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圈炸了!帝国理工百名学霸或将被集体劝退

puppy

最近留学圈真的炸了!姐妹们听说了吗?大名鼎鼎的帝国理工,竟然有上百名同学(很多还是我们眼里的学霸!)面临被集体劝退的风险。这到底是什么神操作?是碰上了传说中的“死亡课程”全军覆没,还是不小心踩了学术诚信的“天坑”?据说这事儿跟某个专业的期末项目有关,背后的原因让所有人都瑟瑟发抖。这件事简直是我们每个留学生的“血泪教科书”,赶紧来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咱们也好知道哪些雷区千万不能碰啊!

留学“高压线”避坑指南
AI 使用边界:把它当辅助,别当枪手!用AI头脑风暴、润色语法可以,但核心代码、论点和分析绝对要自己来。用前务必查看学校官网的最新AI政策。
小组合作陷阱:别当甩手掌柜,也别盲目信任!所有成员对最终稿负责。分工要明确,过程要透明,提交前交叉检查,尤其是代码和引用部分,防止“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学术诚信底线:除了抄袭,共谋(collusion,和同学讨论过度)、自我抄袭(self-plagiarism,重复使用自己以前的作业)也是雷区。引用格式、文献综述,一个都不能马虎。
求助官方渠道:遇到学术困难,第一时间找Tutor或Academic Advisor。如果真的收到学校的“小黑屋”邮件,别慌!立刻联系学生会(Student Union)的免费学术支持服务,他们会教你怎么应对。

哈喽,各位在留学圈里沉浮的兄弟姐妹们!你们的网站小编我今天又上线了。不过今天不聊吃喝玩乐,想跟大家聊一个最近让所有人都心惊胆战的话题。

还记得上学期期末周,我那个在UCL读CS的朋友小A吗?他当时接了一个编程大作业,要求一个人独立完成一个交易算法模型。那段时间,他整个人都泡在图书馆里,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头发大把大把地掉。有天凌晨三点,他突然在微信上给我发了一串“啊啊啊啊啊”,说他有个bug怎么也调不出来,deadline就在第二天早上九点,他真想直接去网上找一段现成的代码贴上去,改改变量名算了。

我当时吓得一个激灵,赶紧给他打了个语音电话,劝了他一个多小时,让他无论如何都不能动这个歪心思。最后,他虽然只提交了一个功能不太完善的版本,分数不算高,但好歹是安全下车了。他说,那一瞬间,他离学术不端的悬崖边,只有0.01公分。

当时我还觉得他有点小题大做,直到最近,帝国理工(IC)那件事爆出来,我才惊出一身冷汗。原来,我们和“被劝退”的距离,真的就只差一个念头,一个操作,甚至一个你没注意到的猪队友。

留学圈大地震:IC百名学霸面临“团灭”危机?

事情是这样的。就在不久前,国内外的社交媒体,尤其是小红书和知乎,突然被一条消息刷屏了:帝国理工商学院的王牌专业——商业分析(MSc Business Analytics),据说有上百名学生(一说是120人)因为期末项目涉嫌AI使用过度和抄袭,被学校调查,可能面临挂科、停学甚至直接劝退的严重后果。

我的天,那可是帝国理工啊!G5精英大学,申请难度堪比登天,能进去的哪个不是卷王中的卷王,学霸中的战斗机?商业分析这个专业,更是卷中之霸,毕业了都是投行、咨询公司的香饽饽。结果,这么多天之骄子,竟然在一门课上“集体翻车”了?

根据网上流传的信息,出事的是一门编程相关的课程项目。据说有同学为了省事,或者实在是因为项目难度太大,直接动用了ChatGPT等AI工具来生成代码和报告。结果,学校的查重系统一跑,相似度高得离谱,直接引发了学术雷达的警报。更要命的是,这还是个小组作业,意味着只要组里有一个人“踩雷”,全组都可能被“连坐”。

这件事瞬间在留学生群体里炸开了锅。有人说这是“死亡课程”压力下的必然结果,有人说这是AI时代来临后,学术诚信面临的新挑战。但不管原因是什么,一个血淋淋的事实摆在面前:就算是IC的学霸,一旦触碰了学术诚信的红线,学校处理起来也绝不手软。

AI是捷径还是陷阱?英国大学的“天罗地网”

这件事的核心,无疑是AI的使用问题。ChatGPT横空出世后,很多人都把它当成了救命稻草。写文书、想思路、改语法、甚至写代码,它好像无所不能。但大家似乎都忽略了一个问题:大学对AI的使用,到底是什么态度?

答案是:极其谨慎,且规则越来越严。

就在2023年,英国代表全英140所高校的罗素大学集团(Russell Group)发布了关于生成式AI使用的指导原则。他们明确表示,所有学生都必须“以符合学术诚信的方式”使用AI。翻译成大白话就是:你可以用AI帮你检查语法错误,或者给你一些灵感启发,但你绝对不能让它替你完成思考、分析和创作的核心工作。你提交的作业,必须是你自己的原创成果。

帝国理工官网的学术诚信政策里也写得明明白白:提交由人工智能工具生成的材料,而没有恰当注明,将被视为学术不端。很多大学现在都引入了更高级的检测工具,不光能查文本抄袭,还能检测出内容是否由AI生成。比如全球最火的查重系统Turnitin,在2023年4月就上线了AI检测功能,据说准确率高达98%。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根据英国《卫报》的一项调查,在AI工具普及之前,从2018到2021的三年间,英国大学已经发现了近5万起学生作弊案件。而现在,有了AI的“加持”,这个数字恐怕只会更加惊人。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机构(QAA)也发出警告,使用AI完成作业已经成为学生作弊的“头号公敌”。

所以,别再抱有侥幸心理了。当你把一段AI生成的代码或者文字粘贴到你的作业里时,你可能已经一只脚踏进了学校纪律委员会的办公室。你以为自己走的是捷径,其实那是一条直通“劝退”深渊的单行道。

小组作业:是“神助攻”还是“猪队友”?

