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换个赛道前,先看这份“荷兰留学速览” |
|---|
| 为什么是荷兰? 学术顶尖、氛围不卷、性价比高、遍地英语,对打工人友好,对学生更友好。 |
| 我能申请吗? 当然!部分顶尖大学接受高考成绩直录本科,现在开始准备,时间刚刚好! |
| 需要什么成绩? 高考成绩达到一本线是基本盘,部分学校有具体科目要求。雅思6.0-6.5是入门门槛。 |
| 花销大吗? 学费每年8-15万人民币,生活费8-10万人民币。跟英美澳动辄三四十万的总花费比,真的香。 |
| 毕业后呢? 毕业后自动获得一年“求职签”(Orientation Year),可以合法留下来找工作,机会多多。 |
嘿,刚考完的朋友!
我猜你现在的心情,就像在玩一种叫做“人生”的开盲盒游戏。高考结束的那个下午,我把书本从六楼一股脑儿地扔了下去,看着纸片像雪花一样飞舞,感觉自己是世界上最自由的人。但这种自由没持续多久,就被填报志愿的焦虑感淹没了。我爸妈拉着我,对着一本比砖头还厚的报考指南,逐字逐句地分析,什么“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听得我头都大了。
饭桌上,亲戚们热情地给出建议:“报师范吧,稳定!”“学计算机,挣得多!”“金融也不错,体面!” 每一个建议听起来都很有道理,但没有一个是我真正想要的。我看着窗外,突然觉得,难道我拼了命跑了十二年,就是为了挤上这座名为“成功”的独木桥吗?桥上人山人海,大家朝着同一个方向奋力前行,我有点喘不过气。
就在那时,一个念头闪过:如果,我可以换个赛道呢?
今天,我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坐在阿姆斯特丹运河边的咖啡馆里,敲下这篇文章,想跟你聊聊另一条路的可能性。这条路,通往一个满是风车、郁金香和自行车的国度——荷兰。这里没有996,没有升学宴上的攀比,却有顶尖的学术、开放的文化和一种让你真正“呼吸”的生活。
告别内卷,从“Gezelligheid”开始
来荷兰之前,我跟你一样,是个标准的“卷王”。习惯了刷不完的题,考不完的试,排名稍微掉一点就彻夜难眠。我以为全世界的大学都这样。
但我错了。
荷兰人有一个全世界都很难翻译的词,叫“Gezelligheid”。你可以理解为“舒适、惬意、温馨的氛围”。它不只是一个词,而是渗透在荷兰人生活方方面面的哲学。在这里,努力是受鼓励的,但拼命“卷”别人,是不被提倡的。大家更看重的是协作和生活本身的乐趣。
我刚来的时候特别不适应。小组作业,一个来自德国的同学下午四点就说“我要去健身了”,一个意大利同学说“我要去准备晚餐派对”。我心里急得不行:“喂!我们的项目还没做完啊!”但后来我发现,他们效率奇高,工作时百分百投入,休息时也彻底放松。慢慢地,我也学会了这种平衡。下午没课的时候,我会骑车去森林公园,或者和朋友在草地上野餐。我发现,原来生活除了DDL和GPA,还有日落、啤酒和无聊但有趣的聊天。
这种不卷的氛围,也体现在求职上。根据经合组织(OECD)2023年的数据,荷兰人的年平均工作时长是1417小时,是发达国家里最低的之一。大部分公司下午五点就人去楼空。这让你有大把的时间去发展爱好,去旅行,去做一个“完整”的人,而不仅仅是一个学习机器或工作机器。
名校遍地,你的高考成绩是张“入场券”
你可能会想,这么“躺平”的国家,教育水平能行吗?
那我只能说,你太小看这个“小国”了。荷兰国土面积还没重庆大,却拥有一个堪称“豪华”的大学阵容。在2024年的QS世界大学排名里,荷兰13所研究型大学(U类大学),有11所都进入了世界前250名。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你随便申请一所,都约等于国内的985顶尖名校。
比如以理工科闻名的代尔夫特理工大学(QS排名47),欧洲的“麻省理工”;阿姆斯特丹大学(QS排名53),在传播学、社会学等领域常年霸榜世界第一;还有在农业和生命科学领域独步天下的瓦格宁根大学(QS排名124)。这些学校不仅学术牛,而且超过90%的课程都是全英文授课,对国际生极其友好。根据荷兰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协会(Nuffic)的数据,荷兰是欧洲大陆提供英语授课课程最多的国家,有超过2100个英文项目供你选择。
最最关键的一点来了:很多荷兰大学,是接受中国高考成绩直接申请本科的!
这简直是为高考后的你量身定做的“绿色通道”。不用像申请美国大学那样去考SAT,也不用像申请英国顶尖大学那样必须读一年预科。你的十二年寒窗苦读,在这里能直接兑现成世界名校的offer。
我帮你打探了一些最新的信息(具体要求请务必以学校官网为准):
格罗宁根大学 (University of Groningen):大部分专业接受高考成绩,通常要求达到所在省份的一本线。
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 (Vrije Universiteit Amsterdam):同样接受高考成绩,并需要高中三年的成绩单和会考成绩。
伊拉斯姆斯大学 (Erasmus University Rotterdam):部分商科和社科专业接受高考成绩,对数学成绩可能有额外要求。
屯特大学 (University of Twente):作为荷兰顶尖的理工大学,也为高考学生敞开大门,尤其看重理科成绩。
一般来说,申请材料除了高考成绩(需要认证),还需要高中毕业证、高中成绩单、雅思成绩(通常要求总分6.0-6.5,小分不低于6.0)等。现在是六月,你完全有时间准备语言考试和申请材料,赶上明年的入学季。这个暑假,当你的同学还在为国内的志愿焦头烂额时,你已经可以开始为自己的人生规划一条全新的、更广阔的道路了。
颠覆你的学习观:我们不“听课”,我们“解决问题”
在国内,我们习惯了“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老师是知识的权威,我们负责记笔记、背诵、考试。但在荷兰,课堂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很多大学,尤其是马斯特里赫特大学,采用的是一种叫做“问题导向学习法”(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的教学模式。我给你描述一下我的真实体验:
一门口碑营销课,十几个学生围坐一圈,没有课本,也没有PPT。导师(在这里不叫教授,叫tutor)走进来,笑着说:“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一家新开的素食汉堡店,如何在三个月内让全城的年轻人都知道它?”
