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长温馨提示 |
|---|
| 这篇指南100%来自一个普通学长的真实体验,带着强烈的主观色彩和个人偏好。你未来的体验可能会完全不同,但这正是探索的乐趣所在,对吧?把它当作一份藏宝图,而不是说明书。真正的宝藏,要靠你自己去发现! |
别只看排名!学长带你深度逛校园
嘿,未来的学弟学妹们,我是你们在lxs.net的野生学长,Alex。
还记得我刚收到UIUC(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我爸比我还激动,拿着U.S. News排名表,指着计算机科学专业后面那个闪亮的“#5”,激动地跟亲戚朋友们打电话报喜。那一刻,UIUC在我心里就是一个符号,一个由排名、声誉和未来“钱”景构成的冰冷标签。
真正落地芝加哥,坐着两个多小时的大巴穿过一望无际的玉米地,到达这个传说中的“玉米地大学”时,我懵了。巨大的校园,陌生的面孔,听不懂的快餐店点餐英语,让我第一次对排名产生了怀疑。那一晚,我拖着两个巨大的行李箱,在宿舍楼下迷了路,又饿又累,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排名第五的CS专业,能帮我找到一份热乎乎的饭吗?
后来,一个路过的同胞小哥看我一脸窘迫,不仅带我找到了宿舍,还请我去了趟Green Street上的中餐馆,点了一份麻婆豆腐。当那口熟悉的热辣滑过舌尖时,我差点哭出来。那一刻我才明白,对于一个留学生来说,比排名更重要的,是那些能让你在异国他乡感到“活着”的瞬间——是一碗热饭,一个安静的自习角落,一个可以和朋友闲逛的午后。这些,才是构成你留学生活幸福感的砖砖瓦瓦。
所以,忘了那些排名吧。今天,学长不开车,不开导航,就用我的双脚和这几年踩过的坑,带你“云逛”一遍这个排名之外,有血有肉的UIUC。
第一站:胃的归宿——校园食堂与“续命”中餐
留学生活的第一要义是什么?是GPA?是实习?不,是干饭!一个能安抚你“中国胃”的食堂,绝对是幸福感的重要来源。
UIUC的食堂系统(University Housing Dining)非常庞大,主要有六大食堂,分布在不同的宿舍区。刚来的时候你可能会办Dining Plan,所以食堂会是你最常去的地方。新生们最常去的是Ikenberry Commons(大家亲切地称为“Ike”),因为它最大、最新,选择也最多。Ike就像一个巨大的美食广场,汉堡、披萨、沙拉、意面应有尽有。刚来美国,你可能会觉得很新奇,每天换着花样吃。但相信我,不出一个月,你的味蕾就会开始抗议。
这时候,你就需要知道真正的“宝藏食堂”在哪里。对于我们中国学生来说,公认的“神级食堂”是位于远东南宿舍区的PAR(Pennsylvania Avenue Residence Hall)。为什么?因为这里有整个校园食堂系统里最棒的亚洲风味窗口!这里的厨师似乎特别懂我们,经常会推出一些改良版的亚洲菜,比如照烧鸡、炒面,甚至偶尔还会有麻辣香锅!虽然不能和国内正宗的比,但在你被芝士和面包轰炸了一周后,能吃到一口带着酱油和辣味的热菜,那种满足感,绝对是米其林三星都给不了的。
我记得有一年期末,我和几个朋友在图书馆刷了一整天题,晚上九点多拖着疲惫的身体去PAR觅食。那天食堂窗口居然有类似红烧肉的东西,我们几个人一人打了一大盘,配着白米饭,狼吞虎咽。那一顿饭,比任何能量饮料都管用,直接把我们的血条拉满了。根据学校餐饮服务的数据,PAR食堂的亚洲菜品消费量常年位居所有食堂特殊风味窗口的前列,可见我们的“中国胃”是多么有共识。
当然,食堂只是基础保障。当你有了自己的厨房,或者想犒劳一下自己时,真正的美食天堂在校外的Green Street。这条街是UIUC的灵魂,两旁挤满了各式各样的餐厅。对于我们来说,这里就是“唐人街”。
想吃正宗的川菜?去“老四川”(Sichuan Taste)。想念火锅?“小尾羊”(Little Lamb)和“快乐小羊”(Happy Lamb)随时为你敞开大门。我个人最爱的是一家叫Cravings的餐厅,他们家的三杯鸡和盐酥鸡,不知道安抚了多少个我思乡的夜晚。还有一家叫“江南”(Jiangnan)的店,他们家的早茶点心,能让你瞬间穿越回广州。这些店不仅是吃饭的地方,更是我们的社交中心。约饭、开小组会议、庆祝生日,几乎所有重要的活动都在这里发生。你会在这些地方遇到无数熟悉的面孔,听到亲切的中文,那一刻,玉米地的孤独感会烟消云散。
第二站:灵魂加油站——图书馆的秘密代码
聊完了吃,咱们聊聊学习。在UIUC这种学术压力巨大的学校,图书馆就是我们的第二个家,尤其是在midterm(期中)和final(期末)期间。
UIUC的图书馆系统是全美大学里数一数二的,藏书量超过1400万册,旗下有大大小小十几个图书馆。但对我们来说,最常去的无非那么几个,而且每个都有自己的“性格”和“代码”。
