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留学选专业,超全学科分类一篇看懂

puppy

正在为去日本读什么专业而头大?面对五花八门的学部和学科,是不是感觉有点无从下手?别担心,你不是一个人!日本大学的专业划分和我们熟悉的体系确实不太一样。这篇超全攻略就是你的救星!我们把日本大学的学科掰开揉碎,从文、理、工、农、医到艺术、社科,清晰地梳理了各大领域的区别和热门专业。不仅告诉你每个学科具体学什么、未来能做什么,还会帮你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向。看完这篇,选专业这件大事儿,保准你心里有底!

选专业前,先问自己几个灵魂拷问

1. 我到底喜欢什么? 别光听“热门”,追随内心的热爱才能让你在漫长的学习中保持动力。是喜欢敲代码改变世界,还是沉迷于历史文献的故纸堆?

2. 我擅长什么? 喜欢不等于擅长。冷静分析一下自己的强项,是逻辑推理还是创意表达?是动手能力还是沟通协作?

3. 未来的我想做什么样的工作? 设想一下毕业后你想进入的行业和场景。是在实验室里搞研究,还是在跨国公司里做企划?这能帮你倒推出需要学习的专业。

4. 这个专业的“钱景”如何? 谈钱不伤感情。了解一下专业的平均薪资和就业率,日本厚生劳动省每年都会公布“賃金構造基本統計調査”,可以作为参考。

日本留学选专业,超全学科分类一篇看懂

“同学,你看这个,早稻田大学的文化构想学部,还有人间科学部……这都啥跟啥啊?”

上周,学妹小樱发来求助微信,语音那头是满满的崩溃。她拿着几所大学的招生简章,感觉自己像在看一本天书。“文学部底下还有哲学、史学、心理学……感觉都好虚,毕业了能干嘛?情报学是属于理科还是工科?农学部是不是就是去种田的?”

我太懂这种感觉了。想当年,我第一次研究日本大学的学部和学科设置时,也是满头问号。日本大学的专业划分,跟我们国内的“学院-专业”体系差别不小。他们常常用一个很大的“学部”来涵盖一片领域,底下的“学科”或“专攻”才是细分方向。名字又起得特别……有想象力,比如“共创学部”“地球社会共生学部”,让人一眼看不透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选专业,这件关乎未来几年甚至十几年人生走向的大事,如果第一步就卡在了“看不懂”上,那焦虑感简直能把人淹没。别怕,今天这篇文章,就是特意为你准备的“翻译器”和“导航仪”。咱们把日本大学里那些五花八门的学科掰开揉碎,用最接地气的大白话,讲清楚它们到底是学什么的,未来又能走向何方。看完这篇,保准你心里有谱!

文科:不只是“风花雪月”,更是思维的炼金术

一提到“文学部”,很多人脑子里就自动跳出“失业”两个字。觉得学文学、历史、哲学这些东西,既不能当饭吃,又不好找工作。打住!这个观念在日本可能要被颠覆了。

日本的文科学部,范围超级广,通常包括文学、语言学、历史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等。它培养的不是某种特定的职业技能,而是一种底层能力——批判性思维、信息整合能力、深度阅读和表达能力。这些能力,在任何行业都是硬通货。

举个真实的例子。我认识一位毕业于庆应义塾大学文学部人间关系学系的学姐,听起来是不是很“虚”?但她毕业后,凭借在大学期间锻炼出的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沟通能力,成功进入了日本顶级的广告公司“电通”,现在做的是市场策略。她告诉我,公司最看重的,就是她能从复杂的消费者行为中,提炼出直击人心的创意点,而这正是她在“人间关系学”中反复训练的。

数据告诉你: 根据日本Recruit Works研究所的调查,对于企业来说,文科生和理科生在求职中各有优势。很多大型商社(比如三菱商事、三井物产)、金融机构和媒体行业,非常青睐顶尖大学文科出身的学生。他们认为这些学生知识面广,具有强大的沟通协调和学习能力,可塑性极强。比如,东京大学文学部的毕业生去向统计显示,除了继续深造,进入制造业、信息通信业、金融保险业的比例相当高,完全不是我们想象中“毕业即失业”的惨淡景象。

热门方向:

社会学(Social Sciences): 研究社会结构、社会问题和人类行为。分支非常多,比如媒体社会学、都市社会学、家族社会学等。毕业后可以去咨询公司、市场调查机构、媒体、政府部门。一桥大学的社会学部是这个领域的翘楚。

心理学(Psychology): 日本的心理学分为实验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等。想做心理咨询师,需要读到硕士并考取“临床心理士”资格。这个专业在日本社会需求越来越大,尤其是在教育和医疗领域。

国际关系学(International Relations): 学习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维度的国际问题。全球化时代的热门专业。毕业生多活跃于外事部门、跨国公司、国际NGO等。像早稻田大学的国际教养学部(SILS),就吸引了大量有志于此的留学生。

