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设计专业天花板,原来是这几所!

puppy

别纠结啦!我们直接给你扒出了公认的“天花板”级别神校——像OCAD、Emily Carr、Sheridan这些,到底牛在哪?这篇文章可不是简单列个名字,而是掰开揉碎了讲:每个学校的王牌专业是什么,教学风格有何不同,喜欢收什么样的学生,还有最重要的——作品集该往哪个方向准备!都是超实用的干货,帮你精准定位,找到最对你味儿的梦校。看完这篇,你的择校思路一下就清晰了!

学校 王牌专业 风格特点 作品集偏好
OCAD University (安大略艺术设计大学) 工业设计、平面设计、数字未来 学术、思辨、理论扎实 重视过程、研究、批判性思维
Emily Carr University of Art + Design (艾米丽卡尔艺术与设计大学) 交互设计、动画、传媒设计 跨学科、实验、概念新颖 展现个性、创意、媒介多样性
Sheridan College (谢尔丹学院) 动画、插画、游戏设计 实用、技术导向、行业接轨 基本功扎实、叙事能力、专业性

凌晨三点,你还醒着。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开着十几个网页,左边是“加拿大设计学院排名Top 10”,右边是“XX学校申请要求详解”,收藏夹里还躺着一堆“学长学姐经验分享”。每个帖子都说得头头是道,但看完你更迷茫了。A校说自己历史悠久,B校说自己就业率高,C校的校园照片又美得不像话……到底哪个才是你的梦校?

我太懂这种感觉了。就像站在一个巨大的十字路口,每条路看起来都通向光明,但你根本不知道哪条路上的风景最适合你。我刚来加拿大的学妹Lina就经历过这个阶段,她当时在OCAD和Emily Carr之间纠结了快两个月,天天拉着我分析,做的Excel表格比她的毕业论文还详细。她说:“哥,我感觉自己不是在选学校,是在玩一场信息战,生怕走错一步,整个留学生涯就跑偏了。”

所以,这篇文章不想再给你一堆冷冰冰的排名和官方介绍。咱们换个玩法,直接聊聊加拿大设计圈公认的三座“大山”——OCAD University、Emily Carr University of Art + Design,还有动画界的“神”Sheridan College。我们不光告诉你它们牛在哪,更要掰开揉碎了讲,它们各自的气质、偏好和“潜规则”。帮你看看,你到底跟谁“八字更合”。

OCAD University:多伦多市中心的“学术思考者”

每次跟朋友路过多伦多市中心那栋著名的“桌子腿”大楼(Sharp Centre for Design),我都会指着说:“看,那就是OCAD,加拿大最老的艺术设计大学。” 这座建筑本身就说明了OCAD的气质——既尊重传统,又大胆前卫。

OCAD University,全称是安大略艺术设计大学,坐拥市中心的黄金地段,旁边就是安大略美术馆(AGO),艺术氛围简直是浸泡式的。QS世界大学排名艺术与设计学科里,OCAD常年稳坐加拿大第一的宝座(2023年就是加拿大第一),这可不是吹的,是实打实的学术声誉。

它的王牌专业是什么?

OCAD非常全面,但要说王牌中的王牌,工业设计(Industrial Design)和平面设计(Graphic Design)绝对是门面担当。

它的工业设计强到什么程度?毕业生几乎遍布北美各大设计公司。举个例子,加拿大著名的家居设计品牌Umbra,很多经典产品的背后都有OCAD校友的身影。他们的教学不只是让你画个好看的产品图,而是会引导你从用户研究、材料科学、商业可行性等多个维度去思考。我认识一位在读的学姐,她上学期的课题是为残障人士设计厨房用具,整个项目一半的时间都在做访谈、建模型、搞用户测试,她说:“在OCAD,一个设计如果不能解决实际问题,那它就是失败的。”

平面设计同样强势。OCAD的平面设计更偏向于“视觉传达”,强调设计的逻辑和叙事性。这里的学生做的不是简单的海报或Logo,他们会去探索字体设计背后的文化含义,研究品牌形象系统如何影响用户心理。毕业生去向也都是顶级的,比如Bruce Mau Design这样的国际知名设计工作室。

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宝藏专业,叫“数字未来”(Digital Futures)。这是一个非常前沿的交叉学科,把艺术、设计、科技、商业全捏在一起。学生们会在这里玩转编程、交互装置、VR/AR,探讨技术如何改变人类的未来。如果你脑洞巨大,又懂点技术,这里绝对是你的天堂。

OCAD喜欢什么样的学生?

一个词:思考者(Thinker)。

OCAD的教学风格非常注重学术和理论。教授们会逼着你去阅读、去写作、去批判性地思考。他们希望你不仅能做出漂亮的设计,更能说出“为什么”要这么设计。你的设计背后有什么理论支撑?它想表达什么样的社会观念?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享受“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过程的人,喜欢在动手之前先做大量研究,并且不害怕写论文,那OCAD的氛围会让你如鱼得水。

作品集该怎么准备?

