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澳党注意!签证费暴涨,你的预算还够吗?

puppy

准备来澳洲或者正在续签的小伙伴们,快看过来!有个扎心的消息要告诉大家,从7月1号开始,澳洲签证费又要全面涨价了。咱们最关心的学生签(Subclass 500)直接涨到715澳币,而且毕业生工签(485)和陪读签也无一幸免。感觉钱包瞬间被掏空,咱们留学生的钱袋子本就不富裕,这波操作真是雪上加霜啊。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红色炸弹”,你的留学预算还好吗?别慌!除了告诉你具体涨了多少,文章里还深扒了背后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我们整理了几个超实用的省钱小技巧,帮你重新规划预算,稳住心态。想知道怎么应对?赶紧看看全文,早做准备总没错!

留澳党预算预警
签证费暴涨:学生签(Subclass 500)基础申请费已涨至710澳币。
无一幸免:毕业生工签(485)、陪读签等热门签证费用也全面上调。
连锁反应:签证费只是冰山一角,它会直接影响你的整体留学生活预算。
应对策略:别慌!提前规划、重新审视预算,利用文内省钱技巧稳住局面。

“Leo,你快看群里!澳洲签证费是不是又涨了?我刚做好的预算表,感觉要废了……”

凌晨十二点,我的手机屏幕亮了,是明年准备来墨尔本读研的朋友小A发来的“夺命连环call”。她是个计划性超强的女生,为了这次留学,提前一年就开始做功课,Excel表格里的预算清单细致到每周的咖啡钱。可就在她以为万事俱备时,澳洲政府悄悄扔出了一颗“红色炸弹”——自2023年7月1日起,签证费用全面上调。

这个消息就像一块石头砸进留学生圈的湖面,激起千层浪。对于还没递交申请的准留学生,这意味着还没出国,成本就先加了一笔;对于正在澳洲境内准备续签的“老油条”,这更是猝不及防的“背刺”。咱们留学生的钱袋子,本就不是什么聚宝盆,每一分都得掰成两半花。现在,这突如其来的涨价,让本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你的留学预算,还好吗?

一觉醒来,钱包又扁了:签证费到底涨了多少?

咱们先来直面一下这个“残酷”的现实。这次涨价不是小打小闹,而是覆盖了几乎所有和我们留学生相关的签证类别。澳洲内政部官网的数据清清楚楚,看了真有点扎心。

学生签证 (Subclass 500): 这是我们最关心的一项。主申请人的基础申请费,从之前的650澳币,一跃涨到了710澳币。别小看这60澳币,按现在的汇率算,差不多是300人民币。这钱,在澳洲能吃一顿不错的Brunch,或者买两箱快乐水了。

毕业生临时工作签证 (Subclass 485): 对于那些拼死拼活读完书,准备留下来积攒工作经验的同学来说,这个签证是必经之路。它的基础申请费从1730澳币涨到了1895澳币,足足涨了165澳币!将近800人民币啊朋友们,就这么“蒸发”了。想想看,这笔钱够你从悉尼飞墨尔本一个来回,还能顺便住一晚青旅了。

陪读签证/副申请人: 如果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还带着家人,那这笔账算下来更“可观”。举个例子,一个学生主申请人带着配偶一起来。以前的费用是主申请人650澳币 + 配偶485澳币 = 1135澳币。现在呢?主申请人710澳币 + 配偶530澳币 = 1240澳币。仅仅是签证申请费,一个两人小家庭就比之前多付了105澳币。这还没算上可能带着的孩子,每增加一个未成年副申请人,费用也从160澳币涨到了175澳币。

听起来是不是感觉心口一紧?我的朋友小林,去年刚带着妻子来悉尼大学读博。他苦笑着跟我说:“当时看到续签费用时,我反复确认了好几遍,以为自己眼花了。涨价的钱虽然不是天价,但那种感觉就像你兴冲冲去超市买打折牛奶,结果发现价签换了,还涨价了,特憋屈。” 这种“温水煮青蛙”式的成本增加,正一点点侵蚀着我们的留学预算。

澳洲政府为啥突然“抢钱”?

每次涨价,大家心里都会犯嘀咕:好端端的,为什么又要涨价?难道澳洲政府觉得我们留学生是“行走的ATM”吗?其实,这背后的原因还挺复杂的,并不仅仅是“缺钱”那么简单。

一个主要原因是通货膨胀和运营成本增加。大家在澳洲生活久了都能感觉到,从超市的生菜到加油站的油价,什么都在涨。政府运营的成本,比如审理签证的人力、系统维护等,自然也水涨船高。根据澳洲统计局(ABS)的数据,近两年的年通胀率一度飙升。政府调整签证费用,部分原因就是为了让收费与服务成本保持同步,说白了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另一个原因是财政预算的需要。在2023-24财年的联邦预算案中,政府明确提出了通过提高签证申请费来增加财政收入的计划。这笔钱会被用到哪里去呢?官方的说法是,将用于改善签证审理系统,提高处理效率,以及资助其他关键的政府服务。比如,之前大家抱怨学生签审理速度慢如蜗牛,政府承诺投入资金优化流程,而这笔钱的一部分就来源于我们贡献的签证费。

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是对移民体系的宏观调控。虽然澳洲一直欢迎国际学生,但政府也在不断调整移民政策,以确保整个体系的可持续性。通过价格杠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申请数量,筛选出意愿更强、准备更充分的申请人。这是一种相对温和的调控手段,虽然我们留学生感受到的可能只有“钱包一紧”的痛。

