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格大最新名单出炉,你的学校还在吗?

puppy

申请季的朋友们,快来围观!你们的梦校格拉斯哥大学又来“搞事情”啦,刚刚热乎出炉了2025年入学的最新认可名单!这次的变动可真不小,据说不仅有学校被“移出群聊”,好几所大学的认可学院和具体的均分要求也都有新调整。是不是心里咯噔一下,开始有点小紧张了?别慌,我们已经第一时间帮你把所有变化都扒出来了。你的学校是安全上岸还是“惨遭降级”?赶紧来看看详细解读,早点调整申请策略才是王道!

格拉斯哥大学2025申请核心变化速览
名单调整:部分院校被移除2025年认可名单,特别是某些独立学院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申请前务必核对你的学校是否还在List上。
学院限制:格大对部分“双非”院校的认可,是“精准到学院”的。就算你的大学在名单上,但你的学院不在认可列表里,同样无法申请。今年这个学院名单也有微调!
均分上涨:部分学校的最低均分要求有上调。去年某个分数压线能进,今年可能就不够了。尤其是商学院等热门学院,实际录取分数线只会更高。
尽早确认:不要再拿去年的经验来套今年的申请!官网信息是唯一标准。每年都有同学因为信息差,错失梦校,或者浪费了宝贵的申请费和时间。

哈喽,各位在申请季焦头烂额的宝子们!我是你们在lxs.net的老朋友,小编小L。

最近我的后台快被私信挤爆了,其中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小L小L,听说格拉斯哥大学又更新list了?我的学校不会被踢出去了吧?” 这个问题问得我心里也“咯噔”一下,因为就在上个申请季,我亲眼见证了一个让人啼笑皆非又无比心酸的真实案例。

我的一个学弟,我们叫他小明吧。小明本科是国内一所还不错的双非院校,为了申到格大的传媒专业,他从大二就开始卷绩点,辛辛苦苦把均分刷到了86分。按照去年的申请经验,这个分数妥妥的。他还特地去问了上一届成功拿到格大offer的直系学姐,学姐拍着胸脯跟他保证:“放心吧,你这分比我还高,绝对稳了!”

于是小明信心满满,在申请系统开放的第一天就递交了材料,然后就开始了漫长又充满期待的等待。结果呢?一个月后,他等来的不是梦校的offer,而是一封冰冷的拒信。理由非常直接:Your university is not on our approved list for this programme for 2024 entry。

小明当时就懵了,跑来问我怎么回事。我俩一起冲到官网,仔仔细细地核对了最新的认可名单,结果发现他的大学虽然还在大名单上,但格大只认可该校的另外三个学院,而小明所在的学院,恰好就在那一年被“精准移除”了。就因为这么一个细节的变动,他两年多的努力,瞬间变得毫无意义。那种感觉,就像是你在终点线前被人告知,你从一开始就跑错了赛道。

这个故事是不是让你也背后一凉?每年申请季,英国大学,尤其是像格拉、谢菲、利兹这种喜欢用list来“一刀切”的学校,都会悄悄更新他们的录取要求。这些变动,往往不会大张旗鼓地宣传,但对我们每个申请者来说,都可能是“生死攸关”的大事。这不,就在前几天,格拉斯哥大学又悄无声息地放出了2025年入学的最新认可名单!

别慌,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已经第一时间冲在吃瓜第一线,帮大家把所有犄角旮旯的变化都扒出来了。你的学校是安全上岸,还是“惨遭降级”?你的均分还够用吗?赶紧搬好小板凳,我们一起来看这份热乎乎的详细解读!

第一部分:风暴中心——哪些学校被“移出群聊”了?

