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季必备!留学圈术语扫盲清单

puppy

刚踏入留学圈,是不是感觉像进了“加密”世界?学长学姐口中的ED/EA、WL、Defer,论坛里刷屏的“梦校”、“彩票校”、“保底校”,是不是让你听得一脸懵?别慌!这篇超全的术语扫盲清单就是你的“申请季小抄”,从选校定位到申请策略,帮你一次性搞懂所有“黑话”,让你秒变圈内人,跟大神们无障碍交流!再也不用担心因为看不懂行话而错过关键信息,快点进来补补课吧!

术语类别核心概念常见术语举例
选校定位根据自身条件,确定申请学校的梯度。梦校 (Dream School)、冲刺校 (Reach School)、匹配校 (Match School)、保底校 (Safety School)
申请策略选择不同的申请轮次,以最大化录取几率。ED (Early Decision)、EA (Early Action)、RD (Regular Decision)、RA (Rolling Admission)
录取结果学校发出的各种申请结果通知。Offer、AD (Admission)、WL (Waitlist)、Defer (延期)、Rej (Rejection)
申请材料构成你申请档案的各个部分。PS (Personal Statement)、CV (简历)、RL (推荐信)、GPA、EC (课外活动)

哈喽,各位 Lxs.net 的小伙伴们!

还记得我刚准备留学那会儿,兴冲冲地加了一个新生群。结果点进去一看,我傻眼了。满屏都是“我 ED 了 Cornell,求好运!”“收到了 UMich 的 EA offer,但还在等 RD 的结果……”“被女神校 WL 了,心态崩了!”

ED?EA?WL?这都是什么摩斯密码?我感觉自己像个误入“特工”接头现场的普通人,每个字都认识,但连在一起就完全听不懂。我悄悄把聊天记录截图,一个一个词去搜,生怕问一句“ED 是啥意思”就会被群里的大神们无情嘲笑。

这种感觉,你是不是也经历过?别怕,今天这篇超全的“留学圈黑话扫盲清单”,就是为你准备的申请季小抄。从选校到录取,所有让你头大的术语,我们一次性讲清楚。看完这篇,你也能秒变圈内人,跟学长学姐们谈笑风生!

一、选校定位篇:你的学校是“梦”是“冲”还是“保”?

选校是申请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定位不准,后面的努力可能都白费。圈内人通常会把学校分成四个梯度,就像打游戏一样,有需要仰望的终极 BOSS,也有稳扎稳打就能拿下的关卡。

梦校 (Dream School)

这就是你做梦都想去的学校,是你的学术“圣殿”、人生理想。通常,这些学校的录取标准远高于你的现有条件。比如你的“三维”(后面会讲)在学校录取范围的25%分位以下,那它就是你的梦校。

举个例子,斯坦福大学是无数人的梦校。它的学术声誉、创新氛围、硅谷的地理位置,都让人心驰神往。但它的录取难度也是地狱级别的。根据官方数据,斯坦福 Class of 2027 的录取率只有 3.68%。这意味着每100个申请者里,只有不到4个人能被录取。申请这种学校,除了实力,真的需要一点点运气,所以大家也把它叫做“彩票校”(Lottery School)。

冲刺校 (Reach School)

冲刺校,顾名思义,就是你需要“蹦一蹦”才能够得着的学校。你的 GPA、标化成绩等硬件条件,可能略低于学校录取的平均水平,但又不算完全没希望。你的文书、课外活动等软实力,在这里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比如说,纽约大学(NYU)是很多人的冲刺校。它地处曼哈顿,专业选择丰富,备受追捧。假设 NYU 录取学生的平均 GPA 是 3.8,SAT 是 1500+,而你的 GPA 是 3.7,SAT 是 1460。虽然硬件上稍微差一点,但如果你有非常亮眼的实习经历,或者写出了一篇惊艳招生官的文书,完全有可能“冲”进去。NYU 的 Class of 2027 整体录取率低至 8%,竞争相当激烈,把它作为冲刺校是比较合理的定位。

匹配校 (Match/Target School)

这是你申请名单里的“主力军”。你的各项条件和这所学校录取学生的平均水平相当匹配。换句话说,你的 GPA、标化成绩正好落在它录取学生中间 50% 的区间内。申请匹配校,你有非常大的概率被录取,但也不是100%稳操胜券。

比如,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西雅图分校,对于很多成绩优异的同学来说就是一所很好的匹配校。查阅其官网数据,近年入学新生的 SAT 成绩中间 50% 区间大约是 1340-1510。如果你的 SAT 考了 1450 分,GPA 也很不错,那么华大对你来说就是一所非常合适的匹配校。申请名单里一定要有3-4所这样的学校,它们是你拿到 offer 的基石。

保底校 (Safety School)

保底校,就是你几乎 100% 能被录取的学校。你的各项成绩远高于学校的平均录取标准。设置保底校的意义在于,确保你在申请季结束时,至少有一所学校可以去,不至于“全聚德”(全部被拒)。

选保底校有个巨大的误区:千万不要选一个你根本不想去的学校!它必须是你拿到 offer 后,愿意打包行李去报到的地方。比如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SU),它的很多专业排名不错,校园生活丰富,而且录取率非常高,2022年秋季的整体录取率接近 90%。对于很多标化成绩不错的同学来说,它就是一个非常靠谱的保底选择。

二、申请策略篇:ED、EA、RD、RA,傻傻分不清楚?

