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留学不孤单,爸妈陪读签证全攻略

puppy

一个人拖着大大的行李箱来到澳洲,看着陌生的街道,是不是偶尔也会想念家里热腾腾的饭菜和爸妈的唠叨?别担心,你的澳洲留学生活不一定非要孤军奋战!其实,符合条件的同学完全可以申请让爸爸或妈妈过来陪你读书。这篇攻略就是为你准备的“定心丸”,我们会手把手带你搞懂:到底什么样的学生才有资格申请父母陪读?资金证明要准备多少才够?整个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又需要避开哪些“坑”?从申请条件到材料准备,再到父母在澳洲的生活注意事项,所有干货都帮你整理好了。快来看看,让爸妈的爱和支持,陪你一起度过这段宝贵的留学时光吧!

父母陪读签证(590类别)核心要点速览
谁能申请?(学生) 持有学生签证(500类别),且年龄不满18周岁。特殊情况下(如健康原因)的18岁以上学生也可申请,但需提供强力证明。
谁来陪读?(监护人) 学生的父母、法定监护人,或由父母指定的年满21周岁的亲属。申请人不能携带其他6岁以下的家庭成员(特殊情况除外)。
钱要多少?(资金证明) 你需要证明有足够资金覆盖:监护人生活费 (约 AUD $24,505/年) + 学生生活费 (约 AUD $24,505/年) + 学生第一年学费 + 双方往返机票 (约 AUD $2,000/人)。*此为2023年底数据,请以官网最新为准。
申请关键?(GTE) “真实临时入境声明 (GTE)” 是申请的灵魂!必须清晰说明来澳的唯一目的是照顾孩子,并有充分理由证明你会在签证到期后返回祖国。
陪读能干嘛?(签证条款) 绝对不能工作!可以参加不超过3个月的学习(如语言课程)。必须与学生同住,并为其提供住宿和照顾。未经学校批准,不能单独离开澳洲。

澳洲留学不孤单,爸妈陪读签证全攻略

哈喽,大家好,我是你们在 www.lxs.net 的老朋友,小编Cici。还记得去年冬天,我收到一个叫小A的读者的私信。她刚满17岁,一个人拖着两个30公斤的行李箱,降落在墨尔本机场。她说,当她深夜独自一人站在公寓空荡荡的客厅里,听着窗外的陌生电车声,突然就绷不住了。那一刻,她最想念的,竟然是妈妈每天早上唠叨她“多穿一件”的声音,和爸爸下班回家后厨房里传来的炒菜香。

小A的故事,相信戳中了很多低龄留学生的心。独自在异国他乡求学,不仅要面对学业的压力,还要学着处理生活中的一切琐事。那种想家又不敢说的委屈,真的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但其实,你的澳洲留学路,真的不必这么“悲壮”。今天Cici就要给大家送上一颗大大的“定心丸”——澳洲父母陪读签证(官方名称:Student Guardian visa, subclass 590)的超详细攻略!让爸妈的爱,跨越重洋,陪你一起迎接澳洲的阳光。

一、我家娃有资格吗?先看看“入场券”在谁手里

聊到陪读,很多同学和家长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家符合条件吗?” 别急,我们先把这个最核心的问题掰扯清楚。不是所有学生都能申请父母陪读,澳洲移民局对此有明确的规定。

学生的核心条件:年龄是关键!

最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学生的年龄。通常来说,申请父母陪读的学生必须未满18周岁。这是硬性规定,因为澳洲法律认为未成年人需要监护人的照顾。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申请陪读的家庭,都是孩子来澳洲读高中(Year 10-12)或更早的阶段。

真实案例:我的朋友小明,16岁的时候拿到了悉尼一所私立高中的Offer。他爸妈考虑到他自理能力还比较弱,就由他妈妈申请了590陪读签证。整个过程非常顺利,因为小明的年龄和就读课程完全符合移民局对“需要监护人”的预期。现在,小明每天放学都能吃到妈妈做的可口饭菜,学习上遇到难题也能第一时间和妈妈倾诉,状态比很多同龄的“小留鸟”要稳定得多。

那是不是满了18岁就彻底没戏了?

