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爆火后,去日本学动画还香吗?

puppy

心里可能也嘀咕:那现在花大价钱去日本学动画,还值不值?别急,这篇文章就是来跟你聊聊这事儿的。国漫崛起是事实,但日本动画那套成熟得可怕的工业流程,和从分镜、原画到制作进行,那种深入骨髓的匠人精神,依然是咱们需要虚心学习的“内功”。当然,我们也会掏心窝子地跟你聊聊那边“为爱发电”的辛苦和内卷的现实。想知道怎么把日本的看家本领带回来,在国内这片热土上大展拳脚吗?快来看看吧!

留学日本学动画,先想清楚这几点
核心优势:不是去学画几笔画,而是去偷师一整套成熟到可怕的“工业体系”和深入骨髓的“匠人精神”。这是咱们目前最需要的内功。
残酷现实:做好“为爱发电”的心理准备。行业薪资低、工作强度大、极度内卷是常态。这不是一条轻松致富的路。
未来出路:真正的价值在于把日本的“真经”带回国。国内市场火热,急需既懂技术又懂流程的“领军人物”,你可能就是下一个。

嘿,各位 lxs.net 的小伙伴们,我是你们的老朋友,小编阿哲。

前几天,我一个学妹小雅给我发微信,语气里满是纠结。她刚拿到武藏野美术大学动画专业的 offer,这可是她梦寐以求的学校。搁以前,这会儿她估计已经在朋友圈九宫格晒图,准备接受大家的祝福轰炸了。但现在,她却犹豫了。

为啥?因为她爸妈给她发了个《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混剪视频,配文是:“闺女你看,咱们中国的动画现在做得多牛!票房都过50亿了!还花大几十万跑去日本学,有必要吗?”

小雅的纠结,我猜屏幕前的你,可能也感同身受。看着《姜子牙》、《白蛇:缘起》、《深海》这些国漫一部接一部地刷屏,心里那叫一个自豪。但转头看看手里的留学申请材料,可能也嘀咕:是啊,现在花大价钱去日本学动画,还值不值?还香吗?

别急,今天阿哲就是来跟你掏心窝子,好好聊聊这事儿的。

国漫是“站起来了”,但离“跑起来”还差口气

咱们得先承认一个事实:国漫,真的崛起了。这绝不是一句空话。

就拿小雅爸妈提的《哪吒》来说,50.35亿人民币的票房,至今还稳坐中国影史动画电影票房冠军的宝座。这数字背后,是咱们中国人对自己文化故事的强烈共鸣。从那个画着烟熏妆、喊着“我命由我不由天”的顽劣哪吒,到《罗小黑战记》里那个温暖治愈的萌猫,再到《深海》里那美到让人窒息的“粒子水墨”,国漫在审美和故事内核上,越来越有咱们自己的味道了。

市场数据也给足了我们底气。根据艾瑞咨询的报告,中国二次元产业的市场规模在2023年已经突破了3000亿元大关,用户规模更是超过5亿人。这片热土,机会遍地,就等着有才华的你去挖掘。

看到这儿,你是不是更觉得去日本没必要了?别急,咱们把视线拉远一点。

一部《哪吒》的成功,背后是导演饺子和团队磨了整整五年。电影里那个“江山社稷图”四人抢笔的长镜头,光是草图就做了2个月,整个团队“磕”了5个月才完成。这种精神可敬,但它也暴露了一个问题:我们目前打造一部爆款,更多依赖的是少数天才团队的“极限一换一”,靠的是一股子拼劲和热爱,而不是一个稳定、高效、可复制的工业流程。

换句话说,我们能偶然出一个“尖子生”,但还不能保证每个班的学生都能稳定考上“一本线”。这就是我们和日本动画产业最大的差距——工业化水平。

日本动画的“内功心法”,才是你真正要去偷的师

你去日本,不是去学怎么画一个更好看的孙悟空,而是去学习他们那套已经运转了几十年,成熟得近乎可怕的“武功秘籍”。这套秘籍,藏在他们产业的每一个细节里。

1. “制作进行”:动画项目的“神经中枢”

