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选之币:1镑“大餐币”速查指南 |
|---|
| 目标锁定:主要寻找2017年发行的12边形新版1英镑硬币。 |
| “致命缺陷”特征1:日期错误。这是最值钱的一种!硬币的女王头像面(正面)刻着2017年,但背面的四个国花徽章下方的小字却刻着2016年。这是极为罕见的“错版币”(Mule coin)。 |
| “致命缺陷”特征2:铸造错位。硬币中心的银色部分和外圈的金色部分没有对齐,看起来像是“蛋黄”跑偏了的荷包蛋。这种错位越明显,价值可能越高。 |
| “致命缺陷”特征3:缺字或叠印。硬币边缘的刻字(ONE POUND)或者女王头像周围的文字出现重影、模糊不清或者漏掉字母的情况。 |
| 预估价值:根据错误的罕见程度,一枚这样的硬币在收藏市场上可能价值几十到几百英镑不等。一枚品相好的“日期错误”币,轻松换一顿Nando's全家桶绝对没问题! |
| 检查重点:超市找零、洗衣房硬币、自动售货机吐币、朋友间换钱,任何经手硬币的时刻都值得你多看一眼! |
哈喽,各位在英国留学的小伙伴们!我是你们的老朋友,在LXS.NET码字的小编。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在Tesco排长队结账,前面的人慢悠悠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大把硬币,叮叮当当地数着付钱。你一边在心里默默催促,一边盘算着回家先做饭还是先躺平。上周我就遇到了这么一幕,不过故事的结局有点不一样。
轮到我时,收银小哥找给我一把零钱,其中一枚崭新的1镑硬币在灯光下闪闪发光。我当时没多想,顺手就扔进了帆布袋的侧兜里。直到晚上回家,为了凑够洗衣房的硬币,我才把那堆零钱倒出来。就在那一瞬间,我发现这枚1镑硬币有点“不对劲”——它中间的“银心”和外面的“金边”好像没对齐,歪得有点明显,像个不走心的荷包蛋。
出于好奇,我拍了张照发到收藏爱好者的论坛上问了一下。几分钟后,我的私信爆炸了!“兄弟,你这枚可能是错版币!”“别花掉!上eBay看看,能值不少钱!”我半信半疑地去搜了一下,结果瞬间清醒了——类似的错位硬币,根据错位的严重程度,成交价从20镑到200多镑不等!200镑啊同学们!这够我吃多少顿Nando's,或者在ASOS上买件新外套了!
从那天起,我养成了个新习惯:每次收到找零,都得像鉴宝专家一样仔细端详一番。这件事也让我意识到,对于我们这些“穷”学生来说,生活里处处是“商机”,那些被我们随手扔在存钱罐里、甚至嫌重不想带出门的硬币,可能就藏着一个能让你惊喜尖叫的“彩蛋”。
所以今天,我就来跟大家掏心窝子聊聊,如何在我们日常的流通硬币里,发现那些身价倍增的“宝贝”,尤其是我们今天的主角——那枚可能价值一顿大餐的1镑硬币!
主角登场:这枚“身价不凡”的1镑硬币到底长啥样?
咱们先来说说这枚“网红”1镑硬币。2017年3月,英国皇家铸币局(The Royal Mint)正式发行了全新的12边形1镑硬币,取代了服务大家三十多年的圆形“Quid”。新版硬币号称是“世界上最安全的硬币”,因为它采用了双金属设计(外圈金色镍黄铜,内圈银色镀镍合金),还有隐藏的防伪特征。
然而,正是这种复杂的工艺,导致了生产过程中出现“意外”的概率大大增加。对于铸币厂来说,这些是次品;但对于收藏家来说,这些“美丽的错误”就意味着——稀有和价值!
