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英薪资天花板,原来是这些专业

puppy

花了大几十万来英国留学,咱们最关心的肯定还是毕业后能不能“回本”,找到一份好工作。都说金融、计算机是高薪代表,但你知道英国薪资真正的天花板是哪些专业吗?除了那些我们张口就来的“王牌”专业,还有哪些“闷声发大财”的宝藏选择?不同学校的毕业生,起薪差距又有多大?这篇文章就用实打实的数据给你扒一扒,从起薪到毕业五年后的薪酬涨幅,帮你把未来的搞钱路子看得明明白白,快来看看你的专业上榜了没!

小编悄悄话
嗨,亲爱的小伙伴们!这篇文章里的数据都是小编花了好大力气从英国政府官方报告(比如LEO数据)、各大求职网站和学校就业报告里扒拉出来的,力求真实可靠。但薪资这事儿吧,个人差异真的很大,学校、地点、个人能力、甚至一点点运气都会有影响。所以,大家把这篇文章当个大方向的参考,帮你理清思路就好。最终选专业、找工作,还是要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哦!祝大家都能学有所成,“钱”途无量!

留英薪资天花板,原来是这些专业

上周五晚上,刚赶完due的我和几个朋友约在学校旁边的Pub里“续命”。昏暗的灯光下,大家聊着聊着,话题就从吐槽某个教授的口音,飘到了一个有点沉重但又无比现实的问题上——毕业后怎么办?

学计算机的Mike,眼睛里闪着光,说他已经拿到了一个伦敦金融城Fintech公司的实习offer,转正起薪可能有5万镑。学商科的Jessica,正在疯狂投行研的暑期实习,目标是那些动辄年薪六位数的顶尖投行。而我那个学中世纪历史的姐妹Sarah,默默地搅着杯里的啤酒泡沫,叹了口气:“我这几十万学费,毕业能找到个三万镑的工作就谢天谢地了,感觉回本遥遥无期啊……”

这个场景,是不是有点熟悉?花了大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漂洋过海来读书,我们嘴上说着“体验生活,开阔眼界”,但心里那本账算得比谁都清楚。毕业后的薪水,不仅关系到我们的生活质量,更直接决定了这笔巨额的教育投资到底值不值。

我们总听说金融、计算机是高薪密码,但英国薪资真正的“天花板”到底有多高?除了这些老生常谈的专业,还有没有哪些专业是隐藏的“扫地僧”,在闷声发大财?不同大学的毕业证,在老板眼里到底值多少差价?

今天,咱们不谈虚的,就用实打实的数据,来扒一扒英国毕业生的薪资真相。从起薪到毕业五年后的“钱”景,帮你把未来的搞钱路子看得明明白白!

第一梯队:王者从不废话 - 医学、牙科与经济学

有些专业,从你拿到offer的那一刻起,就仿佛被打上了“高薪预定”的标签。它们就是薪资金字塔尖上最稳固的存在。

医学 & 牙科 (Medicine & Dentistry)

这两个专业可以说是英国薪酬榜单上的万年“钉子户”。根据英国政府最新的LEO(Longitudinal Education Outcomes)数据,也就是毕业后收入追踪数据,医学和牙科专业的毕业生在毕业五年后,其中位数年薪能轻松超过5.5万英镑。这还只是中位数,意味着有一半的人比这个赚得更多。

我认识一位从KCL牙科专业毕业的学姐,她刚毕业时进入英国的公立医疗系统NHS工作,起薪大概在3.5万镑左右。但牙医这个职业的魔力在于,随着经验的积累和技能的提升,薪资会像坐火箭一样往上涨。工作三四年后,她跳槽到了一家私立诊所,现在年收入已经妥妥超过了8万英鎊。她说,如果将来自己开诊所,那收入更是不可限量。医学也是同理,虽然成为专科医生的路很漫长,需要熬过好几年的培训期,但一旦“出师”,无论是成为GP(全科医生)还是专科顾问,年薪都是非常可观的。

不过,这两个专业的申请难度也是天花板级别的,不仅对学术成绩要求极高,还要面试、做能力测试,对国际生的名额也卡得特别紧。可以说是学霸中的战斗机才能拿下的offer。

经济学 (Economics)

