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西兰帕库兰加高中读书是种什么体验?

puppy

正纠结要不要来新西兰读高中?对帕库兰加高中(Pakuranga College)既好奇又有点小紧张?别担心,这篇文章就像一位超靠谱的学长学姐,把在这里的真实日常掰开揉碎了讲给你听!你会发现,这里的学习跟国内很不一样,搞懂NCEA选课和学分才是关键;老师们超nice,会像朋友一样鼓励你参加各种有趣的社团。文章里全是干货,从怎么交到Kiwi朋友、和homestay家人怎么相处,到学习上的避坑指南,都给你说明白了。如果你想提前感受在这里读书的快乐和挑战,消除心里的各种不确定,那看这篇就对啦!

来帕库兰加高中前,心里要有的几件事
学习模式完全不同:忘掉“一考定终身”吧!NCEA系统更像是玩游戏升级打怪,平时做任务(内部评估)和期末打Boss(外部考试)都能拿经验值(学分),攒够了就升级。
选课自由度超高:你可以上午学微积分,下午就去学摄影或者户外探险。选课决定了你未来的大学专业方向,一定要早点搞明白,多和学校的指导老师聊。
“社牛”一点不吃亏: Kiwi同学都很友好,但他们不会主动来“带你玩”。加入一个运动队或者兴趣小组,是交朋友最快的方式,没有之一。
Homestay不是酒店:把寄宿家庭当成自己真正的家人去沟通。他们是你在新西兰的监护人,帮你了解当地文化的第一扇窗。主动聊聊天、帮忙做点家务,关系会融洽得多。

在新西兰帕库兰加高中读书是种什么体验?

还记得我刚拿到帕库兰加高中(Pakuranga College)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晚上吗?我把那封邮件翻来覆去看了十几遍,一半是激动,一半是慌张。激动的是,我马上就要飞到那个传说中遍地是牛羊、风景美如画的“长白云之乡”了;慌张的是,一个连黄油和奶酪都分不清的中国胃,要去一个全英文环境里读高中,我能行吗?我的英语会不会被嘲笑?Kiwi(新西兰人)同学会不会觉得我很奇怪?上课听不懂怎么办?

这些问题,像一团毛线在我脑子里绕来绕去,剪不断,理还乱。如果你现在也正揣着同样的心情,那么恭喜你,这篇文章就是为你量身定做的“学姐生存指南”。我会把我在帕库兰加高中的真实日子掰开了、揉碎了,一点点讲给你听。

第一印象:这里不像学校,更像一个“小联合国”公园

第一次走进帕库兰加高中的校园,我彻底惊了。这和我国内高中那种“教学楼-操场-食堂”三点一线的布局完全不同。它太大了!大片的草坪绿得晃眼,学生们三三两两地坐在草地上吃午饭、聊天,阳光洒下来,感觉特别惬意。学校的建筑风格也很现代,有专门的艺术楼、科技楼,还有一个超大的体育馆。根据学校官网的数据,帕库兰加高中大概有超过2500名学生,来自50多个不同的国家,简直就是一个小型的“联合国”。

这种多元化的环境,最大的好处就是——没人会觉得你“奇怪”。你的黑头发、黄皮肤在这里再正常不过了。走在校园里,你能听到英语、中文、韩语、西班牙语……各种语言交织在一起。我当时的同桌是个德国小哥,前桌是个萨摩亚的女孩,我们一起做小组作业,聊各自国家的趣事,那种文化碰撞的感觉特别奇妙。所以,关于“会不会被排挤”的担心,你完全可以放进肚子里。在这里,不同才是常态,每个人都被尊重。

而且,这里的“规矩”也少得多。没有固定的班级,你每天需要根据自己的课表,像大学生一样跑去不同的教室上课。这叫“走班制”。一开始可能会有点迷路,但很快你就会适应这种自由。没有班主任天天盯着你,更多的是靠自觉。这种氛围让你感觉自己被当成一个独立的成年人来对待,超级棒。

学习核心:搞懂NCEA,你就成功了一大半

聊完轻松的,我们来说说最硬核的部分——学习。国内的我们习惯了刷题、排名、准备高考。但新西兰的教育体系完全是另一套玩法,它的核心叫做NCEA(National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

是不是觉得这个名字又长又难记?别怕,把它想象成一个大型的通关游戏就行了。高中主要有三个等级:Level 1(通常在11年级读),Level 2(12年级),和Level 3(13年级)。你的目标,就是在每个等级里,通过完成各种任务来积攒“学分”(Credits)。

这些“任务”分成两种:

一种叫“Internal Assessments”(内部评估),贯穿整个学期。它可能是写一篇论文、做一个演讲、完成一个实验报告,或者设计一个作品。这些任务的分数由你们学校的老师来评定。这部分占比很大,通常能占到一半甚至更多。这意味着,你平时的每一次努力都会被计算在内,临时抱佛脚在这里是行不通的。

另一种叫“External Assessments”(外部考试),就是我们熟悉的期末大考,通常在每年11月份举行,全国统一命题和评分。但它不像高考那样一锤定音,它只是你获取学分的另一条途径。

