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mestay 申请速览 | Do's & Don'ts |
|---|
| DO's: ✓ 个人介绍要走心,分享你的爱好和性格,让他们“看”到你。 ✓ 准备问题清单,像面试官一样“反向面试”家庭。 ✓ 一定要视频通话!这是最直观的“Vibe Check”。 ✓ 明确询问费用包含什么,避免后续账单“惊喜”。 ✓ 相信你的直觉,感觉不对劲就果断放弃。 |
| DON'Ts: ✗ 不要只说“我是个学生”,介绍信写得像份简历。 ✗ 不要害羞,觉得问太多问题会很麻烦。 ✗ 不要在没视频、没合同的情况下,轻易支付大额押金。 ✗ 不要只看照片,P图的威力你懂的。 ✗ 不要为了省事而将就,第一个“家”的体验至关重要! |
嘿,我是 lxs.net 的小编!还记得我刚拿到英国大学 offer 那会儿,激动得几天没睡好。刷着学校官网,看着那些在草坪上笑得灿烂的学长学姐,感觉未来的留学生活简直闪着金光。可兴奋劲儿一过,住宿问题就像一盆冷水浇了下来。宿舍太贵,自己租房又怕被骗,当时最理想的选择似乎就是——Homestay,住进一个真正的英国家庭。
我想象中的 homestay 是《真爱至上》里那种温馨的英式小房子,有和蔼的 host mum 每天准备热腾腾的英式早餐,还有个可爱的英国“弟弟”或“妹妹”可以一起练口语。然而,我的朋友 Sarah 就没那么幸运了。她申请时图省事,随便选了个看起来还不错的家庭。结果,住进去第一天就傻眼了:房东太太有严重的洁癖,规定她每天只能在晚上9点到9点15分这15分钟内洗澡;家里养了三只巨型犬,一到晚上就集体开“演唱会”;最要命的是,所谓的“包餐”,顿顿都是冰冷的三明治。Sarah 熬了不到一个月,就拖着行李箱“逃”了出来,那段经历让她对英国的初印象蒙上了一层灰。
Sarah 的故事不是个例。找 homestay,真的不只是找个睡觉的地方那么简单。它几乎决定了你留学初期的幸福指数,是你适应新环境的“软着陆”缓冲带。一个好的家庭能让你迅速融入,英语突飞猛进,感受到家的温暖;而一个不合拍的家庭,则可能让你每天都想“离家出走”。所以,今天这篇超长攻略,就是要把我当年踩过的坑、总结的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你,手把手教你如何找到那个完美的“神仙家庭”!
第一步:别把“自我介绍”写成“个人简历”
大部分 homestay 申请平台或中介,都会让你写一份自我介绍(Self-Introduction Letter)。很多人把它当成例行公事,三两句就带过:“我叫 Li Hua,来自中国,即将去 UCL 学习金融。我安静、爱干净。”
如果你也这么写,那可就太亏了!这封信是你给 host family 的第一印象,是你的“个人广告”。他们每天可能会收到十几份这样的申请,一份干巴巴的“简历”很容易就被淹没了。你要做的,是让他们在文字中看到一个活生生、有趣的人,一个他们愿意邀请到自己家里来共同生活的人。
怎么写才能出彩?记住一个原则:展现个性,表达期待。
抛个栗子,对比一下:
枯燥版 Before:
“Dear Host Family, My name is Wang Wei. I am a 19-year-old student from Shanghai, China. I will be studying Computer Science at 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I am a quiet person and I keep my room tidy. I look forward to hearing from you.”
走心版 After:
“Dear future Host Family, Hello! My name is Wang Wei, and I’m incredibly excited to be moving to Manchester this September to start my Computer Science degree. I’m from the bustling city of Shanghai, so I’m really looking forward to experiencing life in a British home. In my free time, I’m a bit of a movie buff (I can talk about Marvel movies for hours!), and I’ve recently gotten into baking cheesecakes – though I’m still mastering the recipe! I’m a fairly quiet person, especially during study time, but I’m really friendly and would love the chance to share meals and conversations with you. One of my biggest hopes for studying in the UK is to improve my spoken English and learn about daily British culture, something I know I can’t get from a textbook. I can’t wait to meet the family who will be my first home away from home! Best regards, Wang Wei.”
感觉到了吗?第二封信立刻让 Wang Wei 的形象丰满了起来。他不是一个模糊的“学生”符号,而是一个喜欢漫威、会烤蛋糕、对未来生活充满期待的年轻人。房东看到这样的信,会觉得:“哦,这个孩子很有趣,他真心想融入我们的生活,而不是把我们当成旅馆老板。”
小Tips:
- 分享你的爱好:哪怕是宅家看剧、打游戏,都可以写。说不定你就碰上一个全家都是“权游”粉的家庭呢?
- 诚实说明你的习惯:你是早睡早起的“养生派”,还是习惯晚睡的“夜猫子”?你对什么食物过敏?提前说清楚,避免日后尴尬。
- 表达你的期待:明确告诉他们,你希望从 homestay 经历中获得什么。是想练习口语?学习做 local food?还是想有个家人一样的伙伴?这能帮助你筛选掉那些只想“出租房间”的房东。
第二步:开启“反向面试”,你才是握有选择权的人
很多同学在和 host family 沟通时,会有一种“被面试”的紧张感,生怕自己说错话,对方就不要自己了。快把这个心态扭转过来!找 homestay 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你在挑选他们,他们也在挑选你。你是付钱的一方,你有权利了解你未来生活环境的一切。
根据英国文化协会(British Council)和一些学生住宿调查(如 National Student Housing Survey)的数据显示,住宿满意度是影响留学生整体幸福感和学业表现的关键因素之一。2023年的一项调查就指出,近60%的学生认为他们的住宿环境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所以,花时间去“面试”你的未来家庭,绝对是稳赚不赔的投资!