理科:探索世界本源的浪漫之旅

如果说工科是研究“怎么造一座桥”,那理科就是研究“为什么这座桥需要这样造”。理学部(Faculty of Science)的目标是探究自然现象的根本原理,是纯粹的、好奇心驱动的科学。

别觉得理科枯燥,这可是诞生诺贝尔奖得主最多的地方。日本尤其重视基础科学研究。从2000年至今,日本诞生了近20位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得主,其中大部分都来自京都大学、东京大学等顶尖学府的理学部。比如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本庶佑,就是京都大学医学部的毕业生,他的研究根植于深厚的生物学和化学基础。

学习理科,意味着你要和公式、实验、数据打一辈子交道。过程可能很艰苦,但发现未知真理的瞬间,那种喜悦是无可比拟的。我有个朋友在东京大学读物理学博士,他每天的生活就是泡在实验室里,研究宇宙暗物质。他说:“可能我一辈子的研究,都只是人类知识大厦上的一颗小螺丝钉,但能为这座大厦添砖加瓦,就觉得无比浪漫。”

数据告诉你: 理科毕业生的出路,主要有两个方向:深造和就业。根据日本文部科学省的学校基本调查,理学部本科毕业生的升学率远高于其他学部,很多学生会继续读硕士、博士,最终成为大学或研究机构(如日本的理化学研究所RIKEN)的研究员。选择就业的学生,则会进入到高科技制造业(如材料、化学、制药公司)、IT行业和金融行业(从事数据分析、量化交易等)。因为他们扎实的数理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是这些行业最需要的人才。

热门方向:

化学(Chemistry): 日本的化学工业非常发达,尤其在材料化学、精细化工领域全球领先。旭化成、信越化学等都是世界级企业。毕业生就业选择非常广。

生物科学(Biological Sciences): 随着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这个领域前景广阔。从基因编辑到新药研发,都需要生物学人才。京都大学的iPS细胞研究所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引领着世界再生医学的研究。

情报科学(Information Science): 这个专业介于理科和工科之间,更偏向于理论研究,比如算法、计算理论、人工智能基础等。如果你对计算机的底层逻辑感兴趣,而不是单纯想写代码,这个方向很适合你。

工科:用技术改变世界的实干家

工学部(Faculty of Engineering)可以说是留学生中最热门、就业前景最明朗的选择了。它的核心就两个字:应用。把理科发现的原理,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和技术,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

从你手里的手机,到你乘坐的新干线,再到支撑整个互联网世界的服务器,背后都是工科的力量。日本作为传统的制造业和科技强国,其工科教育水平在全球都名列前茅。东京工业大学,被誉为“日本的MIT”,培养了无数顶尖工程师。

我的一个直系学长,在东北大学的机械工学专业毕业后,几乎是无缝衔接进入了丰田汽车的研发部门。他说,在学校里做的课题,很多都和企业有直接合作,教授们本身就是行业里的大牛。上学期间,他不仅学了理论,还参与了真实的新能源发动机项目,这些经历让他在求职时极具竞争力。

数据告诉你: 工科毕业生的就业率常年位居各学科榜首。根据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经团联)的调查,企业对理工科毕业生的需求持续高涨,特别是信息技术(IT)、机械、电气电子领域的人才缺口巨大。2023年的一项针对日本上市公司的调查显示,超过60%的公司表示“IT人才不足”。对于留学生来说,只要技术过硬,日语过关,在日本找到一份高薪的工程师工作相对容易。

热门方向:

信息工学/情报工学(Information Engineering): 就是我们常说的计算机科学(CS)。无论是去IT巨头(如Google、Amazon的日本分部),还是本土的互联网公司(如乐天、软银),或者游戏公司(任天堂、索尼),都需要大量的程序员和软件工程师。

机械工学(Mechanical Engineering): 日本的汽车、机器人、精密仪器产业都离不开机械工程师。丰田、本田、发那科(FANUC)、三菱重工等都是该专业毕业生的理想去处。

电气电子工学(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涵盖了从半导体、通信到电力系统的广泛领域。索尼的传感器、日立的电力设备等都是这个专业的成果。这个领域也是日本国家战略扶持的重点。

建筑学(Architecture): 日本拥有安藤忠雄、隈研吾等世界级建筑大师,其建筑教育独具特色。毕业生可以在建筑设计事务所、大型建筑公司(清水建设、大林组等)工作。

农科:不止是“诗和远方”,更是未来的生命科学

一听到“农学部”,你是不是马上想到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画面?快把这个刻板印象扔掉!现代日本的农学,是一个结合了生物技术、食品科学、环境科学和经营学的交叉学科。

它研究的课题非常高大上:如何通过基因技术培育更高产、抗病虫害的作物?如何开发出更健康、更美味的食品?如何解决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粮食危机问题?这简直是关乎人类未来的大学问。

举个例子,北海道大学的农学部是全日本的顶尖水平。那里的学生,可能是在研究如何提高牛奶的风味和营养,也可能是在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毕业后,他们去的也不是农场,而是明治、朝日这样的食品饮料巨头,或者是环境咨询公司,甚至是化妆品公司(很多化妆品原料提取自植物)。