记住,OCAD想看的不是一个画技高超的美术生,而是一个有想法的设计师胚子。所以,你的作品集里一定要突出“过程”。

别只放最后精美的成品图!把你那些画满了草图的sketchbook、头脑风暴的思维导图、尝试不同材料失败了的半成品、甚至是记录灵感来源的照片和文字,都整理进去。这比一张完美的渲染图更能打动招生官。他们想看到的是你的思考轨迹,你是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一步步尝试解决问题的。

具体来说,一个好的OCAD作品集项目通常包含:明确的问题陈述(你想解决什么)-> 深入的用户/市场调研 -> 多种方案的草图探索 -> 关键方案的深化与模型制作 -> 最终成果展示与反思。把这个逻辑链条清晰地展示出来,你就成功了一大半。

另外,好好写你的Statement of Intent(意向陈述)。真诚地表达你对设计的热情,你对OCAD某个特定专业的理解,以及你未来的思考方向。千万别套模板,招生官一眼就能看出来。

Emily Carr University:温哥华西海岸的“跨界实验家”

从多伦多往西飞五个小时,就到了温哥华。这里的Emily Carr University of Art + Design(艾米丽卡尔艺术与设计大学)和OCAD的气质截然不同。如果说OCAD是穿着西装的严谨学者,那Emily Carr就是穿着潮牌的街头艺术家,浑身散发着自由、多元和实验的味道。

ECUAD坐落在一个由旧工业区改造的创意园区,周围全是画廊、工作室和科技初创公司。温哥华本身就是北美重要的电影制作基地和“北方硅谷”,这种环境基因深深地刻在了Emily Carr的骨子里。

它的王牌专业是什么?

Emily Carr的强项在于和“屏幕”相关的一切。动画(Animation)、交互设计(Interaction Design)和传媒设计(Communication Design)是它的三驾马车。

这里的动画专业,尤其是2D和实验动画,在业界名声赫赫。虽然不像Sheridan那样是巨无霸,但Emily Carr的动画更偏向艺术性和独立风格。毕业生中有很多独立动画导演,作品频频入围渥太华国际动画节这类顶级盛事。学校鼓励学生探索自己的视觉语言,而不是去模仿皮克斯或迪士尼。一个从这里毕业的朋友告诉我,他们的毕设作品五花八门,有水墨风格的、有定格动画,甚至还有用VR做的交互式动画,创造力被放在了第一位。

交互设计则是受益于温哥华的科技氛围。这个专业非常注重用户体验(UX)和用户界面(UI)设计,课程设置紧跟行业脉搏。学生们不仅要学设计,还要学编程、学用户心理学。EA(Electronic Arts)的温哥华总部就在不远处,很多毕业生直接就进了这些顶级游戏和科技公司。根据学校2022年的毕业生调查数据,92%的校友在毕业后六个月内找到了与其专业相关的工作,这个数字相当能打。

传媒设计则是一个大筐,里面包含了平面、插画、品牌等多个方向,但核心是“跨媒介叙事”。学生们会被鼓励用各种媒介来讲故事,可能是一个结合了网站、视频和实体书的项目,也可能是一个社会性的设计活动。边界感在这里非常模糊。

Emily Carr喜欢什么样的学生?

一个词:探索家(Explorer)。

Emily Carr的教学非常强调“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y)。学校的院系设置不像传统大学那样壁垒分明,学生可以自由地选修其他专业的课程。学工业设计的跑去上几节电影课,学画画的跑去玩陶瓷,这都是家常便饭。教授们鼓励你“玩”,鼓励你犯错,鼓励你把不相干的东西组合在一起,看看能碰撞出什么火花。

所以,如果你天生好奇,兴趣广泛,不喜欢被条条框框束缚,享受在不同领域之间跳跃的快感,那你就是Emily Carr要找的人。那种“我也不知道最后会做成什么样,但过程一定很有趣”的心态,在这里会备受赞赏。

作品集该怎么准备?

Emily Carr想看到的是你的“潜力和个性”。技术可以进来再学,但独特的视角和创造力是他们最看重的。

作品集一定要多样化。别只放一种风格或一种媒介的作品。你可以放几张展示基本功的素描,再放一个你用代码生成的艺术作品,旁边配上一个你拍的实验短片,最后再加一个你手工做的模型。这种组合拳告诉招生官:我是一个拥有多种武器的玩家,对世界充满好奇。

个人色彩非常重要。你的作品集应该像一本你的“视觉日记”,反映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关心什么样的话题。比如,你关注环保,那你的项目就可以围绕这个主题展开;你对身份认同感兴趣,就用你的作品去探讨它。不要去猜招生官喜欢什么,要做能代表你自己的东西。

