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长学姐划重点 |
|---|
| 1. 超高性价比:用远低于英美澳的预算,享受国际一流的教育资源。生活费和学费都超亲民! |
| 2. 黄金跳板:轻松get英澳名校同款文凭,毕业证全球认可,含金量不打折。 |
| 3. 申请友好:入学门槛相对宽松,申请流程更简单,告别“内卷”,轻松“上岸”。 |
| 4. 多元文化体验:英语普及度高,华人文化浓厚,美食遍地,还能轻松玩转东南亚。 |
揭秘!为什么学长学姐都去了马来西亚
“兄弟们,我裂开了。刚看了眼英国某大学的学费,一年涨到快3万镑了,这还没算生活费……感觉爸妈的血汗钱要被我榨干了。”
深夜十二点,留学生预备役的微信群里,小志的一条消息瞬间炸开了锅。底下立刻跟了一排“+1”和哭泣的表情包。有人吐槽雅思卡在6分上不去,有人抱怨澳洲申请竞争越来越激烈,感觉自己就是个“陪跑”的。
就在一片唉声叹气中,一个潜水很久的学长突然冒泡:“你们为啥不看看马来西亚?我现在就在诺丁汉大学马来西亚校区,课程、老师、毕业证都跟英国本部一模一样,但学费和生活费加起来,可能还不到英国的一半。”
群里安静了几秒,然后彻底引爆了。马来西亚?那个阳光沙滩的地方?去那里留学,靠谱吗?
嘿,屏幕前的你,是不是也有同样的疑问?别急,作为已经在吉隆坡“混迹”两年的学姐,今天就来跟你掏心窝子聊聊,为啥越来越多的“聪明人”,都把马来西亚当成了自己的宝藏留学地。
难道只是图便宜?账本打开给你看
说到马来西亚留学,第一个跳进大家脑海的词,八成是“便宜”。没错,这确实是它最简单粗暴的优点,但到底有多便宜,你可能没啥概念。咱们来算笔账。
就拿学费来说,如果你去英美澳,主流大学本科一年学费轻松突破20万人民币,商科、医学这种热门专业更是奔着30万、40万去了。而在马来西亚,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如果你选择的是马来西亚的顶尖公立大学,比如常年霸榜QS世界大学排名前100的马来亚大学(Universiti Malaya),国际生本科一年的学费大概在3-5万人民币。你没看错,这个价格在国内读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都不够。
就拿我的朋友小雅来说,她在2023年入读了马来亚大学的传媒专业,一年的学费是28,000林吉特,换算过来也就4万多人民币。而她的高中同学去了英国某QS排名差不多的大学读同专业,一年学费是25,000英镑,折合人民币超过22万。这差距,够在马来西亚再读四年了!
“那我不想读公立,想读个国际名气更大的呢?” 没问题,这就要提到马来西亚的“王牌”——海外名校分校了。比如英国诺丁汉大学马来西亚校区、澳洲莫纳什大学马来西亚校区,这些都是响当当的全球百强名校。在这里读本科,一年的学费大约在8-11万人民币。虽然比公立大学贵,但跟你直接去英国、澳洲本部动辄二三十万的学费比,是不是瞬间觉得“真香”了?
再说说生活费。吉隆坡作为首都,生活成本在东南亚算中等,但和欧美大城市比起来,简直是“天堂”。我给你列个我每个月的开销参考一下:
住宿:学校附近合租一个单间,设施齐全,有空调有泳池,月租1200林吉特(约1800人民币)。
吃饭:学校食堂或者外面的美食阁,一顿饭大概10-15林吉特(15-23人民币),吃得相当丰盛了。一天算50人民币,一个月也就1500。偶尔跟朋友出去吃顿好的,一个月伙食费控制在2000人民币绰绰有余。
交通通讯:办一张交通月卡,加上手机话费,一个月也就200人民币。
这么算下来,一个月基础开销在4000-5000人民币就非常滋润了。一年总花费(学费+生活费),在公立大学可能也就8-10万人民币,在海外分校也就15-18万。这个数字,是不是让很多工薪家庭的留学梦,一下子变得触手可及了?