IC这次事件里,还有一个让无数留学生瑟瑟发抖的点,那就是“连坐制度”。

国外的课程,尤其是商科和工科,有大量的小组作业(Group Work)。这本来是为了培养大家的团队协作能力,但现实中,它往往变成了对人性的终极考验。你永远不知道,屏幕那头跟你说“OK, no problem”的队友,到底是真大神还是真坑货。

我之前就读的华威大学,对于小组作业的规定是:所有小组成员对最终提交的作品负有同等责任(are held equally responsible for the final submission)。这意味着,哪怕整篇报告里只有一小部分是你的猪队友抄的,一旦被发现,你也会被视为同谋。

这真的不是开玩笑。我听说过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个在曼大学习的学姐,她们小组期末报告里,负责数据分析的那个男生直接从网上扒了一段代码,连注释都没改。结果被老师一眼识破,整个小组的成绩直接作废,每个人都收到了学术警告。那个学姐哭着去跟系里解释,说她对抄袭的事情完全不知情,但学校的回复很冷酷:作为小组成员,你有责任检查并确保最终提交物的原创性。

在这次IC事件中,很多同学也表示自己很冤。他们可能只是负责报告的其中一部分,代码是别人写的,但调查邮件却发给了组里的每一个人。这种“一人犯错,全家遭殃”的模式,让小组合作变成了一场“信任赌博”。你把自己的学术前途,押在了一群可能只认识了几周的同学身上。

“劝退”二字背后,是我们无法承受之重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劝退”离自己很遥远。但实际上,学术不端的后果,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而且处理流程漫长而煎熬。

一旦你被学校怀疑有学术不端行为,通常会经历以下几个步骤:

1. 收到“小黑屋”邮件:你会收到一封官方邮件,通知你的作业涉嫌违规,要求你参加一个听证会(Hearing/Meeting)。从收到邮件的那一刻起,巨大的心理压力就开始了。

2. 准备听证会:你需要准备各种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清白,比如草稿、文献记录、和组员的沟通记录等。这个过程非常折磨人。

3. 参加听证会:你将面对由几位老师组成的调查小组,他们会像审犯人一样问你各种细节问题。很多人在这个环节因为紧张或者准备不足,表现不佳,导致后果更严重。

4. 等待判决:听证会结束后,就是漫长的等待。最终的结果可能是以下几种:

  • 警告信(Warning):最轻的处罚,但会记录在案。
  • 该作业零分(Zero mark for the assessment):这门课大概率要挂了,可能需要补考或重修。
  • 该课程挂科(Fail the module):需要重修这门课,毕业时间可能延迟。
  • 停学(Suspension):通常是停学一年,下一年再回来重读。
  • 劝退(Expulsion/Withdrawal):最严重的结果,学籍被注销,直接打包回家。

根据英国独立审裁官办公室(OIA)发布的2022年年度报告,他们收到的学生投诉中,有关学术不端的案件数量持续增加。这意味着,大学对此类问题的处理正变得越来越频繁和严格。

更可怕的是,一旦被劝退,你的学生签证也会被立即取消。根据英国内政部的规定,学校有责任向他们报告被开除的学生信息,你的签证会在短时间内被缩短(curtailed),你必须在规定期限内离境。这意味着你几年的努力、父母上百万的投资,都在那一瞬间化为泡影。这个打击,对任何一个家庭来说都是毁灭性的。

所以,我们到底该怎么办?

说了这么多,不是为了贩卖焦虑,而是真心希望大家能从IC这次的事件中吸取教训,保护好自己。留学这条路,走错一步,可能就再也没有回头的机会了。

别总觉得这些规定是条条框框,是学校在故意为难你。其实,它们是在保护学术的公平和尊严,也是在教我们成为一个负责任、有诚信的人。这比拿到一个高分、一张文凭要重要得多。

我知道,留学的日子真的很难。陌生的环境,语言的障碍,还有那些永远也赶不完的due。有时候,压力大到真的想走个捷径,想“一键通关”。

但请你一定记住,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你今天为了省事复制粘贴的一段代码,未来可能会让你付出整个学术生涯的代价。与其战战兢兢地游走在红线边缘,不如踏踏实实地学好每一个知识点,写好每一个字。

如果真的遇到了困难,作业写不出来,代码调不通,千万别一个人硬扛,更别动歪心思。去找你的Tutor聊一聊,去预约学校的Academic Writing Support,去向Student Union的免费服务寻求帮助。学校里有无数资源可以帮你,只要你愿意开口。

记住,留学路上,最稳的捷径,就是不走捷径。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