也不是绝对的。移民局提到了一种“特殊情况”(exceptional circumstances)。比如,学生虽然年满18岁,但因为身体原因或特殊健康状况,确实需要家人在身边照顾。这种情况下,申请是有可能获批的,但难度极大。你需要提供非常详尽、权威的医疗证明,来向签证官解释为什么你“必须”需要父母陪读。Cici在这里要提醒大家,这条路非常规,如果没有极其充分且真实的理由,不建议轻易尝试。

谁能来陪读?(监护人的资格)

确定了学生有资格,我们再来看看谁能成为这位“光荣的监护人”。

这个人通常是学生的父亲或母亲,或者是拥有抚养权的法定监护人。如果父母都不能来,也可以书面指定一位年满21周岁的亲属,比如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阿姨等。但Cici的经验是,由父母直接申请的成功率是最高的,因为这最符合常理。

监护人除了身份要求,还有几个“硬件”条件:

  • 身体健康,品行良好:需要通过体检和无犯罪记录审查。

  • 有能力照顾学生:这个“能力”主要体现在经济上,我们后面会详细说。

  • 是“真实”的临时访客:这是重中之重!你必须让签证官相信,你来澳洲的唯一目的就是照顾孩子,等孩子签证到期(或年满18岁后),你会按时回国。

  • 没有“拖油瓶”:陪读监护人不能携带自己其他的、年龄小于6岁的孩子一同前来。这条规定是为了确保监护人能把全部精力都放在留学生身上。

二、钱袋子要多鼓?算清这笔“安心账”

搞清楚了资格问题,咱们就来聊聊最实在的——钱。申请陪读签证,向签证官证明“我不差钱”是成功路上最关键的一步。你需要证明你有足够的资金来支付你和孩子在澳洲的所有开销,不会给澳洲社会带来任何负担。

具体要准备多少钱呢?我们来算一笔账。

根据澳洲移民局在2023年10月1日更新的数据,计算资金证明的公式大致是这样的:

总资金 = 监护人一年生活费 + 学生一年生活费 + 学生剩余的第一年学费 + 两人往返澳洲的机票钱

我们把它拆解开,用具体数字让你看得更明白:

  • 监护人生活费:目前官方给出的标准是 AUD $24,505/年

  • 学生生活费:同样是 AUD $24,505/年。(如果还有其他未成年的副申请人孩子,也要加上相应的生活费)。

  • 学生学费:看你孩子的CoE(入学确认书)上第一年还需缴纳的学费是多少。澳洲高中一年的学费大概在AUD $20,000到$45,000不等,我们取个中间值算AUD $30,000。

  • 往返机票:这部分没有明确规定,但一般建议按每人AUD $2,000准备,两人就是AUD $4,000

好了,我们来做个加法:$24,505 (妈) + $24,505 (娃) + $30,000 (学费) + $4,000 (机票) = AUD $83,010

这意味着,一个比较稳妥的资金证明,至少要准备相当于8.3万澳币(约合40万人民币)的存款。当然,这只是一个估算,具体金额要根据你的实际学费来定。Cici的建议是,资金自然是越多越好,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再多准备出1-2万澳币,以应对汇率浮动等不确定因素。

资金证明的形式有哪些讲究?

光有钱还不行,钱的“来路”也很重要。签证官最喜欢看到的是有至少6个月以上历史的稳定存款。那种申请前一两个月突然存入一大笔钱的账户,很容易被怀疑资金来源的真实性,成为拒签的“高危雷区”。

真实案例:之前有位张叔叔,为了给陪读的妻子做资金担保,在递交签证前一个月,找亲戚朋友凑了50万人民币存进了账户。结果,签证官要求他补充材料,解释这笔钱的来源。张叔叔手忙脚乱,无法提供清晰的借款证明,最后申请被拖了很久,还险些被拒。所以,大家一定要提前规划!家里的存款、理财产品、股票基金(需要提供相关证明),或者父母稳定的年收入证明(附上税单和银行流水),都是很好的资金证明形式。

三、手把手带你走流程,避开那些看不见的“坑”

万事俱备,只欠递交。申请流程看起来复杂,但只要你一步一个脚印,把材料准备齐全,其实就是个“体力活”。

第一步:整理材料清单(建议用文件夹分类装好)

监护人需要准备的:

  • 护照、身份证、户口本、出生公证。

  • 证件照(符合要求的电子版)。

  • 资金证明文件(上面提到的那些)。

  • GTE真实临时入境声明(后面详谈这个大BOSS)。

  • 购买好的海外访客健康保险(OVHC),注意不是学生的OSHC哦!

