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图看懂:JLPT vs EJU 到底啥区别? | ||
|---|---|---|
| 对比维度 | 日本语能力测试 (JLPT) | 日本留学试验 (EJU) |
| 考试目的 | 证明你的“纯”日语水平有多高 | 模拟日本高考,考察你用日语学习专业课的能力 |
| 考试内容 | 文字、词汇、语法、读解、听解 | 日语(读解、听解、记述)、理科、综合科目、数学 |
| 扮演角色 | 语言驾照,证明你会“开”日语这辆车 | 大学入学路考,看你能不能把车开进名校的“停车场” |
| 重要程度 | 申请语言学校/专门学校/找工作时是硬通货 | 申请大学学部(本科)的决定性“敲门砖” |
| 一句话总结 | N1是锦上添花,但不是万能钥匙 | EJU才是升学主线任务,别搞错了重点! |
考JLPT还是EJU?日本留学别走弯路
嘿,屏幕前正在为日本留学奋战的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深夜灵魂拷问?
我身边就有这么两个朋友,小A和小B,差不多同时开始准备来日本读本科。小A是个“考证狂魔”,他坚信“N1证书在手,天下我有”,一头扎进了红宝书蓝宝书的题海,目标就是刷个N1满分,觉得这样就能让名校的招生官眼前一亮。而小B呢,日语刚到N3水平,就开始同步了解EJU了,一边背着单词,一边研究EJU的数学和综合科目都考些啥。
当时我们都觉得小A的路子更“正”,毕竟N1是日语的最高等级,听着就厉害。结果呢?一年后申请季,小A拿着N1高分成绩,却在早稻田大学、庆应义塾大学的材料审核阶段就被刷了下来,理由是EJU成绩不具备竞争力。而小B,虽然最后JLPT只考了N2,但他的EJU日语考了330+分(满分400),数学和综合科目分数也很漂亮,最后稳稳地拿到了几所顶尖私立大学的合格通知书。
小A当时特别想不通,给我打电话的时候都快哭了:“我N1都快满分了,不就证明我日语好了吗?为什么大学不要我?”
这个问题,可能也是你心里的疙瘩。今天,我就用大白话给你好好扒一扒JLPT和EJU这对“最熟悉的陌生人”,让你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把力气都用在刀刃上!
JLPT和EJU,根本不是一回事儿!
咱们先来做个最基础的概念区分,很多人就是从这里开始走偏的。
JLPT,全称是“日本语能力测试”,说白了,它就是个纯粹的语言水平考试。就像英语的雅思、托福一样,它的唯一目的就是检测你的日语掌握到了什么程度。从N5到N1,一级比一级难,N1是最高级。它考的是你的词汇量、语法知识、阅读和听力理解能力。拿到N1证书,就等于官方盖章认证:“嘿,这哥们儿/姐们儿日语很牛!”
EJU呢?全称“日本留学试验”,看名字就知道,这是专门为想去日本读大学的外国留学生设计的。你可以直接把它理解成“留学生版日本高考”。它的目的不是测你的日语有多牛,而是测你“用日语学习大学课程的能力”有多强。
所以你看,EJU除了考“日语”这一科,还要考其他文化课。文科生要考“综合科目”(类似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的大杂烩)和“数学1”(基础数学)。理科生则要从“物理、化学、生物”里选两科,再加一个“数学2”(高等数学)。
打个比方吧,JLPT就像是考驾照里的理论考试,它证明你认识交通标志,懂交通规则。而EJU则是上路实战,不仅要你懂规则,还要看你能不能在复杂的路况下(比如大学课堂)把车开好,顺利到达目的地。
根据日本学生支援机构(JASSO)的最新数据,现在有超过98%的国立大学、超过90%的公立大学和超过50%的私立大学都要求学生提交EJU成绩作为入学选拔的主要参考。这个数据很明确了:想进好大学,EJU才是那张真正的入场券。
“我有N1,为什么名校还是不要我?”