你可能没听过这个职位,但在日本动画行业,这可是灵魂人物。如果你看过神作《白箱》(Shirobako),对那个开车到处回收原画、天天给各路大神鞠躬道歉的主角宫森葵一定不陌生。她干的,就是“制作进行”。

这个职位绝不是简单的跑腿打杂。他需要把控整个动画制作的流程,从分镜、原画、动画、上色到摄影,哪个环节由谁负责,什么时候交稿,遇到问题怎么协调,全靠他来调度。他就像一个项目的“神经中枢”,确保成百上千张画稿,在几十个不同部门、不同公司的画师手里流转,最后能准时、保质地拼凑成一集完整的动画。

国内很多动画项目之所以会延期、崩盘,往往不是画师画得不好,而是缺少这样精细化的流程管理。学会这套管理方法,比你学会一种新的画风重要得多。

2. 精确到秒的“分镜”:导演的“施工图”

日本动画的分镜(絵コンテ)稿,拿出来就是一本厚厚的书。上面不仅有画面构图,还会详细标注出每一个镜头的时长(精确到秒和帧)、角色的动作、口型、情绪,甚至还有摄像机的运动方式。这已经不是草图了,这简直就是一份给所有后续工种的“精确施工图”。

宫崎骏老爷子的分镜手稿更是被奉为艺术品。他会在分镜阶段就把整个故事的节奏、情绪的起伏全部敲定。后续的原画师、动画师,只需要严格按照这份“乐谱”来演奏就行。这种前置的、极度精细化的设计,大大降低了后期沟通的成本和出错的概率。

3. “作画监督”:流水线上的“质量把关人”

一集20分钟的动画,往往需要几十个原画师共同完成。每个人的画风多少都有点差异,怎么保证最后呈现出来的角色不会一会儿胖一会儿瘦,一会儿眼睛大一会儿眼睛小呢?这就需要“作画监督”(作監)的存在。

作监的核心工作就是“修正”。他们会把所有原画师交上来的画稿,按照角色设定表一一进行修改,统一画风,保证人物形象的稳定。像《火影忍者》里的一些打斗神回,比如中村丰负责的部分,他强烈的个人风格(被粉丝戏称为“中村方块”)会被保留,但角色的脸和基本形态,还是会被作监修得符合标准。这种既保留天才的闪光点,又保证工业化产品质量稳定的能力,就是日本动画工业成熟的体现。

这套从项目管理、前期设计到中期品控的完整体系,才是日本动画真正的核心竞争力。这是我们在国内的大学课堂里,在具体的项目实践中,很难系统学到的“内功”。

“为爱发电”的真相:留学前请自带“抗压包”

聊完了日本动画的“香”,咱们也得聊聊现实的“苦”。那边的动画行业,真不是什么岁月静好的地方,而是个极度内卷、靠“爱”发电的修罗场。

1. 薪资低到怀疑人生

这是最现实的问题。日本动画师的薪资之低,是出了名的。根据日本动画创作者协会(JAniCA)在2019年发布的调查报告,最底层的“动画(動画)”职位(负责在原画之间加过渡帧的岗位),平均年收入只有125万日元。换算成人民币,大概一年6万块钱。在东京这种高消费城市,这个收入连基本生活都很难维持。

很多新人动画师都是按张计费,画一张动画稿(中割)大约200-400日元(10-20人民币)。为了生存,他们只能拼命地画,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是家常便饭。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总听说,日本动画行业是靠动画人的“爱”来支撑的。

2. 压榨性的工作强度

“万策尽きた!”(万策尽矣!),这句在《白箱》里反复出现的台词,是日本动画制作现场的真实写照。赶不上播出日期(在日本称为“落とす”)是制作公司最大的噩梦。为了死守deadline,整个团队通宵达旦、连续爆肝都是常态。

近几年,一些知名动画公司也因高强度的工作模式而备受争议。比如制作了《咒术回战》、《进击的巨人最终季》的MAPPA,就曾被业内人士指出其项目排期过密,导致动画师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你去留学,未来进入这样的业界环境,有没有做好相应的心理和生理准备?