选好了学校,接下来就要决定用哪种方式提交申请。不同的申请轮次,截止日期、录取率、要求都大相径庭。搞懂它们,才能制定出最优的申请策略。

ED (Early Decision) - 早期决定

这是最有“杀伤力”的一种申请方式。ED 最大的特点就是“绑定性”(Binding)。你只能选择一所学校进行 ED 申请。一旦被录取,你必须撤回所有其他学校的申请,并承诺入读这所学校。这就像一场“表白”,你对学校说:“我非你不可!”

好处是什么?录取率会高很多。因为学校通过 ED 可以锁定一批对它“死心塌地”的优秀学生。比如布朗大学 Class of 2027,它的 ED 录取率是 13%,而整体录取率只有 5.1%,差距非常明显。但风险也很大,你放弃了比较不同学校奖学金(Financial Aid)的机会。所以,ED 一定要给你的真·梦校,并且要确定家庭经济条件可以支持。

EA (Early Action) - 早期行动

EA 是“不绑定”的(Non-binding)。你可以同时申请多所大学的 EA。申请截止日期通常和 ED 一样早(一般在11月1日或15日),你也会提前收到录取结果(一般在12月中旬到1月)。

EA 简直是“完美选项”。你可以早早拿到 offer,给自己吃一颗定心丸,缓解后面的焦虑。就算被拒或 defer,也完全不影响你继续申请其他学校的 RD。很多顶尖的公立大学都提供 EA 选项,比如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等。如果你准备得早,强烈建议你利用好 EA 的机会。

REA / SCEA (Restrictive Early Action / Single-Choice Early Action) - 限制性早申

这可以看作是 ED 和 EA 的“混合体”。它不具有绑定性,录取了你可以不去。但它具有“排他性”,你只能申请这一所私立大学的早申。不过,你仍然可以申请其他公立大学的 EA。采用这种政策的都是顶级牛校,比如哈佛、耶鲁、斯坦福、普林斯顿。

学校为什么这么做?它们想通过这种方式筛选出那些真正把它们当作首选的学生。耶鲁大学 Class of 2027 的 SCEA 录取率是 10%,也远高于其整体录取率。如果你对这些顶级名校情有独钟,REA/SCEA 是一个很好的表达忠诚度的机会。

RD (Regular Decision) - 常规申请

这是最常见、最普通的申请方式。截止日期一般在1月1日到2月1日之间,录取结果在3月底到4月初公布。绝大多数学生都会通过 RD 来申请大部分学校。RD 是非绑定的,你可以拿到所有 offer 之后,在5月1日之前慢慢比较,做出最终决定。

RA (Rolling Admission) - 滚动录取

采用滚动录取的学校没有固定的申请截止日期。它们从很早(比如8月或9月)就开始接受和审理申请,然后“先到先得”,录满为止。所以,对于这类学校,申请得越早越好。越到后面,名额越少,竞争越激烈。像宾州州立大学(Penn State)、匹兹堡大学(University of Pittsburgh)都是典型的滚动录取学校。

三、录取结果篇:Offer、AD、WL、Defer,心情像坐过山车!

经过漫长的等待,终于到了放榜的时刻。你收到的邮件标题,将决定你的心情是上天堂还是下地狱。看懂这些结果,才能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

Offer / Admission (AD) - 录取

这是最美的词汇!恭喜你,你被录取了!通常 Offer 指的是带奖学金的录取信,而 Admission(论坛里常简写为 AD)则泛指所有录取。收到 AD,你就可以开始在朋友圈“凡尔赛”了!

WL (Waitlist) - 等待名单

收到 WL,心情会很复杂。它不是拒绝,而是学校告诉你:“你很优秀,但我们现在没有位置了。如果前面被录取的学生不来,我们再考虑你。” 你需要先回复学校是否接受这个 WL 的位置,然后可以写一封“求爱信”(Letter of Continued Interest, LOCI)给招生官,重申你对学校的热爱,并更新你最新的成绩和活动进展。

从 WL 转正的几率有多大?这完全取决于当年有多少学生接受了 offer。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为例,在 2022-2023 申请季,有 19,899 名学生接受了候补位置,最终有 1,460 人被录取,转正率约为 7.3%。虽然希望不大,但绝不为零,值得争取!

