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罗汉普顿,解锁我的舞蹈家之梦

puppy

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样,心里藏着一个舞蹈梦,在选择留学目的地时,既期待又迷茫?我想跟你聊聊我在罗汉普顿大学(Roehampton)的真实经历。这里不仅有全英顶尖的舞蹈系,更有超棒的老师带你从理论走到实践,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创作、挥洒汗水。在这里,我不再只是一个学生,而是真正感觉自己在一步步成为一名舞者。它给了我远超专业知识的勇气和视野,让梦想变得触手可及。如果你也好奇在伦敦学舞是种怎样的体验,想知道罗汉普顿如何帮我“解锁”梦想,那就快来看看我的故事吧!

在罗汉普顿,解锁我的舞蹈家之梦 - 阅读前必看
这篇文章适合谁?
心里有个舞蹈梦,但对未来有点迷茫的你;正在择校,想知道英国舞蹈专业到底学什么的你;好奇在世界艺术之都伦敦学舞是种什么体验的你。
罗汉普顿大学舞蹈系速览
? 地理位置:伦敦西南,坐拥伦敦最美公园式校园,闹中取静。
? 学术地位:舞蹈研究全英第一(2021年REF卓越研究框架评估),历史悠久,是英国最早开设舞蹈学位的大学之一。
?‍♀️ 课程特色:理论与实践五五开,从芭蕾、当代舞技巧到舞蹈史、编舞理论、舞蹈影像,覆盖超全面。
? 未来发展:校友网络强大,毕业生遍布世界顶级舞团、编舞界、教育界及艺术管理领域。
我的真心话
这里给我的不只是一张文凭,更是让我从一个爱跳舞的“票友”蜕变为一个会思考、懂创作的“舞者”的底气。如果你不只想学技术,更想建立自己的舞蹈观,那这儿绝对是你的宝藏之地。

嘿,你好呀!我是 www.lxs.net 的小编。

还记得高三那年,我把一张英国皇家芭蕾舞团的海报贴在床头,海报上是舞者Sergei Polunin腾空的瞬间,肌肉线条像古希腊的雕塑。每天晚上,我都会盯着它看好久,心里有个声音在悄悄说:“我也想这样,站在世界的舞台上。” 可现实是,我只是一个在小城市重点高中里,靠着视频自学、偶尔去少年宫上上大课的“野生”舞者。当“留学”这个念头冒出来时,我既兴奋又害怕。兴奋的是,我或许可以去一个真正专业的环境里学习舞蹈;害怕的是,我这点“三脚猫”功夫,真的够格吗?

我猜,点开这篇文章的你,可能也和我当时一样,心里揣着一个滚烫的梦想,在无数个深夜里,对着电脑屏幕上的学校列表,一遍遍地问自己:哪里才是我梦想的起点?今天,我想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跟你聊聊我的母校——罗汉普顿大学(University of Roehampton),以及它如何帮我这只菜鸟,一步步解锁了舞蹈家之梦。

为什么是罗汉普顿?一个“非主流”的正确选择

申请季的时候,我爸妈和所有典型的中国家长一样,拿着QS排名表,指着那些名字响当当的综合性大学,问我:“这个学校好,那个学校棒,你为什么偏偏看上一个在国内没什么名气的罗汉普顿?”

我理解他们的困惑。但对于我们这种学艺术的“偏科生”来说,专业排名远比综合排名重要得多。我当时做了一个表格,把英国所有开设舞蹈专业的大学都列了出来。就在这个过程中,“Roehampton”这个名字反复出现,并且总伴随着一些关键词:“历史最悠久”、“舞蹈研究全英第一”。

我顺着线索去查,结果让我大吃一惊。罗汉普顿的舞蹈系,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40年代,是英国最早将舞蹈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进行学术研究和实践教学的地方之一。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它不是赶时髦才开设的专业,而是有着近80年深厚积淀的“元老”。更让我下定决心的是,我看到了英国官方发布的REF 2021(卓越研究框架)评估报告,罗汉普顿的舞蹈研究被评为全英第一。这可不是学校自己吹的,是英国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组织的权威评估,含金量极高。

