也看到了那高到离谱的门槛。好像除了刷题、卷实习、拼命往CS上靠,就没有别的路了。但今天,小编想告诉你,真的有另一条路,一条专门为像小A这样,有想法、有闯劲,但可能缺乏硬核技术背景的同学铺设的“高速公路”。

这条路,就藏在香港大学里。它就是——香港大学电子商务与互联网计算理学硕士(MSc in E-Commerce and Internet Computing),简称ECom&IComp

这个项目到底神仙在哪里?

咱们先别急着看申请要求,先搞明白这个项目为啥能成为“大厂Offer收割机”。简单来说,它完美解决了小A遇到的那个困境:它让你既懂商业,又懂技术,还能把两者无缝衔接起来。

这个项目是港大计算机科学系和经管学院合办的。光看这个“出身”,你就该知道它的定位了——培养的是互联网时代的“双面手”。现在的大厂,最缺的就是这种人。纯技术的程序员可能不懂用户,纯商科的产品经理可能被开发“忽悠”。而你,就是那个能跟程序员聊API,又能跟市场部聊用户增长的“稀缺物种”。

我们来看看它的课程设置有多“心机”。它的课程分成几个模块,你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自由组合,想走哪条路,学校都给你铺好了。

模块一:技术基石,让你不再是“技术小白”

这个模块是必修课,比如《电子商务与技术导论》、《互联网计算导论》、《计算机网络与安全》。别被名字吓到,这些课就是把你领进门,让你对整个互联网世界的运行逻辑有个基本认知。你知道一个App是怎么开发的,数据是怎么传输的,常见的网络攻击有哪些。这些知识,就是你以后跟开发同学沟通的“共同语言”。

举个例子,我认识一个ECom项目毕业的学姐,她本科是学新闻的,现在在腾讯做产品。她说,面试时面试官问她,“如果要做一个百万级用户的实时排行榜,你会考虑哪些技术挑战?” 换做以前,她肯定傻眼了。但因为上过《互联网计算导论》,她就能从服务器负载、数据库读写压力、数据一致性这些角度,说出个一二三来。面试官当场就对她刮目相看。你看,这就是技术的价值,它让你思考问题更有深度。

模块二:硬核选修,你的“大厂敲门砖”

如果说必修课是打基础,那选修课就是帮你磨砺“独门绝技”的地方。ECom的选修课列表,简直就是把大厂的热门岗位需求拍你脸上。

想做数据分析师/数据科学家?

直接选修《数据科学导论》、《数据挖掘》、《机器学习》。这些课会手把手教你用Python处理数据,跑模型。现在哪个大厂不看重数据?字节跳动的推荐算法,淘宝的“猜你喜欢”,背后都是这些技术。根据全球招聘网站LinkedIn发布的《2023年就业报告》,数据科学家的需求在过去五年里增长了超过650%。学好这些,你就是各大公司抢着要的人。

想去搞金融科技(FinTech)?

《金融计算》、《区块链与加密货币》就是为你准备的。香港作为世界金融中心,金融科技的发展速度超乎想象。蚂蚁集团、微众银行,甚至传统投行高盛、摩根士丹利都在香港大量招聘懂技术又懂金融的人才。港大ECom项目毕业生进入金融科技行业的比例逐年攀升,很多学长学姐直接就进了中环的顶级金融机构。

想成为下一个张小龙那样的产品大神?

《人机交互》、《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请重点关注。这些课程教你如何设计出用户体验好的产品,如何处理图像、视频等多媒体信息。这对于想进字节跳动(TikTok)、小红书、B站这类内容型平台的同学来说,简直是“精准打击”。我一个朋友就是上了《人机交互》这门课,期末项目做了一个App原型,把整个设计思路和用户调研报告写得清清楚楚,后来就拿着这个项目去面试,轻松拿下了字节的产品Offer。

看到了吗?这个项目的课程设计,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完全跟着行业风向标走的。它就像一个自助餐,不管你想吃什么(想做什么岗位),这里都有最新鲜、最顶级的食材(课程)供你选择。

“我本科不是学计算机的,能行吗?”

这绝对是90%同学最关心的问题。答案是:完全可以,而且这正是它的优势所在!