然后,他就坐在一旁喝咖啡去了。留下一脸懵的我们。
接下来就是头脑风暴时间。我们七嘴八舌地讨论,有人说找网红探店,有人说搞免费试吃活动,有人说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发起挑战。大家把所有想法都写在白板上,然后开始分组,每个人认领一个方向,分头去查资料、找案例、做预算。下周同一时间,我们再回到这个教室,每个人都像一个项目经理一样,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互相提问,互相挑战,最后整合出一个完整的营销方案。
一学期下来,我没背过一个知识点,但却实实在在地策划了好几个“商业项目”。这种学习方式,一开始会让你很不舒服,因为它逼着你主动思考,主动表达,主动与人协作。但它带给你的,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这些,远比书本上的死记硬背重要得多。
骑着单车穿梭欧洲,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留学,绝不只是换个地方上课,更是体验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在荷兰,你的主要交通工具会变成自行车。这个国家比北京还小,却拥有超过3.5万公里的自行车道。你会拥有一辆吱吱作响的二手自行车,每天骑着它去上学、去超市、去朋友家。你会习惯左手拎着菜,右手扶着车把,还能在石板路上稳如泰山。你会看到西装革履的银行家骑车上班,优雅的女士穿着裙子骑车去约会。自行车,是荷兰人融入血液的自由精神的象征。
你的社交圈会变得五彩斑斓。荷兰是一个极度国际化的国家,走在街上,你会听到英语、德语、西班牙语、中文……荷兰人的英语普及率高达90%以上,常年位居非英语母语国家榜首,所以你完全不用担心交流问题。你的项目小组里,可能有严谨的德国人、热情的西班牙人、浪漫的法国人。你会和他们一起吐槽天气,一起在国王节穿上橙色的衣服狂欢,一起在期末通宵赶论文。你会发现,世界真的很大,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思考问题的方式如此不同,这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学习。
你的周末和假期,会变成一部欧洲旅行纪录片。荷兰位于欧洲的十字路口,坐火车去比利时布鲁塞尔吃华夫饼只要两小时,去法国巴黎看铁塔只要三小时,去德国科隆看大教堂也只要两个半小时。一张廉航机票,几十欧元就能带你飞到罗马、巴塞罗那或者布拉格。我身边的朋友,几乎都在留学期间打卡了十几个欧洲国家。这种“世界就在脚下”的感觉,会极大地开阔你的眼界和心胸。
性价比之王,毕业后还有“后悔药”
聊了这么多诗和远方,我们再来谈谈最现实的问题:钱。
相比于英美澳高昂的留学费用,荷兰绝对是发达国家里的“性价比之王”。
我们来算一笔账:
学费:非欧盟学生的本科学费,每年大约在8,000到15,000欧元之间(约合6.4万至12万人民币)。
生活费:根据荷兰移民局的官方标准,国际学生每年的生活费担保金约为12,000欧元(约合9.6万人民币)。在非阿姆斯特丹等一线城市,花费会更低。
总的算下来,一年总花费大约在16万到22万人民币。这个数字,跟英国(普遍35万+)和美国(普遍40万+)相比,是不是友好太多了?而且,荷兰政府允许国际学生每周合法打工16小时(假期可以全职),挣的钱足够覆盖你大部分的日常开销了。
毕业后的出路,荷兰政府也替你考虑好了。所有在荷兰高校毕业的国际生,都可以申请一个叫做“Orientation Year”的签证,我们亲切地称之为“求职签”或“ zoekjaar”。这个签证有一年的有效期,在这一年里,你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在荷兰找工作。找到了正式工作,就可以换成高技术移民工签。我身边大部分想留下的朋友,都是通过这个黄金“缓冲期”成功上岸,开启了在欧洲的职业生涯。
这就像一颗“后悔药”。你有一整年的时间,去探索自己是否喜欢这里,是否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即使最后决定回国,这段在国际化的环境里求职、工作的经历,也会成为你简历上最闪亮的加分项。
高考,它很重要,但它真的不是你人生的终点,甚至不是唯一的起点。它只是千万条道路中的一个路口。当你觉得眼前这条路太拥挤、太辛苦时,记得抬头看看,旁边还有很多风景不同、但同样能通往远方的赛道。
选择来荷兰,对我而言,不只是为了一个学位,更是选择了一种更从容、更开阔、更忠于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不再用单一的维度去衡量成功,我学会了欣赏过程,享受生活,也变得更加独立和勇敢。
如果你也有一点点心动,如果你也对这种“不卷”的人生感到好奇,那就行动起来吧。现在,就去打开你感兴趣的大学官网,看看那些你从未听说过的有趣专业,比如循环经济、艺术史、城市规划……你的世界,会因为这个小小的举动,而豁然开朗。
别犹豫,别害怕。我在这个自由、开放又超可爱的国度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