当时我就想,一个地方的研究做得好,说明这里的老师都是领域内的顶尖专家,他们不仅会教你怎么跳,更会教你舞蹈背后的“为什么”。这对于想深入这个行业的我来说,简直是致命的吸引力。它不像一些大U里的“附属”艺术系,而是整个学校的王牌专业之一。在这里学舞,我不会是边缘人,而是学校最宝贝的那群学生。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无比正确。

不止是“跳舞”,更是“思考”的舞者

来罗汉普顿之前,我以为大学的舞蹈课,就是每天在练功房里挥汗如雨,压腿、下腰、转圈。来了之后我才发现,自己真是图样图森破(too young, too simple)。

我们的课程表,一半是实践,一半是理论,安排得明明白白。上午,我们可能在纤尘不染的专业舞蹈studio里上芭蕾或当代舞技巧课。老师们都是前职业舞者,比如我们的芭蕾老师就曾在荷兰国家芭蕾舞团跳过,她不会像国内艺考那样强调你的腿要搬多高,而是从解剖学(Anatomy)的角度,教你如何运用核心力量,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让每一个动作都发自内心地、健康地完成。这种科学的训练方法,让我这个“野生”出身、一身伤病的人受益匪浅。

下午的画风就完全变了。我们可能会坐在阶梯教室里,讨论“后殖民主义下的身体呈现”,或者在图书馆的小组讨论室里,分析编舞大师Pina Bausch作品中的“舞蹈剧场”元素。我记得第一学期有门课叫“舞蹈史与分析”(Dance History and Analysis),教授带我们从欧洲宫廷舞一路聊到美国后现代舞。有一次的作业是分析一段Martha Graham的经典作品《Lamentation》。我不再只是模仿她的动作,而是去研究她的技巧、她所处的时代背景、她想通过这段独舞表达的哀伤与束缚。写完那篇论文,我再看这段舞蹈时,感觉完全不一样了,我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灵魂。

这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刚开始让我有点分裂,但慢慢地,我发现它们是相通的。理论知识让我的身体不再是空洞的执行者,而是思想的载体。我在编舞课上创作的作品,不再是简单的情绪抒发,而是开始有了自己的概念和结构。我的一位导师,她本身就是一位活跃在欧洲舞台的编舞家,她告诉我:“技术是基础,但思想才是让你成为一个艺术家的关键。罗汉普顿培养的不是舞蹈机器,而是会思考的舞者。” 这句话,我记到了现在。

伦敦,我最大的课堂

选择罗汉普顿的另一个巨大优势,就是它在伦敦。虽然我们的校园坐落在伦敦西南三区,被大片的绿地和公园环绕,像个世外桃源,但只要坐半个多小时的公交和地铁,就能一头扎进世界艺术的心脏。

在伦敦学舞,意味着你的“课堂”被无限放大了。我们的老师经常会把课上到剧院里。比如,这周讲到英国编舞家阿库·汉(Akram Khan),他恰好有新作品在沙德勒之井剧院(Sadler's Wells)上演,老师就会组织我们全班去观看,而且还能买到超便宜的学生票。看完演出第二天,我们就在课堂上热烈地讨论,甚至阿库·汉舞团里的一位舞者(也是我们的校友)还会被请来,给我们开一个工作坊,亲身传授他作品里的动作精髓。

这种体验,是你在任何书本上都学不到的。伦敦的艺术资源是倾泻式的。除了沙德勒之井这个“当代舞圣殿”,还有The Place、巴比肯艺术中心、皇家歌剧院……每个月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顶级舞团和艺术家的演出。我在这里的第一年,看过的现场演出,比我过去十八年加起来都多。我的视野被极大地拓宽了,我看到了舞蹈的无数种可能性,它可以在舞台上,也可以在美术馆里,甚至可以在街头。