当家庭对你的申请表示出兴趣后,就轮到你“出招”了。准备好一份问题清单,在邮件或视频通话里,把你想知道的全问出来。这不叫“挑剔”,这叫“负责”。
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1. 日常生活与家庭氛围(The Vibe Check)
- “Could you describe a typical weekday or weekend in your house?” (这个问题超关键!能帮你了解这个家是热闹还是安静,他们是宅家派还是户外咖。)
- “What do you usually do for fun as a family?” (如果他们回答“我们不怎么一起活动”,那你就要掂量一下这是否是你想要的氛围了。)
- “Have you hosted students before? What was your most memorable experience?” (从他们讲述过去的故事里,你能听出他们对学生的真实态度。)
2. 房屋规则与“自由度”(The Rules & Freedom)
- “Are there any specific house rules regarding visitors, kitchen use, or laundry?” (有些家庭可能不希望你带朋友回家,或者有严格的厨房使用时间。)
- “What are the arrangements for meals?” (如果是包餐,可以问问他们通常吃什么。一个朋友就遇到过一家天天吃土豆的……) - “Is there a curfew or any expectations about what time I should be home?” (对喜欢夜生活或在图书馆刷夜的同学很重要。)
3. 硬件设施与通勤(The Practical Stuff)
- “How long does it actually take to get to my university campus by bus/tube?” (别全信 Google Maps,当地人的经验更准。)
- “How is the Wi-Fi speed and reliability? It’s very important for my studies.” (网速,留学生的命!)
- “What exactly is included in the weekly rent? Are bills like electricity, gas, and council tax covered?” (在英国,这些杂费可不是小数目。平均一个家庭每月的能源账单在2024年可能高达£150以上,问清楚能省下不少麻烦。)
终极大招:一定要视频通话!
照片可以P,邮件可以包装,但视频通话是最难“演”的。一次15分钟的视频,你能获得的信息量远超几十封邮件。你可以看到他们的家是否干净整洁,能看到家庭成员之间真实的互动方式,更能直观地感受到这个家的“气场”是否和你合拍。
我一个学姐就通过视频“躲过一劫”。照片里,那家人的房子看起来像个田园别墅,非常吸引人。结果视频一接通,背景里是两只上蹿下跳的金毛,狗叫声震耳欲聋。学姐对狗毛过敏,要不是这次视频,她可能就要在喷嚏和哮喘中度过第一个月了。
第三步:擦亮眼睛,识别那些“危险信号”
在筛选过程中,除了要找“合拍”的家庭,更要学会识别那些明显的“Red Flags”(危险信号),帮你提前避雷。
亮起红灯,请立刻绕行:
- 不愿视频通话:对方用各种理由(“我不会用 Zoom”、“摄像头坏了”)拒绝视频。这绝对是头号危险信号!他们要么是对自己的居住环境不自信,要么就是骗子。
- 回答问题含糊其辞:当你问到具体规则或费用时,他们总是说“到时候再说”或“很灵活”。这往往意味着他们没有清晰的界限,日后很可能产生纠纷。
- 过分强调“规矩”:还没入住,就发来一份长达三页的“家规大全”,细致到上厕所不能超过10分钟。快跑!你是在找家,不是在找监狱。
- 催促你支付押金:特别是要求你通过西联汇款(Western Union)等无法追踪的方式,在签订正式合同前支付大额押金。这是典型的诈骗手段!根据英国政府规定,房租押金必须存放在一个叫做“Tenancy Deposit Scheme”的第三方保护账户里,任何直接让打入个人账户的行为都值得警惕。
- 网上评价不佳:如果你是在 Homestay.com 或 British Council 认证的平台上找,一定要仔细阅读过往学生的评价。一两条差评可能是个例,但如果好几个人都提到了同样的问题(比如房东很吵、不尊重隐私),那就果断 pass。
当然,也有让人安心的“Green Flags”(绿灯信号):
- 他们也对你充满好奇:在交流中,他们会主动问很多关于你的家乡、你的兴趣、你对未来的计划。这表明他们真心想了解你。
- 坦诚地介绍家庭成员和生活:他们会主动告诉你“我们家周末起得比较晚”或者“我小儿子有点调皮,希望你不要介意”,这种坦诚非常可贵。
- 主动提及过往的学生并充满善意:“我们上一个学生来自巴西,我们现在还保持联系呢!” 这说明他们和学生相处得很好,并且很重感情。
好了,说了这么多,我知道你可能觉得有点头大。但请相信我,前期花在“找家”上的每一分钟,都会在你落地英国后的日子里,加倍回报给你。
别把这件事想得太复杂,其实就像交朋友一样。你不需要找一个“完美”的家庭,而是要找一个“适合”你的家庭。别害怕被拒绝,也别不好意思拒绝别人。每一次申请,每一次沟通,都是让你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的过程。
记住,你的留学生活,从选择第一个“家”开始,就掌握在你自己手里。祝你好运,找到那个可以让你在深夜赶完 essay 后,能给你递上一杯热茶的“神仙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