黄金跳板:花更少的钱,拿同款的名校文凭
如果说省钱只是开胃菜,那“黄金跳板”这个属性,绝对是马来西亚留学最诱人的主菜。
它最大的魅力就在于,让你用亚洲的成本,无缝衔接欧美的教育体系,拿到一张含金量十足的、全球认可的文凭。这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
第一种,就是前面提到的海外名校直属分校(Branch Campus)。
这可不是什么“挂牌”的合作项目,而是名校亲生的“海外基地”。从课程设置、教材、师资配比到考试标准,都和本部保持高度一致。我所在的诺丁汉大学马来西亚校区,很多教授都是从英国本部轮换过来的,期末考试的试卷都是全球同步的。最关键的是,毕业时发给你的那张学位证书,和英国本部的毕业生拿到的长得一模一样,上面根本不会标注“Malaysia Campus”的字样。回国做学历认证,也完全被认可为本部学历。
2024年的QS世界大学排名里,莫纳什大学排在全球第42位,诺丁汉大学排在第100位。想象一下,你用不到一半的成本,就能成为这些世界顶尖名校的毕业生,这笔投资的回报率有多高?我的学长Leo,去年从莫纳什大学马来西亚校区的金融专业毕业,手持莫纳什的文凭,无论是申请英国G5的研究生,还是在国内找工作,都极具竞争力。他常开玩笑说:“我这是花了经济舱的钱,坐上了头等舱的位子。”
第二种,是马来西亚本地私立大学的双联课程(Twinning/Dual Degree Programs)。
这也是一个超赞的选择。像泰莱大学(Taylor's University)、双威大学(Sunway University)这些马来西亚顶尖的私立院校,和大量英、美、澳、加的名校都有合作。你可以选择“2+1”模式,在马来西亚读两年,最后一年转去合作的海外大学完成学业,拿海外大学的文凭。或者选择“3+0”模式,三年都在马来西亚,但学的是海外大学的课程,最后同样拿海外大学的文凭。
这种模式的好处是,选择面更广,而且给了你一个缓冲和过渡的阶段。先在文化相近、生活便利的马来西亚适应两年的全英文教学环境,语言和学术能力都提升了,再去欧美国家完成最后一年,会轻松很多。而且,这也大大节省了留学总成本。我一个朋友就在泰莱大学读的酒店管理,走的“2+1”项目,最后一年去了法国图卢兹大学,既体验了亚洲的热情,又感受了欧洲的浪漫,简历也变得超好看。
申请友好:不用卷生卷死,也能上名校
聊完成本和文凭,我们再来谈谈一个让无数人头疼的问题:申请。
在国内,想考上个985/211有多难,大家都懂。想申请英美澳TOP 100的名校,GPA、雅思、实习、科研、文书,哪个都不能落下,简直是“卷王”争霸赛。
马来西亚的申请环境,真的要友好太多了。
首先是学术门槛。同样一所世界百强名校,通过其马来西亚分校申请,对高中成绩或本科GPA的要求,会比直申本部更灵活一些。这不是说它“水”,而是招生策略的差异。他们更看重你是否具备完成学业的潜力。很多在国内高考成绩可能只能上个普通一本的同学,通过高中三年成绩申请,完全有机会进入马来亚大学、诺丁汉大学马来西亚校区这样的顶尖学府,实现“弯道超车”。
我的同学阿杰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他高考失利,分数有点尴尬,复读又压力山大。后来他用高中成绩单和会考成绩,成功申请到了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UPM,QS排名158)的王牌专业——农业科学。现在他跟着导师做热带农业研究,发了好几篇论文,准备毕业后直接申请去荷兰瓦赫宁根大学读博。他说:“如果不是来了马来西亚,我可能这辈子都接触不到这么前沿的科研机会。”
其次是语言要求。申请英美澳本科,雅思没个6.5,甚至7.0,好学校的好专业基本没戏。但在马来西亚,大部分本科课程的雅思要求是6.0,有些学校或专业5.5分也行。就算你的语言暂时没达标,也没关系!几乎所有大学都提供语言班课程。你可以先来读几个月的英语,一边提高语言,一边适应环境,然后再无缝衔接进入专业课。这对于那些英语基础稍弱,但又不想放弃留学梦想的同学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
申请流程也相对简单,没有美国那么复杂的文书和推荐信要求,材料准备起来更省心。而且一年有多次入学机会,比如1月、5月、9月,让你不用死等一年,规划起来更加灵活。
生活体验拉满,这不只是留学
如果说上面那些都是理性的分析,那在马来西亚生活的“感性”体验,则是让我彻底爱上这里的理由。
这里的文化太有趣了!走在吉隆坡街头,你会看到包着头巾的马来女孩、穿着纱丽的印度女士和说着流利中文的华人阿伯和谐共存。英语是官方通用语言,沟通基本无障碍。但同时,华语的普及率超高,餐厅点餐、去超市购物,甚至看病,随时都能切换成中文模式,完全不用担心初期融不进去的孤独感。
这里是吃货的天堂!从肉骨茶、椰浆饭到叻沙、炒粿条,从中式、马来式到印度式的各种美食,便宜又好吃,一周七天可以吃得不重样。我最爱去楼下的“嘛嘛档”(Mamak stall),点一杯拉茶(Teh Tarik)和一份印度飞饼(Roti Canai),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就能消磨一个惬意的下午。
这里是旅行者的中转站!马来西亚位于东南亚的中心,亚航(AirAsia)的大本营就在吉隆坡。每逢假期,买一张几十或一两百块人民币的机票,就能轻松飞往泰国普吉岛、印尼巴厘岛、越南岘港……“留学一国,玩遍东南亚”真的不是梦。这种读万卷书,也行万里路的体验,是你在课本上永远学不到的。
所以,当有人问我,为什么选择马来西亚时,我真的很难用一两句话去概括。
它不是完美的,这里的天气常年炎热,有时候办事效率会慢一些。但它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一种性价比超高、压力更小、体验更丰富的留学选择。
如果你还在为雅思差0.5分而焦虑,为英美澳高昂的学费而犹豫,为未来的不确定性而迷茫,真的,不妨把目光转向地图的这个角落,认真去了解一下它。
去看看莫纳什分校的官网,查一查泰莱大学的合作院校,搜一搜吉隆坡的租房价格。留学从来都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那条路,才是最好的路。说不定,下一个在吉隆坡双子塔下发朋友圈,配文“开启新篇章”的,就是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