3. 严苛的师徒制和排外感

日本是一个非常讲究“职人精神”和前后辈关系的社会。在动画行业,这种氛围更浓。新人进去,往往要从最基础的“动画”岗位开始,熬上好几年,才有可能晋升为“原画”。这个过程非常磨练心性,也很考验人的忍耐力。作为一个外国人,你还要面对语言和文化的双重壁垒,想融入那个圈子,需要付出比本地人多得多的努力。

所以,想去日本学动画,你心里得有杆秤。你不是去享福的,你是去“取经”的。这趟西天取经之路,注定充满了“九九八十一难”。

把“真经”带回来,你就是国漫需要的那个人

说了这么多,那我们到底图个啥?图的就是把这套“真经”学到手,然后带回中国这片热土,大展拳脚。

现在的中国动画市场,和当年的日本有点像,正处在一个爆发式增长但又有点“野蛮生长”的阶段。我们不缺钱(看看腾讯、B站、阿里这些大厂的投入),不缺好故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宝库),也不缺有才华的画师,我们最缺的,是能把这些资源整合起来,稳定输出高质量作品的“工业化人才”。

而你,一个在日本系统学习过动画、亲身经历过他们那套严苛流程的留学生,就是市场上最稀缺的“宝贝”。

你的价值,绝不仅仅在于能画一手好画。更在于:

  • 你懂流程管理:你可以把日本那套“制作进行”的精髓带回来,帮助国内的团队建立更科学、更高效的生产管线,避免项目动不动就延期、超支。

  • 你懂质量控制:你知道“作画监督”是怎么工作的,懂得如何在一个大团队里统一美术风格,提升画面的整体质量和稳定性。

  • 你懂专业分工:你清楚从分镜、演出、原画到摄影,每个岗位具体的工作内容和衔接方式,能帮助团队更好地协同作战。

很多从日本学成归来的前辈,已经在国内崭露头角。比如追光动画(《白蛇:缘起》、《新神榜:杨戬》的制作公司),其核心团队里就有不少拥有海外学习和工作背景的人才。他们把国际化的制作理念和流程,与中国本土的故事内核相结合,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些优秀作品。

你未来的职业道路,可能不是在日本当一个默默无闻的动画师,而是在国内成为一个动画项目的制片人、流程总监、或者是一家新兴动画工作室的创始人。你带回来的,是能让国漫从“作坊式生产”迈向“规模化工业生产”的火种。

所以,到底还香不香?

聊到最后,我们再回到最初的那个问题:现在去日本学动画,还香吗?

阿哲觉得,这事儿得这么看。

如果你只是想找个轻松、赚钱快、又能满足兴趣的专业,那日本动画这条路,可能真的不适合你。它太苦、太累、回报周期太长。

但如果你心里憋着一股劲,不只满足于为国漫的崛起鼓掌,还想亲手把它推向更高的地方;如果你愿意去最严酷的环境里,学习最顶尖的“武艺”,忍受常人不能忍的辛苦,只为有朝一日能“师夷长技以制夷”……

那么,别犹豫了。

去吧。去看看全球顶级的动画工业是怎么运转的,去感受一下那些大师们是如何在每一帧画面上倾注心血的。把他们的看家本领学过来,变成你自己的武器。

这趟留学,就像去少林寺的藏经阁学武功。过程肯定艰苦,甚至会让你脱层皮。但等你学成归来,你会发现,国内这片广阔的江湖,正等着你这样的高手来开宗立派呢。

所以,当你再面对爸妈的疑问时,你可以自信地告诉他们:我不是去看人家有多厉害,我是去学他们为什么这么厉害,然后回来让我们自己变得更厉害。未来的国漫星辰大海,需要我们这些“取经人”去点亮。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