每年只要你修够了足够的学分(比如Level 1需要80个学分),你就“通关”了。到了13年级,你需要拿到Level 3的证书,并且在指定的科目里拿到足够的分数,才能达到大学入学标准(University Entrance,简称UE)。根据新西兰学历认证局(NZQA)的数据,每年大约有70%左右的学生能顺利通过NCEA Level 3。

这套系统最大的好处是,它给了你极大的选择权。帕库兰加高中提供了超过40门课程供你选择。我认识一个学姐,她既选了物理、化学这种硬核科学,也选了舞蹈和戏剧。还有一个朋友,因为喜欢动手,选了木工和平面设计,后来成功申请到了奥克兰大学的建筑系。你可以完全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规划来组合你的课程包。所以,千万别用国内“文科/理科”的思维来限制自己。开学前多研究课程手册,多找学校的Careers Advisor(学业规划老师)聊聊,他们会给你非常专业的建议。

交朋友的秘诀:兴趣是最好的“破冰船”

学习之外,大家最关心的可能就是怎么交朋友了,特别是怎么交到Kiwi朋友。我的经验是:别总待在华人的小圈子里,勇敢地走出去!最好的方法就是参加社团和运动队。

帕库兰加高中的课外活动多到让你眼花缭乱。学校网站上列出的体育项目就有几十种,从最主流的橄榄球(Rugby)、足球(Football)、篮球,到比较小众的帆船(Sailing)、水球(Water Polo)都有。文化和艺术类的社团也不少,比如辩论队、管弦乐队、机器人小组、环保社团等等。

我刚来的时候,英语口语磕磕巴巴,很怕跟人交流。后来硬着头皮加入了学校的羽毛球俱乐部。因为羽毛球是我在国内就一直打的,有共同的爱好,交流起来就自然多了。我的第一个Kiwi朋友就是在球场上认识的。我们从讨论战术开始,慢慢聊到学习、音乐和电影。他会纠正我的一些发音,我也会教他几句中文。后来通过他,我又认识了他圈子里的很多朋友。

记住一个黄金法则:Kiwi们通常都很淳朴直接,他们非常欣赏那些有自己爱好并为之投入热情的人。你不需要英语说得多么完美,只要你愿意参与,愿意分享,他们就会很乐意接纳你。新西兰的体育文化非常浓厚,几乎每个学生都会参与一两项运动。所以,哪怕只是去给学校的橄榄球队加油助威,也是一个融入集体的好机会。

Homestay生活:不是房东,而是家人

对于大部分未成年的留学生来说,Homestay(寄宿家庭)就是你在新西兰的家。如何和Homestay家人相处,直接关系到你留学生活的幸福指数。

首先要明确一点,他们不是酒店服务员。他们是你的监护人,负责你的安全和生活起居,但你也需要像一个家庭成员一样,承担一些责任。比如,保持自己房间的整洁,吃完饭主动帮忙收拾一下碗筷,这些小举动会让他们觉得你很懂事。

沟通,沟通,再沟通!这是最重要的。很多矛盾都源于误解。比如,Kiwi家庭的晚餐时间通常很早,可能6点就开饭了。如果你因为补课或者参加社团活动会晚归,一定要提前发个短信告诉他们。洗澡时间也是个常见问题,新西兰水资源宝贵,很多人家的热水是靠电热水罐烧的,容量有限,所以一般洗澡时间都会控制在10-15分钟。如果你不确定,直接问一句:“Is it okay if I take a longer shower today?”(我今天洗澡时间长一点可以吗?)比自己瞎猜要好得多。

我的Homestay妈妈是一位特别和蔼的女士,她做的烤羊腿是一绝。一开始我总是不好意思,吃饭也小心翼翼。后来有一次周末,我主动提出教她包饺子,她特别开心。我们全家一起动手,虽然最后包出来的饺子奇形怪状,但那种家庭氛围真的特别温暖。从那以后,我们的关系就亲近了很多。她会带我去年末的圣诞集市,我也会在母亲节给她准备小礼物。他们把你当孩子,你也要把他们当长辈。

一些掏心窝子的大白话

现在,你是不是对帕库兰加高中的生活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轮廓了?

我知道,踏出舒适区去一个陌生的国度,需要巨大的勇气。你可能会遇到语言的障碍,会想家想到偷偷掉眼泪,会因为文化差异感到困惑。这些都是正常的,我们每个留学生都经历过。

但请你相信,这些挑战,都会变成你成长路上最宝贵的勋章。你现在心里那些七上八下的不确定,其实是你即将开启一段精彩人生的前奏。别怕你的英语有口音,那是你独特的印记;别怕一开始交不到朋友,你的真诚和热情会为你吸引来同路人;也别怕学习跟不上,这里的老师会像朋友一样,蹲下来耐心听你的问题,帮你找到解决方法。

所以,如果你已经拿到了那封让你心跳加速的offer,那就别再犹豫了。收拾好行囊,带着你的好奇心和一点点小紧张,来吧!帕库兰加的阳光、草地和那些即将与你相遇的笑脸,都在等着你呢!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7555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