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澳洲:学习、搞钱、生活三不误

puppy

嘿,刚落地澳洲或者正准备出发的你,是不是一边为赶不完的due头秃,一边又眼馋别人的海滩派对和road trip?心里琢磨着怎么赚点生活费让钱包鼓起来,又怕耽误学习?别担心,这篇就是你的“澳洲生存外挂”!我们不谈大道理,只上干货:分享如何高效学习保住绩点,传授找到靠谱兼职的独家秘笈,再教你如何规划时间,让你在当学霸的同时,也能赚钱旅行,真正深入体验澳洲生活。想知道怎么把留学生活过得风生水起,实现学习、搞钱、玩乐三不误吗?快点进来抄作业!

留学生打工必读TIPS

签证限制:别忘了,你的学生签证(Subclass 500)有工作时长限制!从2023年7月1日起,恢复为上课期间每两周最多工作48小时。假期期间则没有限制。千万别超时打“黑工”,被移民局发现后果很严重,可能会被取消签证。

合法薪资:澳洲有最低工资标准!截至2023年7月1日,法定最低时薪是$23.23澳元。如果有人给你远低于这个数的“cash in hand”,一定要警惕,这不仅违法,也意味着你没有任何工伤保险和养老金(Superannuation)保障。

申请税号TFN:开始工作前,必须在澳洲税务局(ATO)官网免费申请一个税号(Tax File Number)。没有TFN,你的雇主会按最高税率给你扣税,到手的钱会少一大截哦!

留学澳洲:学习、搞钱、生活三不误

刚来墨尔本的第一个学期,我还记得那个周二的晚上。窗外是City霓虹闪烁的夜景,我桌上摊着一本厚厚的《Marketing Theories》,屏幕上是密密麻麻的文献,还有一个下周就要交的、占总成绩40%的report一个字还没动。

手机屏幕亮了一下,是朋友发在群里的照片。他们五六个人在St Kilda海滩,背景是绚烂的晚霞,每个人手里都举着啤酒,笑得特别开心。群里有人@我:“小A,干嘛呢?快来啊!”

我回了句“赶due呢,你们玩”,然后默默把手机扣过去。心里五味杂陈。一边是“再不学就挂科”的焦虑,一边是“我的青春好像喂了狗”的失落。更扎心的是,查了一下银行账户,余额数字正在飞速减少,下个月的房租还没着落。那一刻我真的在想,难道留学生活就是这样?在图书馆的deadline和空空如也的钱包之间反复横跳,别人的海滩派对和road trip永远只存在于朋友圈里?

不行,我得找到一个“外挂”,一个能让我学习、搞钱、生活三不误的“澳洲生存法则”。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踩过坑,也尝过甜头,今天我就把这份“外挂”打包给你。咱们不聊虚的,只上干货。

第一关:稳住GPA,当个“高效学霸”

很多人以为,想保住绩点,就得天天泡图书馆,告别一切娱乐。错了!关键不是你学了多久,而是你学得有多“精”。

解剖你的“通关秘籍”——Marking Rubric

每份作业发下来,别急着动笔,先花半小时把Marking Rubric(评分标准)研究透。这玩意儿就是老师给你划的重点,是赤裸裸的“通关秘籍”。

它会清楚地告诉你,一个HD(High Distinction)等级的作业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比如,“Critical Analysis”(批判性分析)占20%,“Use of Academic Sources”(学术来源使用)占15%。你就知道了,你的文章不能只是简单地总结文献,而是要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用高质量的文献去支撑它。

我的朋友小C,刚来悉尼大学读商科,第一份论文只拿了个Pass。他找我诉苦,说他看了几十篇文献,写了整整三天。我拿过他的评分标准一看,问题就出在“Critical Analysis”上。他只是在“复述”别人的观点,A学者说了什么,B学者说了什么,没有自己的声音。我告诉他,下一次试着在文章里写出“虽然A学者认为...但是B学者的研究在某某情境下更有说服力,因为...”,这样一来,你的“批判性”就体现出来了。后来,他每份作业都先把Rubric打印出来贴在墙上,照着得分点写,成绩再也没下过Credit。

把学校资源用到极致,等于请了免费私教

澳洲大学的学费,每年平均在3万到5万澳元之间,可不是小数目。这笔钱里,包含了无数宝贵的免费资源,不用就是亏钱!