  • 如果你在国内有稳定的工作,提供在职证明和收入证明,这是你和国内有紧密联系的强力证据。

  • 结婚证公证(如果资金在配偶名下)。

  • 填写好的157N表格(学生监护人提名表)。

学生这边需要配合的:

  • 护照。

  • CoE(入学确认书)。

  • 学生签证的获签信。

第二步:网上申请(决战ImmiAccount)

现在澳洲签证申请基本都电子化了。你需要去澳洲移民局官网注册一个ImmiAccount账户,然后在线填写590签证的申请表,把上面准备好的所有材料扫描成清晰的PDF文件,一个一个上传。填表的时候一定要仔细,姓名、生日、护照号这些关键信息千万不能错!

第三步:支付申请费 & 后续工作

上传完所有材料,就到了支付申请费的环节。目前590签证的申请费是从AUD $710起(费用每年都可能调整,请以官网为准)。支付成功后,你会收到一封确认信。

接下来,系统会通知你去指定的体检中心进行体检,并去签证中心录入指纹等生物信息。这些都完成后,能做的就只有——耐心等待。

划重点:如何KO“GTE”这个大BOSS?

在所有材料里,GTE(Genuine Temporary Entrant)声明绝对是决定你成败的“灵魂文件”。它是一封写给签证官的信,你需要用真诚、有力的文字告诉他:

  1. 你为什么要去澳洲陪读?(例如:孩子年纪小,自理能力差,需要生活上的照顾和情感上的支持,这能让他/她更好地专注于学业)。

  2. 为什么选择澳洲?(可以提一下澳洲教育质量好,环境安全等)。

  3. 你在国内的牵绊是什么?(这是GTE的核心!)你需要证明你和国内有无法割舍的联系,你一定会回来。比如:国内有年迈的父母需要赡养;有稳定的工作和事业,只是暂时停薪留职;有房产、车产等大量资产;配偶和别的孩子在国内生活等等。证据越具体越好!

  4. 你未来的规划是什么?清晰地告诉签证官,等孩子年满18岁或者完成学业后,你会立即返回中国,继续你的生活和事业。

写GTE切忌套用模板!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真实情况,用讲故事的方式,有理有据,情真意切。让签证官感受到你是一个负责任的家长,一个诚信的申请人。

四、陪读生活不只是“煮饭婆”,这些规定你得懂

恭喜!你成功拿到了590签证,即将和孩子一起开启澳洲的新生活。但在开心之余,Cici要给你提个醒,这张签证上可是附带了不少“紧箍咒”的,千万要遵守。

1. 你不能工作!不能工作!不能工作!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590签证是明令禁止在澳洲工作的。任何形式的、有收入的劳动都是不可以的。一旦被发现,后果非常严重,可能会被取消签证并遣返。所以,来之前一定要做好充足的财务准备。

2. 你是学生的“影子”。

你的首要任务是照顾学生。你必须和学生住在一起,并为他/她提供住宿、生活和精神上的全面支持。原则上,你不能在没有学生陪同的情况下独自离开澳洲。如果因为紧急情况确实需要回国,必须提前为孩子做好“替代监护”安排,并获得学校的批准信,否则你的签证可能会被取消。

3. 想学习?可以,但有时间限制。

很多陪读妈妈都想利用这段时间提升自己,比如学学英语。这是完全可以的!你可以参加不超过3个月的课程。很多社区大学都有针对新移民的短期语言班,既能学知识,又能交朋友。

真实案例:我认识的王阿姨,在墨尔本陪读女儿的两年里,简直活出了“第二春”。她上午送女儿上学后,就去社区中心上免费的英文课和烹饪课,认识了一大帮来自世界各地的妈妈们。下午接女儿放学,周末一起去逛维妈市场、去海边散步。她说,这不只是陪读,更是一次难得的人生体验,让她看到了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这条路,从准备材料到适应澳洲生活,确实充满了挑战。它考验着一个家庭的财力、规划能力,更考验着父母的爱与决心。

但想想看,在孩子最需要引导和陪伴的青春期,你能亲手为他做上一碗热汤,能在他考试失利时给他一个拥抱,能和他一起探索这个陌生的国度……这份亲密的联结和共同成长的记忆,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

所以,如果你和你的家庭正在考虑这条路,别害怕那些繁琐的步骤。一步步来,把这篇攻略当成你的地图,家人的爱就是你的指南针。澳洲的阳光很暖,有爸妈在身边的留学路,会更加温暖。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