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CS王牌院校大盘点,申请必看!

puppy

还在为香港CS选校头秃吗?面对港大、中大、科大这三座大山,是不是感觉眼花缭乱,不知从何下手?别担心,这篇超全盘点就是为你准备的!我们不仅会带你深入了解各家CS项目的神仙课程和研究方向(比如谁家的AI更硬核,谁家的Fintech更吃香),还会掰开揉碎了讲清楚它们的招生偏好和申请潜规则,帮你精准定位,少走弯路,一篇文章让你彻底告别选择困难症!

小编掏心窝子的话
选校 ≠ 选排名!港大、中大、科大这三家的CS项目,就像三个性格迥异的武林高手,各有各的独门绝技。强扭的瓜不甜,性格不合,你递出去的申请材料可能秒进“回收站”。这篇文章不讲官话,只讲大白话,帮你找到那个最适合你的“本命”项目,让你把每一分努力都花在刀刃上!

“完了,芭比Q了。”

凌晨两点,Alex顶着一双熊猫眼,第N次在港大、中大、科大的CS项目官网上来回切换。屏幕上密密麻麻的课程代码和教授名字,在他眼里已经糊成了一片马赛克。港大的“老牌贵族”光环很诱人,中大AI的“学术金字招牌”闪闪发光,科大的“工科新贵”名声在外……每个看起来都那么好,又好像都差不多。

“这个Financial Computing方向是干嘛的?跟科大的Fintech有啥区别?”

“都说中大AI牛,但录取bar是不是高到天际了?”

“我这个双非背景,GPA 3.7,是不是申科大就是纯纯的炮灰?”

这些问题像弹幕一样在他脑子里疯狂刷屏,越想越焦虑,越焦虑越睡不着。我相信,Alex的经历,绝对是每个DIY申请香港CS的同学都经历过的“至暗时刻”。别怕,今天小编就带上我的“显微镜”,帮你把港三的CS项目掰开了、揉碎了,让你看得明明白白,选得清清楚楚!

香港大学 (HKU):底蕴深厚的“全能型选手”

一提到港大,大家脑海里浮现的第一个词可能就是“名校光环”。作为香港历史最悠久、综合排名常年霸榜的大学,HKU自带一种沉稳的“贵族”气质。它的CS项目也一样,四平八稳,底蕴深厚,像一个内功扎实的全能型选手。

HKU的计算机系主要开设的是Master of Science in Computer Science [MSc(CompSc)]。这个项目最大的特点就是“全面”,它设置了四个主流方向(Stream),基本覆盖了当前CS领域最火热的赛道:

  • 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网络安全 (Cyber Security)

  • 数据科学 (Data Science)

  • 金融计算 (Financial Computing)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灵活选择。比如,你想往AI方向发展,可以多选一些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的课;如果你对用代码“赚钱”感兴趣,那金融计算方向的课程,比如COMP7805 "Introduction to Financial Computing",就会教你量化交易、风险建模这些硬核知识,让你离中环更近一步。

神仙课程和研究方向

港大CS的课程设置非常务实,既有理论深度,也紧贴业界需求。举个例子,在AI方向,你不仅能学到COMP7404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nd Machine Learning"这样的核心理论课,还能接触到像COMP7409 "Deep Learning"这样前沿的实践课程。他们的教授很多都有业界背景,上课时会穿插大量真实案例,让你不只是在学屠龙之技。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它的金融计算方向。背靠香港这个全球金融中心,HKU的Fintech资源得天独厚。这个方向的课程会涉及到很多金融知识和计算机技术的交叉应用,比如区块链技术、算法交易等。去年毕业的一个学姐,就是选了这个方向,毕业后直接进了一家国际投行的技术部,起薪非常可观。她说,面试官对她在港大做的那个关于“高频交易策略”的课程项目非常感兴趣。

招生偏好和申请潜规则

好了,重点来了。港大这位“贵族”,到底喜欢什么样的学生?

首先,硬件条件要过硬。虽然官网没写明,但根据近几年的录取数据,985/211院校的学生,GPA建议在85分以上,双非院校的同学则建议GPA越高越好,最好能有88-90分,外加一些拿得出手的项目或实习。2023 Fall,我认识的一个来自某211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的同学,GPA 86,雅思7.0,有两段腾讯的实习,顺利拿到了offer。

其次,港大非常看重申请者的综合素质和背景匹配度。你的文书(Personal Statement)一定要写得有针对性。不要只空喊“我热爱计算机”,而是要具体说明你为什么选择港大,为什么选择这个特定的方向。比如,申请金融计算方向,你就要在PS里体现出你对金融市场的理解,或者你做过相关的量化项目,哪怕只是一个课程设计。