几乎每所大学都有Writing Centre或Academic Skills Unit。你的语法烂、逻辑不顺、不知道怎么引用?预约一个session,会有专门的老师帮你逐字逐句地改。我当时在莫纳什大学,一份3000字的论文,前后预约了三次Academic Writing support,老师带着我把文章结构整个重组了一遍,最后那门课拿了HD。

还有PASS(Peer Assisted Study Sessions),这是由高年级的优秀学长学姐带领的小组辅导课。他们刚刚学过这门课,非常清楚难点和考试重点在哪里。跟着他们复习,比自己埋头苦读效率高多了。根据昆士兰大学的统计,经常参加PASS的学生,课程通过率比不参加的学生平均高出10-15%。

告别“伪努力”,拥抱80/20法则

每门课的reading list都长得吓人,有“Required Reading”和“Recommended Reading”。很多人为了“好好学习”,试图读完每一篇,结果就是把自己累死,重点也没记住。 运用80/20法则,把80%的精力投入到那20%最核心的内容上。这20%就是:每节课的Lecture Slides、Tutorial的重点讨论内容,以及所有“Required Reading”。把这些吃透,你就能稳拿一个不错的成绩。那些“Recommended Reading”是在你学有余力,想冲击更高分时才需要去看的。

再安利几个神器:Zotero或Endnote,文献管理软件,能帮你一键生成reference list,告别手动输入的痛苦。Grammarly,你的24小时语法纠错小助手。还有Notion,用来整理笔记和规划学习进度,简直不要太好用。

第二关:拒绝被坑,get靠谱的“搞钱”姿势

钱包鼓了,说话才有底气。但在澳洲打工,水很深,一不小心就可能掉进“$10一小时”的黑工陷阱。所以,搞钱的第一步,是先学会保护自己。

你的权利,比你想象的重要

记住这个数字:$23.23澳元/小时。这是澳洲2023年7月1日之后的法定最低时薪。任何低于这个工资的工作,都是违法的。周末和公共假期的薪水(Penalty Rates)会更高,通常是1.25倍到2倍。比如在公共假期上班,你每小时的收入可能高达$46.46澳元。

正规的雇主,会让你提供TFN(税号),通过银行转账发工资,并提供Payslip(工资单),上面会清楚列出你的工作时长、时薪、扣税金额和养老金(Superannuation)。养老金是你工资的额外11%(2023-2024财年标准),由雇主存入你的养老金账户,这笔钱在你离开澳洲时可以申请取出来,算是一笔不小的“分手费”了。

千万别为了图方便或者听信“现金工不交税能多赚点”的鬼话。没有合法记录,一旦发生劳动纠纷或工伤,你将求助无门。

去哪儿找第一份工作?

线上线下两手抓,机会多得多。

线上平台:

  • Seek / Indeed:澳洲最大的两个招聘网站,像是国内的智联招聘。工作种类多,比较正规,但竞争也激烈。适合找一些办公室助理、零售店员等相对正式的工作。
  • Jora / Adzuna:职位聚合网站,信息量大,可以海投。
  • Sidekicker / Airtasker:这是“零工经济”平台。Sidekicker上有很多临时的活动、酒店服务员的工作,按小时结算,非常灵活。Airtasker上则是什么任务都有,搬家、打扫、修电脑、平面设计,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技能接单。我一个学IT的朋友,在Airtasker上帮人装电脑、设置网络,一单就能赚$100-$200澳元。

线下“扫街”: 这是最传统但也最有效的方法,尤其适合找餐饮和零售类的工作。我自己的第一份咖啡师工作就是“扫”来的。当时我打印了30份简历,选了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沿着墨尔本一条繁华的商业街,从街头走到街尾。走进每一家看起来顺眼的咖啡馆和服装店,微笑着问:“Hi, are you guys hiring at the moment? I'd love to leave my resume.”

秘诀是:避开午餐和晚餐的高峰期,最好选择下午2-4点。尽量找机会跟Manager直接对话,而不是把简历扔给前台。穿着得体干净,表现出你的热情和活力。那天我投出了20份简历,接到了4个电话,获得了2个试工机会,一周之内就找到了工作。

什么样的工作适合留学生?

