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荷兰留学,一半崩溃一半治愈

puppy

前一秒还在为搞不定的小组作业和没完没了的阴雨天而崩溃大哭,后一秒就可能因为运河边的一场日落、超市里便宜又好吃的华夫饼而瞬间被治愈。这里有找房的绝望,有独自面对一切的孤单,但也有骑车穿过风和日丽的城市时感受到的自由,和搞定所有麻烦后满满的成就感。留学生活就是这样,一半是挑战,一半是惊喜。这篇文章就是想聊聊我们在荷兰这些又哭又笑的日子,或许,你也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影子。

荷兰留学崩溃瞬间 VS 治愈瞬间
崩溃的坎儿:
- 找房:刷新 Kamernet 几百遍,参加“面试式”的看房会(hospiteeravond),还要时刻提防骗子。
- 小组作业:遇到不同文化背景的“猪队友”,为 deadline 熬到凌晨三点。
- 天气:连续两周的阴雨天,晒不到太阳,感觉整个人都要发霉了。
- 办事效率:预约市政厅(gemeente)注册要等一个月,办个银行卡流程繁琐。
治愈的药:
- 骑行自由:在洒满阳光的下午,骑车穿过运河和公园,风吹过耳边的感觉。
- 超市小确幸:Albert Heijn 超市里 1.5 欧的焦糖华夫饼(stroopwafel)和打折的鲜花。
- 无敌日落:运河边的晚霞,天空被染成粉色和橙色,美得像一幅油画。
- 搞定一切的成就感:独立搞定报税、换居留卡、修好自行车链条后,觉得自己无所不能。

哈喽,大家好!这里是你们在 lxs.net 的老朋友。今天想跟大家聊个走心的话题。

还记得我刚来乌特勒支的第一个冬天吗?那是一个周二的晚上,外面下着荷兰特色毛毛雨,不大,但就是能精准地把你的心情也浇得湿漉漉的。我坐在我的小房间里,对着电脑屏幕上一个叫“可持续城市发展策略”的小组作业,第N次删掉刚写好的段落。我们小组四个人,来自四个不同的国家,每个人对“效率”的理解都天差地别。deadline 就在两天后,而我们的 report 还像一盘散沙。

那一刻,压垮我的不是作业本身,而是那种感觉——离家八千公里,独自面对这一切的无力感。窗外的雨,电脑的蓝光,还有远方家里的温暖,交织在一起,我的眼泪就这么不争气地掉下来了。我一边哭一边给朋友发微信:“我可能不适合留学,我想回家。”

朋友没有多说什么,就回了一句:“哭完出去走走,去运河边看看。”

我擦干眼泪,穿上外套,鬼使神差地就出门了。没想到,那场下了半天的雨竟然停了,乌云的缝隙里,透出了金色的光。等我走到运河边,正好看到了我留学生活中最美的一场日落。晚霞把整个天空和运河水面都染成了暖橙色,古老的房子倒映在水里,偶尔有自行车叮叮当当地骑过……那一瞬间,我突然觉得,好像一切都也没那么糟糕了。

我想,这就是在荷兰留学的真实写照吧——一半是崩溃,一半是治愈。这篇文章,就是想和你聊聊我们在这里又哭又笑的日子,看看那些让我们想逃离的瞬间,和那些又把我们拉回来的美好。

崩溃篇:那些让人想买机票回家的时刻

第一道坎:找房,一场拼钱、拼速度、拼运气的战争

还没来荷兰,你就得先经历一场“浩劫”——找房。荷兰的住房危机可不是开玩笑的。根据荷兰学生会(LSVb)2023 年的数据,全国学生住房短缺高达 27,000 套,而且这个数字还在增长。尤其是在阿姆斯特丹、乌特勒支、莱顿这些热门城市,简直是一房难求。

我的朋友 Leo 在阿姆斯特丹大学读书,他的找房经历堪称一部血泪史。他提前三个月就开始在各种平台,比如 Kamernet、Facebook 群组上发消息,每天发出去几十封邮件,收到的回复寥寥无几。好不容易收到一个看房邀请,去了才发现是“hospiteeravond”,也就是十几个候选人一起“面试”,现在的室友会像选秀一样问你各种问题,从你的作息到你的星座,堪比求职。Leo 说,那种感觉就像一件待售的商品,被人挑来拣去。

更可怕的是骗子。根据荷兰国际教育组织(Nuffic)的提醒,每年都有不少国际学生遭遇租房诈骗。骗子会发布看起来非常完美的房源,价格诱人,照片精美,然后以“人在国外无法带你看房”为由,催促你先付押金。我认识一个学妹,就因为太着急,被骗了 1500 欧元,房子没租到,钱也打了水漂。

在阿姆斯特丹,一个 12 平米的房间,月租金普遍在 700-900 欧元之间,这还不包括水电网。当你花了两个月,看了十几套房,被拒绝了无数次,最后终于签下一个又小又贵的房间时,那种感觉真的不是喜悦,而是一种“终于结束了”的疲惫。

学术压力:小组作业,友谊的粉碎机

荷兰的大学非常强调实践和团队合作,也就是无处不在的小组作业(group project)。听起来很棒,对吧?但实际操作起来,常常是大型灾难现场。问题出在,你的组员可能来自地球的任何一个角落。

你会遇到一个德国同学,严谨到标点符号都要开会讨论半小时;一个西班牙同学,永远热情洋溢,但也永远踩着 deadline 的最后一秒才交东西;还有一个本地的荷兰同学,非常直接,会当着所有人的面说“你这个想法很烂”。

