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所纽约宝藏校,毕业直通华尔街

puppy

还在为来纽约读商科选校而头秃吗?感觉藤校太卷,普通学校又怕毕业就失业?快来抄作业!今天给你安利一所超宝藏的“小众神校”。它地处纽约心脏,虽然在国内名气不算顶流,但一提到进华尔街,它的毕业生简直是“横着走”!高盛、大摩、J.P. Morgan的offer拿到手软,靠的就是它家超给力的校友网和从简历改到模拟面试的“保姆级”职业服务。对于想在金融圈闯荡的留学生来说,这儿的性价比和求职资源简直拉满!想知道这所低调务实、被誉为华尔街“黄埔军校”的学校到底是谁吗?

小编悄悄话
这篇文章有点长,但全是干货!特别是想来纽约读商科、闯金融圈的同学,请一定、一定、一定耐心看完。这可能就是你一直在找的那块“跳板”,能帮你省下大笔学费,还能帮你推开华尔街的大门。别嫌我啰嗦,因为这所学校,真的值得!

这所纽约宝藏校,毕业直通华尔街

去年秋天,我约了个刚来纽约的朋友在中城Bryant Park旁边的一家咖啡馆见面。阳光正好,我们聊着她对未来的迷茫。她手握着还不错的GPA和GRE成绩,一心想冲刺金融硕士,但看着哥大、纽大的申请要求和天价学费,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常春藤太卷了,我怕自己只是个炮灰。但去个普普通通的学校,我爸妈又担心我毕业找不到工作,几十万学费打水漂。在纽约,是不是只有名校光环才有用?”她搅着咖啡,满脸焦虑。

就在这时,邻桌两个西装革履的男生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他们看起来像是刚从附近写字楼出来摸鱼的金融人。其中一个年纪稍长,正在给另一个年轻的传授经验:“……你的简历问题不大,Baruch的背景在咱们这层楼很加分。下周模拟面试我再找两个VP帮你练练,别紧张,我们组里Baruch校友多,大家都会罩着你。”

朋友悄悄碰了碰我:“Baruch是哪?没怎么听过啊,校友这么厉害?”

我笑了。这正是我想告诉她的答案,也是今天想分享给所有和她有同样困惑的同学的——那所被华尔街悄悄偏爱,却被很多国内留学生忽略的宝藏学校:纽约市立大学巴鲁克学院(Baruch College, CUNY)。

如果你觉得藤校遥不可及,又不想在普通学校里虚度光阴,那么请坐好,今天这篇超长“安利”,可能会彻底改变你的选校清单。

揭秘“华尔街黄埔军校”:它到底是谁?

一提到纽约的大学,大家脑海里首先跳出来的就是哥伦比亚大学和纽约大学(NYU)。它们就像这座城市的两颗明珠,星光熠熠。而巴鲁克学院,隶属于纽约市立大学(CUNY)系统,更像一颗隐藏在曼哈顿街头的珍珠,光芒内敛,却质地坚硬。

CUNY是全美最大的公立大学系统之一,而巴鲁克学院是其中最顶尖的商学院,它的全称是Zicklin School of Business(杰克林商学院)。很多人对“市立大学”有误解,觉得它可能不如“私立大学”高大上。但在纽约这个靠实力说话的地方,巴鲁克用几十年如一日的毕业生表现,为自己赢得了“华尔街直通车”和“穷人的哈佛”这样接地气又含金量十足的称号。

它的地理位置简直是为金融而生。学院坐落在曼哈顿中城的熨斗区(Flatiron District),周围环绕着各大金融机构、科技公司和咨询公司。从学校出发,坐地铁十几分钟就能直达华尔街。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当别的学校学生还在为找一份实习而长途跋涉时,巴鲁克的学生可能上午还在上课,下午就已经坐在摩根大通的办公室里实习了。这种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地理优势,是任何其他城市的学校都无法比拟的。

硬核数据:不谈玄学,只看结果

我们留学生选学校,最关心的就是“出路”。巴鲁克最让人信服的,就是它那份堪称华丽的毕业生就业报告。口说无凭,我们直接上数据。

打开LinkedIn,输入“Baruch College”,再筛选公司,你会看到一串让你心跳加速的名字。截至2023年底的数据显示:

  • 在J.P. Morgan Chase & Co.工作的巴鲁克校友超过 2,800 人。

  • 在Citigroup(花旗集团)工作的校友超过 2,500 人。

  • 在Morgan Stanley(摩根士丹利)工作的校友超过 1,800 人。

  • 在Goldman Sachs(高盛)工作的校友超过 1,600 人。

  • 在Bank of America(美国银行)工作的校友也接近 2,000 人。

这些数字是什么概念?这意味着在华尔街的几乎每一栋核心办公楼里,都有你的学长学姐。这个校友密度,甚至超过了许多所谓的“名校”。《华尔街日报》和《商业周刊》都曾多次将巴鲁克评为投资银行和金融机构的目标学校(Target School)之一。它不是那种需要你费尽心机去敲门的学校,而是各大银行HR会主动前来举办招聘会、建立联系的“主场”。

尤其是在会计和金融工程(MFE)这两个王牌专业上,巴鲁克的实力更是达到了顶尖水平。

它的会计硕士项目常年在美国排名前十,毕业生是“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德勤、普华永道、安永、毕马威)的“收割机”。我认识的一位学会计的学姐,毕业前就同时拿到了德勤和普华永道的offer,她说:“我们系的同学,只要自己不作妖,毕业进四大基本是标配。”

而它的金融工程硕士(Master of Financial Engineering)项目,更是神一般的存在。在QuantNet这个全球最权威的金融工程项目排名上,巴鲁克的MFE项目常年稳居全美前三,甚至多次登顶第一,力压普林斯टन、卡内基梅隆等一众顶尖名校。2024年的最新排名中,巴鲁克MFE项目位列全美第一!这个项目的毕业生,是华尔街最抢手的宽客(Quant),起薪中位数普遍在15万美元以上,是真正的金字塔尖。

真实案例就在身边。我的朋友Leo,两年前从国内一所普通211大学毕业,凭借着过硬的数理背景和实习经历,成功申请到了巴鲁克的MFE项目。他坦言,当时也拿到了其他排名更高的综合性大学的offer,但最终选择了巴鲁克,就是看中了它无与伦比的就业资源。毕业时,他成功入职了文艺复兴科技(Renaissance Technologies)——全球最顶尖的对冲基金之一,起薪和奖金加起来,第一年就轻松超过了25万美元。他感慨地说:“在巴鲁克,你身边全是和你一样目标明确、拼命努力的人,整个环境都在推着你往前进。”

秘密武器之一:“保姆级”职业发展中心

为什么巴鲁克的学生在求职市场上如此能打?除了过硬的专业知识,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学校提供的“武装到牙齿”的职业服务。巴鲁克的斯塔尔职业发展中心(Starr Career Development Center)简直是业界良心。

它提供的不是那种大而化之的讲座,而是真正“保姆级”的一对一服务。从你入学的第一天起,它就介入了你的职业规划。

简历修改?小意思。 你可以随时预约Career Counselor,他们会逐字逐句地帮你修改简历,直到它看起来像一份出自专业人士之手的“作品”。他们甚至会教你如何根据不同公司的要求,调整简历的关键词(Keywords),以通过AI的初步筛选。

模拟面试?专业级的。 斯塔尔中心会定期邀请来自高盛、大摩等公司的在职校友回到学校,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模拟面试。给你面试的不是学校老师,而是明天可能就会在真实面试中遇到你的行业VP或Director。他们会给你最真实、最尖锐的反馈。我一个朋友参加完一次模拟面试后,被一位来自J.P. Morgan的校友批得“体无完肤”,但也正是这次经历,让她彻底明白了投行的面试逻辑,最终在秋招中顺利拿下了offer。

人脉搭建?学校帮你铺路。 学校会举办无数场企业宣讲会、校友社交晚宴和行业精英分享会。在这里,你不是在网上冷冰冰地投简历,而是有机会和招聘官、未来的同事面对面交流。斯塔尔中心还会组织各种“Trek”,比如“Wall Street Trek”,直接带学生组团参观各大投行总部,与内部团队深入交流。这种机会,对于没有任何背景的留学生来说,简直是无价之宝。

