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王者归来,日本留学还香吗?

puppy

最近是不是也被川普可能“王者归来”的消息刷屏了?好多准备去美国的小伙伴心里都咯噔一下,开始盘算Plan B。嘿,这时候把目光转向隔壁日本,好像突然就“真香”了!不光是日元汇率史低,学费生活费直接“打骨折”,更重要的是,当北美政策摇摆不定时,日本提供了一个超稳定的学习和就职环境。日本政府为了吸引人才,现在对留学生毕业后找工作、拿身份都特别友好。这篇文章就帮你深度分析一下,在这风云变幻的节骨眼上,去日本留学是不是真的迎来了“泼天的富贵”,帮你把利弊都扒得明明白白!

本文核心看点
北美政策风向标:川普可能回归,对留学生到底意味着什么?
日元汇率“骨折价”:现在去日本留学到底能省多少钱?(附真实账单分析)
“抢人大战”进行时:日本政府为留学生就业、永住开了哪些绿灯?
理性看待“泼天的富贵”:日本留学的那些坑,我们替你先踩了。

上周五晚上,我还在跟一个学妹小A聊她的选校offer。小A是那种典型的“美本精英预备役”,手握着几封美国Top 30的offer,托福110+,GRE 330+,简历闪闪发光,正美滋滋地在几个学校之间纠结,梦想着加州阳光和常春藤的红砖墙。

结果,一个推送新闻弹出来,标题赫然是“川普民调领先,或将重返白宫”。

我们俩的聊天瞬间就停了。隔着屏幕,我都能感受到她的焦虑。微信聊天框里,她发来一连串的“怎么办怎么办”,还有一个哭泣的表情包。

“学长,你说万一他真回来了,我们的H1B是不是就彻底没戏了?我辛辛苦苦准备这么多年,不会最后白忙活一场吧?”

这种感觉,我太懂了。对于我们留学生来说,最怕的不是考试难,不是申请卷,而是这种政策上的不确定性。它就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掉下来,把你所有的规划都砸得粉碎。

就在我们留学群里哀鸿遍野的时候,一个在日本早稻田大学读修士(硕士)的朋友,默默地甩出了一张图。图上是他在便利店买的一大堆零食饮料,配文:“汇率破5了,感觉每天都在薅资本主义羊毛,买东西都不看价了,爽!”

一瞬间,群里炸了锅。话题从“美国焦虑”光速转向了“日本真香”。

是啊,当大洋彼岸的风向变得扑朔迷离时,我们把目光转向隔壁这个熟悉又陌生的邻居,似乎发现了一片新大陆。这已经不是简单的Plan B了,对很多人来说,日本正在变成一个极具吸引力的Plan A。今天,咱们就来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在这风云变幻的节骨眼上,日本留学,到底还香不香?

风声鹤唳的北美 vs “骨折价”的日本

咱们先聊聊大家最关心的“川普焦虑”。这不是杞人忧天。回忆一下2017到2020年,很多老留学生应该还心有余悸。H1B工作签证的审批变得越来越严,RFE(要求补充材料)的概率大增,甚至有些STEM专业的同学都开始担心自己的签证问题。那种“毕业即失业,抽签定生死”的压迫感,真的能让人一夜白头。

如果他真的“王者归来”,大概率会延续之前的收紧政策。移民政策咨询机构的分析普遍认为,他可能会进一步限制H1B签证的发放数量,提高申请门槛,甚至对某些国家和专业的留学生采取更严格的审查。这意味着,你不仅要跟全世界的精英卷学习、卷实习,最后还要跟命运赌一个极小概率的抽签。

这种不确定性,是最大的成本。

现在,我们把镜头摇到日本。这边是什么画风呢?是“史无前例的打折季”。

日元汇率的暴跌,简直是给所有留学生发了一个超级大红包。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100人民币差不多能换2100多日元。这是什么概念?几年前,这个数字可能只有1500-1600。简单粗暴地算,你的学费和生活费,直接打了七到八折。

我们来算一笔账,让大家感受得更直观一点。

小明,一个准备去日本读硕士的同学,他拿到了东京大学的offer。我们来对比一下他在2021年和现在(2024年)的留学成本。

学费(以东京大学为例):

日本国公立大学的学费非常统一,基本都是每年535,800日元。检定料(申请费)和入学金(一次性)加起来大概30万日元出头。

  • 2021年(汇率约1:17):第一年总费用约82万日元 ≈ 48,200人民币
  • 2024年(汇率约1:21):第一年总费用约82万日元 ≈ 39,000人民币

光是第一年的学费,就直接省了将近一万块钱!私立大学的学费更高,比如著名的早稻田大学、庆应义塾大学,文科一年学费大概120万日元,理工科170万日元左右。用现在的汇率算,一年能省下好几万人民币。

生活费(以东京为例):

根据日本学生支援机构(JASSO)的调查,在东京地区,留学生一个月的生活费(包括房租、食宿、交通、娱乐等)平均在12万日元左右。这是一个比较节约的水平。

  • 2021年(汇率约1:17):12万日元/月 ≈ 7,050人民币/月
  • 2024年(汇率约1:21):12万日元/月 ≈ 5,700人民币/月

每个月能省下1350块!一年下来就是一万六千多!这省下来的钱,可以多买两部最新款的iPhone,可以去北海道滑雪,可以去冲绳看海,不香吗?