我曾经在一个五人小组里,体验过什么叫“一个团队,五个世界”。我们为了一个 marketing plan 熬了好几个通宵。有个组员几乎全程隐身,到最后一天交上来一部分完全不符合要求的内容,我们只能推倒重来。那种愤怒和无助,真的会让你怀疑人生。根据荷兰教育部在 2022 年的一项调查,超过 54% 的学生表示感到学业压力过大,其中小组合作的冲突是重要原因之一。

这种压力不仅仅是学术上的,更是文化冲击和沟通障碍的结合体。你学会了如何委婉地催促,如何清晰地表达不满,如何在崩溃边缘保持微笑。每一次小组作业,都是一场修行。

天气和孤独感:阴雨天里的情绪黑洞

荷兰的天气,一言难尽。有个笑话说,荷兰一年下两次雨,一次下半年,一次下半年。虽然是玩笑,但也差不多了。根据荷兰皇家气象研究所(KNMI)的数据,荷兰平均每年有超过 180 天是雨天。漫长的秋冬,天黑得特别早,下午四点多就灰蒙蒙的,再加上连绵不绝的阴雨,很容易让人情绪低落。

这种天气会放大你的孤独感。当你一个人在异国他乡,家人朋友都在遥远的另一端。遇到困难,不能像在国内一样一个电话就喊朋友出来吃饭吐槽。尤其是节假日,看着朋友圈里大家都在团聚,而你只能一个人吃着速冻饺子,那种感觉,真的很难熬。

很多留学生都会经历所谓的“季节性情感障碍”(SAD)。这不是矫情,而是一种真实存在的心理状态。光照减少会影响身体的血清素和褪黑激素水平,从而影响心情。所以,如果你在荷兰的冬天感到特别丧,别怀疑自己,你不是一个人。

治愈篇:那些让你觉得“人间值得”的瞬间

但是,生活就像一枚硬币,有崩溃的A面,就一定有治愈的B面。荷兰的神奇之处在于,它总能在你最绝望的时候,用一些微小而确切的美好,把你从情绪的谷底拉回来。

骑行自由:风和阳光是最好的解药

在荷兰,自行车不是交通工具,而是一种生活方式。荷兰有超过 2300 万辆自行车,比人口还多。当你终于搞定一辆二手自行车,你就解锁了这个国家最棒的体验。

想象一下,在一个难得的晴天,你骑着车穿过阿姆斯特丹的冯德尔公园(Vondelpark),阳光透过树叶洒在身上,旁边是草地上野餐的人们和奔跑的狗。或者在傍晚,你沿着莱顿的运河骑行,看着河上划过的船和两岸亮起灯光的古老建筑。那一刻,所有的烦恼好像都被风吹走了。

骑车让你真正融入这个城市。你可以随时停下来,在街角的咖啡馆喝杯咖啡,或者在路边的花店买一束郁金香。这种掌控自己节奏的自由感,是治愈一切的良药。你会发现,搞定爆胎、修好链条之后,自己仿佛也变得更强大了。

超市小确幸:生活的美好藏在细节里

荷兰的超市,是留学生的宝藏库。比如国民超市 Albert Heijn (AH),每周都有不同的“Bonus”折扣。用几欧元就能买到一大盒新鲜的草莓或蓝莓,幸福感爆棚。

最不能错过的,就是他们的焦糖华夫饼(stroopwafel)。一块热乎乎的华夫饼,放在热咖啡杯口上稍微捂一下,让中间的焦糖融化,一口咬下去,甜而不腻,能瞬间治愈你被论文摧残的心灵。价格也超级亲民,一包八片,通常只要 1.5 欧元左右。

还有Jumbo、Lidl这些超市,里面的烘焙区、熟食区都藏着惊喜。你会因为买到一支打折的红酒,或是一块便宜又好吃的奶酪而开心一整天。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构成了留学生活中最真实、最温暖的底色。它们告诉你,即使生活再难,也总有甜蜜的瞬间等着你。

社交与成长:搞定一切,然后举杯庆祝

留学生活虽然孤独,但也给了你一个机会去认识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你会参加各种“borrel”(荷兰式的非正式酒会),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聊天,发现世界原来这么大,这么有趣。

虽然小组作业很崩溃,但当你和组员们一起熬过几个通宵,最终拿到一个好成绩时,那种共同奋斗过的“战友情”是无可替代的。你们会一起去酒吧庆祝,吐槽教授,分享各自国家的趣事。这些经历,会成为你留学记忆里最闪亮的部分。

更重要的是,独自在海外生活,你会get无数新技能。从去市政厅(gemeente)办理 BSN(市民服务号),到自己研究如何报税,再到跟荷兰的客服打电话argue……每一次搞定一件麻烦事,你都会在心里为自己鼓掌。这种从“什么都不知道”到“什么都能搞定”的蜕变,是留学给你最宝贵的礼物。它让你变得独立、坚韧,也让你更了解自己。

写在最后

所以,如果你现在正为荷兰的种种而崩溃,别怕,这太正常了。允许自己哭,允许自己丧,允许自己想家。

但哭完了,记得给自己买一块华夫饼,或者去运河边追一场日落。天气不好的时候,就多囤点维生素D,给自己煮一顿热乎乎的饭。

别忘了,你正在经历的这一切,无论是崩溃还是治愈,都在塑造一个更强大、更有趣的你。那些打不倒你的,终将让你站得更稳。

荷兰就是这样,它用阴雨天和复杂的规矩磨练你,再用阳光、鲜花和无与伦比的自由拥抱你。祝我们,都能在这片一半崩溃一半治愈的土地上,笑着走到最后。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7261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