这绝对是最多留学生踩的坑,也是小A同学的血泪教训。很多人误以为,只要我日语够好,大学就会抢着要我。但你想想,大学招你是来干嘛的?是来学专业知识的,是来做研究的。
一个N1满分但物理公式都看不懂的学生,和一个日语磕磕巴巴但EJU理科接近满分的学生,如果你是东京工业大学的教授,你会选谁?答案不言而喻。
我之前带过一个学生,目标是去一桥大学的商学部。他当时就陷入了N1的执念,花了大量时间去抠那些N1考试里才会出现的、日本人自己都不常用的生僻语法和词汇,结果EJU的综合科目准备得一塌糊涂。第一次EJU考出来,日语分数还行,但综合科目只有140分(满分200)。这个分数,别说一桥了,很多MARCH级别的学校(明治、青山学院、立教、中央、法政)都够呛。
我们来看看顶尖大学的招生简章是怎么写的。比如早稻田大学的政治经济学部,在2024年的招生要求里明确写着,出愿(申请)必须提交EJU的“日语”、“综合科目”和“数学1”的成绩。通篇没有强制要求提交JLPT成绩。虽然你可以作为辅助材料提交,但决定你能不能通过第一轮材料审核的,是EJU那几百分。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大学教授默认,你能来考我们学校,就应该具备一定的日语能力。他们更关心的是你的“学习潜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而这些恰恰是通过EJU的数学、理科、综合科目来体现的。光有漂亮的N1成绩,只能证明你是个优秀的“日语学习者”,但不能证明你是个有潜力的“经济学/物理学/法学学习者”。
所以,千万别再以为N1是万能钥匙了。它很重要,但它绝对不是打开名校大门的唯一钥匙,甚至不是最主要的那一把。
“那我N1是不是白考了?”
话说到这,肯定有人慌了:“小编,我N1都考出来了,难道白费功夫了?”
别急,当然不是!N1证书绝对不是一张废纸,它在很多地方可是硬通货,关键看你怎么用。
首先,申请语言学校和专门学校时,JLPT的地位就很高了。大部分语言学校的升学班都要求学生有N2水平。而如果你想读的是设计、动漫、料理、IT等领域的专门学校,一个N2证书几乎是必备的申请条件,N1更是能让你在一众申请者中脱颖而出。
其次,找兼职(アルバイト)时,它的作用就太大了。我刚来日本的时候,就是拿着N2证书找到了一份在连锁咖啡店的工作。店长一看你有证书,就知道你至少能听懂指令、能和客人基本交流,会更愿意用你。时薪高一点的、需要跟日本人打交道多的工作,比如优衣库店员、私塾助教,很多都要求N2以上,有N1就更吃香了。
再往长远看,将来大学毕业想留在日本工作(就職活動),N1证书的含金量就体现出来了。很多日企,特别是文科类的岗位,比如市场、人事、营业等,在招聘要求里会明确写着“ビジネスレベルの日本語能力(N1相当)”。这时候,N1就是你求职的敲门砖。
我的一个学姐,读的是传媒专业,毕业找工作时,因为手握N1证书,加上不错的沟通能力,顺利拿到了一家知名广告公司的内定。她说,面试的时候,面试官看到N1,明显对她的日语能力少了很多顾虑,把更多时间放在了考察她的专业能力和思维方式上。
所以你看,N1证书不是没用,而是它的“战场”和EJU不一样。EJU主管“升学”,而JLPT则在升学之外的方方面面,比如打工、生活、就职,甚至是申请某些大学院时,都能给你加分。把它当成一个强有力的辅助,而不是决胜的主力,这个心态就对了。
EJU,这才是你进大学的正经门票
好了,现在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真正的主角——EJU身上。
很多同学对EJU最大的误解,是觉得EJU里的“日语”科目和JLPT差不多。大错特错!