我有个朋友在京都大学读博,他跟我开玩笑说,以前在食堂吃一顿500日元的套餐,都要换算一下心疼半天,现在感觉跟不要钱一样。他甚至开始考虑,要不要趁着汇率低,在日本贷款买个小公寓,感觉比在国内背房贷轻松多了。

这种实实在在的金钱上的“获得感”,是缓解留学焦虑最直接有效的良药。当你在美国的朋友为了抽H1B愁眉不展时,你可能正在享受汇率红利带来的高质量生活。这种对比,真的很魔幻。

日本政府的“阳谋”:我们不光要你来,还要你留下

如果说汇率低只是一个“意外之喜”,那日本政府在吸引和留住人才方面的决心,就是一剂“强心针”了。

跟北美可能出现的“关门”趋势完全相反,日本正在“开门迎客”。由于严重的老龄化和少子化,日本现在极度缺乏劳动力,尤其是高素质的年轻人才。留学生,就成了他们眼中的“香饽饽”。

这种渴望,直接体现在了政策上。

第一,毕业找工作,给你足够的时间和支持。

在日本,大学毕业后,留学生的“留学”签证可以更换为“特定活动”签证,给你6个月到1年的时间专门用来找工作(就职活动)。很多大学都有非常完善的职业支援中心(Career Center),会手把手教你怎么写日式简历、如何准备面试、举办各种各样的企业说明会。我认识的一个学姐,在毕业前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十几次模拟面试,最后成功拿到了日本四大商社之一的内定(offer)。她说:“感觉学校比我自己还着急我的工作。”

第二,拿到工作签证(技术·人文知识·国际业务),门槛清晰友好。

只要你拿到了公司的内定,专业和工作内容相关,公司有一定规模和稳定性,申请工作签证的成功率非常高。没有抽签!没有玄学!只要你努力,有公司要你,国家就给你发签证。根据日本出入国在留管理厅的数据,近年来,留学生毕业后在日本的就职率持续走高,超过了60%,其中进入IT、制造业、贸易等行业的最多。

第三,高端人才“绿卡”,给你看得见的未来。

这就要提到日本的“高度专门职”(Highly Skilled Professional,简称HSP)签证了。这简直是为高学历留学生量身定做的“快速移民通道”。

这是一个积分系统,根据你的学历、工作年限、年收入、年龄、日语能力等项目打分。我们来看看有多友好:

  • 博士学位:30分
  • 硕士学位:20分
  • 毕业于世界排名前300的大学(中国很多985/211都在列):10分
  • 日语能力考试N1:15分
  • 日语能力考试N2:10分
  • 年收入(根据年龄段有不同标准,比如29岁以下,年收入400万日元以上就有10分)

只要总分达到70分,你就可以申请HSP签证。一个在日本名校读完硕士、考出N1、找到一份年薪400万日元(按现在汇率约28万人民币,对于应届生来说是完全可以达到的水平)工作的同学,分数轻松就能超过70分。

HSP签证有什么好处?泼天的富贵来了:

  • 永住(绿卡)申请年限大大缩短:普通工签需要连续在日本居住10年才能申请永住。而HSP签证,70分的持有者只需要3年,80分以上的更是只需要1年!
  • 家属福利:可以带配偶和父母来日本长居,配偶也可以全职工作,不受限制。
  • 签证优先处理:各种签证手续都会被优先处理,省去漫长的等待。

真实案例就在身边。我的一个学长,大阪大学博士毕业,进了一家日本的化学材料公司做研发。毕业时日语已经过了N1,加上博士学历和不错的年薪,直接凑够了80分。工作一年后,他火速提交了永住申请,三个月就批下来了。他现在已经在大阪买了房子,把父母也接过去一起生活。他跟我说:“我从来没想过,在一个发达国家拿到‘绿卡’,可以是这么一件有确定预期、靠自己努力就能实现的事情。”

当美国留学生还在为一张H1B的抽签资格挤破头,甚至毕业后不得不黯然回国时,日本的同学可能已经在规划申请永住了。这种稳定性和安全感,对于想在海外长期发展的同学来说,吸引力是致命的。

