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多伦多富人区,发现这所宝藏中学

puppy

别总盯着那些挤破头的名校啦,我最近在多伦多一个超赞的富人区,挖到了一所宝藏中学。它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舒服”,完全不是那种冷冰冰的学术工厂。最打动我的是,这里是真正的小班教学,老师几乎能叫出每个学生的名字,对我们国际生特别上心,社区氛围超温暖,融入感极强。当然,它的学术和名校录取率也相当能打!如果你想找一个既有温度又有实力,能让你安心度过高中生涯的地方,一定要来看看我的亲身探校分享,绝对让你眼前一亮!

小编探校笔记 | 择校前必读

嘿,朋友们!在看这篇文章前,先聊几句掏心窝子的话。

选高中,真不是打开排名网站,从上往下挨个看那么简单。排名固然重要,但它不能告诉你学校的真实温度,不能告诉你老师会不会在你搞不定论文的深夜回复邮件,更不能告诉你,在这里你会交到什么样的朋友,度过怎样的一段青春。

这篇文章不是一份冷冰冰的学校报告,而是我,一个在多伦多留学圈里摸爬滚打了好几年的“老油条”,一次意外探校的真实感受。希望能帮你从另一个角度,思考什么才是真正适合你的“梦中情校”。


我在多伦多富人区,发现这所宝藏中学

刚来多伦多的那年,我认识了一个叫 Leo 的哥们儿。他在国内就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雅思首考 7.5,省级奥赛拿过奖,妥妥的学霸一枚。他爸妈费了老大劲,把他送进了多伦多一所鼎鼎有名的公立高中,就是那种在各大排行榜上常年霸榜的“神校”。

我们都以为 Leo 会像开了挂一样,继续他的学霸之路。可事实呢?开学不到两个月,我再见到他时,他整个人都蔫了。他说,学校太大了,一个年级就有五六百人,走在走廊里,乌泱泱全是人,谁也不认识谁。上课就像听大讲座,一个班三十多个人,老师讲完就走,想问个问题都得排长队。他一个理科学霸,硬生生在需要大量讨论和写作的文科课上栽了跟头,几次作业都只拿了 B-。

最让他崩溃的是那种无形的孤独感。他说:“我感觉自己就像是流水线上的一个零件,没人关心你转得顺不顺,只要别出大岔子就行。” 这句话,我记了好久。它让我开始反思,我们飘洋过海,砸下重金,到底是为了什么?难道就是为了挤进一个“排名高”的学校,然后把自己变成一个面目模糊的“零件”吗?

带着这个疑问,我开始留意那些不那么“网红”,但口碑极好的学校。上个月,我一个本地朋友约我去约克米尔斯(York Mills)附近喝咖啡,那里是多伦多公认的顶级富人区,环境幽静,绿树成荫,到处是设计感十足的大房子。车开过一条安静的小路时,一片砖红色的建筑群吸引了我——它没有那种名校的宏伟和压迫感,反而像一座安逸的庄园。朋友告诉我,这就是 Crestwood Preparatory College(大家常叫它 CPC)。

说实话,我对这个名字有点陌生。但在好奇心驱使下,我预约了一次校园探访。也就是这次探访,彻底颠覆了我对加拿大私校的认知,也让我找到了想分享给你们的这所“宝藏中学”。

第一印象:不是学术工厂,而是一个“家”

走进 Crestwood 的校园,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舒服”。

它的规模不大,整个学校从幼儿园到高中,总共也就七百多名学生。高中部大概三百多人。这是什么概念?国内很多学校一个年级的人数都比这多。这意味着你在这里绝不会被淹没在人海里。校园里人来人往,但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松弛自然的表情,学生会和迎面走来的老师笑着打招呼,老师甚至能直接叫出学生的名字,顺便问一句“昨天的篮球赛打得不错啊!”

