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奥克兰大学读书是种什么体验?

puppy

除了顶着“新西兰第一”的光环,真实的留学生活其实五味杂陈。我们既要在标志性的钟楼图书馆里通宵赶due,也要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在group project里“斗智斗勇”。但奥大最棒的一点,是校园和市中心无缝衔接,下课拐个弯就能吃到各国美食,周末坐个车就能去海边发呆。当然,租房的坑和偶尔“吃土”的日子我们也会聊到。想知道怎么平衡学习和玩乐,怎么找到靠谱的实习?这篇文章里,学长学姐把亲身踩过的坑和总结的经验都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你!

学长学姐划重点
租房避坑指南:看房一定要亲自去,检查通风和霉菌问题。合同逐字看,押金(Bond)一定要交给第三方机构Tenancy Services,别直接给房东。
省钱小妙招:自己做饭是王道!Pak'nSave超市最便宜。学生公交卡(AT HOP card with concession)一定要办,交通费能省一半。
学习TIPS:别怕开口!多去Office Hour找教授聊天,他们真的很乐意帮忙。Group Project里主动承担任务,是锻炼也是刷印象分的好机会。
社交与安全:奥克兰天气脸变得比翻书还快,包里常备一把伞。晚上尽量结伴出行,尤其是在City市中心。多参加社团活动,是认识新朋友最快的方式。

嘿,大家好,我是你们在 lxs.net 的老朋友,一个在奥克兰大学(UoA)泡了好几年的学长。

还记得我刚拿到奥大offer时的心情吗?激动得一晚上没睡着。手机屏幕上是奥大标志性的钟楼(Clock Tower),背景是湛蓝的天空,感觉未来的每一天都会像那张照片一样,充满阳光和希望。直到我来了之后,第一个学期的期中,我才真正理解了什么叫“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那是一个周四的深夜,我坐在钟楼下面的General Library五楼,靠窗的位置。外面是奥克兰市中心的璀璨夜景,Sky Tower像一根巨大的荧光棒戳在夜色里。而我的笔记本屏幕上,是还有2000字才到结尾的社会学论文,和明天早上就要交的Marketing小组报告PPT。咖啡因在血管里奔腾,大脑却像一团浆糊。那一刻我突然觉得,留学这事儿,远不止朋友圈里的阳光沙滩和网红brunch,更多的是这种无人问津的深夜,和自己跟自己较劲的时刻。这篇文章,就是想跟你聊聊,抛开“新西兰第一”的光环,在奥大读书,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学术:光环与挣扎并存

先说说学习吧,毕竟这是我们来的首要任务。奥克兰大学的学术声誉确实不是盖的。根据最新的2025年QS世界大学排名,奥大排在全球第65位,是新西兰当之无愧的Top 1。这意味着你能接触到世界一流的教授和研究资源。

这里的课堂氛围非常自由。教授们鼓励提问和批判性思维,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一开始我还有点不适应,总怕自己问的问题太傻。后来发现,那些local同学(新西兰本地学生)问的问题千奇百怪,有些甚至听起来很“基础”,但教授都会非常耐心地解答。慢慢地,我也敢举手了。有一次在媒体课上,我和教授就一个关于社交媒体算法的观点辩论了好几个来回,下课后他不但没生气,还发邮件给我,推荐了几本相关的书,说我的角度很有趣。那种被尊重和被启发的快感,是国内课堂很难体验到的。

但光环之下,是实实在在的学术压力。奥大的课程安排非常紧凑,阅读量巨大是家常便饭。一门课每周的reading list动辄几十上百页,而且都是些学术大部头,啃起来相当费劲。如果你的专业是商科或者人文社科,那么恭喜你,你的大学生活基本就是“在无尽的reading和writing中循环”。

标志性的钟楼图书馆(General Library)会成为你最亲密的战友。这里不只是一个看书的地方,更像一个巨大的“due”前自习室。考试周的时候,你想在白天找个空位,难度不亚于春运抢火车票。很多人会选择通宵,图书馆里灯火通明,你能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面孔,大家都在为了GPA默默奋斗。这种氛围有时候会让你感到焦虑,但更多的时候是一种激励:你看,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在努力。

再来聊聊让人又爱又恨的Group Project。这绝对是每个留学生都绕不开的坎。你的队友可能来自印度、美国、德国、韩国……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差异会碰撞出激烈的火花,当然,也可能是“火灾”。我遇到过那种特别能说但从不动手的“甩手掌柜”,也遇到过默默把所有活都干完但从不交流的“隐形大神”。一开始,这种沟通成本让我非常头疼。但后来我发现,这其实是最好的跨文化协作速成班。你得学会怎么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怎么引导讨论的方向,怎么给不同性格的队友分配任务。这个过程虽然“斗智斗勇”,但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尤其是想在外企工作的同学来说,是无价的经验。

生活:校园与城市零距离

奥大最让人舒服的一点,就是它没有围墙。校园完美地融入了奥克兰的市中心(CBD)。上一秒你还在Kate Edger Information Commons(留学生口中的KEIC)里打印资料,下一秒拐个弯就走到了Queen Street(皇后大街)上,身边是熙熙攘攘的人流和叮叮当当的公交车声。这种开放式的环境,让你感觉自己不仅仅是一个学生,更是这座城市的一部分。

