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留学,国际和私立学校别再傻傻分不清

puppy

打算来新加坡读书的你,是不是一看到“国际学校”和“私立学校”就有点懵?感觉好像差不多,但其实差别大了去了!从课程体系(IB、AP还是O/A水准预科?)、校园环境、升学路径,到学费和适合的人群,完全是两条路子。选错了不仅浪费钱,更可能耽误了升学规划。别担心,这篇文章就是你的“避坑指南”,用大白话帮你一次性捋清楚,让你明明白白做选择,少走弯路!

国际学校 vs. 私立学校 快速区分指南
对比维度国际学校 (International School)私立学校 (Private Education Institution)
招生对象幼儿园到高中(K-12)学生,主要是外派家庭子女和本地精英家庭主要是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的学生,目标是升学或职业培训
课程体系IB、AP、A-Level等国际主流课程,注重全人教育O/A水准预备课程、大学预科、专业文凭课程(Diploma)
校园环境校园广阔,设施顶级(泳池、剧院、体育场),类似度假村通常在市中心的写字楼里,设施以教室、图书馆为主,小而精
升学方向直接申请全球顶尖大学,如美国藤校、英国G5“曲线救国”,通过预科/文凭课程衔接英澳等国的合作大学
学费预算/年超高(约4-6万新币,折合人民币20-30万)相对亲民(约1.5-2.5万新币,折合人民币8-13万)
一句话总结精英教育的“头等舱”,通往世界名校的直通车升学路上的“加油站”,性价比超高的留学跳板

哈喽,各位lxs.net的小伙伴们!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专注新加坡留学八卦和干货的小编。今天想跟大家聊个特实在的话题,就是“国际学校”和“私立学校”这对让无数新生和家长头疼的“双胞胎”。

为啥要聊这个?先给你们讲个真事儿。去年我认识一个学弟小Z,他爸妈听中介说新加坡教育好,能当“黄金跳板”,就给他报了一个听起来特高大上的“新加坡XX私立学院”。宣传册上写着“直通英国名校”,学费一年也要十几万人民币。小Z满心欢喜地飞过来,以为自己即将走进那种有大草坪、游泳池、各国同学一起上课的校园。

结果呢?他拖着行李箱找到学校地址,发现居然是在市中心一栋写字楼的某几层。没有操场,没有食堂,所谓的“同学”大多是比他大好几岁、准备考雅思或者读商科文凭的社会人。课程也基本是应试刷题,为的就是通过几个考试,拿到合作大学的录取。小Z当场就懵了,这跟他想象中的留学生活,简直是买家秀和卖家秀的区别啊!他爸妈也后悔不迭,感觉钱花得不明不白,更怕耽误了孩子的未来。

小Z的经历不是个例。太多人把“私立学校”和“国际学校”混为一谈,以为都是给国际生读的、差不多的地方。NONONO!这俩根本就是两码事,从培养目标到花销,完完全全是两条赛道。今天,我就用大白话,把这哥俩的底裤都给你扒干净,让你一次性搞懂,选对最适合自己的路!

什么是真正的“国际学校”?——精英教育的“头等舱”

咱们先说高大上的“国际学校”(International School)。在新加坡,官方管它们叫“外国源流学校”(Foreign System School)。顾名思义,它们主要是为在新加坡工作的外国人子女(也就是“外派人员子女”)和一部分有钱的本地家庭服务的。

你可以把它们想象成教育界的“头等舱”。它们的特点非常鲜明:

第一,课程体系是“全球通”的。

它们不走新加坡政府学校那套O/A水准的路子,而是采用国际上广泛认可的课程体系。最主流的有三种:

IB课程(国际文凭课程):这是最火的,也是公认学术含金量最高的体系之一。从小学(PYP)、中学(MYP)到高中(DP),培养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不只是考试分数。新加坡的UWCSEA(东南亚世界联合书院)就是IB界的“神校”。给你看个数据,2023年,UWCSEA的IB平均分高达36.6分,远超全球平均的30.24分。毕业生去向都是哈佛、牛津、剑桥这种级别的。当然,门槛和学费也是天花板级别。