如果说医学是技术流的王者,那经济学就是智力游戏的赢家。特别是那些来自顶尖名校的经济学毕业生,他们的“钱”途简直亮到晃眼。

英国财政研究所(IFS)的一份报告曾经“引爆”了留学圈,报告显示,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的经济学男性毕业生,在毕业五年后的年薪中位数高达7.96万英镑!女性也达到了6.1万英镑。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毕业五年,很多人就已经摸到了英国高收入人群的门槛。

为什么这么高?因为他们的职业路径通常是:顶级投行(高盛、摩根士丹利)、战略咨询(麦肯锡、波士顿)、对冲基金、私募股权……这些行业本身就是薪酬食物链的顶端。我有个朋友在UCL读的经济学,毕业后通过层层筛选进了一家美资投行的伦敦办公室做分析师。他的第一年基础薪资就有6.5万镑,加上bonus(奖金),总包轻松过8万镑。当然,代价就是每周工作80小时起步,几乎没有个人生活,用他的话说就是“拿命换钱”。

所以,如果你对数字敏感,逻辑清晰,抗压能力强,并且对金融世界充满向往,那么顶尖名校的经济学绝对是帮你实现财富自由的超强引擎。

第二梯队:科技新贵 - 计算机、工程与数学

如果说第一梯队是传统的“金饭碗”,那第二梯队就是这个时代最炙手可热的“钻石碗”。在数字化浪潮下,科技人才的身价水涨船高。

计算机科学 (Computer Science)

这几年,CS专业的火爆程度相信不用我多说了吧。从人工智能到大数据,从云计算到区块链,社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简直是“嗷嗷待哺”。英国的科技行业,特别是伦敦,已经形成了非常成熟的生态,被称为“欧洲硅谷”。

对于CS专业的毕业生来说,就业选择非常广。想要求稳,可以去Google、Meta、Amazon这些“大厂”。一位从帝国理工(IC)CS硕士毕业的朋友,拿到了Google伦敦的L3软件工程师offer,起薪加股票和奖金,第一年的总包接近7万英镑。而且大厂的福利待遇和工作生活平衡也相对较好。

如果你追求更高的回报和更快的成长,那么加入一家有潜力的Fintech(金融科技)或者AI初创公司也是不错的选择。虽然起薪可能略低于大厂,但通常会给期权,一旦公司上市或者被收购,那可能就是一夜暴富的故事了。根据求职网站Adzuna的数据,伦敦地区初级软件工程师的平均年薪约为4.5万英镑,但顶尖学校的优秀毕业生拿到6万镑以上的package并不罕见。

工程学 (Engineering)

工程是个大家族,里面的“贫富差距”也不小。整体来看,薪资表现最亮眼的是化学工程(Chemical Engineering)、电气与电子工程(Electrical & Electronic Engineering)和机械工程(Mechanical Engineering)。

根据HESA(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的数据,工程技术类毕业生的平均起薪在3万英镑左右,在所有专业里名列前茅。特别是化学工程,毕业生很多都进入了石油、能源、制药这些“多金”行业。我有个谢菲尔德大学化学工程毕业的学长,去了BP(英国石油公司),作为管培生,起薪就有4万多镑,还有各种诱人的全球轮岗机会。

工程专业的优势在于,它是一门硬技术,就业面广,而且越老越吃香。从制造业到航空航天,从能源到建筑,到处都需要工程师。虽然可能不会像金融或顶级CS那样一夜暴富,但它提供的是一条非常稳定且体面的中产之路。

数学 (Mathematics)

数学专业,绝对是被很多人低估的“扫地僧”。很多人觉得数学就是当老师或者搞科研,其实,它的应用范围广到超乎你想象。在金融和科技行业,顶尖的数学人才比CS毕业生还要抢手。

顶尖投行里的量化分析师(Quant),就是数学大神们的地盘。他们用复杂的数学模型来设计交易策略,是整个金融食物链最顶端的一小撮人。一个刚毕业的Quant,拿到10万英镑以上的总包是家常便饭。还有现在火得一塌糊涂的数据科学家和机器学习工程师,其核心能力就是统计学和算法,这正是数学专业毕业生的强项。