这种“零距离”最大的好处就是——吃东西太方便了!从学校主校区走几步路,就能找到各种风味的美食。想吃中餐?High Street和Lorne Street上有各种川菜、粤菜、火锅。想吃韩料?步行十分钟的区域里,韩式炸鸡、烤肉、豆腐汤应有尽有。想来点便宜又大碗的?Food court里十几刀就能搞定一顿。我最喜欢的是下课后,和朋友去K' Road(Karangahape Road)找一家有特色的小咖啡馆,点一杯Flat White(新西兰特色咖啡),聊聊天,看来来往往的行人,感觉一天的疲惫都被治愈了。

奥克兰被称为“千帆之都”,这意味着你离海非常近。学习压力大的周末,我们会坐半小时的公交车去Mission Bay。在那里,你可以租个皮划艇,或者干脆就在沙滩上躺着,看看海,喂喂海鸥,远眺对岸的朗伊托托岛(Rangitoto Island)。如果你想走远一点,可以坐渡轮去Waiheke Island(激流岛),那里有美丽的葡萄庄园和艺术气息浓厚的小镇。这种随时能从学术压力中抽离,投入大自然怀抱的感觉,是奥克兰留学生活独有的奢侈。

交通方面,奥克兰的公共交通系统主要靠公交车和火车。对于学生来说,办理一张AT HOP card并申请学生优惠(concession)是必须的,票价能打对折。不过,奥克兰的公交车有时候不太准点,尤其是遇上堵车,所以出门最好提前规划。住在City Campus附近的话,很多地方步行就能到,能省下一大笔交通费。

现实:租房的坑与吃土的日常

聊完了风花雪月,我们来谈谈比较现实的问题:住和钱。

租房是每个留学生都要面对的头等大事,也是坑最多的地方。奥克兰的房租,尤其是市中心附近,价格不菲。根据2024年的数据,在CBD或者Grafton、Newton这些离学校近的区,一个单间的周租金普遍在250到350纽币之间(约合人民币1150-1600元)。这个价格通常不包水电网,所以每个月的固定开销是很大的。

找房源主要通过Trade Me和Facebook上的一些租房群组。但请一定记住:没看到房子之前,不要交任何形式的定金!照片和现实的差距可能超乎你的想象。新西兰很多老房子(尤其是木质结构的Villa)存在潮湿和发霉的问题,看房时一定要仔细检查墙角、窗框和衣柜内部。另外,签合同前一定要看清楚条款,特别是关于退房清洁和押金(Bond)返还的部分。正规流程是,你的押金会被房东上交到政府的第三方机构Tenancy Services保管,而不是直接给房东。这是对你最大的保障。

生活费是另一大开销。根据官方建议,一个留学生在奥克兰一年的生活费预算大概在20000到25000纽币。除了房租,吃饭是大头。如果顿顿在外面吃,钱包会迅速瘪下去。一顿最简单的午餐也要15-20纽币。所以,学会自己做饭是留学生的必备技能。去Pak'nSave或者Countdown这样的大型超市采购食材,一周的伙食费可以控制在100纽币左右。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当生活费快见底时,大家都会进入“吃土模式”,靠着泡面、面包和打折蔬菜度日。这不丢人,反而是我们留学生活里一种特别的“革命友谊”的见证。

成长:实习与未来的N种可能

在奥大,学习之余,学校非常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职业规划。大学里的Career Development and Employability Services (CDES) 是一个你绝对不能错过的宝藏部门。他们会定期举办各种讲座,教你如何写CV和Cover Letter,如何准备面试。他们还提供一对一的咨询服务,你可以预约和专业的职业顾问聊聊你的未来方向。

每学期,学校都会举办大型的招聘会(Career Expo),像德勤、普华永道、新西兰航空这些大公司都会来学校招人。这是一个和HR面对面交流,投递简历,甚至现场获得面试机会的绝佳平台。我身边就有一个学会计的朋友,通过招聘会拿到了KPMG的暑期实习,毕业后顺利转正。

对于我们国际学生来说,找实习和兼职的难度会比本地学生大一些,主要是在签证和语言文化上。学生签证每周允许工作20小时。你可以通过Student Job Search (SJS) 网站找一些兼职,比如咖啡师、零售店员或者客服。这些工作虽然和专业不一定相关,但能帮你快速提高英语口语,了解当地社会,还能赚点零花钱,一举多得。

平衡学习、打工和玩乐,是一门艺术。我的建议是,在学期初就规划好整个学期的时间表,把due date、考试时间和想去玩的地方都标出来。这样你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不至于在期末时手忙脚乱。别因为打工而耽误了学习,毕竟高昂的学费才是我们最大的投资。

在奥克兰大学读书,是一种复杂的体验。它有世界名校的光环,也有赶due到天亮的狼狈;有面朝大海的惬意,也有为房租发愁的窘迫。它会逼着你走出舒适区,去独立解决一个个难题,去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

你可能会因为听不懂带有浓重Kiwi口音的英语而感到沮丧,也可能会因为第一次自己动手修好了堵住的下水道而充满成就感。这些点点滴滴,构成了独一无二的留学记忆。

别怕踩坑,因为坑踩多了,路自然就平了。也别怕孤独,因为当你深夜在图书馆抬起头,会发现有无数个和你一样的灵魂在并肩作战。

你的奥克兰故事,正等着你自己来书写。祝你好运!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