餐饮零售业:咖啡师、服务员、收银员。这是留学生的“入门级”工作。优点是门槛低,排班灵活,能锻炼口语。缺点是可能比较辛苦。在澳洲,咖啡师是个技术活,如果能拿到RSA(酒水服务资格证)和Barista证书,时薪能达到$25-$30澳元。

超市理货/快递分拣:Coles, Woolworths, Aldi这些大型超市经常招理货员,通常是晚班或凌晨,时薪很高,能达到$30澳元以上,适合精力旺盛的同学。快递仓库的分拣员也类似。

发挥专业优势:这是“搞钱”的进阶版。如果你是会计专业的,可以找一些小公司的bookkeeper实习;学设计的可以接一些logo设计的私活;教育专业的可以去做tutor。我的学姐,阿德莱德大学护理专业的,就利用课余时间在一家Aged Care(养老院)做护工,时薪接近$35澳元,不仅收入可观,还为她毕业后找工作积累了宝贵的本地经验。

第三关:时间管理大师,把生活过成诗

学习和工作都上了轨道,你会发现,最大的挑战变成了——如何把24小时掰成48小时用?怎么才能既当学霸,又做打工人,还能有时间去浪?

用日历“固化”你的生活

别信你的脑子,它会欺骗你。把所有事情都放进Google Calendar或任何你喜欢的日历App里。不只是课程和工作,要把学习、吃饭、健身、甚至“和朋友看电影”、“给家里打电话”这些事都当成一个个“事件”安排进去。

试试“主题日”时间管理法。比如:

  • 周一/周三:深度学习日。没课的时间全部用来泡图书馆,关掉手机通知,专心攻克作业和阅读。
  • 周二/周四:上课+打工日。把课和工作安排在同一天,减少通勤时间。
  • 周五:社交日。晚上约上朋友聚餐、看电影,彻底放松。
  • 周六:探索日。去周边徒步、逛市场、看展览,给生活充电。
  • 周日:休整规划日。睡个懒觉,采购下一周的食材,花一小时规划下周的日历。
这样一来,你的生活就有了清晰的节奏感。当“玩”也成为你计划的一部分时,你就不会有负罪感,当“学”的时间固定下来后,你也不会焦虑。

会花钱,才能更好地省钱

很多留学生都有个误区,觉得省钱就是不花钱。其实,聪明的预算规划才能让你实现财务自由。 算一笔账,以在悉尼生活为例,一周的固定开销大概是:

  • 房租(合租单间):$350 - $500
  • 交通(Opal卡):$30 - $50
  • 吃饭(自己做为主):$100 - $150
  • 电话费等杂项:$20
每周硬性支出大约在$500 - $720澳元。按最低时薪$23.23算,你每周工作20小时的税后收入大约是$400澳元。你会发现,光靠打工,覆盖生活成本压力不小。 所以,预算的意义在于,让你清楚地知道钱花在哪儿了,哪些地方可以优化。比如,每周去Aldi或菜市场采购,而不是在便利店买东西,可能一周就能省下$50澳元。办一张超市会员卡,关注每周的折扣信息。学会做饭,不仅省钱,也是一种生活情趣。

享受澳洲的“免费午餐”

体验澳洲,不一定非得花大钱。这个国家最美的风景,大多是免费的。 每个城市都有无数的公园和海滩,是周末BBQ和野餐的绝佳去处。澳洲的公共烧烤台是免费的,你只需要去超市买点香肠和面包,就能享受一整个下午的阳光。 去爬山徒步,悉尼的皇家国家公园、墨尔本的丹德农山脉,风景绝美,只需要付一点交通费。 逛逛当地的周末市集(Weekend Market),比如布里斯班的South Bank Market,能淘到很多手工艺品和新鲜的农产品,充满了生活气息。 很多博物馆和美术馆在特定时间或对学生有免费或优惠政策。别宅在家里,走出去,你会发现快乐可以很简单,也很便宜。

留学这几年,不是一场短跑冲刺,而是一场马拉松。你不需要在每个领域都做到120分。有时候,拿一个Credit的成绩,但换来了一次难忘的旅行经历,或者在兼职中学到了一项新技能,这笔“交易”可能更划算。

别再用别人的朋友圈来定义你的留学生活了。你的节奏,由你来定。可能这个月你是个沉迷学习的学霸,下个月你是个疯狂搞钱的打工达人,再下个月你是个浪迹天涯的背包客。这都很好。

最重要的,是在这场属于你自己的澳洲大冒险里,尽情地去尝试,去体验,去犯错,去成长。去找到那个让你觉得“哇,这日子真带劲”的独一无二的平衡点。好了,不说了,快去更新你的日历,规划你的下一次冒险吧!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9224 博客

讨论