我认识一个东京农业大学酿造学毕业的学姐,现在在一家知名的清酒酒造厂做“杜氏”(首席酿酒师)的助理。她的工作就是利用微生物发酵的知识,控制温度、湿度,创造出独一无二的清酒风味。这份工作,既有科学的严谨,又有匠人的浪漫。

数据告诉你: 日本的食品产业和生物技术产业非常发达,对农学相关人才的需求稳定。根据农林水产省的数据,日本的食品工业产值巨大,相关产业链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同时,随着社会对健康、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农学专业的毕业生在政府机构、研究机构和相关企业中都非常受欢迎。

热门方向:

食品科学(Food Science): 研究食品的营养、安全、加工和保存。是进入食品、饮料、调味品行业的直通车。

生命化学/应用生物科学(Applied Biosciences): 利用生物和化学的手段,开发有用的物质。比如研发新的酶制剂、保健品、生物农药等。

环境科学(Environmental Science): 关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学习土壤、水质、大气污染的治理,生态系统的保护等。毕业生可以去环境部门、环保企业或进行相关研究。

医科:精英的赛道,守护生命的荣光

医学部(医学、齿学、药学、看护学等),无疑是所有学部中最顶尖、最难考的。它的入学门槛极高,学习年限长(医学和齿学通常为6年),课程压力巨大,对留学生的语言和专业能力要求都是天花板级别的。

想在日本当医生,光从医学部毕业还不够,必须通过通过率极高的“医师国家试验”。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的数据,近年医师国家试验的总体合格率在90%左右,但对于留学生来说,要用非母语和日本最顶尖的学生一起竞争,难度可想而知。

但医学的魅力也正在于此。它是一门直接关系到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崇高科学。我认识的一位前辈,通过千辛万苦考入了冈山大学的医学部。他说,每周的解剖课、临床实习,都让他对生命有更深的敬畏。虽然辛苦,但每当看到患者因为自己的努力而康复,那种成就感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

对于大部分留学生来说,直接挑战医学、齿学部的难度太大。但相关的药学、看护学、公共卫生等专业,是更现实的选择。

数据告诉你: 医护人员在日本是收入和社会地位都非常高的职业。药剂师、护士、理疗师等都属于“国家资格”,一旦考取,工作非常稳定。特别是随着日本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对护理(看护)人才的需求量极大,这也是近年来很多留学生选择的路径。

热门方向:

药学(Pharmacy): 学习药物的研发、制造、管理和使用。毕业生可以进入制药公司(如武田、安斯泰来)、医院药房或自己开药局。

看护学(Nursing): 培养专业的护士和保健师。日本的护理教育体系非常完善,注重实践。毕业后考取国家资格,就业完全不用愁。

公共卫生(Public Health): 这个专业通常在大学院(研究生)阶段开设。研究如何从社会层面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毕业生可以去政府卫生部门、国际组织、研究机构等。

艺术·社科及其他:多元化的选择

除了上面这些主流学科,日本大学还提供了丰富多彩的选择。

艺术设计类: 日本的设计和动漫产业享誉全球。武藏野美术大学、多摩美术大学、东京艺术大学等都是艺术生的梦想殿堂。无论是想做动画师、游戏设计师,还是平面设计师、建筑师,这里都有顶级的教育资源。毕业于这些学校的学生,构成了任天堂、吉卜力、优衣库等公司的创意核心。

商科·经济学: 这是文科中的另一个巨大分支,也是留学生申请的大热门。一桥大学的商学和经济学、庆应大学的经济学部、早稻田大学的商学部,都是培养日本商界精英的摇篮。毕业生是银行、证券公司、咨询公司、大型商社最主要的招聘对象。“就活”(求职活动)时,这些学校的学生往往手握多个顶级公司的内定。

体育科学: 像筑波大学的体育专门学群,不仅培养运动员,还研究运动生理学、健康科学、体育管理等。毕业生可以做教练、体育研究员、康复师或进入体育产业公司。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对日本大学的专业地图有了一个大概的轮廓?

其实,专业本身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有合不合适。热门的专业不一定适合你,冷门的专业里也可能藏着你的热情和未来。

别光盯着排名和就业率看,那只是别人的路。多花点时间,问问自己,到底对什么东西感到兴奋?是看到一段完美的代码运行时,还是读到一段深刻的文字时?是完成一个精巧的实验时,还是画出一幅满意的画时?

找到那个能让你眼睛发光的东西,然后去了解它,深入它。去看看你想申请的大学的官网,看看教授们都在研究什么,看看课程设置是不是你喜欢的。有机会的话,找在读的学长学姐聊一聊,听听他们最真实的感受。

选专业就像一场寻宝,宝藏就是那个最适合你的、能让你发光发热的位置。这个过程可能会有点迷茫,有点纠结,但别急,慢慢来,你一定能找到它。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