Defer (延期)

Defer 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学校给你的。你在 ED/EA 阶段申请,学校没有直接录取你,也没有拒绝你,而是把你的申请材料放到了 RD 轮次里再重新审核。这叫 Deferral。这说明你是有竞争力的,但还不够突出到让学校在早申阶段就抢下你。被 Defer 后,你也可以给学校写一封 LOCI 来更新你的材料。

第二种 Defer 是你自己选择的,叫 Gap Year。你被录取了,但你向学校申请延迟一年入学,利用这一年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比如实习、旅行或做项目。很多大学都支持学生这样做。

Rejection (Rej) - 拒绝

这就是我们最不想收到的结果。在论坛里,大家会开玩笑地称之为“翠鹿”或“脆拒”。收到拒信无疑是令人难过的。但请记住,申请季中,被拒是常态,尤其是当你申请了很多冲刺校和梦校时。这并不代表你不优秀,可能只是你和这所学校的风格不太匹配。收拾好心情,继续等待下一个结果,更好的可能就在后面!

四、申请材料及背景提升篇:文书、CV、PS、RL 都是啥?

这些缩写是你准备申请材料时每天都要接触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你的申请画像。

Common App (CA): 美国本科申请的主流网申系统,绝大多数学校都使用它。你只需要填写一份主申请表,就可以提交给多所学校。

PS (Personal Statement): 指的是 Common App 里的主文书。这是一篇650词左右的文章,是让你展示自己性格、经历和思考的绝佳机会,也是整个申请中最重要的软实力部分。

Supplemental Essay (小文书): 除了主文书,很多学校还要求你写几篇针对本校的小文书,题目通常是“你为什么选择我们学校?”“你对我们的某个项目有什么兴趣?”等,需要你做足功课。

CV / Resume: 简历。本科申请中一般不需要提交正式的 CV,而是在申请系统里填写活动列表。研究生申请则非常看重 CV。

RL (Recommendation Letter): 推荐信。通常需要2-3封,由你的任课老师和升学指导顾问(Counselor)来写,从第三方的角度评价你的学术能力和个人品质。

GPA (Grade Point Average): 平均绩点。这是你学术能力最直接的体现。要注意区分 Unweighted GPA(不考虑课程难度,满分4.0)和 Weighted GPA(考虑AP/IB等高难度课程的加权,满分可能高于4.0)。

EC (Extracurriculars): 课外活动。学术竞赛、社团活动、体育运动、志愿者服务、实习研究……所有这些都能体现你的热情和能力。

Legacy (传承): 指申请者的家人(通常是父母)是该大学的校友。在一些私立大学,这确实会给申请带来一些优势。一项针对哈佛大学的研究发现,在 2014-2019 年间,传承申请者的录取率高达 33%,而普通申请者仅为 6%。

URM (Underrepresented Minority): 指在美国高等教育中代表性不足的少数族裔。不过,随着2023年美国最高法院对“平权法案”的裁决,大学在录取时不能再将种族作为直接的考量因素。但申请者仍然可以在文书中讲述自己的种族背景如何影响了个人成长和经历。

五、其他圈内黑话:不懂这些,还怎么愉快地“吃瓜”?

最后,再来补充一些留学论坛和交流群里的高频“黑话”。

BG (Background): 背景。就是你的个人情况简介,通常包括“三维”、毕业院校、专业和相关的软实力。

三维: 这是中国留学生圈特有的说法,特指三个硬件分数:GPA、托福/雅思成绩、SAT/ACT(本科)或 GRE/GMAT(研究生)成绩。

彩票校 (Lottery School): 前面提到了,就是指录取率极低,申请就像买彩票一样的顶尖名校。

女神校 / 男神校: 对梦校的一种爱称,表达了强烈的向往之情。

DDL (Deadline): 截止日期!这是每个申请者心中最神圣不可侵犯的词。

好了,看到这里,你是不是感觉自己头顶的问号都消失了?留学申请的“加密语言”已经被你成功破译!

别再因为听不懂几个缩写就感到焦虑和不安了。这些术语只是工具,它们帮你更高效地获取信息、制定策略。但申请季的核心,永远不是这些“黑话”,而是你自己——那个独一无二、为了梦想拼尽全力的你。

忘掉论坛上那些“大神”的 BG,也别去跟别人比 offer 的数量。申请季就像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懂了这些“行话”,你只是拿到了比赛的地图。接下来,你需要做的,是调整好呼吸,按照自己的节奏,一步一步,坚定地朝着终点线跑去。

加油!我们在 lxs.net 一直陪着你,祝你最终能拿到心仪的 offer!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