EJU的日语部分,满分450分,其中400分是读解、听解和听读解,最后的50分是记述(也就是小作文)。它的考题风格非常“学术”。阅读文章都是社论、科普说明文、大学讲义摘要这类,词汇更偏向书面语和专业术语。听力也全是模拟大学课堂、讲座、研究室对话的场景。它考的不是你日常会不会点餐,而是你能不能听懂教授讲的“关于全球气候变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更要命的是“记述”部分。它会给你一段材料或图表,让你在20分钟内写一篇400-500字的小论文,要求有理有据,逻辑清晰。这考察的是你的归纳、分析和书面表达能力,是JLPT完全没有的题型,也是很多中国学生的短板。
而真正拉开差距的,是数学和文理科综合。想考顶尖国立大学,比如东京大学、京都大学,你的EJU总分(日语+数学+理科/综科)目标至少要在720分以上(满分800)。像早稻田、庆应这样的顶尖私立,一般也需要680分以上才比较有竞争力。要知道,根据JASSO公布的2023年11月考试数据,所有考生的平均分,日语是298.7分,理科综合是136.6分,文科综合是154.5分。你想想,要考到700分以上是什么概念?
我认识一个考上东大理科一类的学霸,他跟我复盘经验时说:“我的备考时间,70%都花在了EJU的数学和理科上。因为日语可以慢慢磨,但理科的知识点和解题思路,必须在短期内用日语的思维方式完全掌握,这个才是最难的。”他当时把日本高中的理科教材翻了个底朝天,把里面的专有名词和表达方式都背熟了,才去做EJU的真题(過去問)。
所以,如果你是以升入日本好大学为目标,请务必、立刻、马上把EJU放在你备考计划的核心位置!
黄金备考路线图,时间和精力这么花才对!
说了这么多,到底该怎么规划才最高效呢?别慌,路线图给你画好了,照着走,不迷路。
第一阶段:语言基础期(目标:JLPT N2水平)
这个阶段,你的任务只有一个:打好坚实的日语基础。别一上来就想着N1,也别急着碰EJU。踏踏实实地把《新标准日本语》或者《大家的日语》学完,掌握N5到N2的核心词汇和语法。这个阶段的目标是,能够无障碍地阅读普通文章,听懂日常对话。这是你之后学习EJU所有科目的“地基”,地基不牢,后面全白搭。
第二阶段:EJU主攻期(N2水平后 ~ 考前)
当你的日语达到N2水平,恭喜你,可以正式进入EJU的备战了。这个阶段是拉开差距的关键期。
首先,立刻开始学习你所选科目的专业词汇。比如你是理科生,就要背“加速度”“有机化合物”“细胞分裂”这些词怎么说、怎么写。文科生就要搞懂“内阁总理大臣”“市场经济”“文化相对主义”这些概念。这是你看懂EJU题目的前提。
然后,狂刷EJU的“過去問”(历年真题)。从真题里找感觉,熟悉出题套路和时间分配。特别是日语的记述题,一定要每周坚持练一篇,找老师或者学长学姐帮你改,死磕逻辑和表达。
在这个阶段,你的日语能力会因为大量接触学术性内容而飞速提升。你会发现,你看得懂的东西比纯学JLPT时要高级得多,这才是真正有用的“升学日语”。
第三阶段:JLPT冲刺期(选修,非必修)
当你把EJU准备得差不多了,你会惊奇地发现,回头再去看JLPT N1的题目,好像也没那么难了。因为EJU的阅读和听力难度,某种程度上已经覆盖甚至超过了N1。这时候,如果你还有余力,或者想为以后找工作多一张牌,可以在考完6月或11月的EJU之后,利用剩下的时间稍微冲刺一下7月或12月的JLPT。
这个阶段你只需要针对N1独特的语法题、词汇题做一些专项练习,补齐短板即可。对你来说,考N1更像是一次“降维打击”,一次检验你EJU备考成果的考试。
记住这个核心逻辑:用备考EJU的劲头去学日语,N1会水到渠成。但如果只盯着N1学,EJU的大门你可能都摸不到。
别再纠结“N1和EJU哪个更重要”这种问题了,这就像问“学开车理论重要,还是实际上路重要”。你得先看懂路标(JLPT基础),但最终目的是要把车稳稳地开到你的梦想大学(用EJU成绩)。
留学的路,每一步都算数,但千万别在起点就把方向搞错了。把劲儿使对地方,你的努力才不会被辜负。加油吧,未来的名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