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演前的小贴士(必看!) |
|---|
| 着装建议:不用太夸张,但请告别拖鞋背心。干净整洁的 Smart Casual(休闲商务风)是对艺术家们最基本的尊重。 |
| 守时是美德:古典音乐会通常会准时开始,并且迟到后可能要等到曲间休息才能入场。千万别错过了开场! |
| 鼓掌的时机:最安全的做法是等指挥完全转身、所有乐手都放松下来再鼓掌。在乐章之间鼓掌,可能会打断艺术家的情绪哦。 |
| 电子设备:请一定、一定、一定要把手机调成静音或飞行模式。黑暗中亮起的手机屏幕,真的非常影响沉浸感。 |
嘿,朋友,你是不是也经历过这样的明斯克周末?窗外飘着雪,暖气开得很足的宿舍里,你刷完了朋友圈,看完了最新一集的综艺,然后……然后就陷入了无尽的空虚。想出门吧,商场逛了八百遍,电影院的片子也没啥新鲜感。难道留学生活,就要在宿舍里“长草”吗?
我跟你讲,我上学期也这样。有一次,也是一个百无聊赖的周五晚上,我一个学音乐的朋友火急火燎地给我打电话:“江湖救急!我毕业音乐会多一张票,就在国家音乐学院,来不来?” 我当时心想,古典音乐?听得懂吗?会不会睡着?但架不住朋友的热情,也实在不想再对着电脑发呆,就硬着头皮去了。
结果,你猜怎么着?我人直接傻了。当那个穿着礼服的钢琴系小哥手指落在琴键上,肖邦的《英雄波兰舞曲》第一个音符砸出来的时候,我感觉整个音乐厅的空气都在震。那不是你在耳机里听到的“罐头音乐”,那是活生生的、充满了力量和情感的声音,每一个音符都像有生命一样,在你耳边呼吸、呐喊、哭泣。我全程嘴巴微张,胳膊上起了一层又一层的鸡皮疙瘩。那一刻我才明白,原来在国内花大几百甚至上千去听一场音乐会,在这里,可能只用一杯咖啡的钱,就能体验到同样,甚至更纯粹的震撼。从那天起,我彻底掉进了这个“宝藏坑”,也必须把它安利给每一个在白俄的你!
别再叫它“学生汇报演出”了,这明明是“神仙打架”!
一提到“学生演出”,很多人脑海里浮现的可能是学校礼堂里那种略带青涩、偶尔还有点小失误的汇报表演。答应我,请立刻把这个印象从你的脑子里丢掉!白俄罗斯国家音乐学院(Белорусская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ая академия музыки, 简称БГАМ)的音乐会,完全是另一个次元的存在。
这里是白俄罗斯的最高音乐学府,是培养顶尖音乐家的地方。能在这里登台的,哪个不是从几岁就开始“童子功”练起的“天选之子”?他们中的很多人,早就在各种国际大赛上拿奖拿到手软了。比如,就在2023年,学院的学生就在超过50个国际比赛中斩获殊荣。你可能花10个白俄卢布(约合人民币22元)买张票,坐在你面前拉小提琴的那个小伙子,说不定就是下一个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的获奖者。
我亲身经历过一场钢琴系的期末音乐会。一个看起来文文静静的亚洲面孔女生,一袭黑裙,安静地走到舞台中央。鞠躬,坐下,深呼吸。然后,李斯特的《钟》从她指尖流淌出来。那速度,那力度,那精准度,我旁边的朋友一直在小声说“我的天呐”。她的手指快到出现了残影,但每一个音都清清楚楚,像是无数晶莹剔P透的铃铛在空中飞舞、碰撞。那种感觉,就像你在看一部特效大片,但这一切都是真实发生的。演出结束后,全场观众起立鼓掌,掌声持续了将近五分钟。那一刻,你感受到的不仅是音乐的美,更是一种对才华和不懈努力的由衷敬佩。这哪是学生演出?这分明是未来大师们的“武林大会”!
走进音乐殿堂:不只是听,更是“看”和“感受”
去白俄罗斯国家音乐学院听音乐会,享受的绝不仅仅是听觉。学院本身就是一座值得探索的艺术殿堂。它坐落在明斯克市中心的国际主义者大街30号(ул. Интернациональная, 30),位置绝佳。学院主要有两个音乐厅,每个都有自己的脾气和故事。
一个是“大音乐厅”(Большой концертный зал)。这里是学院举办大型交响乐、合唱和歌剧演出的地方。整个大厅是古典的苏式风格,配有巨大的管风琴,显得庄重而典雅。坐在这里,当上百人的交响乐团奏响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当嘹亮的铜管和激昂的弦乐交织在一起,那种音浪扑面而来的感觉,足以让你的灵魂都为之颤抖。你甚至能清晰地看到第一小提琴手的额头上渗出的汗珠,看到指挥家充满激情、挥洒自如的背影。这种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冲击,是任何顶级音响设备都无法复制的。
另一个我更偏爱的是“希尔玛小音乐厅”(Малый зал им. Г.Ширмы)。这里更小巧精致,氛围也更私密,非常适合举办室内乐、独奏和独唱音乐会。小厅的音效极佳,能捕捉到乐器最细腻的音色变化。我曾在这里听过一场弦乐四重奏。四位年轻的乐手围坐在一起,没有指挥,全靠默契和眼神交流。当大提琴低沉地吟唱,中提琴温暖地应和,两把小提琴如精灵般对话时,你能感觉到音乐在空气中流动、交融。那一刻,你和台上的演奏家,和周围的听众,仿佛都在同一个呼吸节奏里。那种亲密感和沉浸感,会让你暂时忘掉所有烦恼。
这些音乐厅本身就承载着历史。学院成立于1932年,近百年来,无数音乐大师从这里走出。想想看,你坐过的座位,可能几十年前,某位享誉世界的音乐家也曾坐在这里,聆听他的老师上课。这种时空交错的感觉,是不是很奇妙?