我认识一个被交互设计录取的学弟,他的作品集里有一个项目是把奶奶讲的故事做成了一个小小的网页游戏,画风稚嫩,代码也很简单,但那个故事非常真诚动人。招生官后来在面试里就提到了这个项目,说他们被这个作品背后的情感和创意打动了。

Sheridan College:“动画界哈佛”的顶级工匠

最后,我们来聊聊Sheridan College(谢尔丹学院)。注意,它是一个College,不是University。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它在设计界,尤其是在动画界的封神地位。人们直接管它叫“动画界的哈佛”,这个称号可不是白来的。

坐落在多伦多旁边的奥克维尔市,Sheridan的环境相对安静,非常适合潜心修炼。它的氛围和前两所学校完全不同,这里没有那么多天马行空的艺术探讨,更多的是精益求精的技术打磨和与行业无缝对接的职业训练。

它的王牌专业是什么?

用“王牌”这个词可能都不够。它的荣誉学士动画(Bachelor of Animation)专业,是全球动画专业的“圣杯”。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Sheridan的校友已经获得了9项奥斯卡奖和无数个艾美奖。皮克斯电影《包宝宝》(Bao)和《青春变形记》(Turning Red)的导演Domee Shi(石之予),就是Sheridan的毕业生。迪士尼的《冰雪奇缘》、《疯狂动物城》,皮克斯的《寻梦环游记》,这些你耳熟能详的大片背后,核心创作团队里都有大量的Sheridan校友。可以说,Sheridan撑起了北美动画产业的半壁江山。

为什么这么牛?因为它的四年课程完全模拟了顶级动画工作室的工作流程。学生从第一天起就在进行高强度的训练,从传统的手绘动画到最新的3D技术,每一个环节都要求达到行业标准。这里的学生生活,据说是“不是在画画,就是在去画画的路上”。四年下来,你交的作业可能比很多职业动画师一辈子画的都多。

除了动画,它的插画(Illustration)和游戏设计(Game Design)也是北美顶尖水平。教学思路一脉相承:极度强调基本功,并且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学插画的,毕业就知道怎么和客户沟通、怎么报价;学游戏设计的,大三大四就在和育碧(Ubisoft)这样的公司合作项目了。

Sheridan喜欢什么样的学生?

一个词:工匠(Craftsman)。

Sheridan寻找的是那种对手艺有执念,愿意为之付出超乎常人努力的学生。他们需要你有天赋,但更看重你的勤奋、毅力和抗压能力。这是一个培养职业艺术家和设计师的地方,而不是培养空想家的地方。

如果你画画成痴,享受那种为了一个完美的线条反复练习几十遍的快感,并且明确知道自己未来的职业目标就是进入动画或游戏行业,那么Sheridan的“地狱式”训练对你来说就是通往成功的最佳路径。

作品集该怎么准备?

对于想申请Sheridan动画专业的同学,忘掉那些酷炫的CG特效和华丽的色彩。你的作品集只有一个核心:基本功(Fundamentals)。

Sheridan的动画作品集要求是出了名的严格和具体,每年都会在官网上公布详细要求。通常会包括:

1. 人体写生(Life Drawing):这是重中之重!招生官想看到你对人体结构、动态、重量感的理解。速写(Gesture Drawing)尤其重要,你要能用几根线条就捕捉到人物的动态和情绪。你需要提交大量的、来自真实模特的写生,而不是对着照片画。

2. 场景/透视(Location/Perspective Drawing):画你身边的真实场景,比如你的房间、咖啡馆、街景。展示你对透视原理的掌握和塑造空间感的能力。

3. 角色设计(Character Design):需要展示一个角色的不同姿态和表情,体现出角色的性格。

4. 故事板(Storyboard):用连续的画面讲述一个小故事,考验你的叙事能力和镜头感。

一个残酷的真相是:很多申请者都是花了整整一年甚至更长时间,专门根据这些要求来准备作品集的。我听说过一个大神,为了准备作品集,画了超过50本速写本。所以,如果你想冲Sheridan,现在就拿起你的画笔,去户外,去画真实的世界吧。这是唯一的捷径。

聊了这么多,你可能会发现,这三所“天花板”级别的神校,其实并没有绝对的谁好谁坏,它们只是在寻找不同特质的人。

别再对着排名纠结了。关掉那些网页,问问你自己几个问题:

你更享受在图书馆里查资料、做研究,然后用设计去表达深刻的观点吗?或许OCAD的思辨氛围适合你。

你是不是脑子里总有各种稀奇古怪的想法,喜欢把A和B两种不相干的东西混在一起,看看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也许Emily Carr的实验田能让你尽情撒野。

还是说,你对某一个领域爱得深沉,愿意像个匠人一样,日复一日地打磨自己的技艺,目标就是成为这个行业里最专业的那个人?那么Sheridan的严酷训练,可能正是你需要的磨刀石。

找到你自己的答案,你的梦校自然就清晰了。选学校,其实就是一次和未来的自己对话。祝你好运!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8532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