每次名单更新,最让人揪心的就是看“黑名单”。今年格大也毫不手软,一些学校直接从2025年的认可名单中消失了。虽然官方没有给出具体原因,但我们猜测可能与学校综合排名、过往学生表现、申请人数等多种因素有关。

根据我们目前收集到的信息,以下几类院校需要特别警惕:

1. 部分独立学院(三本院校):
这是本次调整的重灾区。熟悉英国申请的同学都知道,近年来,英国大学对于国内独立学院的认可度正在逐年下降。比如,曾经在名单上的一些师范大学或财经大学的独立学院,今年就再也找不到了。如果你是这类背景的同学,真的要心疼你一秒钟。例如,像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现在已转设为珠海校区,情况不同,需要单独看),以及一些以城市命名的独立学院,在新的名单里都受到了严格的审视。

举个真实的例子,去年有个学生来自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成功申请到了格大的某个管理类硕士。但今年,如果你是这个学校的,再想复制学长学姐的成功之路,可能就会发现学校已经不在list上了。这不是说你的学校不好,而是大学的招生策略在调整,他们可能更倾向于招收“双一流”或者排名更高的双非院校的学生,来保证生源的整体质量。

2. 部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中外合作办学(Joint Programme)的情况一直比较复杂。格大对于这类项目是case by case审核的。有些2+2或者3+1项目,即使国内的合作院校在list上,但因为学生最终拿到的是国外合作院校的学位,审核标准就会变得不一样。今年的新规里,对于某些非“双一流”大学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审核变得更加严格,甚至直接不予认可。所以,这类同学在申请前,一定要发邮件和小米(招生办公室)确认清楚,你的项目是否被认可,不要想当然地以为学校在list上就万事大吉。

数据不会说谎,从近三年的趋势来看,格拉斯哥大学的认可名单总数是在缓慢减少的。2023年可能认可800所中国院校,到了2024年可能就变成了780所,今年2025年,这个数字可能又会减少。每一次减少,都意味着成百上千的申请者直接失去了入场券。

第二部分:精准打击——“看校名没用,还得看学院!”

如果说“学校被移除”是核弹级别的打击,那“学院不被认可”就是精准制导的导弹,杀伤力同样巨大,而且更具迷惑性。这也是格大申请中最容易踩的坑,没有之一!

对于大量的“双非”院校,格大并不是认可你整所大学,而是只认可你学校里的某几个“王牌学院”或者“优势学院”。

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例子。比如,上海理工大学,这是一所非常不错的双非院校。在格拉斯哥大学的2025年认可名单上,它依然榜上有名。但是,如果你点开细则,会发现后面跟着一个括号,里面清清楚楚地写着:“School of Business”或者“College of Communication and Art Design”等具体学院名称。这意味着,只有这些被点名的学院的毕业生,才有资格申请格大。

假设你是上海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学生,均分88,雅思7.0,手握两段大厂实习,背景闪闪发光。但对不起,在格大的系统里,你的申请连第一道门槛都过不去,因为你的学院不在它的认可范围内。这就是很多同学收到“秒拒”的根本原因。

今年的名单在这个问题上,又做了一些微调。我们观察到,有些去年还在名单上的学院,今年悄悄消失了。比如,某财经大学,去年认可其“经济学院”和“金融学院”,今年可能就只剩下“金融学院”了。这种变化极其细微,但对于经济学院的同学来说,却是致命的。

为什么格大要这么做?很简单,为了“提纯”。他们通过这种方式,筛选出每个学校最强势、教学质量最有保障的学院的学生。这其实也给我们一个启示:在本科选专业和发展时,就要有意识地向学校的优势学科靠拢,这在你未来的深造路上,会成为一个重要的隐形加分项。

我强烈建议大家,在定位自己的学校时,不要只在Excel表格里Ctrl+F搜一下校名就完事了。一定要仔仔细细、一个字一个字地去看你所在学校后面的备注,看看你的学院是不是那个“天选之子”。如果不是,别犹豫,赶紧调整策略,看看其他同样优秀的大学。

第三部分:水涨船高——“我的85分,突然就不香了?”