冷静一下:日本的“坑”,你也得知道

聊了这么多“真香”的部分,我们也要理性一点。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天堂,日本留学和生活,也有它劝退的一面。这些“坑”,你必须提前了解,才能判断自己到底适不适合这里。

第一个大坑:无处不在的“空气”和“规矩”。

日本是一个非常讲究“和”的社会。这种文化体现在方方面面。在职场,你需要“读空气”(空気を読む),也就是察言观色,理解那些没有说出口的潜台词。这对于习惯了直来直去沟通的我们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你可能因为没有在合适的时候给大家倒茶,或者在会议上提出了过于直接的反对意见,就在不知不觉中被贴上了“不懂事”的标签。

还有森严的等级制度(上下関係)和繁琐的商务礼仪(敬语的使用、邮件的写法、鞠躬的角度),这些都需要花大量时间去学习和适应。我一个朋友刚进日企时,因为给前辈发邮件忘了用敬语,被前辈叫过去“教育”了半个小时。他当时感觉委屈又崩溃,觉得“心好累”。

如果你是一个追求个性解放、崇尚自由表达、讨厌繁文缛节的人,那日本的职场文化可能会让你感到非常压抑。

第二个大坑:语言,远不止一张N1证书。

很多人觉得,考个日语N1就万事大吉了。太天真了!N1只是敲门砖,能让你看懂学术论文和新闻,但离在日本社会和职场中游刃有余地交流,还差得很远。生活中有大量的方言、俚语,职场中有特定的行业术语和敬语体系。你可能会发现,自己能跟教授讨论高深的学术问题,却听不懂同事在午餐时开的玩笑。

这种语言带来的隔阂感,会直接影响你的社交圈。很多留学生在日本待了好几年,真正的日本朋友还是寥寥无几,平时玩的圈子还是中国人。这种融不进去的孤独感,是很多留日学生都会面临的心理困境。

第三个大坑:看似发达,实则“保守”的社会。

日本在很多方面都给人一种“矛盾”的感觉。一方面,它拥有顶尖的科技和精致的文化;另一方面,社会生活的很多层面又显得异常保守和“落后”。比如,很多政府手续、银行开户还需要用印章;很多小店只收现金;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也比中美慢半拍。那种在国内习惯了“一个手机搞定一切”的便捷生活,到了日本可能会有点不适应。

在职场上,这种保守也体现在“年功序列”的晋升制度上。虽然现在有所改善,但在很多传统日企,你的薪资和职位更多地取决于你的工龄,而不是你的能力。这对于有野心、希望快速成长的年轻人来说,可能会觉得天花板太低,发展太慢。

第四个大坑:难以逾越的“外人”身份。

日本不是一个移民国家。即便你日语说得再流利,再努力融入,也很难被完全当做“自己人”。在租房、办信用卡、甚至是一些社交场合,你都可能会因为“外国人”的身份而遇到一些或明或暗的壁垒。这种感觉很微妙,大多数日本人对你都非常有礼貌,但那种礼貌背后,总有一种无法消除的距离感。

你要做好长期被当做“客人”或“局外人”(Gaijin)的心理准备。这对心理承受能力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所以,这张去日本的船票,你该不该拿?

说了这么多,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川普可能回归的当下,日本留学还香吗?

答案是,它确实很香,但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

你别听中介吹得天花乱坠,也别被网上几个吐槽视频就吓得不敢动弹。做选择前,先问问自己几个问题:

你追求的是什么?如果你想要的是一个稳定、安全、可预测性强的未来,一份体面的工作,一种精致有序的生活,并且你不排斥学习一门新的语言,愿意去适应一种内敛、讲究规则的文化,那么,恭喜你,现在的日本对你来说,可能真的是一片“价值洼地”,是“泼天的富贵”。

但如果你天生向往的是那种充满无限可能、鼓励个人英雄主义、节奏快、变化也快的“大熔炉”生活,你无法忍受压抑和论资排辈,那么,日本的“坑”可能会把你折磨得够呛。也许,你更适合去承担北美的风险,去赌那个充满变数但回报也可能更高的未来。

没有哪个选择是绝对正确的。在时代的一粒沙落在我们每个人头上都像一座山的时候,我们能做的,就是看清脚下的每一条路,然后选那条最适合自己走的路。

如果你对日本动心了,现在就可以行动起来了。别犹豫,马上把日语APP下载回来,每天哪怕只背10个单词;去B站上找几个在日本生活学习的Up主,看看他们镜头下不加滤镜的真实日常;去了解一下你想申请的学校和专业,看看那些教授的研究方向。把信息差抹平,你做的决定才会更踏实。

记住,我们的人生,不该被一个大洋彼岸的政客所定义。多给自己一个选择,就多一份从容和底气。说不定,这张去日本的船票,在你犹豫不决的时候,就已经被别人抢走了呢?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