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冲刺KCL,先看这份温馨提示 |
|---|
| KCL的申请是rolling basis,也就是“先到先得”,黄金申请期是每年9月到12月。所以,材料准备好了就赶紧冲,别拖到第二年春天,那时候好位置可能都没啦! |
| 个人陈述(PS)是你的灵魂,不是简历的复述。别套模板,招生官一天看几百份,一眼就能看穿。多聊聊你为什么非KCL这个专业不可,你的经历和它有多契合,你对未来有什么独特的想法。 |
| KCL对中国大学有自己的认可list,而且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list和均分要求可能都不一样。申请前务必、一定、要去官网的课程页面,找到"International entry requirements",仔细核对你的本科院校和成绩在不在射程范围内。 |
“完了完了,KCL官网的硕士专业列表也太长了吧,我感觉自己像在海底捞针……”
上周,我的学妹小A在微信上给我发来这么一条语音,语气里充满了崩溃。我点开她分享的截图,密密麻麻的专业名称,从African Studies到Women's Health,足足有300多个。我太懂这种感觉了,想当年我申请的时候,也是对着屏幕,喝着咖啡,从白天看到了黑夜,眼睛都快瞎了,还是没理出个头绪。选校择业,这四个字背后,是无数个深夜里的自我怀疑和对未来的迷茫。
你是不是也和小A一样,把KCL设为梦校,却在选择具体专业时犯了难?害怕选错专业,浪费一年宝贵的时间和金钱?害怕选的专业太卷,自己成了炮灰?
别怕,作为你们在lxs.net的贴心学长(小编),我今天就是来拯救你们的!我花了一周时间,深扒了KCL各个学院的底细,结合最新的QS排名、毕业生数据和学长学姐的真实反馈,给你们整理出了这份“王牌专业闭眼入”清单。这篇文章不玩虚的,只讲干货,告诉你每个专业的亮点、申请难度和未来的出路。别再盲目海投了,赶紧搬好小板凳,一起来“抄作业”吧!
法学大佬的摇篮:The Dickson Poon School of Law
聊KCL,怎么能不提它家金字招牌——迪克森·潘法学院(The Dickson Poon School of Law)呢?这可是法律界的“圣殿”之一,稳坐全球顶尖法学院的宝座。根据2024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KCL的法学排在全球第15位,是英国法律界“Magic Circle”(魔术圈)律所的头号目标院校之一。能从这里毕业,基本上半只脚已经踏进了顶级律所的大门。
这里的王牌项目,首当其冲就是法学硕士(LLM)。这个项目最大的魅力在于它的“灵活性”。它不是一个笼统的课程,而是提供了8个专业方向(Specialist Pathways),比如国际商法(International Business Law)、国际金融法(International Financial Law)、竞争法(Competition Law)等等。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定制专属你的学习路径。
真实案例: 我的朋友Leo,本科在国内读的法学,一心想做跨国并购。他申请时就选择了International Business Law这个方向。他说,KCL的课程体验超棒,授课的教授很多都是顶级律所的顾问或者行业内的权威。有一次课上,一位教公司法的教授直接用他自己经手的一个真实并购案作为教学案例,那种理论与实践的超强结合,让他大呼过瘾。毕业后,Leo凭借着KCL的金字招牌和扎实的专业知识,顺利拿到了“红圈所”在伦敦办公室的offer。
申请门槛有多高?
KCL法学院的门槛自然不低。首先,你需要有一个公认的法学学士学位。对于国内的同学来说,本科院校最好在KCL的认可list上,均分至少要达到85-88%(对应英国的2:1到First Class学位)。语言方面,雅思总分要求7.0,单项不低于6.5。最重要的是你的PS,你需要清晰地阐述你为什么选择KCL的LLM,以及你对所选方向的深刻理解和未来规划。
就业去向:
毕业生的去向非常“顶”。除了前面提到的魔术圈和红圈所,还有很多同学进入了国际组织(如联合国、世界银行)、顶尖的跨国公司法务部,或者回国进入顶尖的律所和金融机构。KCL的校友网络在法律界非常强大,这是你未来职业生涯的宝贵财富。
思想的碰撞地:文化、媒体与创意产业系 (CMCI)
如果说KCL法学院是精英的锻造厂,那CMCI(Department of Culture, Media & Creative Industries)就是思想家和创意人的聚集地。想去英国读传媒,除了LSE和Goldsmiths,KCL的CMCI绝对是第一梯队的选择。在2024年的QS排名中,KCL的传播与媒体研究排在全球第25位,实力可见一斑。
这里的招牌专业是MA Culture, Media & Creative Industries。注意了,这个专业和很多教你如何拍视频、做设计的实践类课程不同,它更偏重理论和批判性思维。课程会带你深入探讨文化政策、创意经济、数字文化等前沿话题。你将学会用学术的眼光去审视我们身边的文化现象,比如,一个网红的诞生背后有哪些社会和经济逻辑?一个博物馆的策展如何影响国家形象?