我认识的一个学妹,就是在一个学校组织的校友晚宴上,认识了一位在瑞银(UBS)工作的学姐。两人相谈甚欢,学姐非常欣赏她的积极主动,回去后就帮她内推了暑期实习。后来,她也凭借出色的表现成功拿到了Return Offer。她说:“在巴鲁克,你永远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只要你敢于开口,总有校友愿意拉你一把。”

秘密武器之二:无价的“巴鲁克帮”

这就要说到巴鲁克最核心的竞争力——它那团结得近乎“抱团”的校友网络。这群人,被外界戏称为“Baruch Mafia”或“巴鲁克帮”。

为什么巴鲁克的校友特别团结?这和学校的“人设”有关。巴鲁克的学生,很多都不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富二代。他们大多是第一代移民或者像我们这样的国际学生,家庭背景普通,但个人极其努力,目标明确,就是要在纽约这个残酷的城市里打拼出一片天。这种相似的背景和“Hustle”精神,让他们之间形成了一种天然的纽带。

他们深知打拼不易,所以当他们功成名就后,非常乐意回头帮助和自己一样努力的学弟学妹。这种“传帮带”的文化,在巴鲁克深入骨髓。正如开头那个场景,一个Baruch的新人进入公司,周围的Baruch校友会很自然地把他当作“自己人”来照顾。

这种帮助是实实在在的。可能是一次宝贵的内推机会,可能是一场面试前的“机经”分享,也可能只是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的一句点拨。这种非官方但极其强大的支持系统,是花多少钱都买不来的。在华尔街这个极度看重人脉的圈子里,拥有一个“巴鲁克校友”的身份,就像拿到了一张进入内部圈子的门票。

超高性价比:用公立的学费,撬动私校的资源

最后,我们来谈一个最现实的问题:钱。

对于大部分留学生家庭来说,学费和生活费是一笔巨大的开销。纽约的私立大学,比如哥大和纽大,硕士项目一年的学费动辄8万到10万美元,两年下来光学费就可能要花掉近2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超过140万。

而巴鲁克作为公立大学,学费就亲民太多了。以它的王牌项目之一金融硕士(Master of Science in Finance)为例,国际学生一年的学费大约在3万美元左右。两年下来,总学费可能还不到NYU一年的一半。用更少的投入,获得一个直通华尔街的顶级平台,这个投资回报率(ROI),简直高到惊人。

这不仅仅是省钱的问题。更低的学费意味着更小的经济压力和心理负担。你不用背负着沉重的债务,可以在求职时更加从容,选择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方向,而不是被迫为了还贷而去接受一份不喜欢的工作。这对于一个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是何等的重要。

巴鲁克学院用事实证明了一件事:教育的价值,不应该只用学费来衡量。它提供的是一种务实、高效、直达目标的成功路径。它不给你虚无缥缈的光环,而是给你最实用的技能、最强大的校友网络和最直接的就业机会。

写在最后: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

聊了这么多,并不是说巴鲁克就是完美的,它也有自己的短板。比如,作为一所通勤学校(Commuter School),它的校园生活可能不如那些拥有大片草坪和兄弟会的传统大学丰富多彩。它的综合排名确实不如那些藤校显赫,如果你未来的目标是回国进入体制内或者一些极度看重“名校Title”的行业,那它可能不是最优选。

但如果你和我开头提到的那个朋友一样,目标明确,就是想在毕业后杀入纽约的金融圈,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努力工作在华尔街立足,那么巴鲁克绝对是你应该严肃考虑的选择。

别再只盯着U.S. News的综合排名榜了。选校是一场信息战,更是对自己未来的一次精准投资。花点时间,去LinkedIn上看看你想去的公司里,都有哪些学校的校友。去学校的官网上,仔细研究一下他们的课程设置和就业报告。大胆地去联系那些在读的学长学姐,问问他们最真实的就读体验。

记住,留学申请不是为了在朋友圈里晒出那个最响亮的校名,而是为了找到那条最适合你、能把你送到梦想彼岸的船。对于想征服华尔街的你来说,巴鲁克这艘外表朴实但动力强劲的“战舰”,或许就是最好的选择。

别让信息差,成为你通往梦想之路的绊脚石。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