这种场景,在 Leo 那所两千多人的“大学校”里,是根本无法想象的。那里的老师,能认全自己班里的学生就算不错了。

我参观的那天,正好是午休时间。学生们三三两两地在草坪上看书、聊天,或者在体育馆里打球。没有人在匆匆忙忙地赶路,也没有人脸上写满“我要去刷题”的焦虑。整个校园的氛围,是一种恰到好处的平衡——既有学术的严谨,又有生活的温度。

一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在教学楼的走廊里,墙上贴满了各种学生作品、比赛奖状和活动照片。有一面荣誉墙上,密密麻麻地贴着每一个运动队队员的照片和名字,从篮球、冰球到排球、足球,每一张年轻的脸上都洋溢着自信。我能感觉到,学校为每一个学生的成就而骄傲,无论这份成就是来自学术、体育还是艺术。

真正的小班教学,让你成为课堂的中心

氛围再好,学习还是第一位的。而 Crestwood 最让我心动的,就是它实打实的小班制教学。

我跟招生老师聊的时候,拿到了一个具体数据:Crestwood 的师生比大约是 1:9,每个班的平均人数在 15-18 人之间。这个数字,对比一下安省公立学校动辄 25-30 人的班级规模,优势简直是碾压级别的。

小班教学意味着什么?我旁听了一节 11 年级的英语课,感受非常直观。那堂课在讨论莎士比亚的《麦克白》,全班大概只有 16 个学生,围坐成一个 U 形。老师不是站在讲台上照本宣科,而是像一个主持人,引导大家发表自己的看法。整个课堂的讨论非常激烈,从人物动机到剧情隐喻,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老师会耐心地追问每个人的观点,比如“Why do you think so?” “Can you give me an example from the text?”

我注意到一个亚裔模样的女孩,刚开始发言时有点紧张,声音也小。但老师给了她极大的鼓励,在她表达完一个观点后,笑着对全班说:“That’s a very sharp point, Anna. Nobody has mentioned that before.” 那个叫 Anna 的女孩,瞬间眼睛就亮了,后来的讨论也变得自信从容了许多。

下课后我跟招生老师聊起这一幕,她说学校对国际学生的关注是全方位的。Anna 刚来的时候,英语写作是弱项,她的英语老师每周会专门抽出两个下午,一对一地帮她分析文章结构,修改语法。现在,Anna 已经是校报的编辑之一了。

这就是小班教学的魔力。你不再是台下成百上千个听众之一,而是课堂的参与者和共创者。老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你,发现你的闪光点,也看到你的薄弱处,然后给你最精准的帮助。这种个性化的关注,对于正处于语言和文化适应期的国际生来说,真的太重要了!

超乎想象的社区凝聚力,国际生融入“零时差”

Leo 的故事告诉我,对于留学生来说,学习上的困难有时还能克服,但情感上的孤立和融入的障碍,才是最磨人的。

Crestwood 在社区建设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他们有一个叫“House System”的传统,有点像《哈利·波特》里的学院制。所有学生和老师都会被分到不同的 House(比如蓝色、绿色、红色等),全年都会以 House 为单位进行各种比赛,包括体育、学术、艺术等。这种制度瞬间打破了年级的壁垒,把整个学校的人都联系了起来。

我参观时就看到走廊里挂着各个 House 的积分榜和旗帜,荣誉感爆棚。一个高年级的学长告诉我,House 活动是他们最期待的事情之一,为了给自己的 House 赢得积分,所有人都特别团结。“你一进学校,就有了归属感。你不是一个人,你是蓝队(或者其他颜色)的一员!”他自豪地说道。

除了 House System,学校为国际生提供的支持也是实实在在的。他们有专门的国际生辅导员,从你落地多伦多的那一刻起,就会介入你的生活。从选课、签证、办理银行卡,到帮你找寄宿家庭、带你熟悉周边社区,几乎是“保姆级”的服务。学校还会组织专门的“伙伴计划”(Buddy Program),为你匹配一个本地学生做朋友,带你参加各种活动,帮你快速了解加拿大文化。

这种温暖的社区氛围,能极大地缓解留学生初来乍到的不安和焦虑,让你能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学习和自我成长中去。

别被“温柔”外表迷惑,它的学术和升学超能打!