AP课程(美国大学预修课程)/美国课程:走这条路的代表就是新加坡美国学校(SAS)。它们完全按照美国高中的模式来,学生毕业拿的是美国高中文凭,同时通过修AP课程来为申请美国大学增加砝码。SAS提供的AP课程多达26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专业方向自由选择。想去美国读藤校?来这就对了。

IGCSE/A-Level(英制课程):这是英国的教育体系,大家可能更熟悉一些。像新加坡德威士学院(Dulwich College)、东陵信托学校(Tanglin Trust School)等顶尖英制学校,提供的就是这条路径。2023年,东陵信托学校65%的A-Level成绩都是A*或A,这申请英国G5名校基本是稳稳的。

第二,校园环境堪比“五星级度假村”。

这绝对是国际学校最直观的优势。它们的校园通常占地面积巨大,设施豪华到令人发指。奥林匹克标准的游泳池、专业级的音乐厅和剧院、媲美大学的科学实验室、各种球类的运动场……这些都是标配。比如UWCSEA的杜佛校区,占地11公顷,里面甚至有自己的热带雨林步道,简直像个生态公园。

这种环境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全人教育”(Holistic Education)。学校认为,学习不只在教室里,体育、艺术、社交、社区服务,样样都重要。孩子在这里,不光是学习知识,更是在塑造一个完整的人格。

第三,学生群体是“小联合国”。

走进任何一所国际学校,你都能看到各种肤色的孩子。一个班里有来自十几个国家的学生是常态。比如UWCSEA,学生来自超过100个国家。这种多元文化环境,对孩子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是花多少钱都买不来的宝贵经历。

看到这儿你肯定想问,这么好的学校,得花多少钱?答案是:非常贵!

以高中阶段为例,像UWCSEA或者SAS,一年的学费轻松突破5万新币(约合人民币26万)。这还不算报名费、建校费、校车费、课外活动费等等。一年下来,准备个30-40万人民币的预算是基本操作。所以,国际学校适合的是家底殷实,希望孩子从小接受顶级国际教育,并且目标明确就是要冲刺世界顶尖名校的家庭。

那“私立学校”又是个什么“物种”?——升学路上的“加油站”

聊完了“高富帅”的国际学校,我们再来看看“经济适用男”——私立学校(Private Education Institution, PEI)。

在新加坡,私立学校的范畴很广,但我们留学生通常接触的,主要是两类:提供学术预备课程的,和提供大学衔接课程的。它们受新加坡私立教育理事会(CPE)监管,必须通过EduTrust认证才能招收国际学生,所以正规性是有保障的。

它们和国际学校最大的区别在于:目标导向性极强。

第一,课程设置是“目标明确”的。

私立学校不搞“全人教育”那一套,它们的核心任务就是帮你实现升学目标。课程主要分为几类:

政府中小学预备班(AEIS/S-AEIS):专门帮低龄留学生备考新加坡政府中小学的入学考试。目标就是:考进去!

O/A水准预备课程:这是最常见的。很多国际学生(比如我们国内读完高一高二的)想通过考新加坡的O水准或A水准,来申请本地的理工学院(Polytechnic)或大学(NUS/NTU)。私立学校就提供这种为期一到两年的强化补习课程。像Kaplan、PSB Academy都有这类课程,学费大约在1.2万新币/年(约合人民币6万多)。它们的教学方法简单粗暴:围绕考纲,疯狂刷题,帮你冲刺好成绩。

大学预科/大专文凭课程(Foundation/Diploma):这才是私立学校最主流的业务,也是小Z同学遇到的情况。它们和很多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的大学合作。你可以在新加坡的私立学校(比如SIM、Kaplan、PSB)用1-2年时间读一个预科或者大专文凭,只要成绩达标,就能直接升入它们合作的海外大学,继续读大二或大三,最终拿到和直接去读的本科生一模一样的学位证书。