就像在悉尼CBD开咖啡店的王哥说的:“租金、咖啡豆、人工都在涨,我的拿铁也不得不从4.5澳币涨到5澳币。政府也像个大管家,柴米油盐都贵了,它收的服务费自然也得跟着调整。” 这么一想,似乎也多了几分理解,但理解归理解,我们自己的预算压力可是实实在在的。

别慌!省钱大法这就奉上

吐槽归吐槽,日子还得过。面对上涨的签证费和澳洲“万物皆涨”的大环境,我们能做的不是怨天尤人,而是积极应对。这里给大家整理了几个超实用的省钱小技巧,帮你把多花出去的签证费,从日常生活的牙缝里“抠”回来。

第一招:重新激活你的预算表,精打细算

如果你像小A一样有做预算的习惯,那现在是时候打开它,重新审视每一项开支了。如果没有,赶紧创建一个!别觉得麻烦,一个清晰的预算表能让你对自己的财务状况了如指掌。

你可以用Excel,也可以用手机App(比如澳洲本土的Pocketbook或者全球通用的Goodbudget)。把你的开销分为“固定支出”(房租、学费、电话费)和“可变支出”(吃饭、交通、娱乐)。

真实案例: 昆士兰大学的学姐Sarah,通过记账发现自己每周花在咖啡和外卖上的钱居然高达80澳币。她下定决心,每周只允许自己点两次外卖,其他时间自己做饭,并自带咖啡去学校。一个月下来,她成功省下了超过200澳币!这笔钱,不仅覆盖了签证费的涨幅,还绰绰有余。

第二招:薅遍学生羊毛,折扣就是王道

在澳洲,学生身份可是个“宝藏”。千万别忘了利用你的学生证,它可以帮你省下一大笔钱。两个必备神器一定要知道:UNiDAYS和Student Edge。注册后,你会发现一个新世界:

  • 购物: 像The Iconic(时尚)、Apple(电子产品)、JB Hi-Fi(电器)等很多品牌都有学生折扣,通常是10% off。
  • - 餐饮: 不少餐厅和快餐店,比如麦当劳、Subway,出示学生证也能享受优惠。 - 交通: 在你所在的州申请公共交通学生优惠卡(Concession Card),坐公交、火车的费用直接减半。 - 娱乐: 看电影、参观博物馆、去动物园,学生票都能便宜不少。

别小看这些零零散散的折扣,积少成多,一个月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养成消费前先搜一下有没有学生折扣的习惯,你的钱包会感谢你的。

第三招:合法打工,开源才是硬道理

节流很重要,但开源更能让你从容。根据目前的政策,持有学生签证的我们,在学期期间每两周可以合法工作48小时,假期则没有限制。澳洲的最低时薪标准在全球都算高的(目前是税前23.23澳币/小时),所以兼职收入相当可观。

真实案例: 在墨尔本RMIT读设计的阿杰,在一家咖啡店做兼职咖啡师。他每周工作20小时左右,税后收入大概能有400多澳币。这笔钱不仅完全覆盖了他的生活费,还能攒下一部分作为旅行基金。他说:“打工不仅能赚钱,还能练习口语,融入当地社会,比整天闷在图书馆里收获多多了。”

你可以在Seek、Indeed这些主流招聘网站上找工作,也可以多关注学校的职业中心(Career Hub),那里经常有专门面向学生的工作机会。从餐饮、零售到家教、翻译,总有一款适合你。

第四招:转变消费观念,从“大头”开刀

房租和伙食费,是留学生活中最大的两笔开销。在这些“大头”上省钱,效果立竿见影。

  • 住宿: 如果不是非要体验独居的快乐,和朋友合租(Share House)绝对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在悉尼、墨尔本这种大城市,合租比自己住Studio或一室一厅的公寓,一个月至少能省下400-800澳币。
  • 吃饭: 学会自己做饭,是留学生的必备技能。少吃外卖,多逛超市。像Aldi、Costco这样的平价超市是你的好朋友,Woolworths和Coles也经常有半价折扣。每周自己做饭,对比天天外食,轻松省下100-150澳币。
  • 购物: 教科书、家具、小家电,不一定非要买全新的。Facebook Marketplace、Gumtree以及各种本地二手社群是淘货的好地方。我认识一个同学,用不到300澳币就在Marketplace上配齐了自己房间的全套家具,从床、书桌到衣柜,应有尽有。

钱虽然重要,但心态更要稳!

说了这么多,其实想告诉大家的是,签证费涨价固然让人不爽,但它不应该成为你留学路上的绊脚石。留学本身就是一场关于独立和成长的修行,学会理财、规划生活,正是这场修行中至关重要的一课。

这点涨价的费用,可能只是你在澳洲打两天工的收入,或者是你少买一件非必需品的钱。把它看作是一个提醒,一个让我们更早学会审视自己消费习惯、更积极地规划未来的契机,心态可能就会完全不同。

澳洲的阳光、沙滩、考拉,还有世界一流的教育资源,这些才是我们漂洋过海所追求的。别让小小的签证费动摇了你的决心。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办法总比困难多。现在,赶紧打开你的预算表,或者拉上你的小伙伴,一起研究怎么“薅羊毛”,把这笔钱“赚”回来吧!我们一起加油!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