一个“潜规则”是,港大的MSc(CompSc)项目对于转专业的同学相对友好,但前提是你要有足够的数学基础和相关的编程经历。比如,你本科是数学或物理专业,辅修过计算机,或者自学了Python、Java,做过一些数据分析的项目,那么申请时就有机会。去年就有一个本科是统计学的同学,凭借着出色的数学背景和几个Kaggle竞赛的成绩,成功上岸了Data Science方向。

总的来说,港大CS适合那些背景不错、目标明确,希望在一个综合性强、资源丰富的平台全面发展的同学。

香港中文大学 (CUHK):AI领域的“学术王者”

如果说港大是“全能选手”,那么中大就是某个领域的“绝世高手”,这个领域就是——人工智能(AI)。坐落在山顶,环境清幽,CUHK的学术氛围非常浓厚,有点像一个潜心修炼的“学术殿堂”。

提到CUHK的CS,就不能不提它在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领域的统治级地位。汤晓鸥教授创立的MMLab(多媒体实验室)被誉为AI界的“黄埔军校”,商汤科技(SenseTime)的许多创始人就出自这里。这种强大的学术基因,也深深地烙印在了它的研究生项目中。

CUHK有两个和CS强相关的王牌项目:

  • 理学院的 Master of Science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ScAI)

  • 工程学院的 Master of Science in Computer Science (MScCS)

神仙课程和研究方向

MScAI项目可以说是为了培养AI领域的专才而生。课程设置非常硬核,上来就是CSCI5350 "Advanced Topics in Deep Learning"、AIFT5001 "Foundations of AI"这种高阶课程。如果你立志要在AI领域深耕,想和最顶尖的大脑一起探讨算法的奥秘,那么这里绝对是你的天堂。

这个项目的一大特色是与业界的紧密联系。他们会邀请很多来自商汤、腾讯AI Lab的工程师来做讲座,甚至开设短期课程。去年一个就读AI项目的朋友告诉我,他们有个课程的final project,就是直接解决一个业界真实场景下的图像识别问题,非常有挑战性,也让他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

而MScCS项目则相对更传统和全面一些,但依然能感受到浓厚的AI研究氛围。它的课程选择自由度很高,你可以选择很多与AI、数据科学、计算机图形学相关的课程。对于那些想打好CS基础,同时又对AI有浓厚兴趣的同学来说,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招生偏好和申请潜规则

想叩开CUHK,尤其是MScAI项目的大门,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位“学术王者”的口味相当“挑剔”。

第一,极度偏爱研究背景。如果你有发表过论文(哪怕是水会),或者有在实验室搬砖的经历,绝对是巨大的加分项。招生官希望看到你对学术研究的热情和潜力。我认识的一个同学,本科GPA不算顶尖(大概85/100),但跟导师做过一个省级的研究项目,还发了一篇二作的会议论文,最后成功被MScAI录取。他的经历说明,一段有深度的研究经历,有时比高几分的GPA更有用。

第二,对本科背景要求很高。CUHK的CS项目,尤其是AI,非常看重申请者的数学和编程功底。计算机、软件工程、自动化、数学等强相关专业的学生会更有优势。根据录取数据,被录取的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国内顶尖的985院校,比如清北复交、浙大、中科大等。

第三,面试是关键环节。MScAI项目通常会有面试,面试官很可能是该领域的教授。他们会问一些非常技术性的问题,比如让你解释一下某个机器学习算法的原理,或者聊聊你做过的项目。这不仅是考察你的技术能力,也是在看你的沟通能力和思维逻辑。所以,申请CUHK,一定要把简历上写的每一个项目都吃透。

简单来说,CUHK更适合那些对学术研究有浓厚兴趣,未来有读博打算,或者想在AI特定领域成为专家的“技术痴”们。

香港科技大学 (HKUST):业界导向的“效率先锋”

HKUST是一所非常年轻的大学,但它的崛起速度令人惊叹,尤其是在工科领域。整个校园都弥漫着一种快节奏、高效率、“干就完了”的氛围,像一个充满活力的“创业公司”。这里的学生被戏称为“卷王”,因为竞争确实非常激烈。

科大的CS项目也完美继承了这种气质:极度务实、紧贴业界、培养目标就是让你毕业后能立刻在各大科技公司独当一面。它有几个非常火爆的授课型硕士项目,其中最受追捧的是:

  • Master of Science in Big Data Technology (MScBDT)

  • Master of Science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ScIT)