真实案例: 学姐Sarah本科是英语专业的,一直对博物馆和艺术很感兴趣。她选择了CMCI,她说这里彻底颠覆了她对“传媒”的认知。让她印象最深的是一门关于“文化记忆”的课,教授带着他们去大英博物馆,分析展品的陈列方式如何体现了英国的殖民历史和国家叙事。毕业后,Sarah凭借着在KCL培养的深刻洞察力和批判性思维,成功入职了伦敦一家知名的当代艺术画廊,负责策展研究工作。
申请门槛有多高?
CMCI的好处在于,它对本科背景的包容性很强。无论你是学人文、社科还是艺术的,只要你对文化和媒体领域有浓厚的兴趣和独到的见解,都有机会。成绩上,同样要求英国2:1学位,国内本科均分要在85%左右。PS是重中之重,你需要展现你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思考,最好能结合一些具体的案例来谈你的看法。有相关实习经历(比如在媒体、博物馆、公关公司)会是很大的加分项。
就业去向:
CMCI的毕业生遍布全球的文化艺术领域。很多人去了BBC、Channel 4这样的公共媒体,也有人进入了V&A博物馆、泰特现代美术馆等顶级艺术机构,还有的在大型出版集团、公关咨询公司、政府文化部门发光发热。伦敦作为世界创意之都,能为你提供无与伦比的实习和就业机会。
文科生的新蓝海:数字人文系 (Digital Humanities)
“数字人文”这个词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陌生又高大上?简单来说,它就是用数字化的方法和工具来研究人文学科。比如,用数据分析来研究莎士比亚的用词习惯,或者用VR技术复原一个古代遗址。KCL的数字人文系是这个领域的先驱和全球领导者,规模和影响力都数一数二。
对于那些既有人文情怀又对科技充满好奇的同学来说,这里简直是天堂。推荐两个宝藏专业:MA Digital Culture and Society 和 MA Big Data in Culture & Society。
MA Digital Culture and Society 关注的是社交媒体、网络社群、数字身份等话题,探讨科技如何改变我们的社会和生活。而 MA Big Data in Culture & Society 则更硬核一些,会教你一些编程和数据分析的技能,让你学会用大数据来研究文化现象。
真实案例: David本科是历史学专业的,但他不甘于只在故纸堆里做研究。他申请了KCL的MA Digital Culture and Society。在校期间,他参与了一个项目,用数字地图和数据可视化的方式,重现了19世纪伦敦的城市变迁。这个项目不仅让他对历史有了全新的认识,还让他掌握了实用的数字技能。毕业后,他没有去传统的博物馆或档案馆,而是入职了一家科技媒体,成为了一名数据记者,专门做深度历史和文化报道,职业道路一下就宽了。
申请门槛有多高?
这个专业最大的优点就是“跨界友好”。它欢迎来自各种背景的学生,从文学、历史、哲学到计算机、社会学、传媒。招生官最看重的是你连接自己本科背景和数字世界的能力。你需要在PS里说明白,你为什么认为数字方法对你所熟悉的领域很重要。成绩要求是2:1,国内均分85%+。
就业去向:
这是一个面向未来的专业,就业前景非常广阔。毕业生可以去科技公司(如Google, Meta)做用户研究或内容策略,可以去媒体做数据新闻,可以去文化机构(如图书馆、博物馆)做数字项目管理,也可以去咨询公司做数字化转型的顾问。可以说,你学到的技能,在当今任何一个行业都非常吃香。
智库与政界的摇篮:战争研究系 (War Studies)
别被“战争”这个名字吓到,KCL的战争研究系(Department of War Studies)研究的远不止是打仗。它其实是国际关系、政治学和安全研究领域的殿堂级学府。这个系成立于1962年,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超强的学术声望。在QS的政治学排名中,KCL常年位居世界前15,其实力与LSE、牛津、剑桥并驾齐驱。
这里的教授很多都是前政府高官、军方将领或者国际组织的顾问,你随时可能在课堂上听到第一手的国际时事内幕。王牌专业包括 MA War Studies, MA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和 MA Strategic Communications。
MA War Studies 是最经典的,它会带你从历史、哲学、战略等多个维度理解冲突与战争。MA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则更宏观,关注全球治理、国际法和地缘政治。而 MA Strategic Communications 则非常有趣,研究的是国家、组织如何通过信息和沟通来达成战略目标,有点像“国际公关+国家安全”。
真实案例: 有一位学姐分享说,她上“情报与安全”这门课时,授课的教授就是前英国军情六处(MI6)的官员。课上讨论的案例,很多都是教授亲身经历的。期末的作业也不是写论文,而是模拟一次情报分析,向“首相”提交一份政策简报。这种身临其境的体验,是在任何书本上都学不到的。这位学姐毕业后,成功进入了北京一家顶级的国际关系智库工作。
申请门槛有多高?