这是一个典型的“曲线救国”路径。比如,新加坡管理学院(SIM)就和伦敦大学(UOL)、伯明翰大学、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等名校有合作。你在这里读一个Diploma,学费可能一年2万新币左右,生活成本也比直接去伦敦、悉尼低,但最后拿到的毕业证是这些名校颁发的,含金量一点不打折。对于那些高考失利,或者预算有限,又想拿个好学校文凭的同学来说,这绝对是性价比超高的选择。

第二,校园环境是“务实主义”。

别指望私立学校有大草坪和游泳池了。它们大多坐落在市中心的商业楼宇里,交通便利,周边生活设施齐全。校园内部就是教室、图书馆、电脑室和一些供学生讨论的小空间。环境虽然比不上国际学校,但学习氛围通常很浓厚,因为大家的目标都很一致——升学!

第三,学生群体是“升学战友”。

在这里,你的同学大部分都是和你一样的国际留学生,以亚洲面孔居多。大家背景相似,目标一致,很容易找到一起学习、一起奋斗的“战友”。年龄跨度会比较大,从十几岁的高中生到二十几岁的职场人士都有可能。

升学路径和适合人群:两条路,两种人生

说了这么多,我们来总结一下这两条路最终通向哪里,以及分别适合什么样的人。

国际学校的路径:星光大道,直通全球。

从国际学校毕业,你手握IB、AP或A-Level这些“全球硬通货”成绩,申请大学时,你就站在了世界的舞台上。你的竞争对手是来自全球各地的精英学生。

升学方向:美国、英国、加拿大、澳洲……全世界的顶尖大学都向你敞开大门。根据UWCSEA和SAS等学校公布的毕业生去向,每年都有大批学生被牛津、剑桥、哈佛、耶鲁、斯坦福等顶级名校录取。这条路的前景,是真正的星辰大海。

适合人群:

1. 年龄较小(幼儿园到高中),希望接受完整、系统的国际化教育。

2. 家庭经济实力雄厚,能够承担每年30万人民币以上的开销。

3. 目标明确,就是冲刺世界排名前30甚至前10的顶尖名校。

4. 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希望他们在多元文化环境中成长。

私立学校的路径:精心规划,弯道超车。

选择私立学校,更像是一次精心规划的“升学投资”。你用更少的时间和金钱,撬动一个更好的未来。

升学方向:主要有两个。一是通过O/A水准考试,尝试冲击新加坡本地的公立大学或理工学院。这条路非常难,竞争极其激烈,但一旦成功,回报巨大。二是通过预科/大专课程,衔接英、澳、美等国的合作大学。这是绝大多数人的选择,也是最稳妥的路径。最终能去的学校,虽然可能不是哈佛牛津,但很多也是世界排名前100-200的知名大学,比如英国的伯明翰大学、澳洲的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等,在国内外的认可度都相当高。

适合人群:

1. 年龄较大,通常是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

2. 预算有限,希望以较低成本获得海外大学文凭。

3. 国内学习成绩一般,高考成绩不理想,无法直接申请海外名校。

4. 目标明确,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希望通过新加坡这个平台实现“弯道超车”。

所以,看到这里,你心里应该有谱了。

“国际学校”和“私立学校”,从来就不是一个档次上的竞争对手。它们就像飞机里的“头等舱”和“超级经济舱”,服务的人群和提供的体验完全不同。

如果你家底殷实,希望孩子从小就接受最顶级的全人教育,眼界和格局向世界看齐,目标就是藤校牛剑,那别犹豫,砸钱进新加坡的顶尖国际学校,绝对物有所值。

但如果你和我一样,只是个普通家庭的孩子,预算有限,或者因为一次考试没发挥好,想给自己的人生多一个选择,找个靠谱的跳板去读一个不错的海外大学,那新加坡的私立学校,就是为你量身定做的“性价比之选”。它给不了你诗和远方,但能实实在在地帮你铺好脚下的路。

路没有好坏,只有合不合适。搞清楚自己的起点、终点和兜里的钱,你就不会像小Z那样,在留学的十字路口上,一脸迷茫地走错了方向。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帮到正在纠结的你!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