目前,最受追捧的1镑错版币主要有以下几种,大家可以拿出钱包对着看:
1. 终极BOSS级:2016/2017“双日期”错版币
这是个传说级别的存在。事情是这样的,在新版硬币正式发行前,铸币厂在2016年试铸了一批,用于测试和分发给企业做机器调试。所以市面上存在少量刻有2016年份的新版1镑硬币。但真正的“天选之币”,是女王头像那一面刻着“2017”,而国花徽章那一面,在蓟花(苏格兰国花)的下方,却出现了“2016”的年份小字。一枚硬币,两个年份,这就是收藏界所说的“Mule Coin”(骡币),指的是用两种不匹配的模具压制出来的硬币。
这种错误极为罕见,因为质检流程通常会把它们筛选出来。但总有那么几条“漏网之鱼”混进了流通大军。根据英国《太阳报》和一些钱币收藏网站的报道,一枚这样的“双日期”1镑硬币,曾经在eBay上以超过3000英镑的价格被拍卖。最近几年虽然热度有所下降,但其价值依然稳定在数百甚至上千英镑。找到一枚,你这学期的书本费可能就有着落了。
2. 潜力股:Die Error“蛋黄跑偏”错版币
这就是我遇到的那种。由于内外圈是两种金属压合而成,在巨大的冲压压力下,有极小概率发生中心错位。也就是内圈的银色部分没有完美地落在外圈金色部分的中央。这种错位有轻有重,错得越离谱,越有视觉冲击力,价值就越高。
在eBay上搜索“1 pound coin die error”,你会看到大量实例。轻微错位的可能只值几镑钱,但如果中心银色部分已经明显“出界”,甚至和外圈边缘接触了,那它的价格就能轻松达到50到100英镑。这个价格,去吃一顿火锅或者叫上朋友去Nando's搓一顿,绝对是绰绰有余了。
3. 稀有款:其他铸造瑕疵
除了上面两种,还有一些其他的错误也值得留意。比如,硬币边缘本应均匀分布的“ONE POUND”字样,出现了叠印、漏印或者字体不清的情况。或者硬币表面有裂痕、多余的金属块等。这些虽然不如“双日期”那么惊世骇俗,但只要是肉眼可见的明显瑕疵,通常都能让这枚硬币的身价超过其面值,至少也能卖个5到10镑,换杯咖啡喝喝也是不错的。
不止1镑:你钱包里的50p和£2也可能是“理财产品”
聊完了1镑硬币,你以为就结束了吗?那你就小看大英帝国的“花式铸币”了。其实,在英国的流通硬币里,真正的“收藏王者”是50p!下面就给大家盘点几个你最有可能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隐藏富豪”。
1. 50p界的“爱马仕”:2009年邱园(Kew Gardens)纪念币
这枚硬币在英国收藏界的地位,就如同包包界的爱马仕、球鞋界的Air Jordan 1。它是为了庆祝邱园建成250周年而发行的,背面图案是标志性的中国宝塔被藤蔓环绕的景象。它的珍贵之处在于——发行量实在太少了!
皇家铸币局的官方数据显示,2009年版的邱园50p仅发行了21万枚。这是什么概念?我们平时用的最多的带“盾徽”图案的50p,发行量动辄几千万甚至上亿。21万枚,意味着平均每300个英国人里,才有一个人可能拥有一枚。物以稀为贵,这句话在硬币收藏界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那么它值多少钱呢?十多年前,你可能还能在找零里幸运地碰到它。但现在,它几乎已经从流通领域消失,绝大部分都被收藏家们收入囊中。目前,一枚品相尚可的邱园50p,在eBay上的成交价普遍在150到200英镑之间。如果你手里的恰好是未经流通、闪闪发光的“Brilliant Uncirculated”版本,那价值就更高了。所以,赶紧检查一下你的存钱罐,说不定你的前辈学长学姐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给你留下了一笔“遗产”!
2. 奥运系列:寻找那条“蒙脸”的游泳运动员
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皇家铸币局发行了一套29枚的50p纪念币,分别代表不同的奥运项目。这套币本身就很有趣,很多同学可能都集过。但其中有一枚“游泳”项目纪念币,存在一个非常有趣的“初版”和“再版”的故事。
最初设计的版本,游泳运动员的脸被水波完全覆盖,看不清面部。这个设计发行了一小批后,设计师觉得不够美观,于是进行了修改,让运动员的脸露了出来。因此,那个“水波蒙脸”的初版就成了稀有品。虽然它的发行量有600万枚,不算极度稀少,但因为很多人不知道这个区别,导致初版币在不知不觉中被大量消耗。现在一枚“蒙脸”游泳币的价格大约在10-15英镑,虽然不能让你暴富,但也是面值的20多倍了!检查方法很简单:看看你手里的游泳50p,运动员的脸是被水盖住还是露出来的?