神仙课程和研究方向

MScBDT项目是科大的“王牌中的王牌”,由计算机系、数学系和商学院联合开办。这种跨学院的设置是它最大的亮点。你不仅能学到COMP5331 "Big Data Computing"这样的硬核技术课,还能学到MATH5350 "Statistical Learning"这样的数学理论课,甚至还有商学院开设的商业分析课程。这种课程设计,就是为了培养既懂技术又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这也是当前就业市场上最抢手的人才类型。

科大的课程强度是出了名的大。一个在读BDT的学长吐槽说,几乎每周都有quiz,每个月都有project,一学期下来感觉自己被“榨干”了。但也正是这种高强度的训练,让科大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极具竞争力。很多同学毕业后都进入了Google、Meta、BAT等国内外大厂。

而MScIT项目则被很多人视为“转码神项目”。它的课程设置覆盖面很广,从软件工程到数据科学,从多媒体到网络,都有涉及。对于那些本科非CS,但想转行做程序员的同学来说,IT项目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系统性学习和背景提升的平台。虽然被称为“转码友好”,但它的申请难度和课程难度也一点不低。

招生偏好和申请潜规则

科大这位“效率先锋”,在招生时也表现得非常直接和“结果导向”。

首先,极度看重三维(GPA、语言成绩、本科院校)。科大是出了名的“数字控”,你的GPA和学校背景在申请中占有非常大的权重。对于BDT这种热门项目,985院校GPA 88+的申请者都可能被刷掉,竞争激烈程度可见一斑。2023 Fall的录取数据显示,BDT项目的录取者平均GPA高达3.8/4.0以上。

其次,量化背景是王道。无论是BDT还是IT,科大都非常偏爱那些数学、统计、计算机背景强的学生。你的成绩单上,如果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这些课程分数很高,会非常加分。申请BDT项目,如果你有相关的数学建模竞赛(比如美赛)获奖经历,那绝对是锦上添花。

一个有趣的“潜规则”是,科大的申请是“先到先得”的滚动录取模式(Rolling Basis)。这意味着,越早提交申请,你的材料就越早被审理,录取的几率也相对更大。每年9月份申请系统一开放,就有大批优秀的申请者涌入。如果你等到第二年1、2月份才慢悠悠地提交,可能很多位置都已经被占了。所以,申请科大,一个字:快!

科大适合那些目标明确就是为了就业,不畏惧竞争,希望通过一年高强度的学习快速提升职业技能的“实干家”。

告别选择困难症,我到底该怎么选?

说了这么多,我们来做个小小的横向对比,帮你精准定位。

如果你的目标是AI研究或读博:

首选绝对是CUHK。它强大的师资力量、浓厚的学术氛围和顶尖的研究实验室,能为你未来的学术生涯铺平道路。港大的AI方向也很好,但更偏应用一些,可以作为备选。

如果你的目标是进入金融科技(Fintech)领域:

HKU的金融计算方向和HKUST的BDT项目都是顶级选择。HKU更侧重金融理论和计算的结合,背靠港大的商学院和法律学院资源,人脉网络强大。HKUST的BDT则更偏向于用大数据技术解决金融问题,技术更硬核。可以根据自己的背景和兴趣点来决定。

如果你想转专业进入CS领域:

HKUST的IT项目是公认的对转专业相对友好的项目,课程设置系统全面。HKU的CS项目也接受背景优秀的转专业申请者,特别是那些数理基础好的同学。相对而言,CUHK的CS项目对科班背景的要求会更严格一些。

如果你的终极目标就是毕业后找到一份大厂的好工作:

HKUST以其极强的就业导向和校友网络,绝对是首选。高强度的课程训练能让你在求职时底气十足。HKU的名校光环在求职时也是一块金字招牌,就业情况同样非常出色。CUHK的毕业生在AI算法岗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最后的最后,想跟你说几句大白话。

别再死死盯着QS排名那个数字纠结了,也别再因为听了某个中介的“内部消息”就轻易改变自己的方向。选校,说到底是一场你与自己的对话。

问问自己,你到底想要什么?

是想在安静的山顶,跟着AI大牛探索算法的星辰大海?还是想在中环的落地窗边,敲下改变金融市场的代码?是享受百年名校的深厚底蕴,还是想在一个充满活力的年轻校园里,和一群“卷王”们一起拼搏?

你的答案,其实就藏在港大古老的红砖墙里,藏在中大未圆湖的波光里,也藏在科大通往海边的长长阶梯上。

现在,关掉那些让你眼花缭乱的排名网页,打开你真正感兴趣的项目官网,去看看那些教授的研究主页,去LinkedIn上搜一搜你想去的公司的员工都毕业于哪里。你的梦校,从来不是“等”来的,而是靠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走”过去的。

祝你,早日拿到那封让你心动的Offer!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