聊完了“有没有资格”的问题,我们再来聊聊“够不够格”的问题。资格,看的是list;够格,看的就是你的均分了。

格拉斯哥大学的均分要求,一直以来都划分得非常清晰。他们通常会把中国的大学分为好几个等级,每个等级对应不同的分数要求。比如:

  • 第一梯队:顶尖的985/211大学(比如C9联盟等),可能要求均分80-82分。

  • 第二梯队:大部分985/211大学,以及少数排名非常靠前的“双非”院校,可能要求均分82-85分。

  • 第三梯队:被认可的“双非”院校,通常要求均分85-87分,甚至更高。

  • 特殊梯队:对于某些独立学院或特定合作项目,可能直接要求88-90分以上。

今年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学校的“升降级”和整体分数的“通货膨胀”。

1. 学校“被降级”,分数要求自然提高
这是最常见的操作。有些大学,去年可能被格大划分在“要求82分”的梯队里,但今年因为各种原因,被“降级”到了“要求85分”的梯队。这意味着,如果你是这所学校的学生,你的成绩需要比去年的学长学姐高出整整3分,才能摸到同样的门槛。

我们来算一笔账。均分提高3分是什么概念?如果你大学总共修了40门课,要想把总均分从82提高到85,意味着你可能需要多拿出10门课考到90分以上,或者把很多80分出头的科目硬生生刷到接近90分。这背后付出的努力,是天差地别的。

比如,根据一些机构整理的信息,像西北大学、兰州大学等一些排名相对靠后的985院校,在申请商学院等热门专业时,虽然学校本身被高度认可,但实际录取的门槛分数线已经悄悄向85分靠拢,不再是稳稳的80分就能进的时代了。

2. 热门专业的分数“通货膨胀”
就算你的学校和学院都没变,均分要求也看似没变,但你依然不能掉以轻心。因为还有一个看不见的手在推动分数上涨,那就是“竞争”。

格拉斯哥大学的亚当·斯密商学院,是每年申请的“重灾区”。像MSc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Sc Finance这些专业,每年收到的申请材料都堆积如山。学校官网上写的最低要求可能是“均分80”,但你信吗?

根据我们去年追踪的数据,一个来自普通211大学的学生,均分84申请亚当·斯密商学院,大概率会收到一封感谢信。最后能拿到offer的,本科背景是211的,均分普遍在87-88分以上;本科背景是双非的,很多都达到了90分。这就是“内卷”的真实写照。

所以,官网上写的最低要求,只是让你有资格“参与游戏”,但能不能赢,完全是另一回事。你必须参考的是“实际录取”的均分,这个数据往往比官网要求高出3-5分。今年申请人数只多不少,这个分差,只会继续拉大。

对于那些卡在83、84分,或者86、87分这种尴尬位置的同学,我的建议是,如果你的目标就是格大,那么在递交申请的同时,一定要准备一个Plan B。不要把所有的宝都押在一所学校上。

写在最后:别慌,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感觉心都凉了半截,手里的泡面突然就不香了?

别急,也别丧气。每年大学调整list,都像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总有人会被淋湿。但这并不代表你的留学之路就此终结了。

申请季就像是在玩一场信息战,谁能最快、最准地获取信息,谁就能占得先机。格大的名单变了,对你来说,可能意味着少了一个选择,但也可能帮你排除掉了一个“不确定”的选项,让你把精力更集中地放在其他更适合、更稳妥的学校上。

如果你的学校不幸被移出名单,或者你的学院不被认可,别在原地纠结和抱怨。赶紧行动起来,看看你的备选名单里还有谁?是同样排名很棒的杜伦、谢菲尔德,还是专业实力强劲的利兹、伯明翰?英国的好学校多着呢,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如果你的均分要求被提高了,现在离申请截止还有时间。大四上学期的成绩还来得及刷一刷,专业课的分数能不能再往上提一提?或者,你的文书是不是可以写得更出彩一些,把你独特的实习经历、项目经验,或者对专业的深刻理解展现出来?虽然英国很多学校是“分数控”,但一份优秀的文书,在两个背景相似的申请者中,绝对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记住,留学申请从来都不是一条笔直的康庄大道,路上充满了各种意想不到的“惊吓”和“惊喜”。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快速调整,这本身就是留学教会我们的第一课。

现在,关掉这篇文章,立刻、马上,去格拉斯哥大学的官网上,找到那个最新的PDF文档,亲手确认一下你的学校、你的学院、你的均分要求。这比听任何学长学姐的经验、看任何机构的总结都来得更重要。

搞定它,然后继续你的战斗!祝你好运!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