申请难度非常大。你需要有相关的学术背景,比如政治、历史、国际关系等。成绩要求极高,2:1只是最低门槛,大部分成功申请者都有First Class(国内均分88-90%以上)的成绩。PS需要展现你对国际事务的深刻理解、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一篇高质量的Writing Sample(学术写作样本)也至关重要。
就业去向:
毕业生是各国政府、国际组织、智库、咨询公司和跨国企业争抢的人才。去向包括但不限于:联合国、北约、世界银行、外交部、国防部、顶级咨询公司(如麦肯锡、波士顿)、风险分析机构和主流媒体(如BBC、经济学人)。这个专业给你带来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个顶级的人脉圈子。
商界新贵的崛起:King's Business School (KBS)
“KCL的商科怎么样?” 这个问题,每年都有无数人问。没错,相比于那些百年老店,KCL的商学院(KBS)确实很年轻,2017年才正式成立。但你可千万别小看它,KBS的发展势头非常迅猛,可以说是“潜力股”中的战斗机。在短短几年内,它就集齐了AACSB, EQUIS, AMBA三重认证,这是全球只有1%的商学院才能获得的顶级荣誉,证明了它的教学质量和国际声誉。
KBS的热门专业非常多,比如MSc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国际管理),这个专业适合各种背景的同学,课程设置很全面。对于想走金融路线的同学,MSc Finance (Asset Pricing) 和 MSc Finance (Corporate Finance) 是很好的选择,课程量化性强,非常硬核。还有近几年大火的MSc Digital Marketing(数字营销),紧跟时代潮流。
真实案例: Jack本科是学会计的,但他对咨询行业更感兴趣,于是申请了KCL的国际管理硕士。他说KBS的地理位置太绝了,就在伦敦市中心,无论是去金融城还是去科技城都超级方便。学校的Career Service(就业指导服务)非常给力,会定期邀请四大、投行、咨询公司来开宣讲会,还会帮你修改简历、进行模拟面试。Jack在读期间就通过学校的内推,拿到了一家顶尖咨询公司的实习,毕业后顺利转正。
申请门槛有多高?
KBS的申请标准非常清晰,而且卡得很严。它对中国本科院校有明确的list,不在list上的基本没戏。均分要求很高,通常在85-87%以上。金融相关的专业会偏爱有较强数学或量化背景的学生。KCL商学院也是出了名的“早申早得”,每年9月一开放申请通道,offer就会像雪花一样飞出去,所以一定要尽早提交。
就业去向:
背靠伦敦这个全球金融中心,KBS的毕业生就业情况相当不错。主要去向是金融服务业(投行、基金、保险)、专业服务业(四大、咨询)和大型跨国公司的管理培训生项目。对于想在伦敦找工作的同学来说,KBS是一个非常好的跳板。
当然,KCL的宝藏专业远不止这些,比如全球闻名的护理学、心理学,还有前景广阔的公共卫生(Public Health)等等,每一个都值得你深入探索。
说了这么多,其实选专业就像谈恋爱,没有绝对的最好,只有最适合你的那一个。排名和口碑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内心的热爱。别光听别人说这个专业好就业、那个专业“高大上”,静下心来问问自己:你对什么东西真正感到兴奋?你希望未来的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KCL喜欢的是有独立思想、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学生,而不是一个只会刷分和堆砌实习的“简历机器”。在你的文书里,大胆地展现你的热情和思考吧,告诉他们,为什么你是独一无二的。
申请季是一场漫长而孤独的战役,充满了不确定性和焦虑。但请相信,你为此付出的每一个不眠之夜,读过的每一篇文献,修改了无数遍的PS,都将成为你通往梦想的阶梯。当泰晤士河畔的风吹过你脸庞,当你漫步在古老的Strand校区,当你拿到那封梦寐以求的offer时,你会发现,这一切,真的都值了。
加油,未来的KCLer!我们伦敦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