我还记得,我们有一个“数字舞蹈”(Digital Dance)的模块,作业是拍一个舞蹈影像短片。我和我的小组,扛着摄像机跑遍了伦敦,在泰特现代美术馆的涡轮大厅里跳,在东伦敦的涂鸦墙前跳,在泰晤士河的晚霞里跳。伦敦这座城市,用它的多元、包容和无尽的灵感,滋养着我们这些年轻的创作者。它不仅是我们的背景板,更是我们作品的一部分。

一群“神经病”,一起做梦

在罗汉普顿,我最宝贵的财富,是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我们的舞蹈系大概有150多个学生,来自世界各地,英国、美国、巴西、日本、意大利……简直像个小联合国。

你完全不用担心自己是“外国人”会被孤立。因为在艺术的世界里,身体就是最好的语言。大家背景不同,擅长的舞种也五花八门,有从小跳芭蕾的,有玩街舞的,有练民族舞的,甚至还有之前是练体操的。这种多元化,让我们的创作充满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我印象最深的是大二的编舞项目。我和一个来自西班牙的弗拉明戈舞者、一个来自美国的现代舞者分到了一组。我们三个的文化背景和舞蹈风格差异巨大,一开始简直没法沟通。每一次排练都是一场“大战”,为了一个动作的走向,一段音乐的选择,我们能吵上一个小时。但奇妙的是,吵完之后,我们会一起去学校的pub喝一杯,然后第二天又像没事人一样继续排练。

最终,我们创作出了一个融合了东方含蓄、西班牙热情和美国自由的作品,在期末展演上获得了满堂彩。谢幕的那一刻,我们三个人在舞台上紧紧抱在一起,我突然明白了什么是“团队”。在这里,没有人会因为你的想法“奇怪”而嘲笑你,大家只会觉得“酷”,然后想办法帮你实现它。我们一起在studio里熬夜,一起分着吃外卖,一起在演出成功后疯狂庆祝。这群陪我一起哭、一起笑、一起“犯神经”的人,是我留学路上最温暖的光。

学校的设施也为我们的创作提供了无限可能。我们有超过10个专业舞蹈工作室,配备了专业的音响、灯光和Harlequin地胶——这可是世界顶级舞团才会用的地胶,踩上去的感觉简直太棒了。此外,还有一个设备齐全的剧院(Michaelis Theatre),从灯光控制室到后台化妆间一应俱全,让我们在学生时代就能体验到专业演出的全过程。这些硬件条件,给了我们把脑海中的奇思妙想变为现实的底气。

写在最后,给同样有梦的你

从罗汉普顿毕业后,我没有立刻成为一名职业舞者,但我进入了艺术管理行业,现在在一家国际艺术节做项目策划。我的同学们,有的进入了兰伯特舞团(Rambert Dance Company),有的创立了自己的独立舞团,有的回国成了大学老师,还有的在做舞蹈治疗师。罗汉普顿给我们的,远不止是跳舞的技巧,它给了我们一种“舞蹈式”的思维方式——创造、批判、协作和坚韧。

如果你问我,留学到底值不值?在罗汉普顿学舞的经历,给我的是一个肯定的答案。它把我从一个只会模仿的爱好者,变成了一个有独立思想的创作者;它把我从一个胆怯迷茫的高中生,变成了一个敢于在世界任何角落表达自己的成年人。

所以,如果你也和我一样,心里有那么一团火,别让“我够不够好”的疑虑浇灭它。大胆地去申请,去尝试。

准备作品集的时候,别只放那些技术高光的片段,放一些能体现你想法、你个性的东西。招生老师想看到的,不是一个完美的复刻品,而是一个充满潜力的、独特的灵魂。

别害怕那些理论课。相信我,它们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在你创作卡壳的时候,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灵感。

最重要的是,找到一个真正尊重你、滋养你的地方。对我来说,这个地方就是罗汉普顿。它不是最大、最有名气的,但它足够专业、足够温暖,它给了我一个舞台,让我把那个遥不可及的梦,跳成了触手可及的现实。

你的舞台,又会在哪里呢?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