聊了这么多“软实力”,我知道,家长和同学们最关心的“硬核”部分来了——学术水平和大学录取情况。

放心,Crestwood 绝对不是那种“快乐教育”的佛系学校。它的学术要求非常严格,提供的课程也很有深度。学校开设了大量的 AP(大学先修)课程,根据我拿到的 2023-2024 学年资料,他们提供了包括 AP 微积分、AP 物理、AP 化学、AP 计算机科学、AP 经济学等在内的 17 门 AP 课程。这意味着学有余力的学生,完全可以在高中阶段就提前挑战大学难度的课程,并在申请大学时展示出自己的学术竞争力。

而最能说明问题的,就是它的升学数据。Crestwood 的官网上每年都会公布毕业生的去向,数据非常透明。我特地去查了近两年的数据,结果相当亮眼:

  • 100% 的毕业生被大学录取。

  • 超过 85% 的毕业生获得了他们的第一志愿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 每年毕业生获得的奖学金总额都超过 100 万加元。

再看看具体的录取院校名单,更是让人放心。多伦多大学、滑铁卢大学、麦吉尔大学、女王大学、西安大略大学(毅伟商学院)这些加拿大顶尖名校是每年录取的大户。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学生被美国的知名大学录取,比如纽约大学(NYU)、波士顿大学(BU)、加州大学体系(UC Schools)等,甚至还有去英国读 G5 精英大学的。

为什么一个规模不大的学校,能有这么强的升学实力?关键就在于他们的大学指导(Guidance Counselling)服务。

在公立学校,一个 Guidance Counsellor 可能要面对几百个学生。但在 Crestwood,每个 Counsellor 只负责几十个学生。从 9 年级开始,他们就会为你建立个人档案,和你一起规划高中的课程,探讨你的兴趣和未来的职业方向。到了 11、12 年级的申请季,他们会手把手地指导你完成大学申请的每一个环节:选校定位、文书修改、面试准备……甚至你申请的每一封推荐信,都是由最了解你的老师亲自撰写的,内容饱满而真实,这可比那种千篇一律的模板化推荐信有分量多了。

不只是学习,这里有你施展才华的无限舞台

如果说学术成绩决定了你能走多远,那么全面的素质则决定了你能走多宽。

Crestwood 在这一点上做得特别棒。他们的体育项目在整个安省都赫赫有名,尤其是男子篮球队 Crestwood Lions,是加拿大顶级的篮球强队,培养出了多名进入 NCAA(美国大学体育协会)甚至 NBA 的职业球员。我参观的时候,他们的体育馆设施简直是大学级别的,墙上挂满了冠军旗帜。

就算你不是专业的体育生,学校也提供了极其丰富的体育俱乐部和课程,从冰球、游泳到网球、高尔夫,总有一项能让你动起来。在这里,体育不是“副科”,而是品格教育的一部分,教你什么是团队合作、什么是坚韧不拔。

除了体育,学校的艺术、科技和社团活动也多得让人眼花缭乱。戏剧社每年都会有大型公演,机器人俱乐部在各种比赛中拿奖拿到手软,还有模拟联合国、辩论社、商业竞赛俱乐部……无论你的兴趣点多么小众,几乎都能在这里找到同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

这种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视,培养出的绝不是只会考试的“做题家”。Crestwood 的毕业生,给人的感觉是自信、阳光,并且拥有出色的沟通能力和领导力。这些软实力,在未来的大学学习和职业生涯中,其重要性甚至会超过成绩单上的那几个数字。

好了,关于 Crestwood 的分享就到这里。我花了这么多篇幅来写它,不是想说它就是唯一最好的选择。

我想说的是,当你被各种学校排名和录取分数线搞得焦虑不安时,不妨跳出来想一想,你到底想要一个怎样的高中生活?

你是想成为一个庞大体系里不起眼的螺丝钉,还是想在一个温暖的社区里,被每一个老师和同学看见、被真心实意地支持和鼓励?你是想在几千人的竞争中奋力厮杀,还是想在一个人人知根知底的环境里,安心地探索自己的潜能,找到自己真正的热爱?

没有哪个答案是绝对正确的。但下一次,当你打开择校列表时,除了看排名,也请多问问自己这些问题。有机会的话,亲自去校园里走一走,或者参加一次线上的 Info Session,去感受那里的氛围。因为最终,那个让你感觉“舒服”、让你觉得“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的地方,才是最适合你的“宝藏学校”。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