一杯咖啡的钱,买一场“精神SPA”
说了这么多,你肯定想问,这么高大上的体验,一定很贵吧?这恰恰是它最“宝藏”的地方——便宜到令人发指!
我们来算一笔账。在明斯克市中心的咖啡馆,一杯拿铁的价格普遍在7-9白俄卢布(BYN)左右。而一场音乐学院的学生音乐会门票,价格通常在5到15白俄卢布之间。也就是说,你少喝一杯咖啡,或者少吃一顿快餐,就能换来一个半小时的顶级艺术享受。这性价比,简直逆天了!
我查了一下最近的票价信息,一场学生交响乐团的音乐会,最好的位置可能也就20 BYN(约45元人民币)。而一场钢琴或小提琴的独奏会,票价可能低至5 BYN(约11元人民币)。而且很多时候,一些非毕业季的汇报演出甚至是免费的!你只需要去官网关注信息,提前到场就行。
和国内动辄几百上千的音乐会门票相比,这里的价格简直就是“白菜价”。但这并不意味着质量打折。这里的演出水准,放到国内的任何一个大剧院,都绝对是能撑起场面的。对于我们留学生来说,这简直是天大的福利。它不仅丰富了我们的业余生活,更重要的是,它用一种极低的金钱成本,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提升艺术修养、感受异国文化底蕴的绝佳机会。做一次“精神SPA”的成本,原来可以这么低。
手把手教你“上车”:购票和观演指南
心动了吗?别急,这份“上车指南”请收好,保证你轻松搞定从找信息到买票的全过程。
第一步:从哪儿看演出信息?
最权威、最全面的信息来源,当然是白俄罗斯国家音乐学院的官方网站:bgam.by。打开网站后,找到一个叫做“Афиша”(演出海报/日程)的栏目。点进去,未来一到两个月的所有音乐会信息都列得清清楚楚,包括日期、时间、地点(大厅还是小厅)、曲目和票价。
网站是俄语的,但别怕,现在的浏览器都自带翻译功能,一键翻译成中文,基本信息都能看懂。你还可以关注他们的官方社交媒体账号,比如在VK上搜索“Белорусская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ая академия музыки”,他们也会同步更新演出信息。
第二步:怎么买票?
你有两种主要方式可以买到票:
线上购买:这是最方便快捷的方式。在官网的“Афиша”页面,很多场次旁边会有一个“Купить билет”(购买门票)的按钮。点击后,通常会跳转到白俄罗斯主流的票务网站,比如 Kvitki.by 或者 Ticketpro.by。这两个网站都有英文界面,你可以选择座位,然后用银行卡在线支付。支付成功后,电子票会发送到你的邮箱,演出前进场时出示二维码即可,非常方便。
线下购买:如果你想体验一下传统方式,或者不习惯网上支付,可以直接去音乐学院的售票处(Касса)购买。售票处就在学院大楼一层,非常好找。要注意一下售票处的开放时间,通常是工作日的白天。去现场买票的好处是,你可以直接咨询工作人员,让他们给你推荐位置。用现金或刷卡都可以。
第三步:演出当天要注意什么?
前面表格里已经提到了几点,我再啰嗦几句。尽量提前15-20分钟到场,这样你有足够的时间存放大衣(白俄罗斯的剧院冬天都需要存大衣)、找到自己的座位、看看节目单。演出开始后,大门会关闭,迟到的话会很尴尬。
在音乐会进行中,请保持安静,用心聆听。乐章之间通常会有短暂的停顿,这时候不要鼓掌。等到一整首曲子全部演奏完毕,指挥或演奏家向观众致意时,再献上你热烈的掌声。如果你真的被某位演奏家征服了,可以大声喊一句“Bravo!”(说给男士)或“Brava!”(说给女士),这是对他们最高的赞美!
留学生活,不应该只是三点一线。它是一段探索世界的旅程,更是一段发现自我的旅程。在白俄罗斯这个充满了深厚艺术底蕴的国家,音乐厅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
所以,下次当你觉得日子有点平淡,有点想家的时候,别再一个人闷在宿舍里了。穿上一件自己喜欢的衣服,去国际主义者大街30号吧。花上几个卢布,推开那扇厚重的木门,走进一个由音符构成的世界。让那些年轻而炙热的灵魂,用音乐给你讲一个关于梦想、关于坚持、关于美的故事。
相信我,那一个多小时的沉浸和感动,会像充电一样,给你注入新的能量。你会发现,原来生活里还有这么多美好的东西值得去体验。而这段独特的记忆,也终将成为你留学岁月里,最闪闪发光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