一位从华威大学数学系毕业的朋友,因为编程能力也不错,毕业后在一家数据咨询公司做数据科学家,起薪就有4.8万镑。他说,他们公司最喜欢招数学、物理这种基础学科背景扎实的学生,因为他们觉得这些人学起新技术来更快,解决问题的逻辑也更清晰。

黑马专业:那些“闷声发大财”的选择

除了上面这些大家熟知的高薪专业,还有一些选择,可能没那么热门,但“钱”景却出奇地好。

建筑学 (Architecture)

没想到吧?建筑学虽然学习过程极其辛苦,各种熬夜画图做模型,但回报也是不错的。根据LEO数据,建筑学毕业生在毕业五年后的薪资中位数能达到4万英镑以上。这可能不算顶尖,但考虑到这个行业的长期发展性,绝对是个不错的选择。

成为一名英国皇家注册建筑师(RIBA Chartered Architect)是大部分建筑学学生的目标。这个过程通常需要完成Part 1(本科),Part 2(硕士)和Part 3(职业实践考试),前后加起来大概七八年时间。一旦拿到执照,你的身价就会倍增。在顶级建筑事务所工作的资深建筑师,年薪可以达到6万到9万英镑,甚至更高。

商科(特定方向和学校)

“商科”这个词太宽泛了。如果你读的是一个普通大学的普通市场营销或人力资源,那薪资可能真的比较一般。但是,如果你读的是顶尖商学院的特定方向,比如金融、会计、管理学,那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比如巴斯大学的管理学院,被誉为英国最好的商学院之一,它的毕业生就业率和薪资水平都非常高。特别是其金融和会计相关专业,很多毕业生都进入了“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德勤、普华永道、安永、毕马威)。虽然“四大”的起薪在伦敦大概是3.2万镑左右,不算特别高,但它是一个极好的职业跳板。工作几年,考下ACCA或CFA等证书后,无论是内部晋升还是跳槽去企业做财务,薪资都会有质的飞跃。

学校的光环,到底值多少钱?

聊了这么多专业,一个绕不开的问题是:学校的排名和名气,真的那么重要吗?

答案是:在英国,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来说,你的大学名字就是你最硬的敲门砖。

我们再来看IFS的报告数据,它清晰地揭示了同一个专业在不同大学之间的巨大薪资差异。以法律专业为例,LSE的法律系毕业生毕业五年后的年薪中位数超过6万英镑,而排名靠后的伦敦城市大学,这个数字只有2万多英镑,差距触目惊心。

为什么会这样?

首先是雇主认知。英国的顶级公司,特别是金融和法律界的“名利场”,有着非常强的“Target School”情结。他们的人力资源部门会直接去牛津、剑桥、LSE、IC、UCL、华威等几所目标院校开宣讲会、招人。如果你的简历上没有这些学校的名字,可能连第一轮筛选都过不了。

其次是校友网络。顶尖大学的校友遍布各行各业的顶层,这是一个无比宝贵的资源。无论是获取内推机会,还是了解行业信息,强大的校友网络都能给你提供巨大的帮助。

所以,如果你有机会,一定要尽力去申请你能去的最好的学校。这笔投资,在未来的薪酬回报上,会体现得淋漓尽致。

聊到最后,你可能会问,那如果我学的专业不在这个榜单上,是不是就没希望了?

当然不是!

记住,你的专业只是给了你一个起点,但决定你能走多远的,永远是你的综合能力。一个历史系的学生,如果辅修了数据分析,文笔又好,去做商业分析或者咨询,可能比一个三流大学的CS毕业生发展得更好。

无论你学什么,从现在开始,有意识地去培养那些可以跨行业、跨领域迁移的“软技能”: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数据分析能力、项目管理能力……这些才是让你在职场上持续增值的核心资产。

还有,千万别死读书。多去参加学校的Career Fair,多和已经工作的学长学姐聊天,多找机会去实习。英国的实习机会非常多,一份好的实习经历,比你简历上多几个A都管用。

说到底,留学这趟旅程,我们追求的不仅仅是一份高薪的工作,更是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搞钱很重要,但找到自己真正热爱并愿意为之奋斗的方向,或许能让你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更快乐。毕竟,未来的路还长着呢,毕业,才只是游戏的开始。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42019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