首先是“大神殿”——Grainger Engineering Library(格兰杰工程图书馆)。这里是工程学院和CS学生的主场,也是全校最“卷”的地方。四层楼高的巨大空间,超过2000个座位,但一到期末周,你想在晚上七点后找到一个空位?比登天还难。这里的气氛是严肃甚至庄严的,你周围的人不是在敲代码就是在推公式,空气中都弥漫着咖啡因和智慧(以及焦虑)的味道。一楼和二楼允许小声讨论,但三楼和四楼的“Silent Study Area”安静到你连呼吸都不敢大声。我喜欢在Grainger复习,因为那种氛围会逼着你学习,你都不好意思打开YouTube。这里也是看学霸们表演的地方,你会由衷地感叹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如果说Grainger是“高压锅”,那Main Library(主图书馆)地下的UGL(Undergraduate Library)就是“深夜食堂”。UGL是完全建在地下的,没有窗户,会让你忘记时间的流逝。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期末周期间24小时开放。无数个夜晚,我都是在这里靠着一排排的书架度过的。UGL的氛围相对轻松,有可以小组讨论的玻璃房,也有可以打盹的懒人沙发。凌晨三点,你会看到有人在白板上奋笔疾书,有人戴着耳机崩溃地抓头发,也有人趴在桌上睡得不省人事。这里没有Grainger那种神圣感,却充满了人间烟火气,大家都是为了GPA在苦苦挣扎的“战友”。
但学长我想给你推荐一个我的“私藏”图书馆——ACES (Funk) Library。这是农业、消费与环境科学学院的图书馆,位置稍微偏一点,在校园的南边。正因为如此,这里的人流量远小于Grainger和UGL。ACES图书馆采光极好,有巨大的落地窗,窗外就是绿地。里面有很多舒服的单人沙发,窝在里面看书或者写论文,效率和幸福感都会爆棚。这里没有那种令人窒息的竞争氛围,更像一个安静的书吧。如果你想找一个地方安安静静地度过一个下午,ACES绝对是最佳选择。
第三站:心情治愈所——校园里的“秘密基地”
留学生活不只有学习和吃饭,更需要一些可以放空、发呆、或者和朋友谈心的地方。这些地方,官网的宣传册上绝对不会有。
首先,是每个UIUC学生心中的白月光——Japan House(日本屋)。它位于学校南边的植物园(Arboretum)里,是一座非常正宗的日式建筑,周围环绕着精心设计的日式庭院。春天樱花盛开时,美得像动漫里的场景。平时人很少,非常安静。我最喜欢在天气好的下午,一个人去那里的枯山水庭院旁坐着,什么都不干,就看着天空发呆。那里有一种能让人瞬间平静下来的魔力。Japan House还会定期举办茶道表演,花上十几美元,体验一下正宗的抹茶和点心,是缓解压力的绝佳方式。
紧挨着Japan House的就是The Arboretum(植物园)。这里是UIUC校园里一片巨大的绿洲,占地超过160英亩。当你看腻了教学楼和宿舍的红砖墙,来这里走一走,感觉整个世界都开阔了。植物园里有小径、花园、池塘,是散步、跑步、野餐的完美去处。我和女朋友的很多次约会都是在这里。我们会带上一点零食和一本书,找一片草地坐下,聊聊天,看看夕阳,感觉特别惬意。这里也是UIUC“野生动物”的家园,你能看到各种鸟类,甚至还有小鹿。
还有一个地方,可能很多新生都不知道。在主图书馆(Main Library)的二楼,有一个阅览室,叫“Reading Room”。这个房间的穹顶非常高,画着精美的壁画,两边是巨大的落地窗和长长的木质桌椅,看起来就像哈利波特里的霍格沃茨大厅。这里虽然是图书馆的一部分,但气氛却不像学习场所,更像一个博物馆。很多人会在这里安静地阅读,而不是刷题。当你感到心烦意乱的时候,来这里坐一会儿,仰头看看穹顶,会感觉自己的烦恼都变得渺小了。
最后,想说一个只有“自己人”才知道的梗——校园里的松鼠。UIUC的松鼠是真的“成精了”。它们完全不怕人,甚至会主动向你“打劫”食物。它们胖乎乎的,行动敏捷,是我在校园里见过的最快乐的生物。每次在赶due路上看到它们抱着一个坚果啃得津津有味,我都会觉得很治愈。它们是UIUC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也是我们这些留学生无聊生活里的一点调剂。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想告诉你的是,一所大学的真正价值,远不止是它在排名榜上的位置。它的价值,藏在PAR食堂那一口辛辣的炒菜里,藏在Grainger图书馆凌晨四点的灯光里,藏在日本屋庭院那一片宁静的禅意里。
未来几年,你将在这里遇到一生的挚友,经历让你痛哭的考试周,也可能会邂逅一段青涩的爱情。你会慢慢发现,那个你最爱去的咖啡馆,那条你下课后最喜欢走的小路,那个总能给你打折的超市收银员……这些琐碎而温暖的细节,最终会拼凑成你对这所大学独一无二的记忆。
所以,别再纠结排名了。当你来到这里,请大胆地去探索,去迷路,去尝试。去尝遍每一个食堂,去坐遍每一个图书馆的角落,去发现属于你自己的“秘密基地”。
因为,这才是留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