3. 彼得兔和他的伙伴们
从2016年开始,为了纪念“彼得兔之母”碧雅翠丝·波特,皇家铸币局每年都会发行一套可爱的动物主题50p。这个系列因为颜值超高,深受大家喜爱。其中,2016年发行的第一版彼得兔和杰米玛水鸭(Jemima Puddle-Duck)因为是“开山之作”,且发行量相对较低(分别为970万和210万枚),收藏价值也水涨船高。一枚杰米玛水鸭50p现在也能卖到10镑左右。翻翻你的硬币,看看有没有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在对你眨眼?
4. £2硬币里的“错字”彩蛋
别忘了我们手里最大块头的£2硬币。2005年,为了纪念“火药阴谋”400周年,发行了一枚盖伊·福克斯(Guy Fawkes)主题的£2硬币。硬币边缘本应刻着一句名言:“Remember, remember the fifth of November”。但有一批硬币出现了拼写错误,把“Remember”错拼成了“Pemember”。这个小小的失误让这批错版币身价上涨,目前一枚价值在10-20英镑左右。下次拿到这枚£2硬币,记得转动一下看看边缘的刻字哦!
我好像找到了!接下来该怎么办?
假设你人品爆发,真的在钱包里翻出了一枚疑似“宝贝”的硬币,先别激动地冲去Nando's点餐,请按以下步骤操作:
第一步:确认身份,仔细比对。
拿出手机,打开Google,输入硬币的年份和特征,比如“2017 1 pound coin dual date”或者“2009 Kew Gardens 50p”。去一些专业的网站,比如Change Checker或者皇家铸币局的官网,查看高清图片和官方数据,仔细比对你手里的硬币,确认它不是你看花了眼或者只是普通的磨损。
第二步:评估价值,管理预期。
最有参考价值的地方是eBay。但请注意,一定要筛选看“Sold Items”(已售出物品),而不是看卖家正在挂出的“白日梦”价格。看看最近一个月内,和你这枚硬币品相(新旧程度)差不多的硬币,最终成交价是多少。这样你心里就大概有个数了。记住,网上那些动辄成千上万镑的标题党新闻,很多都是极端个例,平常心对待。
第三步:选择变现渠道。
如果你决定把它卖掉换顿大餐,主要有几个途径:
eBay:最方便快捷,受众最广。你可以自己拍照上传,设定一个起拍价或者“一口价”。缺点是eBay会收取大约10%-13%的成交费,而且你要自己负责邮寄,要注意包装稳妥,选择可追踪的邮寄方式,避免纠纷。
Facebook收藏小组:在Facebook上搜索“UK coin collecting”之类的关键词,可以找到很多爱好者群组。在群里发帖出售,可以免去平台手续费。但缺点是交易基本靠信任,存在一定风险,最好选择同城面交。
专业钱币商:如果你在的城市有钱币商店(Coin Dealer/Shop),可以直接带去给专家估价。他们通常会直接出价收购。优点是省心省力,即时变现。缺点是他们为了盈利,出价肯定会低于市场价。
第四步:好好保管它!
无论你是否决定出售,请善待这枚“幸运币”。不要用任何化学品去清洗它,也不要用布使劲擦拭,这样会破坏硬币表面的包浆,反而降低价值。最好的方法是把它放在一个小的密封袋或者专门的硬币保护盒里,避免进一步的划伤和氧化。
说了这么多,并不是鼓励大家都去做“一夜暴富”的梦。毕竟,找到这些稀有硬币的概率,可能和你一学期不去上课但考试还能拿First Class差不多(开个玩笑)。
但这件事的乐趣在于,它为我们平淡的留学生活增添了一丝寻宝的色彩。它让你在每次购物找零时,多了一份小小的期待;让你在整理房间,翻出布满灰尘的存钱罐时,有了一个开“盲盒”的理由。
所以,从现在开始,别再嫌弃那些沉甸甸的硬币啦。下次在Sainsbury's买完菜,收银员递给你一把零钱时,不妨多停留几秒钟,仔细看看它们。也许,你离一笔意外之财,就真的只差这几秒钟的距离。万一呢?你下一顿Nando's的烤鸡,可能就由女王陛下亲自为你“买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