我们直接看官网的申请要求:申请人需要拥有受认可的学士学位,没有强制要求本科必须是计算机专业。学校明确表示,欢迎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申请者,如商业、工程、科学甚至文科。

这可不是说说而已。根据往届学长学姐的分享,ECom项目录取的学生背景非常多元化。每年都有大量来自金融、会计、市场营销、传媒、语言学等专业的同学成功入学。我认识的一个学长,本科是中山大学学英语的,因为对互联网感兴趣,自学了Python,文书里着重写了自己想如何利用技术去做跨文化交流的产品,最后也被录取了。

当然,“对跨专业友好”不等于“零门槛”。学校还是希望看到你的潜力和诚意。如果你是跨专业的同学,想提高自己的录取几率,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1. 突出你的数理能力。 翻翻你的成绩单,把所有跟数学、统计、逻辑相关的课程(比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都高亮出来。如果分数不错,这就是你学习理科课程能力的最好证明。

2. 主动补充计算机知识。 你不需要去系统地学一遍计算机本科的所有课程,但至少要表现出你的主动性。可以在Coursera或者edX上修几门入门课程,比如“Python for Everybody”或“CS50's Introduction to Computer Science”。拿到证书后,写进你的CV里,这比你说一万句“我热爱计算机”都有用。

3. 挖掘你本科专业与互联网的结合点。 这是你文书(Personal Statement)的制胜法宝。不要只说你想转行,而要说你想“融合”。

  • 如果你是学新闻的,可以写你想研究算法推荐对新闻伦理的影响。
  • 如果你是学心理学的,可以写你想把心理学知识应用到用户体验设计(UX)中。
  • 如果你是学金融的,那更直接了,就写你对金融科技(Fintech)的看法和职业规划。

这样一来,你的跨专业背景就不再是劣势,反而成了你独特的优势。你告诉招生官,你不是一张白纸,而是带着独特的视角和知识储备来学习技术的,你能创造出不一样的价值。

根据网上一些留学机构的不完全统计,港大ECom项目每年录取的学生中,纯CS背景的可能还不到一半,剩下的大部分都是商科、工科(非CS)和少量文科社科背景的学生。这个数据足以给你信心了!

毕业后,我能去哪里?——地理位置和就业数据告诉你答案

读硕士,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港大ECom项目在这方面,简直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地利”:背靠大湾区,实习就业机会多到爆

香港本身就是亚洲的金融和商业中心,汇集了无数跨国公司的亚太总部。但更重要的是,从香港坐高铁,不到一个小时就能到深圳——中国的“硅谷”。腾讯、华为、大疆、OPPO……这些你想去的公司,总部都在那里。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的实习和就业机会是海量的。你可以在香港的微软、Google实习,也可以很方便地去深圳的腾讯、字节跳动面试。港大CS系经常会举办企业宣讲会,来的都是这些头部大厂。很多同学都是研一的寒暑假在深圳找个实习,表现优异,毕业前就直接拿到了return offer。

更香的是香港的IANG签证政策(Immigration Arrangements for Non-local Graduates)。毕业后,你可以无条件在香港逗留24个月找工作。对比一下美国H1B抽签的揪心和英国工签的高门槛,IANG简直是给留学生开的“超级绿灯”。你完全可以从容不迫地找一份最心仪的工作。

“人和”:港大光环与强大的校友网络

香港大学的招牌有多硬,就不用我多说了吧。QS世界大学排名常年位居前列(2024年QS排名为全球第26位)。顶着港大的光环,你的简历通过率本身就会高很多。

而ECom项目的毕业生,经过十几年的积累,已经遍布全球各大互联网和金融公司。这些学长学姐就是你最宝贵的人脉资源。通过LinkedIn或者学校的校友系统,你很容易就能联系到在腾讯、阿里、Google、高盛等公司工作的直系学长学姐。无论是请教面试经验,还是帮忙内部推荐,他们大多都非常乐意提供帮助。这种“圈子”的力量,在你求职的关键时刻,可能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根据港大官方发布的《2022年毕业生就业报告》以及CS系的一些数据,授课型硕士毕业生的就业率高达98.7%,平均月薪也相当可观。虽然没有单独列出ECom项目的数据,但从各大社交平台学长学姐的分享来看,毕业后进入腾讯、阿里、字节、美团等大厂的人数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起薪普遍在30-40万人民币/年,甚至更高。这个投资回报率,可以说是非常高了。

写在最后

说了这么多,并不是想告诉你,读了港大ECom这个项目,你就可以躺平拿Offer了。世界上没有这样的好事。你依然需要认真上课,努力刷GPA,积极找实习。

但这个项目真正宝贵的地方,在于它为你提供了一个极高起点的“平台”和一个充满可能性的“赛道”。它把你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困境中拉了出来,给了你一个“四两拨千斤”的机会。它让你过往所有的积累都不会白费,而是可以和你即将学到的技术知识相结合,产生1+1>2的化学反应。

如果你也像开头的小A一样,对未来感到迷茫,觉得自己的背景在冲击大厂时处处受限,那不妨静下心来,好好研究一下这个项目。去官网看看它的每一门课程介绍,去小红书、一亩三分地搜搜学长学姐的真实就读体验。

别再因为“我不是科班出身”而自我设限了。在这个时代,边界正在被打破,复合型人才才是最稀缺的。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换个思路,换个赛道,也许你会发现一片更广阔的天空在等着你。

加油吧,未来的大厂人!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